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吸附分离耦合固定化短乳杆菌生产GABA的研究

树脂吸附分离耦合固定化短乳杆菌生产GABA的研究

论文摘要

γ-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镇静安神、促进睡眠、增强记忆力、治疗癲痫、降低血压、控制哮喘、调节激素分泌、促进生殖、肾肝功能活化等多种生理活性。利用食品安全级微生物乳酸菌发酵生产GABA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细胞固定化技术在这一方面的应用很少。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采用纤维素硫酸钠(NaCS)-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微胶囊包埋短乳杆菌hjxj-01(Lactobacillus brevis hjxj-01)转化L-谷氨酸钠(L-MSG)生产GABA的过程,并探索了采用树脂吸附的原位分离技术与发酵相耦合生产GABA的新工艺,旨在提高发酵液中GABA的浓度、转化率及生产速率,降低产物对反应的抑制作用,简化产物的后续分离步骤,实现菌体的重复利用和连续化生产。对短乳杆菌hjxj-01进行了游离培养,考察了pH值、底物浓度、葡萄糖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发酵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发酵参数:培养温度30℃,发酵液pH恒定在4.0,底物L-MSG 73.3g/L,葡萄糖浓度20g/L,静置培养5d。在此条件下,短乳杆菌浓度最高达到2.48g/L,发酵50h葡萄糖基本耗尽,此后GABA被大量合成。GABA最高产量达到41.3g/L。研究了用于包埋短乳杆菌hjxj-01的NaCS-PDMDAAC微胶囊的制备条件及其性能。制备得到的NaCS-PDMDAAC微胶囊为微白色半透明球体,平均直径2.82mm,机械强度良好,经过多批培养,胶囊仍保持完整。NaCS-PDMDAAC微胶囊与短乳杆菌hjxj-01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L-MSG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都可以顺利的从溶液中扩散进入NaCS-PDMDAAAC微胶囊。在摇瓶中进行了短乳杆菌微囊化培养,确定了合适的发酵条件,并考察了微囊化培养对菌体生长、底物消耗及产物生成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游离培养相比,微囊化培养促进了短乳杆菌对底物L-MSG和葡萄糖的利用速率,从而提高了囊内短乳杆菌浓度及GABA的产量。微胶囊内短乳杆菌最高浓度达到21.9g/L,约为游离培养菌体浓度最大值的8倍;GABA最高产量达到50.1g/L。微囊化短乳杆菌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发酵进行10批后对底物的转化率仍在60%以上。以生物反应与分离耦合的集成化思路为指导,通过采用D001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从反应体系中交换分离GABA,建立了原位分离技术耦合固定化短乳杆菌催化合成GABA的新方法。D001树脂对GABA有很高的静态交换容量,约为1.43mmol/g resin。在反应体系中原位添加10%(w/v)的D001树脂4h左右,底物L-MSG转化率达到100%,与之相比不添加树脂组5h时的转化率为81.4%,原位添加树脂的固定化细胞转化制备GABA不仅加快了底物的转化,还简化了GABA后续分离过程中的絮凝、脱色步骤。以氨水(2mol/L)对树脂进行静态解吸,产物GABA得到了初步的分离,回收率达到了93%。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γ-氨基丁酸的研究概述
  • 1.1.1 γ-氨基丁酸的结构和性质
  • 1.1.2 γ-氨基丁酸的生理性质
  • 1.1.3 γ-氨基丁酸的应用
  • 1.1.4 γ-氨基丁酸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 1.2 固定化细胞
  • 1.2.1 固定化技术的概念
  • 1.2.2 细胞固定化技术概述
  • 1.2.3 细胞固定化的主要方法
  • 1.2.4 生物微胶囊技术
  • 1.3 生物反应与分离耦合过程
  • 1.3.1 树脂吸附技术在生物反应与分离耦合过程中的应用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目标
  • 第二章 游离培养短乳杆菌发酵制备GABA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菌株
  • 2.2.3 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 2.2.4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发酵液pH对游离培养短乳杆菌发酵制备GABA的影响
  • 2.3.2 L-MSG浓度对游离培养短乳杆菌发酵制备GABA的影响
  • 2.3.3 葡萄糖浓度对游离培养短乳杆菌发酵制备GABA的影响
  • 2.3.4 温度对游离培养短乳杆菌发酵制备GABA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aCS-PDMDAAC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菌株
  • 3.2.3 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 3.2.4 NaCS-PDMDAC微胶囊的制备
  • 3.2.5 细胞的微囊化包埋和培养
  • 3.2.6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aCS-PDMDAAC微胶囊的外观特征
  • 3.3.2 NaCS-PDMDAC微胶囊的扩散性能
  • 3.3.3 NaCS-PDMDAC微胶囊与短乳杆菌的生物相容性
  • 3.3.4 NaCS-PDMDAC微胶囊的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aCS-PDMDAAC微胶囊固定化短乳杆菌发酵制备GABA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菌株
  • 4.2.3 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 4.2.4 细胞固定化方法和培养条件
  • 4.2.5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H对微囊化短乳杆菌发酵制备GABA的影响
  • 4.3.2 L-MSG浓度对微囊化短乳杆菌发酵制备GABA的影响
