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加味散结镇痛方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医内科学
作者: 吴献群
导师: 涂晋文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加味散结镇痛方,子宫内膜抗体,白介素,白介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文献来源: 湖北中医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ndometriosis,EM),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的一种疾病。近年内异症发病率明显上升,痛经、不孕、性交痛等作为其重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内异症一般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绝大多数发生在卵巢,常常形成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内异症为良性病变,但具有恶性肿瘤相似的种植、浸润和远处转移能力,少数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发生恶变形成继发性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也被称为“begin cancer”。 免疫学概念的引入,对深入理解内异症发病机制产生重要影响。过去提出的经血逆流种植学说,曾为内异症的发生提供了有力依据。但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在周期性行经的妇女中,经血逆流至盆腔是普遍的生理现象,却并非每个人都发病,而全身各部位内异症,相对于理论上子宫内膜组织通过血流和淋巴向远处转移可能形成的内异症大为少见,推测可能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不能清除异位内膜碎片及排斥异位内膜的种植而发病。大量研究已发现,患者常伴有局部及全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免疫抑制和免疫刺激的不平衡状态。由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失衡,其产生的免疫分子包括细胞因子的含量及活性改变,以及产生自身抗体和导致补体沉积,可改变腹腔内环境,利于异位内膜种植和生长,并干扰生殖过程而致不孕。研究表明免疫机制在异位内膜的种植、定位、黏附及生长增殖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内异症的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尤其是与维持自身稳定的免疫监视及防御功能缺陷有关。在传统的几种学说基础上,从内异症患者免疫机制方面探索包括患者腹腔内环境免疫功能的变化成为研究关注重点。 在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中,从中医对内异症的瘀血致病已积累一定认识。用中药可明显改善内异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并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途径达到治疗目的。如通过调节血浆前列腺水平、血清内分泌激素的含量、β-内啡肽水平等,抑制子宫过强收缩、缓解子宫缺血及消散局部炎症反应而缓解痛经、盆腔痛,通过调节免疫功能使机体处于平衡状态,都充分展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与现代技术发展相融合的重要成果,体现出中医药
论文目录: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加味散结镇痛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子宫内膜抗体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第二部分 加味散结镇痛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腹腔液白介素-8、白介素-13含量的影响
第三部分 加味散结镇痛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组织抑制剂-2表达的影响
第四部分 加味散结镇痛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结论与探讨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研究进展
综述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9-20
参考文献
- [1].正天丸和川芎嗪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D]. 白方会.南方医科大学2016
- [2].补肾中药更康颗粒的药效学及急性毒理实验研究[D]. 顿晶晶.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 [3].枫寥肠胃康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动力及氯离子分泌的影响[D]. 王跃旗.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 [4].芍药苷抗抑郁促动力作用的实验研究[D]. 穆道周.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 [5].益气血法通过调节GDF9分泌对大鼠超排卵卵丘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杨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6].大黄及其活性物质灌肠对慢性肾脏病模型大鼠作用的分子机制[D]. 曾玉群.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7].基于BDNF/JAK2/STAT3/GABA_AR通路探讨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IBS-D大鼠的作用机制[D]. 黄育生.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8].自拟菖蒲郁金汤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多巴胺系统的影响[D]. 高汉媛.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
- [9].薏苡仁不同拆分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证大鼠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D]. 韩晓春.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
- [10].大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黄四周.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中药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D]. 杨洪艳.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
- [2].石见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D]. 方凤奇.吉林大学2004
- [3].温阳祛痛中药复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疼痛的临床研究[D]. 潘芳.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4].扶正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 丛惠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
- [5].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思路探析[D]. 俞超芹.第二军医大学2006
- [6].莪棱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MMPs/TIMPs和VEGF表达的影响[D]. 黄艳辉.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7].异位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调节和凋亡调控机制的实验研究[D]. 徐晓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
- [8].异位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D]. 卢燕.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
- [9].加味三棱丸主要成分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与侵袭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叶兰.重庆医科大学2006
- [10].痛可舒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局部病灶作用机理的研究[D]. 赵蕾.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
标签:子宫内膜异位症论文; 加味散结镇痛方论文; 子宫内膜抗体论文; 白介素论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