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落第士人心态探析

唐代落第士人心态探析

论文摘要

落第士人是伴随着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而出现的,这些人在科举之旅中尝尽辛酸。然而历来学者对这一群体关注不够,忽视他们存在的社会价值。本文着重对大唐盛世之下落榜生的心态进行关注,进而窥探唐代社会之一斑。本文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前言中,作者对研究对象的选择加以说明,并探讨选题研究意义:介绍史学界对唐代落第士人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由于史料的稀少给作者研究带来的困难。正文分四章,第一章作者通过具体数字资料,对唐代落第士人群体进行整体和局部的分析,并阐释这一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科举制度设计的需要,员缺人多亦是落第士人增多的原因。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从落第士人心态着手分析,由于个体的差异,落第后士人心态不一,有积极进取之意、失意怀羞之心、失望归隐之思和感伤愤懑之情四种。第三章论述落第士人心态的不同,决定其政治出路迥异,由此带来积极入仕、与政府相中立、与政府相抗争三种结局。从三个层面上揭示唐代落第士人政治生活的全貌。第四章主要从社会的文化层面上加以说明。落第士人多是满腹经纶之人,下第后仍从事于文化传播,但由于其心态不同,客观上会给社会文化带来不同的影响,具体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种。在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揭示唐代落第士人不同心态的积极进取或退隐沉沦因素。得出落第士人依然对传承民族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结论。建议政府加强研究当今包括高考在内的各种选拔考试落榜者的心态,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终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研究的意义、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唐代落第士人群体的分析
  • 一、落第士人群体的产生
  • 二、落第士人出现的原因
  • 第二章 唐代落第士人的心态
  • 一、积极进取之意
  • 二、失意怀羞之心
  • 三、失望归隐之思
  • 四、感伤愤懑之情
  • (一) 体味艰辛,悲从中来
  • (二) 无人援引、感叹不遇
  • (三) 尝尽不公,宣泄不满
  • 第三章 唐代落第士人的政治出路
  • 一、积极入仕
  • (一) 入幕
  • (二) 上书拜官
  • (三) 以隐干政
  • 二、与政府相中立
  • 三、与政府相抗争
  • (一) 借助他力抗争
  • (二) 揭竿起义
  • 第四章 唐代落第士人对社会文化影响
  • 一、正面影响
  • (一) 重学风气
  • (二) 著书立说
  • 二、负面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陶渊明于东晋士人心态的接受与突破[J]. 文学教育(上) 2020(07)
    • [2].士人心态与中国古典美学史[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9(01)
    • [3].唐宋士人心态内转的脉络——以南宋自题写真诗为视角[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4].从《画工》探唐代普通士人心态之微[J]. 大众文艺 2014(09)
    • [5].论晚明士人心态变化[J]. 商 2013(05)
    • [6].汉末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士人心态[J]. 文艺评论 2012(10)
    • [7].西晋初期士人心态初探——俗世与审美[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10)
    • [8].科举制废止后士人心态变迁[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9].韩愈对宋代士人心态的影响[J]. 韶关学院学报 2012(11)
    • [10].元代乡试对江浙行省士人心态的影响[J]. 才智 2011(21)
    • [11].北魏前期汉族士人心态初探[J]. 北方论丛 2013(06)
    • [12].晚明士人造园之风探析[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7(06)
    • [13].论东汉前期士人心态变化[J]. 文艺评论 2015(12)
    • [14].汉代士人心态与身份的复杂性及其对文学观念之影响[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 [15].清初小说中的“贞烈”书写与士人的名节观念[J]. 明清小说研究 2018(04)
    • [16].浅析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学科中的士人心态研究[J]. 青年与社会 2019(26)
    • [17].从慷慨悲戚、忠孝两全到渴望超越——元少数民族遗民士人心态转变探究[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 [18].南宋地图绘制与题咏——政治话语与文人话语碰撞中的南宋士人心态[J]. 文学遗产 2020(05)
    • [19].元代诗歌中的草原民俗书写与士人心态[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20].南朝山水书札美学特质与困厄士人心态——以《答谢中书书》与《与朱元思书》为考察中心[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03)
    • [21].唐初王学书风与士人心态杂谈[J]. 当代中国画 2008(01)
    • [22].谶纬思潮与两汉士人心态之迁变[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 [23].宋代眼疾诗探析[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0(02)
    • [24].《唐语林》与唐代士人心态[J]. 科技资讯 2008(31)
    • [25].偏安时代士人心态及文化意义——以东晋和南宋为例[J]. 文艺评论 2014(02)
    • [26].知人才能人论事——读《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J]. 中国图书评论 2011(10)
    • [27].元代《诗》学困境蠡测[J].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08)
    • [28].论贞祐南渡视域下之诗风丕变[J]. 晋阳学刊 2019(03)
    • [29].唐代涉乐诗的文化意蕴[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12)
    • [30].从杨彝诗歌看其对悲剧的消解[J]. 名作欣赏 2020(30)

    标签:;  ;  ;  ;  

    唐代落第士人心态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