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甜菜论文-肖朝耿,谭芦兰,朱培培,杨慧娟,谌迪

红叶甜菜论文-肖朝耿,谭芦兰,朱培培,杨慧娟,谌迪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叶甜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甜菜粉,亚硝酸盐,发色效果,抗氧化性

红叶甜菜论文文献综述

肖朝耿,谭芦兰,朱培培,杨慧娟,谌迪[1](2019)在《红叶甜菜在肉糜中的发色效果及其抗氧化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红叶甜菜在肉糜中的发色作用和抗氧化性,确定肉糜制品加工中的最佳甜菜粉浓度,为其在肉糜生产加工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方法:测定不同处理方式、不同部位的红叶甜菜中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测定甜菜中的、色价、肉糜色差值等发色效果指标;测定红叶甜菜的多酚、总黄酮、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等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红叶甜菜经不同方式处理后,不同部位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有所差异,其中红叶甜菜块根粉末中硝酸盐含量最高达20 145 mg/kg,明显高于红叶甜菜其它部位的硝酸盐含量。红叶甜菜提取物在538 nm处有最大吸收峰,色价为33.6,添加于肉糜中发色能提高a~*值,降低L~*值、b~*值,且随添加量越多差别越明显;块根粉末添加量为0.15%时在肉糜中能达到较好的发色效果,相较于对照组可使a~*值提高88%,同时亚硝酸盐残留量较小。红叶甜菜中多酚含量约为446.8 mg/kg,总黄酮含量约2 957.1 mg/kg,红叶甜菜的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块根部位的红叶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处理成粉末状添加于肉糜制品中能起到良好的发色作用和降低亚硝酸盐残留的作用,且不影响肉糜的品质,可部分替代肉糜加工中的亚硝酸盐,同时红叶甜菜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对延长肉糜制品货架期具有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杨慧娟,肖朝耿,唐宏刚,叶梦迪,葛升源[2](2018)在《红叶甜菜及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对肉糜制品色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实验室自制的红叶甜菜粉和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加入生肉糜及肉糜制品中,筛选出最佳添加量后进行复配,确定替代亚硝酸钠的最佳组合。对肉糜进行色差测量和分析,结果在肉糜中替代亚硝酸钠的最佳添加量为0.15%红叶甜菜+0.05%的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朱培培[3](2017)在《红叶甜菜和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对中式香肠品质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香肠制作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代。国外将使用中式配方和工艺的香肠统称为中式香肠,中式香肠因其诱人色泽、浓郁肉香和耐储藏等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香肠加工过程中添加白糖、食盐、曲酒等传统香辛料,也添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主要目的是使香肠产生典型红色,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抑菌作用。研究表明,中式香肠中易产生亚硝酸盐残留量过高的风险,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寻找中式香肠加工过程中亚硝酸盐的替代物得到大量研究人员关注。本论文以甜菜粉和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作为亚硝酸盐替代物,研究其对中式香肠色差、亚硝酸盐残留以及脂肪氧化的影响,并对中式香肠的营养成分与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1)测定了红叶甜菜提取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峰以及抗氧化能力。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部位红叶甜菜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确定江苏产地的红叶甜菜为试验材料。研究表明,甜菜提取物在538 nm处有最大吸收光谱,色价为33.6,Vc对甜菜红色素具有护色作用。通过测定其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揭示甜菜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2)研究了甜菜粉梯度替代亚硝酸钠对中式香肠色差、亚硝酸盐残留以及脂肪氧化的影响。将甜菜粉(0、0.5%、1.0%)与亚硝酸钠(0、50mg/kg、100mg/kg)复合添加于中式香肠中,测定各组香肠色差、亚硝酸盐残留、TBARS等指标。0.5%甜菜粉组的L*、a*值大于1.0%甜菜粉组,b*值小于1.0%甜菜粉组。在0、50 mg/kg亚硝酸钠水平下,0.5%甜菜粉组的亚硝酸盐残留小于1.0%甜菜粉组的。在50mg/kg和100 mg/kg亚硝酸钠水平下,第14 d时,0.5%甜菜粉组的TBARS值显着性小于1.0%添加组的(p<0.05)。结果表明0.5%甜菜粉与50mg/kg亚硝酸钠可以代替100mg/kg亚硝酸钠的发色和抗氧化效果。(3)研究了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与甜菜粉对中式香肠色差、亚硝酸盐残留以及脂肪氧化的影响。将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0.04%、0.06%、0.08%)与(0.1%、0.3%、0.5%)甜菜粉复合添加于中式香肠中,色差分析确定0.1%甜菜粉发色效果最好。将0.1%甜菜粉与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0.04%、0.06%、0.08%)复合,测定各组香肠的色差、亚硝酸盐、TBARS等指标。在整个储藏期间,0.06%甜菜粉组的a*值与亚硝对照组无显着性(Pp>0.05),在第7、14d,0.06%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组的亚硝酸盐残留量显着小于0.04%和0.08%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组(P<0.05)。在第2d,3组试验组的TBARS值差异不显着(p>0.05)。结果表明0.06%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与0.1%甜菜粉结合,发色效果最佳。(4)分析了添加A(甜菜粉复合亚硝酸钠)、B(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复合甜菜粉)的中式香肠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并与空白组和亚硝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组脂肪酸含量最高,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碳十八二烯酸含量最高。A组氨基酸含量最高。A组共检出2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B组共检出2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B组风味最佳。A、B组感官评价结果与亚硝对照组无差异,且显着高于空白组(p<0.05)。综合香肠中风味物质和感官评价,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复合甜菜粉组为最佳复合组。(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4-01)

