先进CMOS高k栅介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先进CMOS高k栅介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摩尔定律一直驱动着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等比例缩小。在等比例缩小中,我们必须把栅氧化层的厚度减小为原来的1/k,这使得栅极氧化层的物理厚度走向了极限。当栅氧化层厚度无法再减小时,为了提升栅电容的数值,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这就要求我们舍弃50年来一直在使用的SiO2栅氧化层,转而使用相对介电常数更加高的材料,即高介电常数(High-k)介质。针对目前高k栅介质在实际研究中碰到的问题,本文对先进CMOS器件的高k栅介质开展了系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一方面,用原子层淀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和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方法制备了高性能的Al2O3、HfO2、HfxAlyOz、单晶Od2O3和单晶Nd2O3高k栅介质介质,系统研究了他们的材料结构、工艺优化以及电学性能;另一方面,通过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研究了Hf基High-k介质本征点缺陷以及杂质点缺陷对高k栅介质材料和电学性能的影响。本文结果对先进CMOS器件中高k栅介质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首先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在Si(100)上外延了高质量的单晶Gd2O3和Nd2O-3高k介质。采用W金属栅和Pt金属栅,通过Forming Gas退火以及的“GateLast”Forming Gas工艺,我们成功地钝化了在单晶高介电常数介质和Si衬底之间存在的界面态,大大地降低了栅极漏电流和界面态密度。经过工艺优化的单晶Gd2O3高k栅介质具有很好的电学性能:(1)获得的Gd2O3的介电常数为21.5;(2)制备的单晶Gd2O-3表现出了极好的绝缘性能,其室温漏电流为5.69×10-6A/cm2(EOT=1.4 nm),远低于国际半导体技术蓝图对2010年低功耗晶体管栅极漏电流的要求;(3)Gd2O3/Si(100)结构的C-V滞回电压可以降低到10 mV以内,界面态密度降到在1011cm-2eV-1量级;研究了单晶Nd2O3栅介质/Si的近界面氧化层缺陷(NIOT)。利用低频C-V特性曲线,通过电学方法提取了NIOT。研究发现Nd2O3/Si(111)结构NIOT的密度为3.75×1012cm-2,并利用G-f法对近界面氧化层缺陷的测量进行了验证;采用先进的原子层淀积工艺制备了Al2O3、HfO2和HfAlO3.5高k栅介质,优化了其生长工艺。在Si(100)衬底上制备了HfAlO3.5高k栅介质,研究了1 kHz到100 kHz HfAlO3.5高k栅介质的频率耗散特性。发现由于寄生电阻的关系,随着频率的上升,其MOS电容密度从0.73μF/cm2下降到0.71μF/cm2。在-0.5 V附近的C-V特性曲线存在扭结,表明有一定密度的慢界面态存在。在100 kHz下测定了A1/HfAlO3.5/Si(100)MOS结构电容的高频C-V特性曲线,然后用Terman方法获得了Si禁带中央附近的界面态密度为5×1011cm-2eV-1到1×1012cm-2eV-1之间,并用Hill-Coleman测量方法进行了验证。为了在GaAs衬底上原子层淀积高质量的A12O3高k栅介质,提出了一种新的GaAs表面钝化方法,有效地抑制了GaAs衬底上原子层淀积Al2O3的过程中发生的氧化反应。即首先对GaAs表面硫化,然后把硫化的GaAs在500℃下的NH3氛围下热处理5分钟。结果得到了稳定的氮化的表面,抑制了原子层淀积生长过程中氧化物前驱体对GaAs表面的氧化,同时也去除了对MOS器件电学性能产生严重影响的GaAs表面的单质As,极大地提升了Al/Al2O3/GaAs结构的积累电容密度。研究了氧空位对Hf基栅介质原子结构和能带结构的影响。从能带结构发现,氧空位在HfO2的禁带中央引入了带隙态,成为Trap-Assisted Tunneling或者Poole-Frenkel Tunneling等导电机制中的缺陷能级。分析表明,F离子进入氧空位以后,取代了原来氧离子的作用,通过F离子的2p轨道和Hf离子的5d轨道的p-d interaction造成轨道杂化,由于氟原子的电负性大于氧原子,把原来的Hf5d轨道上的带隙态推到了二氧化铪的导带以上,从来完全钝化了二氧化铪中的氧空位。