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甲醛吸入染毒致大鼠肺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作者: 杨玉花
导师: 晁福寰,袭著革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甲醛,大鼠,毒性
文献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甲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化学物,在服装、食物、室内空气、汽油和柴油尾气等中无所不在。它属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溶液的沸点是-19℃,在室温时极易挥发,气态甲醛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其健康危害主要包括感官刺激、过敏反应和各种基因毒性。大鼠长期吸入实验已表明甲醛是一个鼻致癌物。2004年WHO将其由2A致癌原提升为1A致癌原,即“确认的人类致癌原”。目前,气态甲醛毒性效应是明确的,但其分子机制研究很不深入。根据现有资料分析,甲醛的健康危害一般与大分子蛋白质有关,因此,本文拟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来探索甲醛的毒性效应机理,并在蛋白质水平上来寻找其接触与效应的生物学标志物。 随着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完成及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蛋白质组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蛋白质组”一词是澳大利亚Macquaire大学的Wi lkins和Williams于1994年提出,“指一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功能蛋白质组概念的提出为我们进行蛋白质组研究提供了依据。目前,有关甲醛的研究主要是环境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分子水平上多集中于DNA损伤研究,尚无蛋白质组水平的研究报道。 呼吸系统是甲醛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点。有资料显示,甲醛吸入染毒后,大鼠肺内甲醛含量比血、脑、肝、肾中高。但目前有关甲醛的研究多集中于上呼吸道,尤其是鼻腔,吸入暴露引起的肺损害研究非常有限。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大鼠吸入甲醛后其肺内的蛋白质改变,并对蛋白质改变的机制和功能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如下: 1、建立了正常大鼠肺蛋白质组双向电泳(2-DE)技术。 通过对蛋白定量、样品制备、第一向和第二向电泳中的各个实验环节进行控制和优化,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高的蛋白质2-DE图谱。正常大鼠肺在18cmpH=3-10L的胶上可分离大约720个点,且分离效果较好;蛋白质点平均匹配率为72.2%。这一技术的建立,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2、获得了甲醛吸入染毒后大鼠肺蛋白质组2-DE差异表达谱。
论文目录:
中英文缩写字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大鼠肺蛋白质组2-DE技术的建立
材料和方法
结果与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甲醛吸入染毒后大鼠肺2-DE差异表达谱的制备与分析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2-DE图谱差异表达蛋白质的鉴定及其与甲醛毒性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四部分 差异表达蛋白质醛糖还原酶的功能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列表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全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9-05
参考文献
- [1].PAS-Na对染锰大鼠脑炎症反应的影响[D]. 李少军.广西医科大学2017
- [2].孕期尼古丁暴露致子代雄性大鼠骨关节炎易感的胆固醇蓄积机制[D]. 陆开航.武汉大学2018
- [3].大豆肽对大鼠的心血管效应及机制研究[D]. 卢静.吉林大学2006
- [4].BPA对大鼠雌激素受体α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F0、F1两代动物的研究[D]. 苗颂.山东大学2008
- [5].喂食大鼠不同来源和水平的蛋白质饲料对糖脂代谢的影响[D]. 罗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
- [6].双酚A和染料木黄酮对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D]. 丁世彬.华中科技大学2014
- [7].吸烟对雄性大鼠生殖毒性的实验研究[D]. 黄云飞.新疆医科大学2013
- [8].锌影响大鼠生长发育及其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调控摄食的机理研究[D]. 井明艳.浙江大学2007
- [9].氟对大鼠肝脏功能和形态的影响及与氧化应激关系的实验研究[D]. 郭晓英.中国医科大学2003
- [10].运动对二恶英致大鼠脂质合成代谢障碍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蔡爱芳.北京体育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香烟烟雾与氡染毒致大鼠肺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徐乃玉.苏州大学2008
- [2].居室空气甲醛与苯污染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吴成秋.中南大学2010
- [3].甲醛/苯单独及混配吸入染毒致大鼠多靶点毒性效应及机制研究[D]. 杨丹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
- [4].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研究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D]. 袁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
- [5].蛋白质组表达谱基本生物信息学研究及全蛋白质组等电点分布研究[D]. 吴松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 [6].病毒性肝炎的蛋白质组研究[D]. 方彩云.复旦大学2005
- [7].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肝癌血清标记物[D]. 冯钜涛.复旦大学2005
- [8].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模型蛋白质组及其方法学研究[D]. 黄珍玉.复旦大学2005
- [9].甲醛和苯乙烯DNA加合特性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D]. 邵华.山东大学2007
- [10].甲醛联合苯对幼鼠骨髓细胞毒性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 于光艳.吉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