张永祥,张正鹏,岳云[4](2016)在《北方地区红叶甜菜的立体无土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促进无土栽培技术和观光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就红叶甜菜的日光温室后墙立体栽培进行探讨,提出了红叶甜菜的立体无土栽培技术,为提高红叶甜菜的种植技术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糖料》期刊2016年04期)

程超[5](2014)在《红叶甜菜红色素降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光照、pH、温度对色素降解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红叶甜菜红色素稳定性受pH、温度、光的影响,光照强度越大红叶甜菜红色素保存率越低,在pH2~6范围内色素较稳定,统计分析发现pH2、pH4和pH6色素保存率在实验温度下无显着差异;红叶甜菜红色素的热降解遵循Arrhenius定律,遵循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随温度升高半衰期缩短,pH2、pH4和pH6的活化能分别为67.02kJ/mol、67.12kJ/mol和67.76kJ/mol,pH2、pH4和pH6的色素溶液在对应温度下的半衰期和活化能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4年02期)

李伟,周大寨[6](2012)在《浸提溶剂对红叶甜菜红色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不同溶剂浸提的红叶甜菜红色素在不同温度及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采用80%乙醇和蒸馏水为提取溶剂,将提取的色素液在230~700nm范围内进行紫外-可见扫描,而后分别探讨不同温度和光照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并将醇提与水提液色素进行HPLC分析。该色素的水提液液和醇提液共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分别为270nm和538nm;水提液的红叶甜菜色素对温度和光照略微稳定,且色素的纯度也高于醇提色素。(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2年17期)

罗鑫娟,徐全乐[7](2011)在《红叶甜菜的直接生芽和茎伸长组培苗内源激素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叶甜菜的茎尖外植体在含有BA15.0 mg.L-1的MS培养基上生长约45 d时,在膨大叶片的边缘可见不定芽的直接产生。石蜡切片观察结果显示,该过程为典型的器官发生途径。将不定芽切割后在相同配方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绝大部分组培苗表现出和野生型一致的表型,呈莲座叶;个别组培苗的茎伸长,呈螺旋叶序。HPLC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培苗和茎伸长组培苗的内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基本无差异。(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阮美煜,谢亚红,徐全乐,高楠,王新宇[8](2009)在《同源异型盒基因PttKN1对红叶甜菜和彩叶草的遗传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KNOX基因家族是一类植物发育调控基因,分为Ⅰ类和Ⅱ类。Ⅰ类KNOX基因对分生组织的形成和维持必不可少。PttKN1(Populus tremula×tremuloides KNOTTED1)是从杂交杨树维管束中分离到的Ⅰ类KNOX家族基因。为研究多年生木本植物Ⅰ类KNOX基因的(本文来源于《细胞·生命·健康——第十一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2009西安细胞生物学国际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07-05)