从理论上解释了实验中发现的F离子对HfO2氧空位的钝化能力。研究发现F离子在HfO2和HfSiO4介质中存在不同的钝化作用机理。在HfSiO4中,由于Si和Hf的电正性的差异,在氧空位中的F接受来自于Hf的电子,而把来自于Si 2p轨道的电子推回到Si的2p轨道中,造成了具有7个核外电子的Si离子。这个Si离子的存在,造成了F离子对HfSiO4的氧空位不具有钝化作用。分析比较了F离子和N离子对HfSiO4/Si结构在栅电压作用下氧空位的钝化效果。研究发现,在漏电流方面,HfSiO4基MOS结构中F离子对氧空位的钝化优于N离子对氧空位的钝化。但是,当栅极电压变化时,F离子在氧空位中会引起其附近Si离子的充放电。这是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慢界面态,而N则仅仅是负的固定电荷。由于界面态对器件性能退化的作用远大于固定电荷的影响,因此,N离子对HfSiO4氧空位的钝化作用要优于F离子。用第一性原理系统研究了Cl、Ge和B杂质对铪基高k栅介质性能的影响,对观测到的实验现象进行了很好的理论解释。原子层淀积工艺带来的Cl残留杂质对HfO2高k栅介质电学特性将产生影响。分析表明,替代位的Cl残留杂质在MOS结构中是一个可充放电的缺陷,会造成MOS结构滞回电压的增大;间隙位的Cl残留扎在在MOS结构中是负的固定电荷,会造成MOS结构平带电压的正偏。Cl残留杂质对HfSiO4高k栅介质电学性能的影响,与其在HfO2的作用相类似。Ge原子从衬底中扩散进入HfO2介质,可形成3种缺陷,即V3Ge、V4Ge和Ge间隙缺陷。在HfO2/TiN金属栅结构的费密能级体系下,由于Ge缺陷在各个情况下基本都带负电,Ge缺陷在HfO2/Ge界面总体表现为负的固定电荷,导致MOS结构的平带电压正向漂移。硼在HfO2高k栅介质中以2种状态存在,即间隙B缺陷和V3B缺陷。对于+1价的间隙B缺陷来说,其在HfO2的带隙中引入了两个带隙态,分别为相对于价带顶2.53 eV和相对于导带底0.26 eV。在pMOSFET工作条件下,空穴经衬底价带注入到HfO2的价带中,因此,后一个带隙态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第一个带隙态在Si的价带和HfO2的价带之间,在一定浓度的间隙B缺陷的存在下,电子可以沿着这个能级从衬底流向栅极,即产生Trap-Assisted Tunneling。因此会对MOS结构的栅极漏电流造成大的影响。首次在理论上给出了高k栅介质中B杂质对pMOSFET阈值电压不稳定性影响的完整解释。扩散到HfO2介质中的硼在pMOSFET的工作条件下,永远是带正电的,因此把体系的阈值电压往负方向漂移,增大了整个器件的开启电压。同时,当pMOSFET不工作的时候,由于衬底在没有栅电压时,电子是多子,这些硼缺陷又会释放掉正电荷,又使器件的开启电压有一定的下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2栅氧化层厚度无法减薄的解决方案'>1.2 SiO2栅氧化层厚度无法减薄的解决方案
  • 1.3 引入高介电常数介质的常规要求
  • 1.4 几种高k栅介质的特性
  • 2O3)'>1.4.1 三氧化二铝(Al2O3
  • 2O3作为High-k栅介质的优点:'>1.4.1.1 Al2O3作为High-k栅介质的优点:
  • 2O3作为High-k栅介质的缺点:'>1.4.1.2 Al2O3作为High-k栅介质的缺点:
  • 1.4.2 铪基高介电常数介质
  • 1.4.2.1 Hf基高介电常数介质的优点:
  • 1.4.2.2 Hf基High-k介质的缺点:
  • 1.4.3 La系High-k介质
  • 1.4.3.1 La系High-k介质的优点
  • 1.4.3.2 La系High-k介质的缺点
  • 1.5 目前高k栅介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5.1 High-k组分与介电常数,热稳定性和禁带宽度的综合考虑
  • 1.5.2 High-k/Si结构的界面品质的提高
  • 1.5.3 新型金属栅在High-k介质上的功函数漂移的问题
  • 1.5.4 High-k介质造成的衬底迁移率退化的问题
  • 1.6 高k栅介质的制备工艺
  • 1.6.1 原子层淀积(ALD)
  • 1.6.2 分子束外延法(MBE)
  • 1.6.3 化学气相淀积(CVD)
  • 1.6.4 物理气相淀积(PVD)
  • 1.6.5 脉冲激光沉积法(PLD)
  • 1.7 高k栅介质随集成电路技术节点的发展趋势
  • 1.8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9 参考文献
