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性体格焦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学生,锻炼动机,社会性体格焦虑
社会性体格焦虑论文文献综述
曾馨莹[1](2019)在《大学生锻炼动机和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身体的外在形象有很高的标准,所以大学生的锻炼动机与社会性体格焦虑更值得去探讨。本研究以随机抽取兰州市3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大学生锻炼动机和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现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并据此提出对策。研究发现:(1)男大学生在锻炼动机方面,其内部动机高于女大学生;女大学生在社会性体格焦虑方面,对自我表现的不舒适感高于男大学生;(2)兰州交通大学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低于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和兰州城市学院的学生;(3)大一年级学生的锻炼动机低于其他年级的学生;(4)大学生的锻炼动机越高,他们的社会性体格焦虑越低;反之亦然。(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9年17期)
史嘉诚[2](2019)在《高中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体育学习兴趣与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对江苏省部分高中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体育学习兴趣与锻炼行为的现状调查,了解高中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体育学习兴趣与锻炼行为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探明高中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体育学习兴趣与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从激发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降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角度,促进其体育锻炼行为的形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选取江苏省部分高中学生共1200名学生参与本研究。采用“自编人口统计学量表”、“社会性体格焦虑量表”、“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量表”、“锻炼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200份,剔除无效问卷,获得1059份有效问卷。采用数理统计方法SPSS20.0分析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与社会性体格焦虑基本特征及其在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采用协方差分析方法,进一步探明社会性体格焦虑、体育学习兴趣与锻炼行为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高中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得分为40.881±9.892分,处于中等水平;体育学习兴趣得分为137.984±23.461分,处于中等水平;锻炼行为得分为26.678±20.664分,处于中等水平。(2)高中生锻炼行为受人口统计学影响,具体表现为,体育学习兴趣男生高于女生(P<0.001),锻炼行为男生高于女生(P=0.002);高叁年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高于高二和高一年级(P=0.035);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在健康状况上存在差异(P<0.001),锻炼行为在健康状况上存在差异(P=0.016);(3)经分析,高中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和体育学习兴趣对锻炼时间的影响主效应显着,对锻炼时间的交互效应显着。经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低社会性体格焦虑、高体育学习兴趣组有最佳的锻炼时间;高中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和体育学习兴趣对锻炼强度的影响主效应显着,二者对锻炼时间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经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低社会性体格焦虑、高体育学习兴趣组有最佳的锻炼强度。结论:(1)高中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处于中等水平,体育学习兴趣处于中等水平,锻炼行为处于中等水平。(2)锻炼行为男生优于女生,健康状况优秀的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锻炼行为优于良好的学生,锻炼强度一年级优于二年级,锻炼频率叁年级优于二年级,锻炼频率农村学生优于城市学生。(3)社会性体格焦虑和体育学习兴趣影响高中生锻炼行为,低社会性体格焦虑和高体育学习兴趣的高中生锻炼行为最好。(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20)
查琳琳[3](2018)在《中职生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社会性体格焦虑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观幸福感是根据自己制定的标准评估其生活质量状况能够让自己感到满意的心理指标。中职生作为我国新型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受教育者,其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研究表明人格是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中最稳定和最有力的指标。社会性体格焦虑是人们平时在公共情境下表现出来的一种与体格有关的社会性焦虑状态。在青春期,中职生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尤其是身体外形非常关注,当体型、外表受到负面评价时,会产生社会性体格焦虑。本研究在调查中职生的人格特征、社会性体格焦虑和主观幸福感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叁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探讨社会性体格焦虑在人格特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为中职学校和中职教育工作者提供提升中职生主观幸福感的有参考价值的实证依据。本研究采用的是张兴贵(2003)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王孟成博士和戴晓阳教授编制的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徐霞(2001)修订的社会性体格焦虑量表,对609名中职生进行集体施测,得到592份有效问卷。使用SPSS12.0、AMOS17.0对所有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检验。本调查研究发现:1.中职生人格特征的神经质、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维度有显着的性别差异。不同年级的中职生在人格特征的神经质维度、严谨性维度、宜人性维度存在显着差异,在开放性、外向性维度上差异不显着。