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连蛋白及其重组肝素结合域多肽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纤连蛋白及其重组肝素结合域多肽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论文摘要

血管内皮细胞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1.构成天然屏障,维持血管内膜光滑,防止血小板和白细胞粘附及有害物质侵入血管壁;2.组成渗透性屏障,调节物质交换和主动转运功能;3.参与血栓形成和止血过程,保持动态平衡,包括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等。许多病理状态如严重感染、DIC等均涉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损害,继而加剧病理性过程,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恢复病理状态下失衡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与功能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外液、细胞表面及结缔组织等处的糖蛋白。在抗感染、维持微血管完整性及通透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故曾有“调理性α2表面结合蛋白”、“细胞表面蛋白”及“细胞粘附分子”之称。已知FN主要分为细胞型和血浆型两种,细胞型FN主要由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合成,它对于内皮细胞之间的连接及内皮细胞附着于内皮下层的胶原纤维起重要作用,从而保证了微血管完整性。因此,研究外源性FN对某些病理因素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是很有价值的,鉴于从血浆分离FN存在着血浆资源不足和可能传播血源性传染病的问题,同时还由于FN分子量大,达450KD,全分子表达又存在技术上的难题。因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FN的功能区多肽并研究其功能,来代替FN可以说是一种可行的办法。TNF-α是一种重要的炎性介质,感染等病理情况下TNF-α增加,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FN及肝素结合域多肽可防治脂多糖内毒素小鼠DIC的发生,其机制就涉及抑制TNF-α的表达。因此,根据前期研究基础,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建立TNF-α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模型及半乳糖胺增敏的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FN及肝素结构域多肽FNNHBSPP、FNCHBSPP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1.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培养和鉴定采用酶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免疫组化法检测Ⅷ因子鉴定内皮细胞。2.FN和两种肝素结合域多肽FNNHBSPP、FNCHBSPP制备用明胶亲和层析的方法从人新鲜血浆分离FN;经SDS-聚丙烯凝胶电泳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鉴定FN纯度和特异性;两种肝素结合域多肽FNNHBSPP、FNCHBSPP由本研究所自行制备的酵母表达载体中表达和制备。3.建立TNF-α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模型3.1实验分组:(1)空白对照组:不加TNF-α处理的正常生长的HUVECs;(2)不同浓度TNF-α处理组:分别用5ng/ml,10 ng/ml,20 ng/mlTNF-α作用18h;(3)不同时间TNF-α处理组:用10 ng/mlTNF-α分别作用6h,12h,,18h,24h。3.2用ELISA法检测各组内皮细胞培养上清中PAI-1、tPA、sICAM-1的含量4.研究FN及两种肝素结合域多肽FNNHBSPP、FNCHBSPP对TNF-α作用的内皮细胞的影响4.1实验分组:(1)空白对照组:不加TNF-α处理的正常生长的HUVECs;(2)TNF-α作用组:10ng/mlTNF-α作用18h,加入与多肽等体积的培养液6h;(3)TNF-α+FNNHBSPP作用组:10ng/ml TNF-α作用18h,加入浓度为600ug/ml的FNNHBSPP作用6h;(4)TNF-α+FNCHBSPP作用组:10ng/mlTNF-α作用18h,加入浓度为600ug/ml的FNCHBSPP作用6h;(5)TNF-α+FN作用组:10ng/mlTNF-α作用18h,加入浓度为600ug/ml的FN作用6h。4.2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FN及其两种肝素结合域多肽FNNHBSPP、FNCHBSPP对TNF-α损伤的内皮细胞作用下的形态和超微结构4.3用ELISA法检测各组内皮细胞培养上清中PAI-1、tPA、sICAM-1的含量5.研究FN及其两种肝素结合域多肽FNNHBSPP、FNCHBSPP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肝、肺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5.1建立半乳糖胺增敏的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应用半乳糖胺增敏内毒素脂多糖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即给小鼠腹腔注射半乳糖胺(400mg/kg)和内毒素(100ug/kg)。5.2实验分组:正常组、内毒素血症组、FN作用组、FNNHBSPP作用组和FNCHBSPP作用组。在注射半乳糖胺及内毒素前半小时从其尾静脉分别注射FN、FNNHBSPP、FNCHBSPP(20mg/kg),内毒素血症组给等体积生理盐水。5.3病理形态学观察各实验组小鼠肝、肺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腹腔注射药物9小时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小鼠的肝、肺组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做病理形态学观察。5.4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肺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取得了以下结果与结论:1.建立了稳定传代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体系。2.建立了TNF-α损伤内皮细胞的模型,不同浓度的TNF-α(5,10,20ng/ml)作用于HUVECs18h,培养液中PAI-1、sICAM-1的浓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组均增加(p﹤0.01),其中以10ng/ml的TNF-α作用最明显;用同一浓度10ng/ml的TNF-α作用6,12,18,24h,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AI-1、sICAM-1的浓度均有明显增高(p﹤0.01),在18hTNF-α作用最明显;tPA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3.FN及其肝素结合域多肽FNNHBSPP、FNCHBSPP作用组的内皮细胞,培养液上清中PAI-1及sICAM-1的浓度均比TNF-α组明显减低(p﹤0.01),FN及两种多肽的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4.建立了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予FN及多肽FNNHBSPP、FNCHBSPP作用组的小鼠肝、肺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病变明显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FN表达比内毒素血症小鼠增强。5.结论:FN及其多肽FNNHBSPP、FNCHBSPP对TNF-α及败血症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FN及其两种肝素结合域多肽在这方面的作用无明显差异。