  • 2O3和Nd2O3高k栅介质的制备、工艺优化和性能表征'>第二章 单晶Gd2O3和Nd2O3高k栅介质的制备、工艺优化和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La系氧化物在Si衬底上外延的生长分析
  • 2.3 样品制备和实验方法
  • 2.3.1 实验设备
  • 2.3.2 样品制备和测试方法
  • 2O3介质的结构和电学特性分析'>2.4 初淀积单晶Gd2O3介质的结构和电学特性分析
  • 2O3的结构分析'>2.4.1 初淀积单晶Gd2O3的结构分析
  • 2O3的电学特性分析'>2.4.2 初淀积单晶Gd2O3的电学特性分析
  • 2O3的C-V特性曲线分析'>2.4.2.1 初淀积单晶Gd2O3的C-V特性曲线分析
  • 2O3/Si(100)结构的界面态密度分析'>2.4.2.2 初淀积Gd2O3/Si(100)结构的界面态密度分析
  • 2O3电学特性的讨论'>2.4.3 初淀积单晶Gd2O3电学特性的讨论
  • 2O3基MOS结构制备工艺的优化'>2.5 Gd2O3基MOS结构制备工艺的优化
  • 2O3基MOS结构的电学特性分析'>2.6 优化工艺后Gd2O3基MOS结构的电学特性分析
  • 2O3/Si(100)结构的C-V特性曲线分析'>2.6.1 经过工艺优化的W/Gd2O3/Si(100)结构的C-V特性曲线分析
  • 2O3/Si(100)结构的界面态密度分析'>2.6.2 经过工艺优化的W/Gd2O3/Si(100)结构的界面态密度分析
  • 2O3/Si(100)结构的栅极漏电流分析'>2.6.3经过工艺优化的W/Gd2O3/Si(100)结构的栅极漏电流分析
  • 2O3/Si(100)结构的C-V特性曲线分析'>2.6.4 经过工艺优化的Pt/Gd2O3/Si(100)结构的C-V特性曲线分析
  • 2.7 单晶栅介质/Si近界面氧化层缺陷(NIOT)的测定
  • 2.7.1 近界面氧化层缺陷
  • 2.7.2 NIOT的观测
  • 2.7.3 NIOT的定量分析
  • 2.7.4 NIOT计算方法的验证
  • 2.8 本章结论
  • 2.9 参考文献
  • 2O3、HfO2和HfxAlyOz栅介质研究'>第三章 原子层淀积Al2O3、HfO2和HfxAlyOz栅介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原子层淀积几种高k栅介质
  • 3.3 实验过程和样品制备
  • 3.3.1 实验设备
  • 3.3.2 反应源的选择
  • 2O3和HfO2薄膜的原子层淀积'>3.3.3 Al2O3和HfO2薄膜的原子层淀积
  • 2O3'>3.3.3.1 原子层淀积Al2O3
  • 2'>3.3.3.2 原子层淀积HfO2
  • 3.3.4 薄膜成分XPS分析
  • 2O3栅介质'>3.4 GaAs上原子层淀积Al2O3栅介质
  • 3.4.1 热氮化Sulfurated-GaAs表面的工艺步骤
  • 2O3/GaAs(100)MOS结构的电学表征'>3.4.2 Al/Al2O3/GaAs(100)MOS结构的电学表征
  • 2O3/GaAs(100)MOS结构的C-V特性曲线分析'>3.4.2.1 Al/Al2O3/GaAs(100)MOS结构的C-V特性曲线分析
  • 2O3/GaAs MOS结构的界面态密度分析'>3.4.2.2 Al/Al2O3/GaAs MOS结构的界面态密度分析
  • 3.4.3 积累电容密度上升的机理
  • xAlyOz薄膜'>3.5 Si衬底上生长的HfxAlyOz薄膜
  • 3.5.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3.5.2 样品组分的XPS分析
  • 3.5/Si(100)MOS结构的电学特性分析'>3.5.3 Al/HfAlO3.5/Si(100)MOS结构的电学特性分析
  • 3.5/Si(100)MOS结构的C-V特性曲线分析'>3.5.3.1 Al/HfAlO3.5/Si(100)MOS结构的C-V特性曲线分析
  • 3.5/Si(100)MOS电容的界面态分析'>3.5.3.2 Al/HfAlO3.5/Si(100)MOS电容的界面态分析
  • 3.6 本章结论
  • 3.7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铪基高k栅介质中的本征点缺陷及其钝化
  • 4.1 引言
  • 4.2 理论计算方法
  • 4.2.1 密度泛函理论
  • 4.2.2 交换相关泛函的选取
  • 4.2.3 VASP的介绍
  • 4.2.3 本文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架构
  • 2栅介质中的氧空位对能带结构的影响'>4.3 HfO2栅介质中的氧空位对能带结构的影响
  • 2栅介质的原子结构和能带'>4.3.1 HfO2栅介质的原子结构和能带