2.中职生主观幸福感状况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中职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这个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在年级这个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中职一年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及总体幸福感水平上都显着高于二、叁年级。3.中职生的性别在社会性体格焦虑总分和各维度得分上都具有显着差异。年级对于中职生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不显着。4.中职生人格特征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人格特征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5.中职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与主观幸福感有显着相关,社会性体格焦虑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6.中职生人格特征的神经质维度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维度呈显着正相关,人格特征的神经质维度对社会性体格焦虑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7.社会性体格焦虑在人格特征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根据以上的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来提高中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几点建议。1.中职教师注重人格教育,引导中职生进行人格的自我完善。2.树立中职生自然美、健康美的信念,避免对外部形象的过度在意。(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12-28)
何进胜[4](2018)在《不同年龄女性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健身俱乐部女性会员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社会性体格焦虑情况及其与其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更好的促进女性参与健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商业健身俱乐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200名女性会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社会性体格焦虑测试和体育锻炼行为的调查。结果:(1)女性会员的社会性体格焦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健身女性比非健身女性拥有更低的体格焦虑;(2)30岁以下女性高SPA与大运动量和较短的健身持续时间相关,对应的是减脂塑形的锻炼目的;(3)30~44岁女性高SPA对应的是增进健康的锻炼目的,健身持续时间多为1~3年,中等运动量对应的SPA最低;(4)45岁以上女性高SPA对应的是减脂塑形的锻炼目的,与小运动量相关;健身持续时间多在半年内。(本文来源于《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许丹阳,杨智辉,陈慧[5](2017)在《初中生的自悯在人格、自尊与社会性体格焦虑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初中生的自悯在其人格、自尊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河北省某市两所中学共370名初中生,采用社会性体格焦虑量表(SPA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EPQ-RSC)、自尊量表(SES)、中文版自悯量表(SCS)测量社会性体格焦虑、内外向、神经质、自尊、自悯水平。结果:男生SPAS得分低于女生[(38±8)vs.(39±7);P<0.05]。SPAS得分与内外向维度、SES得分、SCS得分呈负相关(r=-0.54~-0.26,P<0.01),与神经质维度呈正相关(r=0.44,P<0.01)。自悯在神经质与社会性体格焦虑、自尊与社会性体格焦虑间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Bootstrap输出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9~0.21)和(-0.22~-0.08),自悯占神经质对社会性体格焦虑预测总效应的45.5%,自悯占自尊对社会性体格焦虑预测总效应的39.0%。结论:初中生的自悯在神经质、自尊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期刊2017年10期)
安义飞[6](2017)在《社会性体格焦虑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围绕社会性体格焦虑,分析了社会性体格焦虑的人口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了社会性体格焦虑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研究了自编的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对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缓解作用;研究了不同运动性质和运动时间对社会性体格焦虑的降低效果。通过网络收集问卷和现场发放问卷收集了江西、安徽、广西等地区的大学生的作答情况,根据被试的一般资料、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超重污名问卷、完美主义问卷,分析了社会性体格焦虑的人口学特征以及超重污名和完美主义对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同样通过网络收集和现场发放收集这些地区的大学生在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上的作答情况,并探讨了社会性体格焦虑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作用,以及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性体格焦虑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过程中扮演的中介作用,和性别在社会性体格焦虑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过程中扮演的调节作用;现场发放问卷,选取社会性体格焦虑得分转化为标准分后大于等于1的被试,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作为认知行为团辅干预的对象,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以便对干预实验前后被试的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实验组参与为期10周的干预,对照组不做处理。选用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进行干预效果的评定;进行运动性质和运动时间的二因素交互设计实验,探讨不同运动性质、运动时间对社会性体格焦虑的降低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了社会性体格焦虑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差异不显着,并且仅有第二维度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显着,在不同BMI之间差异显着。