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明清时期温疫学派的形成,使中医学对温疫这一急性流行性感染病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理论更趋完善,治法更为丰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本文在对温疫学派主要著作进行文献研习的基础上,以温疫学派治法理论为着眼点,运用文献整理的方法,就该学派的主要治法从源流发展、论治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且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温疫学派的方药进行统计研究,建立温疫学派方药数据库,从方药角度出发,分析研究该学派的用药特点。本文以开达膜原法、下法、汗法、清热法、养阴法等温疫学派的主要治法在整个外感病治疗体系中的发展为线索,将该学派治法与前代及后世相关理论进行纵向比较,力求全面、客观地展现这些治法的发展轨迹,着重体现出温疫学派治法的特点及合理内核。其目的是在全面继承温疫学派治法优势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发挥中医治疗的优势,及指导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习温疫学派专著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温疫学派对温疫的研究具有独特之处。首先,从病因病机上看,该学派反对传统的“六淫”学说,而代之以“杂气”、“戾气”说,认为戾气从口鼻吸入是导致温疫产生的主要原因。且将“杂气”称为“疫毒”,有别于自然界普通的“六气”。其次,在温疫的辨证问题上,此派医家强调对表里、寒热的辨证,努力将伤寒与温疫的辨证加以区分,以期指导临床,避免误诊。重视四诊合参,尤其善于运用一些特色诊法,如辨齿、辨斑疹等。再次,从预防治疗上看,重视对疫病的预防,重视祛邪法的使用,清法、汗法、下法是最常用的治法,补法中重视补阴。温疫学派的著作中还介绍了一些独特易行的外治疗法,如刮痧、放血等。最后,从书中所论之疾的现代疾病病种上看,鼠疫、疟疾、霍乱等也是西医传染病的名称,说明温疫学派所论的疫病包括了被现代传染病学明确诊断的传染病。通过对温疫学派主要治法研究后可以看出,其一,该学派继承了《内经》、《伤寒论》以来,特别是寒凉派医家刘完素有关外感病治疗体系中的诸多治法。主要表现在治法理论的继承和方药的沿用方面。其二,该学派的观点有许多创新之处,有明显的治疗特色:首先,重新阐释了膜原的概念,创立了开达膜原这一新的治法;其次,在重视“祛邪”的主导思想下,对清热、泻下等治法提出了新的见解;再次,在立足温疫病性属热的前提下,对辛温解表法逐渐退出外感热病的主要治疗体系作出努力;最后,针对温疫具传染性及特殊临床表现的特点,诸多物理疗法被用于温疫的防治。其三,该学派的治疗影响深远,被后世广泛地继承和运用,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从而推动了外感热病治疗学的发展。本文还对温疫学派的用药特色进行了统计学研究。研究方法为:在收集温疫学派主要著作所载方剂的基础上,建立温疫学派方剂数据库,包含方剂主库和药物库2个库。运用Access软件,对所用药物的类别、使用频次及频率、药物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研究结果为:其一,共得方剂689首,药物415味,共计4766味次。其二,使用最多的药物类别是清热药,其次是补虚药,第三位是解表药,三类药物累积使用量占到总药物的55.97%,此三类药物的使用明显多于其它种类。其三,使用频率居前20位的药物依次为:生甘草、黄芩、人参、白芍、黄连、生姜、当归、大黄、陈皮、半夏、大枣、茯苓、生地黄、栀子、白术、厚朴、桂枝、石膏、柴胡、连翘。其四,各类祛邪药是温疫学派主要使用的药物,较之补虚类药物占绝对优势。其五,寒凉药物所占比例较温热药物和平性药物高。其六,从性味上看,甘、苦、辛三类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其七,从药物归经上看,所用药物涉及全身脏腑,但着重在肺胃、肝肾、心脾。从药物统计分析可见,祛邪是温疫学派的主要目的,清热、解表、化痰、活血化瘀等都是用以祛邪的手段,反映出温疫学派以“逐邪”为第一要义的治疗理念。但在祛邪之余,又不忘扶正。补法中以补气、补阴为主。此外,温疫学派所用药物大多性味苦寒、甘寒、苦温(辛),充分体现了苦寒直折、苦温(辛)燥湿、甘寒养阴的治疗法则。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祛邪兼顾扶正是防治温疫的基本方法,防治并重是临床应对急性流行性感染病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