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愈通颗粒治疗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的临床研究

术愈通颗粒治疗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胃肠道在腹部手术后功能紊乱,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纳差、肛门无自主排气、排便、肠鸣音减弱等一系列症状,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西方医学认为:包括麻醉、术后疼痛、应激等导致神经体液调节失调的因素是引起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祖国医学辩证则认为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下降,属气机郁结,腑气不通以致脾胃升降功能失调。胃肠动力紊乱治疗的效果对于患者术后其它脏器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以及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作用。西药已开发研制出多种促进胃肠动力方面的药物,中医药在胃肠功能领域上的调理作用也日益得到重视。大量临床实验表明了中药能够促进术后胃肠道运动功能恢复,目前已有大承气汤,通腑汤,四磨汤等中药在临床的成功应用。术愈通颗粒有通里攻下,行气止痛之功效,对于治疗胃肠气滞之证有着显著的作用。为了更大地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在查阅文献基础上,并在导师王广副教授指导下,应用术愈通颗粒对48例腹部非胃肠道吻合手术患者术后48小时肠功能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并与安慰剂对照组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显示:术愈通颗粒能够明显缩短术后肠道的排气时间。文献综述包括两个部分:1.现代医学对胃肠动力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2.祖国医学对胃肠动力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临床研究部分:术愈通颗粒由大黄、枳实、厚朴克、芒硝、白术、茯苓、泽泻、甘草、赤芍、莱菔子等组成,具有通里攻下、健脾燥湿、行气止痛之功效。可使肠蠕动迅速恢复,可治疗各种手术后引起的胃肠动力紊乱。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术愈通治疗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疗效。此次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的方法。对48例符合研究条件的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胃肠动力紊乱患者分别给予术愈通颗粒及安慰剂治疗,其中试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目的主要是观察术愈通颗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临床观察指标:肠鸣音的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等。研究结果表明术愈通颗粒可使术后胃肠动力紊乱患者的肠鸣音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提前,中医证候可以明显改善,疗效确切,可用于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动力紊乱患者。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胃肠动力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
  • 1.1 胃肠动力学发展简史
  • 1.2 胃肠运动的生理
  • 1.2.1 咀嚼与吞咽及调节
  • 1.2.2 胃的运动及调节
  • 1.2.3 小肠运动及调节
  • 1.2.4 结肠运动及调节
  • 1.3 腹部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发病机制
  • 1.3.1 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的调节
  • 1.3.2 神经肽和胃肠激素对胃肠运动的调节
  • 1.3.3 手术时间及操作强度
  • 1.3.4 麻醉方式和术后镇痛药物
  • 1.3.5 解剖关系的改变
  • 1.3.6 手术方式
  • 1.3.7 机械通气
  • 1.3.8 电解质和代谢
  • 1.3.9 情绪
  • 1.3.10 其它原因
  • 1.4 腹部术后胃肠动力紊乱诊断
  • 1.4.1 临床症状和体征
  • 1.4.2 常用胃肠动力检测方法及评价
  • 1.5 促胃肠动力药物研究进展
  • 1.5.1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 1.5.2 5-HT 受体制剂
  • 1.5.3 胃动素受体激动剂
  • 1.5.4 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
  • 1.5.5 胆囊收缩素受体拮抗剂
  • 1.5.6 GABA-β受体激动剂
  • 1.5.7 阿片肽受体拮抗剂
  • 1.5.8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 1.5.9 -γ羟基丁酸(GHB)
  • 1.5.10 钙离子拮抗剂
  • 1.5.11 拟胆碱药
  • 1.5.12 可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 1.5.13 其他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胃肠动力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
  • 2.1 中医对术后胃肠气滞证的认识
  • 2.1.1 胃肠脏腑功能的认识
  • 2.1.2 胃肠动力与脏腑关系
  • 2.1.3 术后胃肠气滞证的认识
  • 2.2 治疗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治法与方药概述
  • 2.3 单味中药的促胃肠动力研究
  • 2.3.1 泻下药
  • 2.3.2 理气药
  • 2.3.3 补益药
  • 2.3.4 消食药
  • 2.3.5 芳香化湿药
  • 2.3.6 活血药
  • 2.3.7 其他
  • 2.4 促胃肠动力方剂研究进展
  • 2.4.1 泻下剂
  • 2.4.2 理气剂
  • 2.4.3 和解剂
  • 2.4.4 补益剂
  • 2.4.5 消食剂
  • 2.4.6 利水渗湿剂
  • 2.4.7 针灸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1 前言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选择
  • 2.1.1 纳入病例标准
  • 2.1.2 排除病例标准
  • 2.1.3 剔除标准
  • 2.1.4 受试者退出标准
  • 2.1.5 终止研究标准
  • 2.2 研究用药
  • 2.3 服药方法
  • 2.4 观察项目
  • 2.4.1 观察指标
  • 2.4.2 观察时点
  • 3 评价标准
  • 3.1 术后早期肠麻痹(肠痹病)西医诊断标准
  • 3.2 肠痹病中医辨证标准
  • 3.3 中医症状量化分级标准
  • 3.4 病情分级标准
  • 3.5 临床疗效分析
  • 3.6 安全性评价标准
  • 4 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1.1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 4.1.2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4.1.3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4.2 试验结果
  • 4.2.1 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
  • 4.2.2 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情况比较
  • 4.2.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比较
  • 4.2.4 安全性检测
  • 5 讨论
  • 5.1 中西医对术后早期胃肠功能运动功能下降的原因机理的探讨
  • 5.2 术愈通颗粒的方药组成及功能主治
  • 5.3 临床疗效评价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术愈通颗粒治疗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