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合金组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价铬,Ni-Cr合金,合金化,耐腐蚀性
合金组分论文文献综述
冯旭,费敬银,李倍,张嫚,郭琪琪[1](2019)在《组分调制Ni/Cr多层膜合金化制备Ni-Cr合金覆盖层的耐腐蚀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双槽电沉积法制备组分调制Ni/Cr多层膜,探讨了Ni/Cr多层膜的合金化特性。借助SEM和EDS对Ni-Cr合金覆盖层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以及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减小周期厚度,提高热处理温度,延长保温时间有助于提高多层膜的合金化程度。经高温处理后,Ni-Cr合金覆盖层化学组分均一,与理论值基本吻合;其微观形貌由原来的结节状或颗粒状结构转变为块状结构,并且未产生热应力开裂等现象。与相同厚度的镍镀层和铬镀层比较,Ni-Cr合金覆盖层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范聪成[2](2019)在《合金组分对ASA机械性能及耐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ASA/PMMA、ASA/PC合金,研究了不同PMMA、PC含量对于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上述合金材料与ASA树脂的抗紫外光老化性能。PMMA的引入改善了材料的表面硬度和光泽度,同时对材料的耐候性能有大幅提升;PC的引入提高了合金的韧性和耐热性能,但使材料的耐候性略有降低。对比了不同合金组分对ASA合金耐候性能的影响,发现中性PMMA及弱碱性PA可以提高材料耐候性能,而弱酸性PC、PBT会使合金耐候性降低。(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05期)
罗龚[3](2018)在《DMH和H_3Cit体系中金钴合金组分可调电沉积及膜层生长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金钴合金随着钴含量的不同分为纯金、硬金、K金等,在首饰行业及电子电镀方面广泛应用。由于金离子氧化性极强,在溶液中难以络合稳定,金钴合金电沉积生产中主要使用氰化物体系镀液。随着市场对无氰化产品的要求及环保禁令的实施,研发与氰化物体系相媲美的无氰化金钴合金电镀体系已成为电镀行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合金共沉积理论及双络合离子配位思想,开发了以5,5-二甲基乙内酰脲(DMH)和柠檬酸(H_3Cit)为配体的无氰金钴合金组分可调电沉积技术。本文通过Au(Ⅰ)、Au(Ⅲ)及Co(Ⅱ)电沉积研究,发现金、钴均能有效沉积获得镀层,Au(Ⅲ)盐稳定性优于Au(Ⅰ)盐,Au(Ⅲ)镀液能适应更大电流密度范围,确定了以Au(Ⅲ)与Co(Ⅱ)为主盐的金钴合金电沉积体系。工艺研究表明镀液各组分中,金盐浓度对镀液稳定性及镀层质量影响最大,其次为钴盐浓度和DMH含量,柠檬酸含量和pH值的影响较小。镀层中金钴含量受镀液中离子比率和电极极化共同控制,增大Co(Ⅱ)/Au(Ⅲ)比率及阴极极化,均会增大镀层中钴含量。通过电沉积方案设计,获得了与印制电路板(PCB)硬金镀层色泽相同、厚度相当、质地均匀钴量为0.81wt.%的金钴合金镀层。纳米压痕仪在50mN和75mN载荷下测得其硬度值分别为6084.37MPa和5323.95MPa,达到与PCB硬金镀层相当的硬度水平。通过调整Au(Ⅲ)/Co(Ⅱ)离子比率和沉积电位值φ,实现了从纯金至钴含量94.07at.%金钴合金的同槽电沉积。利用电位阶跃电沉积,实现了约20nm金层和约90nm Au-94.07at.%Co合金层交迭结构的同槽电沉积。XRD分析表明,金钴合金镀层在低钴含量时呈现金的晶体结构,随着镀层中钴含量增加金的衍射峰逐渐变弱,钴含量达到20.70wt.%时,金的特征峰消失而钴的衍射峰未检出。说明,本体系中金钴合金镀层难以形成钴晶格结构。XPS分析表明,金在镀层表面及内部均呈现金属态,钴在镀层表面以+3价氧化态及+2络合态形式存在。低钴含量镀层刻蚀后钴呈现金属态、+2价氧化态,高钴含量镀层刻蚀后还存在络合态钴。证实了金钴合金镀层中配合物夹杂的存在,结合碳氮检测说明合金镀层中存在钴与柠檬酸的配合物夹杂。高钴含量镀层中氧化态钴及络合态钴的存在,佐证了本研究所得金钴薄层难以形成钴晶格结构的实验结果。吸收光谱和电化学分析表明,离子间的配位作用阻化了金属离子的放电沉积。本金钴共沉积体系中在较正电位下只有金放电沉积,随着沉积电位负移金钴共同放电沉积,符合正常共沉积的规律。金钴共沉积在较正沉积电位下呈现连续成核,随着电位负移成核过程由连续成核向瞬时成核转变。本文针对实验数据与传统电沉积成核生长理论间的差异,依据实际电沉积过程中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将有限扩散思想及距离电极表面等距离放电离子相同放电几率的思想引入到电沉积成核生长模型中,修正了现有电沉积成核生长理论,构建了电沉积成核生长的圆柱有限扩散模型,并推算了有限扩散模型下的电流-时间转变过程表达式。(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12-01)