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词释义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纤连蛋白及其重组肝素结合域多肽FNNHBSPP、FNCHBSPP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纤连蛋白在止血和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核受体结合域蛋白2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医学 2013(19)
    • [2].微生物纤维素结合域的研究及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J].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2008(02)
    • [3].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受体及其纤突蛋白受体结合域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 2019(10)
    • [4].校园欺凌的防控对策研究——基于K市的调查[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20(05)
    • [5].双链RNA结合蛋白与双链RNA结合域[J]. 生命的化学 2008(04)
    • [6].淀粉结合域与α-淀粉酶的融合表达及其酶学性质[J]. 生物加工过程 2010(05)
    • [7].蛋白G IgG Fc段结合域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09(09)
    • [8].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域诱饵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03)
    • [9].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域的分析[J]. 畜牧兽医学报 2009(04)
    • [10].S100分子结合域缺失对钙周期结合蛋白生物学功能影响的研究[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8(13)
    • [11].羰基还原酶辅酶结合域位点突变对其不对称催化性能的影响[J]. 催化学报 2012(02)
    • [12].一种包含双纤维素结合域的新型生物纸张增强剂[J].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0(03)
    • [13].纤维连接蛋白肝素结合域多肽在昆虫表达系中表达及活性鉴定[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8(S1)
    • [14].纤维连接蛋白C端肝素结合域多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及鉴定[J]. 生物工程学报 2012(10)
    • [15].NIRF泛素化p53的作用过程中NIRF与p53结合域的测定[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2(02)
    • [16].纤维素结合域的研究进展[J]. 生物加工过程 2008(02)
    • [17].苹果酸酶结合域定点突变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类似物催化性能的影响[J]. 应用化学 2016(04)
    • [18].结合域混淆与MK-MMD的深度适应网络[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9(07)
    • [19].甲基CpG结合域四聚体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J].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9(04)
    • [20].耐辐射奇球菌pprM DNA结合域功能分析预测与基因敲除重组体的构建[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3(06)
    • [21].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域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和纯化[J].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1(05)
    • [22].小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2的表达规律[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4(07)
    • [23].高效亲和色谱法测定丹皮酚与固定化人血清白蛋白结合域[J]. 色谱 2010(07)
    • [24].纤维素结合域的引入对角质酶在纤维素类纤维上吸附性能的影响[J]. 纺织学报 2012(02)
    • [25].STAT4的DNA结合域中395~416位氨基酸残基序列参与IL-12介导的STAT4入核[J]. 生理学报 2012(04)
    • [26].屎肠球菌纤维素结合域谷氨酸脱羧酶构建及其酶学性质[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21)
    • [27].DEK蛋白C末端DNA结合域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与DNA的结合活性[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9(08)
    • [28].磷酸化调控泛素单体与Rad23A/Ubiquilin-1中泛素结合域互作的检测[J]. 波谱学杂志 2019(01)
    • [29].人RAF1-RAS结合域蛋白的纯化及功能验证[J]. 军事医学 2019(03)
    • [30].应用纤维素结合域标签构建谷氨酸棒状杆菌表达系统[J]. 生物工程学报 2013(05)

    标签:;  ;  ;  ;  ;  

    纤连蛋白及其重组肝素结合域多肽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