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理论看归化和异化 ——试析David Copperfield三个中译本的翻译策略

从接受理论看归化和异化 ——试析David Copperfield三个中译本的翻译策略

论文摘要

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占据统治地位,而没有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甚至也没考虑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依据读者的接受来选用不同的翻译策略。20世纪60年代,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以人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接受理论的诞生,使人们找到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是方法论上的一个重大变革。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其意识并不是空白的,而是具有了某种世界观、社会经验、审美需求等,这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作为翻译的两种策略,归化和异化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文学翻译中应以归化为主还是以异化为主也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奈达是归化的代表,他提倡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要对等;韦努蒂是异化的代表,他提倡在目的语的文本中,在风格和其他方面突出原文之“异”。当前国内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归化异化之争。本文先分析了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三个中译本各自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然后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特别是从读者的期待视野的角度分析了三位译者——林纾、董秋斯、张谷若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都有着各自的价值和优势。但文本视野和读者期待视野间适当的美学距离决定了过度的归化或异化都是与读者的接受能力相悖的,也是不切实际的。本文通过详细分析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两种读者——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和当时的读者(译作的读者),论述了读者在这方面的作用。从译者作为原文读者的角度讲,译者的不同先在知识结构和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译者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而译者又必须对当时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审美情趣等进行考虑,目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尽力使译文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融合。正是这两者的结合,决定了翻译策略的取舍。通过接受理论中的读者期待视野,审美距离,视野融合等观点,本文重新探讨了归化和异化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审美期待和审美情趣也发生了变化。翻译策略也应作相应的变化。本文揭示了:作为译者,无论我们采用归化还是异化?或者我们以某一种策略为主,另一种策略为辅?我们都应该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注意文本视野与读者期待视野之间适当的美学距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Reception Theory
  • 1.1 The Origin of Reception Theory
  • 1.1.1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Reception Theory
  • 1.1.2 The Theoretical Roots of Reception Theory
  • 1.2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Reception Theory
  • 1.2.1 The Reader in Reception Theory
  • 1.2.2 Horizon of Expectation
  • 1.2.3 Indeterminacy of the Text and Vacancy of Meaning
  • 1.3 Application of Reception Theory to Literary Translation
  • 1.4 Summary
  • Chapter Two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 2.1 Literary Review on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 2.1.1 Domestication
  • 2.1.2 Foreignization
  • 2.2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China
  • 2.3 The Study on the Choice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Theory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dopted by Translators in David Copperfield’s Three Chinese Versions
  • 3.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Book David Copperfield
  • 3.1.1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the Book
  • 3.1.2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Book
  • 3.2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dopted in the Three Chinese Versions Respectively
  • 3.2.1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Lin Shu’s《块肉余生述》
  • 3.2.2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Dong Qiusi’s《大卫·科波菲尔》
  • 3.2.3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Zhang Guruo’s《大卫·考坡菲》
  • 3.3 The Study on Their Choice about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Theory Respectively
  • 3.3.1 Reader’s Horizon of Expectation
  • 3.3.2 Lin Shu and His Version《块肉余生述》
  • 3.3.2.1 Reader’s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t the Turn of 20th Century
  • 3.3.2.2 Lin Shu and His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t That Time
  • 3.3.3 Dong Qiusi and His Version《大卫·科波菲尔》
  • 3.3.3.1 Reader’s Horizon of Expectation in the 19505
  • 3.3.3.2 Dong Qiusi and His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t That Time
  • 3.3.4 Zhang Guruo and His Version《大卫·考坡菲》
  • 3.3.4.1 Reader’s Horizon of Expectation in the 19805
  • 3.3.4.2 Zhang Guruo and His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t That Time
  • 3.4 Summary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
  • Appendices
  • 相关论文文献

    • [1].接受理论视角下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23)
    • [2].从读者接受理论看外宣翻译中的读者关照——黄友义、徐明强访谈录[J]. 中国翻译 2016(05)
    • [3].感知、体悟、创造——接受理论下的《商山早行》教学实践与探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02)
    • [4].读者接受理论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摭谈[J].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2016(06)
    • [5].危险接受理论的历史考察与概念界分——以德国为镜评我国的研究现状[J]. 东南法学 2016(02)
    • [6].论《喜福会》的读者接受理论根源[J]. 参花(下) 2014(07)
    • [7].文学翻译中文化“失真”的接受理论研究[J]. 作家 2011(08)
    • [8].目前关于国内量化自我研究的文献综述及展望[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04)
    • [9].接受理论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导向作用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8(52)
    • [10].从接受理论看英美奇幻文学[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35)
    • [11].接受理论与短新闻[J]. 新闻战线 2009(08)
    • [12].接受理论与编辑的读者观念[J]. 中国出版 2009(Z3)
    • [13].刑法中的危险接受理论之否定[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14].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可能及其局限——论文学接受理论在高中古诗词鉴赏中的应用[J]. 中学语文 2019(25)
    • [15].基于接受理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初探[J]. 中国职工教育 2012(18)
    • [16].演员已死?——布莱希特的批判接受理论[J]. 社会科学 2009(05)
    • [17].“接受理论”视角下的运动技能习得问题研究[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06)
    • [18].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视阈下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策略探究——基于接受理论[J]. 世纪桥 2018(04)
    • [19].接受理论视角下茶花女中译本的简析[J]. 青春岁月 2014(03)
    • [20].英语翻译的接受理论研究模型——基于商务英语翻译[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10)
    • [21].读者接受理论下的文化回译研究——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J]. 海外英语 2020(01)
    • [22].接受理论指导下媒体资源整合教学初探[J]. 教育现代化 2018(42)
    • [23].浅谈“接受理论”[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01)
    • [24].探析接受理论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大家 2012(17)
    • [25].刑民结合案件中新理论的应用——试论“危险接受理论”[J]. 法制与社会 2008(16)
    • [26].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以读者接受理论为观照[J]. 海外英语 2016(20)
    • [27].读出真境界:接受理论观照下的阅读教学旨趣——特级教师刘春《雾凇》教学赏评[J]. 语文知识 2016(18)
    • [28].从接受理论视角尝试性研究商标翻译[J]. 青春岁月 2015(07)
    • [29].浅谈接受理论的利与弊——以《破产姐妹》的字幕翻译为例[J]. 海外英语 2014(04)
    • [30].建筑创作与接受理论[J]. 建筑创作 2009(08)

    标签:;  ;  ;  

    从接受理论看归化和异化 ——试析David Copperfield三个中译本的翻译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