消极完美主义和超重污名的叁个维度均可以显着正向预测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叁个维度;社会性体格焦虑能显着预测生活满意度,核心自我评价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性别起到调节作用;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显着降低被试的社会性体格焦虑水平,对女大学生的干预效果要好于男大学生;竞技性运动比放松性运动对被试的社会性体格焦虑水平的降低作用更好,短时多次的锻炼比长时少次的锻炼对被试的社会性体格焦虑水平的降低作用更好,运动性质和运动时间的交互作用显着。(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徐春[7](2017)在《花球啦啦操对高中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与身体自我呈现自信心的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涌现出了大量的肥胖青少年。他们伴随着体重过重、肥胖等身体外形的变化,心理健康水平呈劣变趋势。针对体格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性体格焦虑(socialphy siqueanxiety,SPA),是身体锻炼的一个重要前因,同时也影响到了身体自我呈现自信心(physical self-presentation confidence)。20多年来,国外体育和心理学工作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本研究试图以徐霞编制的《社会性体格焦虑量表》(SPAS)和胡凯杨、黄素芬(2005)编制的《自我呈现自信心量表》作为主要研究工具,以SPSS18.0作为统计工具。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为花球啦啦操教学,对照组为常规的体育课外活动。分别进行为期16周实验干预。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16周的实验,从总体来看,实验组对社会比较的不安、对他人的消极评价、社会性体格焦虑这叁项得分情况,下降程度要远远高于另一组的总体情况,但是对体格自我表现不舒适感一项的得分,实验组下降程度却不如对照组。令人欣慰的是,两个组别中,学生的身体自我呈现自信心及各维度都有提高。(2)通过开展啦啦操活动,高中男生在社会性体格焦虑、对他人的消极评价、对社会比较的不安这叁个项目的得分比实验之前,都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从体格自我表现不舒适感得分方面,实验后实验组男生的程度却上升。两个组中男生的身体自我呈现自信心及各维度都有提高,但参与过啦啦操活动的男生这方维度提高程度,要远远高于另一组男生。(3)在参与啦啦操体育活动的高中女生中,她们的社会性体格焦虑、对他人的消极评价、对体格自我表现不舒适感各维度都得到了下降,且下降程度要远远高于另一组女生。但是,社会比较的不安维度中,该组女生的下降程度却不如另一组女生。两个组别的女生,身体自我呈现自信心及各维度都均得到了提高,但开展过啦啦操运动,学生呈现自信心及各维度的提高情况,要远远高于另一组别。(4)对于高中生来说,对自己形体是否具有足够的信心,在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社会比较的不安维度上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其他项目之间负相关十分明显。而体重控制在社会性体格焦虑的体格自我表现不舒适感方面,不存在较为明显的联系,对于其他几个变量,它们之间负相关关系属于中等强度。高中生对自己能力的展现在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属于中等强度的负相关。(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0)
王翠萍[8](2017)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及负面身体自我的中介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及负面身体自我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5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陕西省抽取3所大学的全日制大学生500例。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CPANS)测量个体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状况;采用负面身体自我量表(NPSS)测量个体对自己身体的消极认知、消极情感体验和相应的行为调控状况;采用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SPA)测量个体社会性体格焦虑状况。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3份,有效回收率为92.6%。负面身体自我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与社会性体格焦虑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分析采用分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463例大学生中,227例(49.0%)儿童期存在心理虐待,252例(54.4%)儿童期存在心理忽视。儿童期是否存在心理虐待的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的胖、矮、相貌、整体得分及总分和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社会比较的不安、自我表现的不舒适、他人评价的担忧得分及总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期是否存在心理忽视的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的胖、矮、相貌、整体得分及总分和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社会比较的不安、他人评价的担忧得分及总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社会性体格焦虑的自我表现的不舒适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得分与负面身体自我的胖、矮、相貌得分及总分和社会性体格焦虑的社会比较的不安、自我表现的不舒适、他人评价的担忧得分及总分呈直线正相关(P<0.05),而与负面身体自我的整体得分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儿童期心理忽视得分是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得分的影响因素(β=0.400,P<0.05),能够解释社会性体格焦虑得分15.5%的变异;儿童期心理忽视得分是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得分的影响因素(β=0.424,P<0.05),能够解释负面身体自我得分17.5%的变异;儿童期心理忽视、负面身体自我得分是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得分的影响因素(β值分别为0.192、0.490,P<0.05),二者能够解释社会性体格焦虑得分35.0%的变异。结论儿童期心理忽视、负面身体自我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且负面身体自我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7年04期)