冯旭,费敬银,张嫚,郭琪琪[4](2018)在《组分调制多层膜及其合金化制备抗高温氧化镀层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组分调制多层膜的结构特征、超常性能及其制备方法。总结了多层膜合金化法,并对其合金化程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抗高温氧化合金、抗高温氧化合金的镀层进行了介绍并对组分调制多层膜合金化制备抗高温氧化合金镀层的优越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抗高温氧化合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8年18期)
赵玲玉[5](2018)在《多织构组分Mg-3Al-1Zn合金的力学行为与变形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用具有强织构的AZ31合金热轧板材和挤压棒材为研究对象,制备了多种含有双织构组分的样品,综合利用EBSD、XRD和滑移迹线分析手段,对塑性及热处理过程中微观组织、变形机制和织构演化等进行系统表征与分析,本文定量研究了双织构组分中软取向含量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及双织构样品的变形机制、双织构样品与单一织构样品对孪生和滑移的强化作用、双织构样品在退火过程中的微观组织热稳定性和退火强化行为,并结合晶体塑性模拟详细分析了{10(?)2}拉伸孪晶应变路径的依赖性与晶体塑性模拟模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⑴通过对软取向晶粒和硬取向晶粒以不同比例分布时其力学曲线特征、应变硬化特征以及其变形机制分析表明,变形初期试样中产生少量软取向会显着降低屈服强度,软取向晶粒超过一定比例时,即使存在一些硬取向的晶粒对提高强度并没有很大帮助,建立了软硬取向织构组分含量与屈服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发现屈服强度不同程度偏离混合法则现象,在软取向组分所占比例低于50%时,这种偏差逐渐增大,而在高于50%时,这种偏差逐渐减小。相比于单织构,双织构存在时会使变形初期的应变集中在软取向晶粒中,并能激活更多的孪晶变体启动,一些低SF值的孪晶由于应变协调的作用也可能激活。⑵对AZ31轧制板材TD方向压缩不同应变如2.5%、3.8%、5.4%和7.0%,并在250°C下退火3小时,可以制备织构比例有明显区分度的双织构样品。建立了双织构组分体积分数和轧制板材拉压不对称性能之间的定量化关系,当两种织构以恰当的比例分布时可以实现良好的拉压屈服的对称性。⑶不同(0002)分布对屈服强度有很重要的影响。和单一织构组分相比,两种织构组分(<0002>平行于ND和<0002>平行于RD)的样品会有更高的压缩屈服强度,但是拉伸屈服强度接近。不同的压缩屈服强度主要来源于界面对{10(?)2}拉伸孪晶不同的阻碍作用。虽然压缩形变时,两种织构状态的启动应力差ΔStress相差无几,但是双织构样品压缩时相邻晶粒的协调因子均值却比较低,提供了更高的界面阻碍作用。⑷挤压镁合金AZ31中双织构组分(<0002>⊥ED和<0002>//ED)共存时在300°C或450°C时都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且这种热稳定性不受每种织构的体积分数的影响。⑸在有预制孪晶的镁合金板材中发现一种退火强化机制,在200°C、250°C、350°C温度下退火无论0.5小时还是3小时,退火后的预变形样品在沿特定方向压缩后都出现了退火强化现象。退火能消除预变形引入的孪晶,变形中其主要变形方式由启动应力较低退孪生变为基面滑移时引起屈服强度的升高。变形机制的变化是引起强化的主要原因。⑹利用两种晶体塑性模型(EVPSC-PTR和EVPSC-TDT)对比研究{10(?)2}拉伸孪晶对应变路径的依赖性。与PTR模型相比,TDT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应力应变曲线,同时可以很好的预测织构的演变。PTR模型不能同时拟合TD-c和ND-t的力学曲线,但是TDT模型可以。研究发现考虑临界剪切应力(CRSS)在形变过程中潜在的硬化以及其他孪生系对{10(?)2}拉伸孪生的硬化(htt)对更好的拟合拉伸(ND-t)和压缩(TD-c)曲线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4-01)