  • 4.3.3 葡萄糖浓度对微囊化短乳杆菌发酵制备GABA的影响
  • 4.3.4 微囊化短乳杆菌的多批次培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树脂吸附分离原位耦合固定化短乳杆菌发酵制备GABA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菌株
  • 5.2.3 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 5.2.4 细胞固定化方法
  • 5.2.5 树脂的预处理和再生
  • 5.2.6 树脂静态交换洗脱方法
  • 5.2.7 树脂吸附分离原位耦合固定化短乳杆菌发酵制备GABA
  • 5.2.8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产物浓度对固定化细胞合成γ-氨基丁酸的影响
  • 5.3.2 D001树脂静态吸附洗脱性能考察
  • 5.3.3 pH值对D001树脂交换容量的影响
  • 5.3.4 D001树脂吸附等温线
  • 5.3.5 树脂吸附分离原位耦合固定化短乳杆菌发酵制备GABA
  • 5.3.6 D001树脂重复利用性能考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本论文创新之处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短乳杆菌发酵香肠脂肪氧化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04)
    • [2].短乳杆菌ZLB004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J]. 中国饲料 2017(11)
    • [3].乳源短乳杆菌M8 S-层蛋白的提纯及其生物学特征分析[J]. 食品科学 2012(07)
    • [4].短乳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及特性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7)
    • [5].降亚硝酸盐短乳杆菌的诱变选育研究[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6].短乳杆菌产γ-氨基丁酸发酵条件的优化[J].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7].泡菜发酵专用短乳杆菌的高密度培养[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5(08)
    • [8].亚硒酸钠对短乳杆菌CGMCC 6683细胞膜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10)
    • [9].一株无内源质粒短乳杆菌的电转化条件[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6(06)
    • [10].一株高产γ-氨基丁酸短乳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优化[J]. 吉林农业科学 2015(01)
    • [11].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生物发光法快速检测短乳杆菌[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8)
    • [12].短乳杆菌谷氨酸脱羧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微生物学杂志 2014(01)
    • [13].短乳杆菌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的脱色和纯化工艺探讨[J]. 发酵科技通讯 2015(03)
    • [14].饲粮添加短乳杆菌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13(01)
    • [15].培养基条件对表皮葡萄球菌和短乳杆菌繁殖的影响[J]. 中国调味品 2012(07)
    • [16].短乳杆菌对有氧暴露过程中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19(01)
    • [17].产γ-氨基丁酸益生菌的研究[J]. 发酵科技通讯 2015(01)
    • [18].短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产γ-氨基丁酸及其关键基因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13)
    • [19].短乳杆菌天然质粒分类[J]. 食品科学 2018(10)
    • [20].短乳杆菌及不同品种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和CNCPS组分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 2018(08)
    • [21].N~+离子诱变选育高产γ-氨基丁酸突变株[J]. 中国酿造 2011(08)
    • [22].短乳杆菌生产γ-氨基丁酸培养基的优化[J]. 现代食品科技 2010(01)
    • [23].响应面法优化黑木耳乳酸发酵工艺[J]. 中国酿造 2014(12)
    • [24].甘蓝泡菜发酵菌种的复配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12(08)
    • [25].短乳杆菌BS6 GlnR介导的氮代谢调控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12(12)
    • [26].去除胆固醇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性能的初步研究[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1(04)
    • [27].短乳杆菌产NADH氧化酶的发酵及纯化[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 [28].利用味精生产的等电废液发酵生产γ-氨基丁酸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10(08)
    • [29].短乳杆菌NCL912耐酸性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12)
    • [30].γ-氨基丁酸产生菌的分离及发酵条件优化[J]. 中国饲料 2016(04)

    标签:;  ;  ;  

    树脂吸附分离耦合固定化短乳杆菌生产GABA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