王翠萍,庞小佳[9](2016)在《西安市中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中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及体育锻炼参与的现状。方法:采用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和身体锻炼等级量表在叁所中学分层随机抽取32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中学生在社会性体格焦虑上得分处于中等稍偏上水平;在社会性体格焦虑及叁个因子上,女生得分均显着高于男生(P值均<0.05);相比较于偏瘦、正常和肥胖者,超重者的社会性体格焦虑水平最高,且显着高于偏瘦和正常者。(2)289名有效被试中,80.6%为小体育运动锻炼量,14.2%为中等运动锻炼量,5.2%为大运动锻炼量;男生锻炼强度、锻炼时间显着好于女生(p<0.001;p<0.01),但在锻炼频率上女生显着好于男生(p<0.01)。(3)小体育运动量者在社会性体格焦虑上的得分显着高于中、大运动量者;体育锻炼运动量与社会性体格焦虑、对他人评价的担忧和对自我表现不舒适因子均存在显着负相关。结论:体重超重者是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易感人群;体育锻炼量与社会性体格焦虑水平呈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体育世界(学术版)》期刊2016年12期)
黄春梅,马嵘[10](2016)在《新疆多民族女性社会性体格焦虑与身心指标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研究采用心理测量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新疆1384名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女性进行调查,分析其社会性体格焦虑状况与身体自尊、锻炼态度、体型认知等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多民族女性社会性体格焦虑程度与BMI指数、减肥意向呈正相关;身体自尊和社会性体格焦虑的作用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二者存在显着的负相关;不同社会性体格焦虑程度的女性锻炼态度总均分有显着的差异,二者相互影响,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社会性体格焦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对江苏省部分高中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体育学习兴趣与锻炼行为的现状调查,了解高中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体育学习兴趣与锻炼行为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探明高中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体育学习兴趣与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从激发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降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角度,促进其体育锻炼行为的形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选取江苏省部分高中学生共1200名学生参与本研究。采用“自编人口统计学量表”、“社会性体格焦虑量表”、“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量表”、“锻炼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200份,剔除无效问卷,获得1059份有效问卷。采用数理统计方法SPSS20.0分析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与社会性体格焦虑基本特征及其在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采用协方差分析方法,进一步探明社会性体格焦虑、体育学习兴趣与锻炼行为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高中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得分为40.881±9.892分,处于中等水平;体育学习兴趣得分为137.984±23.461分,处于中等水平;锻炼行为得分为26.678±20.664分,处于中等水平。(2)高中生锻炼行为受人口统计学影响,具体表现为,体育学习兴趣男生高于女生(P<0.001),锻炼行为男生高于女生(P=0.002);高叁年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高于高二和高一年级(P=0.035);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在健康状况上存在差异(P<0.001),锻炼行为在健康状况上存在差异(P=0.016);(3)经分析,高中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和体育学习兴趣对锻炼时间的影响主效应显着,对锻炼时间的交互效应显着。经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低社会性体格焦虑、高体育学习兴趣组有最佳的锻炼时间;高中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和体育学习兴趣对锻炼强度的影响主效应显着,二者对锻炼时间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经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低社会性体格焦虑、高体育学习兴趣组有最佳的锻炼强度。结论:(1)高中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处于中等水平,体育学习兴趣处于中等水平,锻炼行为处于中等水平。(2)锻炼行为男生优于女生,健康状况优秀的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锻炼行为优于良好的学生,锻炼强度一年级优于二年级,锻炼频率叁年级优于二年级,锻炼频率农村学生优于城市学生。(3)社会性体格焦虑和体育学习兴趣影响高中生锻炼行为,低社会性体格焦虑和高体育学习兴趣的高中生锻炼行为最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性体格焦虑论文参考文献
[1].曾馨莹.大学生锻炼动机和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
[2].史嘉诚.高中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体育学习兴趣与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19
[3].查琳琳.中职生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社会性体格焦虑的中介作用[D].扬州大学.2018
[4].何进胜.不同年龄女性社会性体格焦虑与锻炼行为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
[5].许丹阳,杨智辉,陈慧.初中生的自悯在人格、自尊与社会性体格焦虑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
[6].安义飞.社会性体格焦虑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
[7].徐春.花球啦啦操对高中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与身体自我呈现自信心的干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8].王翠萍.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及负面身体自我的中介作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
[9].王翠萍,庞小佳.西安市中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
[10].黄春梅,马嵘.新疆多民族女性社会性体格焦虑与身心指标的关系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