唐磊,杜荣华,陈平绪,付锦锋,肖鹏[6](2018)在《橡胶组分对ABS与ABS/PBT合金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和ABS/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橡胶含量对力学强度、流动性和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并结合仪器冲击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橡胶含量下ABS和ABS/PBT合金各阶段冲击能量的变化及贡献。结果表明,随着橡胶含量的提高,ABS和ABS/PBT合金的缺口冲击性能逐渐提高,超过一定量后冲击性能出现跃升。通过对比仪器冲击结果,发现裂纹扩展是ABS和ABS/PBT缺口冲击韧性的主要来源。此外,不同测试温度对基体强度的改变会明显影响材料裂纹扩展的过程,从而影响材料的冲击韧性。(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8年02期)
赵海强,齐卫宏,周鑫峰,吴灏斐,李业军[7](2018)在《高活性甲醇氧化电催化剂Pt-Pd纳米合金的组分可控合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Pt纳米粒子由于其本身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能够同时促进氧化和还原反应,在工业生产和商业设备中(尤其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广泛用作重要的电催化剂.然而,Pt作为贵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极其稀少,价格昂贵;另外,甲醇氧化反应中产生的中间产物CO很容易市Pt纳米粒子中毒而失活.因此,迫切需要一种Pt用量少,催化性能高的材料.一制备高活性比表面积的Pt纳米颗粒,可以有效提高Pt利用率.另外,调控纳米粒子使其裸露特定的晶面、边、角以及缺陷也能有效提升催化性能.还可以采用Pt纳米粒子结合其它金属元素形成双金属合金,如,Pt-M(M=Pd,Au,Ag,Ru,Fe,Co,Ni,等)催化剂,可以在减少Pt元素用量的同时有效提升催化活性.在众多可供选择的元素中,Pd相对于Pt价格低廉,但两者具有相近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较高的电催化性能,使Pt-Pd纳米合金呈现十分优异的电催化性能.研究表明,Pt-Pd纳米合金在酸性和CO环境中能有效催化有机小分子电氧化过程.另外,在酸性环境中,用Pd替代Cu,Ag,Co或Ni,可以有效减少催化剂的腐蚀.本文在乙二醇溶液中同时还原K_2PtCl_4和Na_2PdCl_4,在110°C反应5 h制备出超细的Pt-Pd纳米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以及能谱仪(EDS)对合金进行表征,从而确定产物为尺寸4 nm左右的Pt-Pd纳米合金,且通过改变金属前驱体的投料比可以有效调控Pt-Pd合金组分(按元素比例分别表示为Pt1Pd3,Pt1Pd1,Pt3Pd1).采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以及计时安培法等多种手段测试样品在0.5 mol/L H_2SO_4和0.5mol/L CH_3OH的酸性环境中(50 mV/s)电化学性能,并与商业Pt/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合金的催化性能和组分密切相关,当Pt元素的含量为75%左右时,Pt-Pd纳米合金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其中Pt_3Pd_1的电催化质量活性可达商业Pt/C的7倍之多.我们把Pt-Pd纳米合金的催化性能对其组分的依赖性归结为甲醇氧化反应中的双官能团机制,反应中,Pt可有效催化甲醇脱氢产生Pt-CO,Pd则催化水脱氢形成Pd-OH.当Pd含量减少时,Pt表面的水脱氢反应只有在高电位才能发生,从而降低催化效率;而Pd含量过多,则会抑制Pt催化甲醇的脱氢反应,使催化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只有适宜Pt/Pd比例,才能有效提升催化效率.(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沟引宁,苏勇要,江川,华文琼,章娥[8](2017)在《电解液组分对镁合金复合阳极氧化膜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氢氧化钠(NaOH)、硅酸钠(Na_2SiO_3)、植酸(C_6H_(18)O_(24)P_6)以及纳米粒子Al_2O_3对镁合金表面复合阳极氧化膜耐蚀性和耐磨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优化配方下制备的复合氧化膜的形貌、成分及相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兼具优良耐蚀性和耐磨性的配方为:NaOH:50 g/L,Na_2SiO_3:100 g/L,C_6H_(18)O_(24)P_6:12 mL/L,Al_2O_3:5 g/L。优化配方下制备的复合氧化膜主要由MgO、Mg_2SiO_4和Al_2O_3组成,氧化膜表面连续致密,微孔细小均匀。(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7年10期)