李伟[9](2009)在《红叶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80%乙醇为提取溶剂,将提取的色素液在230~700nm范围内进行紫外扫描,而后分别探讨碳水化合物、pH值、温度、氧化剂还原剂、光照、金属离子对色素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在紫外光区有两个吸收峰,波长分别为270、334nm,可见光区有两个吸收峰,波长分别为538、666nm;红叶甜菜红色素对热比较稳定,但不耐高温;pH值对色素颜色影响不是很大,除pH10以外;碳水化合物对其影响不显着;其抗氧化能化较弱;自然光照射一定时间会褪色;大多数金属离子对其无影响;而Fe3+等少数金属离子对色素有影响。(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09年13期)

熊集兵,刘春法,杨肖娥,常会庆,何振立[10](2008)在《低温条件下陆生观叶植物红叶甜菜去除不同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陆生观叶植物红叶甜菜为材料研究其对不同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去除。在冬季低温条件下,采用浮床无土种植方法,以鱼塘、华家池和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3种水体代表不同类型的富营养化水体,在其中种植红叶甜菜去除水体中N、P,以实现在有景观效果的同时净化水体。结果表明,红叶甜菜对这3种污水中不同形式的氮磷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试验结束时,对鱼塘水体TN、NH+4-N、NO-3-N、PO34--P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72%、85.41%、93.70%、92.64%和84.24%;对华家池水体相应氮磷化合物去除率达到了87.42%、80.62%、87.73%、80.42%和81.74%;对二级出水相应的氮磷去除率分别也达到了49.93%、60.54%、48.45%、59.54%和58.44%。红叶甜菜对各供试富营养化水体表现了良好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红叶甜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实验室自制的红叶甜菜粉和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加入生肉糜及肉糜制品中,筛选出最佳添加量后进行复配,确定替代亚硝酸钠的最佳组合。对肉糜进行色差测量和分析,结果在肉糜中替代亚硝酸钠的最佳添加量为0.15%红叶甜菜+0.05%的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叶甜菜论文参考文献

[1].肖朝耿,谭芦兰,朱培培,杨慧娟,谌迪.红叶甜菜在肉糜中的发色效果及其抗氧化作用[J].中国食品学报.2019

[2].杨慧娟,肖朝耿,唐宏刚,叶梦迪,葛升源.红叶甜菜及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对肉糜制品色泽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8

[3].朱培培.红叶甜菜和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对中式香肠品质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

[4].张永祥,张正鹏,岳云.北方地区红叶甜菜的立体无土栽培技术[J].中国糖料.2016

[5].程超.红叶甜菜红色素降解动力学研究[J].中国酿造.2014

[6].李伟,周大寨.浸提溶剂对红叶甜菜红色素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2

[7].罗鑫娟,徐全乐.红叶甜菜的直接生芽和茎伸长组培苗内源激素的检测[J].西北农业学报.2011

[8].阮美煜,谢亚红,徐全乐,高楠,王新宇.同源异型盒基因PttKN1对红叶甜菜和彩叶草的遗传转化[C].细胞·生命·健康——第十一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2009西安细胞生物学国际会议论文集.2009

[9].李伟.红叶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9

[10].熊集兵,刘春法,杨肖娥,常会庆,何振立.低温条件下陆生观叶植物红叶甜菜去除不同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效应[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

标签:;  ;  ;  ;  

红叶甜菜论文-肖朝耿,谭芦兰,朱培培,杨慧娟,谌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