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产业与环境的冲突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解决环境污染的传统方法几乎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环保技术末端控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废物,甚至又产生新的污染;政府管制也不能解决日益膨胀的产业活动所引发的环境危机。实质上,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及制度缺陷等问题所造成的结果,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双重叠加的表现。但是,以产业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产业经济学在产业与环境关系问题研究相对滞后,缺乏系统化综合研究;对清洁生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产业生态等缺乏梳理,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框架结构。本论文采取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和定量分析等方法,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把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有机结合在一起,分别从产业生态与产业组织、产业生态与产业结构、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产业生态与产业政策制度法律等角度进行分析,探索产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环境问题不是产业经济活动的必然结果。通过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制度上的变革,可以使经济与环境同时得到改善。在产业组织上,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偏重于竞争与垄断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产业活动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也不能解决越来越多的资源稀缺问题;产业生态要求把传统的线性生产方式转变到以物质能源循环利用为目标的产业共生组织,实现产业生态化集群。在产业结构方面,过去的研究偏重于产业之间的比例以及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却忽视了经济和自然生态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产业生态要求关注产业结构与环境的适应性,通过环境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在经济系统方面,产业系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被忽略造成系统反馈功能缺失或弱化,对环境攫取而缺乏正强化反馈机制,环境负债自然资本减少,甚至丧失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有机联系,完善产业系统对环境生产的强化反馈。产业生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环境法规从末端治理转变到污染预防和产品控制,从污染物废弃物处理扩展到材料选择、制造技术、产品设计、消费模式等各个环节,为此需要健全相应的产业政策、产业制度和法律,形成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业生态体系。本文还对产业生态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适当的政府管制和公众参与是实现产业生态的驱动力量。其中,企业最基本的利润需要和竞争性是产业共生组织的内在动力,政府管制和制度约束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环境友好的外在动力,社会公众与绿色组织是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制衡力量,学术团体、研究机构等中间组织对产业生态起着积极推动作用。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把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丰富了产业经济学内涵;(2)建立产业生态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制度的内在联系,系统分析经济与环境冲突的根源,探索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方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奇妙蒙恩 谦卑蒙福——访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劳动模范张强松弟兄[J]. 天风 2018(06)
- [2].论煤焦行业新产业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机制[J]. 经济师 2016(11)
- [3].产业系统经济与生态经济动态变化分析——基于动态因子分析模型[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7(02)
- [4].资源型城市产业系统持续性分析与评价——以盘锦市为例[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2(05)
- [5].基于耗散结构的区域游艇产业系统研究[J]. 当代经济 2014(24)
- [6].全国乡村产业系统信息宣传交流活动在广东举行[J]. 四川农业科技 2019(11)
- [7].我国乳业产业系统协同度评价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22)
- [8].高校产业系统党建工作探析——以X高校为例[J]. 改革与开放 2019(18)
- [9].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产业系统结构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06)
- [10].耦合产业系统中资源与污染的结构性动态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 2011(07)
- [11].河北省水资源-产业系统协同度分析[J]. 水利经济 2010(03)
- [12].产业系统原料与能量的流动的特点与分析方法[J]. 科技资讯 2009(04)
- [13].乳业产业系统发展状态测度研究——基于协同论的实证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02)
- [14].循环经济产业系统的分室模型与模拟[J]. 管理科学学报 2016(11)
- [15].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6(03)
- [16].物联网产业系统成长演化机制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 2012(01)
- [17].复杂适应视角的产业系统和产业竞争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01)
- [18].农业产业系统成熟度实证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S3)
- [19].物流产业系统微观主体的演化机理及稳定性研究[J]. 管理评论 2012(06)
- [20].对新产业系统快速发展的思考[J]. 品牌(下半月) 2012(06)
- [21].天津市海陆产业系统协同效应及发展趋势研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17)
- [22].四川省农业产业系统工作会在成都召开[J]. 四川农业科技 2017(01)
- [23].江苏省海陆产业系统协同共生发展研究[J]. 科技与管理 2016(02)
- [24].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外商直接投资中主导产业分析[J]. 工业工程 2010(04)
- [25].融合背景下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系统成长的协同机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11)
- [26].中国文化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15(30)
- [27].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海陆产业系统演化研究综述与趋势分析[J]. 经济学动态 2009(06)
- [28].共生演化视角下的产业融合[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9].产教融合的内在矛盾与解决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 2018(09)
- [30].产业平衡态与产业有序发展的内在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12)
标签:产业生态论文; 产业共生论文; 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论文; 政府规制论文; 动力机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