刘海鹏,张志桐,孟庆波,李运刚,杨海丽[9](2017)在《镀液组分对Ni-Cr-Mo合金镀层耐蚀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脉冲电镀在Q235钢表面制备Ni-Cr-Mo合金镀层。考察了镀液组分对镀层组成、沉积速率、表面形貌、粗糙度、孔隙率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组分NiSO_4·6H_2O、CrCl_3·6H_2O和Na_3MoO_4·2H_2O的浓度比为3∶2∶1、3∶1∶2和10∶1∶1时,镀层结合力较好,镀层组成差别较小;浓度比为10∶1∶1时,Ni-Cr-Mo镀层沉积速率最大,表面颗粒尺寸最小,粗糙度最低,孔隙率最少,耐蚀性最好。(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精饰》期刊2017年04期)
[10](2017)在《半导体所制备出近全组分可调的高质量叁元合金半导体纳米线》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建华团队及合作者在《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发表了制备出近全组分可调的高质量GaAs_(1-x)Sb_x纳米线的成果。作为重要的叁元合金半导体,GaAs_(1-x)Sb_x具有禁带宽度从1.42 eV(GaAs)到0.72 eV(GaSb)大范围调谐的特点,对应波长调谐范(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合金组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ASA/PMMA、ASA/PC合金,研究了不同PMMA、PC含量对于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上述合金材料与ASA树脂的抗紫外光老化性能。PMMA的引入改善了材料的表面硬度和光泽度,同时对材料的耐候性能有大幅提升;PC的引入提高了合金的韧性和耐热性能,但使材料的耐候性略有降低。对比了不同合金组分对ASA合金耐候性能的影响,发现中性PMMA及弱碱性PA可以提高材料耐候性能,而弱酸性PC、PBT会使合金耐候性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合金组分论文参考文献
[1].冯旭,费敬银,李倍,张嫚,郭琪琪.组分调制Ni/Cr多层膜合金化制备Ni-Cr合金覆盖层的耐腐蚀特性[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19
[2].范聪成.合金组分对ASA机械性能及耐候性能的影响[J].广东化工.2019
[3].罗龚.DMH和H_3Cit体系中金钴合金组分可调电沉积及膜层生长过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4].冯旭,费敬银,张嫚,郭琪琪.组分调制多层膜及其合金化制备抗高温氧化镀层研究进展[J].热加工工艺.2018
[5].赵玲玉.多织构组分Mg-3Al-1Zn合金的力学行为与变形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8
[6].唐磊,杜荣华,陈平绪,付锦锋,肖鹏.橡胶组分对ABS与ABS/PBT合金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J].塑料工业.2018
[7].赵海强,齐卫宏,周鑫峰,吴灏斐,李业军.高活性甲醇氧化电催化剂Pt-Pd纳米合金的组分可控合成(英文)[J].催化学报.2018
[8].沟引宁,苏勇要,江川,华文琼,章娥.电解液组分对镁合金复合阳极氧化膜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7
[9].刘海鹏,张志桐,孟庆波,李运刚,杨海丽.镀液组分对Ni-Cr-Mo合金镀层耐蚀性的影响[J].电镀与精饰.2017
[10]..半导体所制备出近全组分可调的高质量叁元合金半导体纳米线[J].人工晶体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