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干缩和温度荷载是引起坝体表面开裂的重要原因;由于混凝土的湿荷载长期被忽略及干缩机理的复杂性,研究进展缓慢,干缩应力计算仍停留在经验公式估算水平;温度荷载的结构应力仿真计算虽然已经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取得长足进展,但由于没有考虑湿度对热传导的影响,尚需进一步完善。事实上,混凝土内部的湿热传导是互相耦合的,在计算湿热应力时需要考虑耦合的影响,本文引用鲍克蒙[15]的湿热耦合传导控制方程,由此得到考虑耦合作用的湿度场和温度场,为进行下一步的结构计算奠定了基础;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混凝土干缩变形、温度变形的机制,建立了改进的混凝土干缩模型,及基于水化度的老化材料模型和自生收缩模型,给出了部分参数的拟合公式;编写了基于湿热耦合的结构计算有限元程序,通过和试验数据以及前人计算成果的比较,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四组算例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混凝土湿热荷载引起的变形应力特性,及湿热耦合对应力的影响;并通过改变模型的湿热边界模拟了保温层在寒潮过程中的作用,为保温措施提供了依据。基于以上工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湿度传导过程比较缓慢,在相对湿度为60%的干燥环境里达到湿平衡需要40天左右的时间;干缩应力梯度密集,主要集中在表层;在持续干燥情况下干缩应力可以达到混凝土抗拉极限。(2)温度传导过程比较迅速;温差影响的深度大,经过一段时间传导可达到距坝面数米深处;温度应力发展很快,10度的温差在10天后即可达到60个微应变,应力达到1.4MPa。(3)不同温度下的湿传导的速度有显著差异,进而影响到干缩应力的发展;而不同湿度下的温度传导过程差别不大,湿度场主要通过湿份迁移带走热量来影响温度场。(4)应加强早期混凝土及湿热变化剧烈地区的坝体表面的保温和保湿养护。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多级涡轮气热耦合仿真性能及强度对比研究[J]. 火箭推进 2020(01)
- [2].水肥气热耦合在农业灌溉中的研究进展[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09)
- [3].管板流固热耦合分析及优化设计[J]. 辽宁化工 2020(09)
- [4].多路阀阀芯流固热耦合研究[J]. 液压与气动 2020(11)
- [5].基于内模控制的内部热耦合空分策略[J].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6].火场湿热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平台设计[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9(10)
- [7].内部热耦合精馏系统节能研究[J]. 广州化学 2014(03)
- [8].高速电主轴力-热耦合特性建模[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0)
- [9].摇摆对自然循环核热耦合平均功率的影响[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3(11)
- [10].220MW空冷汽轮发电机端部磁热耦合分析计算[J]. 东方电机 2012(02)
- [11].220MW空冷汽轮发电机端部磁热耦合计算[J]. 东方电气评论 2012(02)
- [12].内部热耦合空分塔的节能优化分析[J]. 化工学报 2012(09)
- [13].丙烯改进型差压热耦合精馏系统优化与控制[J]. 现代化工 2020(04)
- [14].热耦合精馏工艺的模拟[J]. 化工进展 2016(01)
- [15].一种外部热耦合反应蒸馏系统的模拟研究[J]. 化工学报 2012(02)
- [16].回融过程中土壤水热耦合迁移的数值模拟[J]. 水电能源科学 2011(09)
- [17].黄土路基水热耦合问题计算模型研究[J]. 路基工程 2008(02)
- [18].内部热耦合空分塔的建模与操作分析[J]. 控制工程 2008(04)
- [19].一种用于多晶硅的无关联塔差压热耦合技术[J]. 石化技术 2019(11)
- [20].基于有限体积法的冻土水热耦合程序开发及验证[J]. 岩土力学 2020(05)
- [21].三通管接头流固、流固热耦合计算对比分析[J]. 甘肃科学学报 2016(05)
- [22].摇摆运动下单相自然循环核热耦合特性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3(10)
- [23].内部热耦合空分塔混合建模[J]. 化工学报 2011(08)
- [24].基于一般模型控制的高纯内部热耦合精馏策略[J]. 化工学报 2008(07)
- [25].电动汽车用感应电机电磁热耦合仿真研究[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0(08)
- [26].内部热耦合塔的热力学分析和节能研究[J]. 化工进展 2019(02)
- [27].摇摆下自然循环矩形双通道系统核热耦合不稳定性研究[J]. 核动力工程 2013(S1)
- [28].地下水源热泵采能区水热耦合模型研究[J]. 水电能源科学 2012(12)
- [29].水热耦合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S2)
- [30].寒区隧道围岩水热耦合数值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