  • 2高k栅介质中氧空位对能带和性能的影响'>4.3.2 HfO2高k栅介质中氧空位对能带和性能的影响
  • 3氧空位对HfO2能带结构的影响'>4.3.2.1 V3氧空位对HfO2能带结构的影响
  • 4氧空位对HfO2能带结构的影响'>4.3.2.2 V4氧空位对HfO2能带结构的影响
  • 2 MOS结构漏电流的影响'>4.3.2.3 氧空位对HfO2MOS结构漏电流的影响
  • 2中氧空位的钝化作用'>4.4 氟对HfO2中氧空位的钝化作用
  • 2氧空位钝化的原子结构模型'>4.4.1 氟对HfO2氧空位钝化的原子结构模型
  • 4.4.2 氟钝化作用的态密度解释
  • 4和HfO2中氧空位钝化作用的比较研究:'>4.5 氟对HfSiO4和HfO2中氧空位钝化作用的比较研究:
  • 4氧空位钝化的原子结构模型'>4.5.1 F对HfSiO4氧空位钝化的原子结构模型
  • 4.5.2 F离子钝化作用的态密度解释
  • 4中O空位钝化作用的比较研究:'>4.6 氟和氮对HfSiO4中O空位钝化作用的比较研究:
  • 4.6.1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改进
  • 4.6.2 体系的能带匹配
  • 4氧空位带电态随体系费米能级的变化'>4.6.3 氟和氮在HfSiO4氧空位带电态随体系费米能级的变化
  • 4.6.4 在各个费米能级下稳定带电态的原子结构图
  • 4介质氧空位中的氟对MOS结构平带电压和电压滞回的影响'>4.6.5 HfSiO4介质氧空位中的氟对MOS结构平带电压和电压滞回的影响
  • 4.6.6 氟和氮对MOS结构栅极漏电流的影响
  • 4.7 本章结论
  • 4.8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Cl、Ge和B杂质对铪基高k栅介质电学特性的退化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原子层淀积工艺中残留氯离子对铪基栅介质电学特性的影响
  • 2栅介质中氯残留的原子结构计算模型'>5.2.1 HfO2栅介质中氯残留的原子结构计算模型
  • 2电学特性影响的讨论'>5.2.2 氯残留对HfO2电学特性影响的讨论
  • 5.2.2.1 体系的能带匹配
  • 5.2.2.2.Cl残留带电态随体系费米能级的变化分析
  • 5.2.2.3 各个稳定带电态的原子结构图
  • 5.2.2.4 Cl残留对体系在MOS结构平带电压和电压滞回影响的讨论
  • 5.2.2.5 Cl残留对MOS结构栅极漏电流的影响
  • 4影响的计算模型'>5.2.3 氯残留对HfSiO4影响的计算模型
  • 4电学特性影响的讨论'>5.2.4氯残留对HfSiO4电学特性影响的讨论
  • 5.2.4.1 Cl残留带电态随体系费米能级的变化分析
  • 5.2.4.2 各个稳定带电态的原子结构图
  • 5.2.4.3 Cl残留对体系在MOS结构平带电压和电压滞回影响的讨论
  • 5.2.4.4 Cl残留对MOS结构栅极漏电流的影响
  • 5.3 锗衬底原子外扩对铪基栅介质电学特性的影响
  • 5.3.1 锗衬底原子外扩的计算模型
  • 5.3.2 锗衬底原子外扩对铪基栅介质的电学影响讨论
  • 5.3.2.1 体系的能带匹配
  • 5.3.2.2 Ge缺陷带电态随体系费米能级的变化分析
  • 2/金属栅界面对MOS结构电学特性影响的讨论'>5.3.2.3 三种Ge缺陷在HfO2/金属栅界面对MOS结构电学特性影响的讨论
  • 2/Ge界面对MOS结构电学特性影响的讨论'>5.3.2.4 三种Ge缺陷在HfO2/Ge界面对MOS结构电学特性影响的讨论
  • 2高k栅介质的pMOSFET器件阈值电压的影响'>5.4 硼杂质对基于HfO2高k栅介质的pMOSFET器件阈值电压的影响
  • 2介质中的原子结构计算模型'>5.4.1 硼穿通在HfO2介质中的原子结构计算模型
  • 2基pMOSFET阈值电压影响的机理探讨'>5.4.2 硼穿通对HfO2基pMOSFET阈值电压影响的机理探讨
  • 5.4.2.1 体系的能带匹配
  • 5.4.2.2 硼缺陷带电态随体系费米能级的变化分析
  • 5.4.2.3 硼缺陷影响pMOSFET阈值电压机理的探讨
  • 2基MOS结构栅极漏电流的影响'>5.4.2.4 硼缺陷对HfO2基MOS结构栅极漏电流的影响
  • 5.5 本章结论
  • 5.6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1.纳米CMOS先进栅介质论文
  • 2.铜互连论文
  • 2.先进CMOS器件可靠性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栅介质材料及尺寸对薄膜晶体管性能影响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9(05)
