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马克思提出了“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家所做的仅仅是对世界的单纯直观和单纯感觉,只是在头脑中进行思辨,是一种脱离现实的主观的空想。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批判建构起自己的以“生活决定意识”的实践哲学,由实践出发,在现实的运动中实现共产主义。
关键词:思辨;实践;生活决定意识
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焦点,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灵魂。正是有了坚定的意识形态,才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真正的革命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个人仅仅凭借自己的意识的改变是很难得到真正的解放的,是生活决定了意识,当前的社会大环境、社会意识才决定了个人的意识。仅仅用观念去教化他人只是纸上谈兵的无用功,纵然说的再多,个人依然很难通过改变其思想现状实现个人的解放,对于解放个人来说青年黑格尔学派所提出的观点仅仅是反映了德国的现实,而不能去改变它从而使个人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一、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在《基督教的本质》这本书中费尔巴哈以“类”概念为中心展示了他的唯物主义人本学思想。他指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异化,他对类的概念的描述是在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哲学批判上建立起来的,他认为哲学应从现实中的人出发,把“类”看作人的本质,而非“绝对精神”。他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的根本在于人具有“意识”,即把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当作对象的意识。这种意识构成了宗教的基础,这种对象,都成了宗教的的对象。人的类本质被他归结为理性、意志和爱。但是费尔巴哈没有将人的自然性同人的实践的基础真正的统一起来,他没有认识到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能有所作用,故在对人的理解上,他始终在庸俗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两种阵营里摇摆不定。他所理解的“现实的人”是被他设定成一个“应该是”的普遍的人的形象,但这样的“现实的人”在现实的世界是寻找不到的,他仅仅是用概念所建立起来的人去理解人,所以最终他所研究的“现实的人”在其实质上来说仍然是“抽象的人”。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那样:“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索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分离的。”费尔巴哈的哲学是一种理想化的“感性活动”,由于它缺少现实的根基,割裂了与现实的联系,所以成为了脱离现实空谈的观念论。所以也不能对现实社会所发生的情况进行改变,对现实的历史也就没有任何价值。这种思辨领域的无所谓的争辩终究会被终止,将被真正的知识所取代。
二、对施蒂纳的批判
施蒂纳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概念进行了批判,在他看来费尔巴哈虽然将最高本质从“神”变成了“人”但本质上两者是没有差别的。他认为费尔巴哈的“人”不是现实的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即神。“人不被看作我的特征而是被当作原来的我,故而人也不外乎只是一个幽灵、一个思想、一个概念。”施蒂纳认为,人要将头脑中的幻想抛掉,将自我作为最高的实在,万事万物的核心和主宰。“同神一样,一切其他事物对我皆无,我的一切就是我,我就是‘唯一者’,而唯一者的行为准则就是利己主义。”施蒂纳对“国家”也存在偏见,他认为国家总是把限制个人、束缚个人和使其服从、使个人臣服于任何一种普遍的东西作为他的目标,即个人与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尖锐矛盾,所以只能消灭国家与社会,使国家成为“我”的所有物。利己主义者是不受任何束缚和约束的,他不用在乎任何的道德法律、规章制度。但施蒂纳所谓的人是抽象的、非实践性的存在。施蒂纳所强调的利己主义价值观是一种庸俗的纯粹享乐的价值观,他不承认个体对他人的义务,只强调世界是由个体的组成,在他看来,个体与社会是对立的两者,否认人的意识是从社会生活中得来。他的“唯一者”是全能的自我、强者。这样的“唯一者”与“绝对理性”和“类”似乎也没有本质的区别,都属于虚构的概念,有着虚无主义的影子。这些虚构的,都属于现实的影子,仅仅是对观念的改变,过分的夸大了人的理性、自我意识等主观能动的作用,本质仍然停留在唯心主义的阵营里。
三、马克思的实践哲学
不同于青年黑格尔学派将“人”脱离现实存在和社会发展,空谈人性,马克思从现实出发从新定义了“现实的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中马克思批判了以往全部的形而上学,认为过去的理论在讨论人的时候,仅仅将人孤立的去进行解释说明,是完全抛弃了人类社会、人类历史的。通过批判这种天真的幼稚的空想构成的现代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观点,马克思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他通过批判费尔巴哈、施蒂纳哲学的内在思辨性质,从现实中的人出发,以生产和交往为基础,发出了对生活和历史的唯物解读,从社会问题方面出发来研究人的。
人与动物的区别即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他生活在了人的世界,人是由多种文化因素所综合构成的,所以马克思主张:作为现实的人是一种社会性的总体性存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马克思新哲学的立足点就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意识决定生活是将现实生活作为关注的焦点,意识是由于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的,意识是生活的一个构成部分,这是一种实践哲学的思维方式。“生活决定意识“是将天国降到人间,其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并且是由他们的普遍交往活动而产生的社会,才是真正的人的社会。生活决定意识,这里的生活是指,人们从生活世界中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且能被人感受到的感性生活,即一种现存的生活,这是人们在生产自身与自身满足自身的需要中产生的。生活是具有历史性的,它是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并且在这种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向着全面的、接近美的要求进行超越,从而生成的属人的世界。马克思对旧哲学的超越就在于发现了思维之外的现实生活,并认为思想、概念、信仰等都是在现实世界所产生的。意识本身是不具有历史性的,是独立的且没有发展过程的,它的存在完全依附于现实生活世界,所以脱离了现实基础的意识就不再具有真理性。
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当社会大环境发生改变其个人思想行动也会随之改变。马克思将对人的理解的重点放在了社会关系的物质实践上而非空谈意识,人是“未完成性“的、是只想未来不断发展的生成性的,是处在绝对运动的变化中的,生活环境的改变或自我的改变都会对个人的形成发展有着很大影响。
意识的社会历史性向我们表现了,关于意识的依赖性和不可独立性,只有立足当前社会的具体情况、人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意识才能够实现其价值。纯粹的抽象的意识,是一种“万金油”,即无论处于怎样的时间空间都适用的意识,这种脱离现实的意识是无意义的。所以,意识是要产生在充满矛盾的现实世界,并对现实世界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映的,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意识也要发生变化,意识永远处于一种不充分的状态。当意识有妄图将所有现实都有所涵盖的企图的时候,这种意识就会成为虚妄的观念。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理解意识,以一种生成历史的方法论去探索关于现实历史的真实性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自此与旧哲学划清了界限,开启了哲学上的革命即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立足“生活决定意识”,以现实物质实践为基础,是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用历史发展的生成态度去对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探讨,始终关注“现实的人”的生存活动。马克思主义是不崇拜任何东西的,它始终着力于通过对旧世界的批判过程中寻找新世界,将人类的解放视为自己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唯一者及其所有物》[M].北京:商务印书馆,(德)施蒂纳,1999年
作者简介:
隋田媛(1996-),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哲学硕士,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