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互联网的发展为全球范围内实现高效的资源和信息共享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对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信息安全已逐渐发展成为信息系统的关键问题,动态安全模型――P2DR 应运而生,模型中提出了将安全策略、安全保护、安全检测、响应与恢复结合为一体,可以行之有效保障信息的安全。依据P2DR 模型可知,尽量降低系统的暴露时间Et,是提高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网络入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当前的入侵检测系统在响应方面比较薄弱,在检测出安全事件后漏响应、误响应、过度响应的问题非常突出。依据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在不断发展自动响应技术的同时,将目前最为安全快捷的手机短信技术运用到入侵检测系统的响应部件中以实现快速的手动响应,并把快速手动响应作为自动响应的一种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以基于代价评估的准则,共同进行入侵的防御。围绕短信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依行文之逻辑得其要点如下: 第一部分首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入侵检测领域的发展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入侵检测技术领域的研究状况。根据对P2DR 模型分析,本文指出将快捷安全的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到入侵检测系统中的行为响应部件以进行快速手动响应的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目前入侵检测系统自动响应时因漏响应、误响应和过度响应所带来的问题,通过这种新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的保证系统安全性,最大程度上减少系统的损失。第二部分首先研究了入侵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标准化工作,按照通用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将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事件产生器、事件分析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系统调用的交互式入侵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 仪表技术 2020(03)
- [2].一种基于红外探测技术的住房入侵检测系统[J]. 软件工程 2017(03)
- [3].数据挖掘算法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08)
- [4].入侵检测系统在网络安全中的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 2017(14)
- [5].网络安全中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设计[J]. 通讯世界 2016(01)
- [6].基于改进K均值算法的入侵检测系统设计[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6(01)
- [7].大数据环境下入侵检测系统概述[J]. 软件 2016(05)
- [8].基于数据分流的并行入侵检测系统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25)
- [9].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综述[J].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6(05)
- [10].基于入侵检测系统与防火墙联动的设计[J]. 计算机安全 2014(11)
- [11].人工免疫系统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J]. 信息通信 2015(01)
- [12].病虫害综合信息网入侵检测系统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01)
- [13].浅析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部署[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5(02)
- [14].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联动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5(05)
- [15].入侵检测系统与防火墙联动技术研究[J]. 信息通信 2015(09)
- [16].入侵检测中的多样性和冗余——DiSIEM项目及其研究成果(四)[J]. 中国教育网络 2020(08)
- [17].关于误用与异常技术结合下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J]. 电脑迷 2016(11)
- [18].基于朴素贝叶斯的入侵检测优化设计[J]. 数码世界 2017(09)
- [19].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在电力企业信息网络中的应用[J]. 知音励志 2017(08)
- [20].简析入侵检测系统性能测试与评估[J]. 科技信息 2013(26)
- [21].入侵检测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5)
- [22].入侵检测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J]. 考试周刊 2009(44)
- [23].基于自动编码器集合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中国新通信 2019(24)
- [24].数字化校园中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9(01)
- [25].基于特征选择算法的网络实时入侵检测系统研究[J]. 现代信息科技 2019(20)
- [26].提升入侵检测系统效率的设计与实现[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04)
- [27].入侵检测系统浅析[J]. 网友世界 2014(08)
- [28].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方向[J]. 中国教育网络 2013(06)
- [29].信息安全入侵检测系统进展研究[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05)
- [30].面向虚拟化平台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