    • [2].高K栅介质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前景[J]. 材料导报 2010(21)
    • [3].高k栅介质材料的研究进展[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4].铪基高κ材料研究及进展[J]. 化工生产与技术 2020(01)
    • [5].TiO_2/SiO_xN_y/SiO_2层叠结构栅介质的电容-电压特性研究[J]. 真空 2013(01)
    • [6].高介电栅介质材料研究进展[J]. 无机材料学报 2008(05)
    • [7].多层栅介质层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存储与光响应特性[J]. 发光学报 2011(07)
    • [8].栅介质氧化层缺失缺陷的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案[J]. 半导体技术 2015(03)
    • [9].高k栅介质原子分辨率的电镜表征:研究进展和展望(英文)[J]. 电子显微学报 2009(03)
    • [10].高k栅介质/金属栅结构CMOS器件的等效氧化层厚度控制技术[J].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0(03)
    • [11].叠层高k栅介质中远程界面粗糙散射的理论模型[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10(02)
    • [12].原位水汽生长栅介质界面态特性和可靠性研究[J]. 半导体技术 2008(09)
    • [13].外延CeO_2高k栅介质层的结构及介电性能[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1(03)
    • [14].HfO_2高K栅介质的制备及其电学特性分析[J]. 硅谷 2008(21)
    • [15].复合栅介质对AlGaN/GaN MISHEMT器件性能的影响[J]. 半导体技术 2018(11)
    • [16].集成SiON栅介质在半导体中的应用与展望[J]. 集成电路应用 2008(Z2)
    • [17].液晶栅介质场效应晶体管及突触行为模拟[J]. 液晶与显示 2018(06)
    • [18].退火对非晶ErAlO高k栅介质薄膜特性的影响[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19].La基高k栅介质的研究进展[J]. 微纳电子技术 2010(05)
    • [20].高k栅介质SOI nMOSFET正偏压温度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英文)[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21].超薄高k栅介质Ge-pMOSFET的电特性研究[J]. 微电子学 2009(04)
    • [22].高介电栅介质ZrO_2薄膜的物理电学性能[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23].高k HfO_2栅介质淀积后退火工艺研究[J]. 半导体技术 2018(04)
    • [24].高k栅介质InGaAs MOSFET结构的设计与仿真[J]. 微电子学 2014(02)
    • [25].稀土元素掺杂的Hf基栅介质材料研究进展[J]. 物理学报 2011(01)
    • [26].高k栅介质对肖特基源漏超薄体SOI MOSFET性能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08(07)
    • [27].双层复合栅介质膜的制备及电学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 2012(07)
    • [28].高k材料用作纳米级MOS晶体管栅介质薄层(下)[J]. 半导体技术 2008(02)
    • [29].高k材料用作纳米级MOS晶体管栅介质薄层(上)[J]. 半导体技术 2008(01)
    • [30].新型高k栅介质HfSiON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8(11)

    标签:;  ;  ;  ;  ;  ;  ;  

    先进CMOS高k栅介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