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娜刘伟万雪魏杰
唐山市第二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目的:探析对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行以综合训练以及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6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导尿管留置以及间歇性导尿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综合训练和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干预,研究组尿路感染率明显比常规组低(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膀胱容量以及残余尿量比较无显著差异,而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膀胱容量明显大于常规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行以综合训练以及康复护理对其膀胱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泌尿系统感染,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脊柱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综合训练;康复护理
脊柱脊髓损伤指的是由于外部因素产生的压迫作用使脊髓断裂,如果脊柱脊髓出现损伤,则会影响神经支配功能,出现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这不仅将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而且会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概率增加[1]。据相关研究报道显示,针对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行以综合训练以及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改善,促进患者康复[2]。基于此,本文择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探析对其行以综合训练以及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所选患者均经过MRI、CT检查后确诊,排除尿道畸形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严重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梗阻患者等。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6例,常规组20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介于20-63岁,平均年龄为(39.5±3.2)岁,其中5例为颈髓损伤、10例为胸段脊髓损伤、21例为腰骶段脊髓损伤,9例为完全损伤、27例为不完全损伤;研究组21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年龄介于21-64岁,平均年龄为(39.4±3.1)岁,其中6例为颈髓损伤、10例为胸段脊髓损伤、20例为腰骶段脊髓损伤,10例为完全损伤、26例为不完全损伤。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数据对比结果提示无统计学差异,即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导尿管留置以及间歇性导尿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综合训练和康复护理:①持续导尿法。在患者病情基本稳定之后,可以将尿管拔除,导尿管留置期间,定时对尿管进行夹闭,通常每间隔4-6小时进行1次排尿处理,在排尿操作中对患者下腹部进行触摸,对其膀胱充盈度进行了解,并指导患者有意识增加排空感和压迫感。②挤压膀胱排尿法。此种手法在松弛型、无张力型以及感觉麻痹型三种类型的膀胱障碍患者中较为适用。如果脐上一横指可以与膀胱底相接触,则将两手拇指放在髂嵴位置,并将其他手指置于膀胱底,作环形按摩,时间为3-5分钟,然后将两手重叠,在膀胱上放置好,并按照从轻至重的原则向耻骨后下方进行挤压,直至尿液排出,必要情况下可对小腹行热敷处理。③电针治疗。选择八髎穴以及会阳穴进行电针治疗,通过消毒针作针刺处理,直径为0.5mm,长度介于50-10mm,向八髎穴和会阳穴刺入,深度为30-60mm。然后用电针仪进行治疗,频率设置为40-80Hz,波形设置为连续波,每天2次,一个疗程为2周。④间歇性导尿。如果患者逼尿肌收缩功能相对较差且膀胱内压存在不稳定性,则可能出现尿潴留,对于此护理人员应做好间歇导尿指导和护理。同时对饮水量进行控制,鼓励自主排尿,通常情况下,每天导尿2次,待膀胱平衡后可以停止导尿训练。
1.3临床观察指标
①通过化验室检查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情况:每周检查尿常规,并对中段尿培养,如果检查结果显示细菌计数在10万/ml及以上,同时24小时尿沉渣WBC在10个/HP及以上,则为尿路感染。②训练前后2个月监测两组患者的膀胱容量以及残余尿量:在患者溢尿之前通过自主排尿或挤压膀胱排尿法进行排尿,然后给予导尿术,而排出的尿量就是膀胱容量。每天分早中晚三次进行,取三次膀胱容量均值为本次膀胱容量值。三次导出尿量均值为本次残余尿量值。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若结果显示P<0.05则提示数据差值有统计价值。
2结果
2.1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率比较
经过干预后,研究组尿路感染率明显比常规组低(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率比较(n,%)
2.2两组膀胱容量与残余尿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膀胱容量以及残余尿量比较无显著差异,而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膀胱容量明显大于常规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讨论
现阶段,针对脊椎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而言,康复治疗方式比较单一,综合训练和护理方式的有效性以及可靠性均不足。临床中,一般通过持续性留置导尿管的方式进行治疗,长时间留置导尿管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血尿、膀胱容量减少、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尿道狭窄等[3]。发达国家针对此类患者通常予以间歇导尿治疗,国内则行以理疗方法治疗,针对患者膀胱功能进行训练,但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均较为单一,无法使脊椎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得到有效防治,所以需要通过一种综合训练以及护理方式,使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降低[4]。
据本次结果显示,应用常规干预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为33.33%,而应用综合训练以及康复护理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为8.33%,常规组明显高于研究组;从膀胱容量以及残余尿量方面来看,经过临床干预之后,应用综合训练以及康复护理的患者膀胱容量明显比接受常规干预的患者多,且残余尿量明显比常规组少。由此可见,相比于单一训练,综合训练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膀胱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也得到提升,可以在脊椎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广泛应用,这与张燕[5]研究结果一致。
在综合训练以及康复护理中,挤压膀胱排尿法易于操作,患者接受程度比较高,但此种手法的应用需要严格把握时机和技巧。①在操作期间,挤压力度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过重会对患者造成不必要伤害,过轻达不到预期效果。同时挤压方向应向会阴部、向下,不可以对膀胱进行直接暴力挤压,防止膀胱充盈度过高而发生破裂,或耻骨上加压出现尿液返流,向肾脏内流入出现肾积水[6]。②为使残余尿量减少,应注意均匀、持续挤压,不可随意松手减压,尤其是尿液排尽时,如果缓冲之后再加压则会增加残余尿量。如果不成功,则可以对会阴部和大腿内侧进行刺激,诱发排尿反射,并指导患者用力排尿[7]。③针对挤压膀胱排尿法实行后未得到预期效果的患者,可以及时行以IC,但操作者需要掌握其禁忌症,针对尿道畸形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严重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梗阻患者等不可实行。同时在操作期间,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适宜型号的尿管,并将尿管充分润滑,注意动作轻柔,尽量避免多次插管,防止对尿道粘膜产生损害。另外,在操作过程中,应为患者提供私密空间,使患者得到放松,并辅助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取得患者信任,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工作,避免出现并发症[8]。
结语:
总而言之,对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行以综合训练以及康复护理对其膀胱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泌尿系统感染,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和金凤.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J].医学信息,2015,01(49):162-162.
[2]王容,金丽.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J].心理医生,2017,23(04):208-209.
[3]陈尚学,龙雪梅,刘静等.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护理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23-25,31.
[4]郑建娣,周小兰.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的训练及护理疗效[J].医学信息,2015,02(10):113-114.
[5]张燕.康复训练对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01(02):69.
[6]王瑛.康复训练在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6,22(36):26-26,27.
[7]吕莉,沈璐,张兆平等.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个体化的康复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5,01(06):29-31.
[8]张丽,耿梦琦.脊髓损伤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2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