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教师论文-谢登斌,王昭君

城镇教师论文-谢登斌,王昭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镇教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一体化机制

城镇教师论文文献综述

谢登斌,王昭君[1](2019)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一体化机制及其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城镇化驱动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催生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一体化机制。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一体化的多元功能显现为提升教师流动效益、增进城乡教育资源互补和促进教师流动模式创新。确保这些功能有效释放使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一体化机制的构建成为必然,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一体化机制具有复合性、驱引性、规约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其结构包括构成要素、复合功能和作用机理。一体化机制构建的终极目标指向体现师资配置均衡的城乡教育公平,构建的边界和范围涉及动力生成、制度供给、监督约束、激励补偿和评估反馈。构建一体化机制需要从顶层设计和规划、主体的动能基础、创新性制度变革、教师流动实践平台谋划方略。(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李可心[2](2019)在《推进鞍山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问题的研究——城镇教师下乡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城乡教育和农村教育情况的深度分析,以学校的师资力量资料为依托,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来分析鞍山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从制度体系到保障措施再到监督机制如何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模式,来解决城乡不均衡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5期)

梁君穷[3](2019)在《保亭保城镇中心学校教师覃雪:坚守只因放不下牵挂》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6日,当海南日报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县城寻找保城镇中心学校时,却发现这个“中心学校”原来在几公里外的村子里。这天下午,保城镇中心学校教师覃雪下了课,还依然在学校里忙个不停,“还有很多扶贫工作要做,要统计贫困学生数量、到学生家里回访确认扶贫款项是否(本文来源于《海南日报》期刊2019-09-10)

王健,姚远,冯昕烨[4](2019)在《“互联网+”时代城镇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教育不断融合,教育信息化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不均,城镇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刻不容缓。城镇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技术担当,对城镇和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有重要影响。从城镇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挑战出发,通过对辽宁省鞍山市多个城镇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提出"互联网"时代城镇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促进城镇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提高。(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教育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王慧[5](2019)在《城镇留守儿童权益保障中的教师角色》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留守儿童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由于城镇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加上网络文化渗透,儿童面临的安全、心理、学习等问题日益突显。城镇教师要扛起责任,当好"安全卫士""心理医生""成长人梯",奉献更多的爱心,付出更多的艰辛,采取有效措施,为城镇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期刊2019年08期)

绳培[6](2019)在《城镇初中英语教师职业压力源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发布的中国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发现,八成以上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处于压力状态之下。随着社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程度越来越显着。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的压力也愈来愈大。研究发现,过重的心理压力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个人生活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英语教师的压力问题亟待探索。本研究致力于探究济宁城镇地区初中英语教师的压力现状和群体差异。本研究以教师职业压力理论为基础,对济宁城镇地区180名初中英语教师展开职业压力源问卷调查,并对6名具有代表性的初中英语教师进行访谈。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共分为八个维度,分别是:学生因素、考试因素、自我发展因素、工作负荷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地位待遇因素、社会期望和学校管理因素、英语学科特点因素。通过SPSS对155份有效问卷分析后发现,总的来说,济宁城镇地区初中英语教师的职业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压力来源具有多维性且在不同教师群体中存在差异。在性别方面,男性教师,在自我发展、人际关系、地位和待遇、社会期望和学校管理维度上承受的压力显着大于女性教师;在年龄方面,36-45岁英语教师,在人际关系维度上承受的压力显着大于年龄≤25岁和年龄26-35岁的教师;36-45岁英语教师,在学生维度上承受的压力显着大于年龄26-35岁和年龄>46岁的教师;26-35岁英语教师,在自我发展维度上承受的压力显着大于年龄≤25岁和年龄>46岁的教师;在婚姻状况方面,已婚教师在人际关系、地位和待遇维度上承受的压力显着大于未婚教师。未婚教师在考试维度上承受的压力显着大于已婚教师;在学历方面,不同学历的英语教师在各维度上无显着差异;在职称方面,中学二级英语教师在学生维度上承受的压力显着高于高级职称的教师。中学二级英语教师在自我发展维度上承受的压力显着高于其他叁个职称的教师。中学高级英语教师在人际关系维度上承受的压力显着高于无职称教师;在教龄方面,11-15年教龄的英语教师在人际关系维度上承受的压力显着高于1-5年和6-10年教龄的教师。在所教班级方面,毕业班英语教师,在考试、学生因素、工作负荷、人际关系维度上承受的压力显着高于非毕业班教师;在职务方面,班主任教师,在工作负荷维度上承受的压力显着大于非班主任教师。此外,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男性教师压力大与其承担的家庭责任有关;中学职称二级的教师压力大与其发展受限制有关;毕业班教师与其升学压力有关。缓解该地区初中英语教师的职业压力应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叁方面入手。例如:引导教师正确认知压力,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提高教师待遇,减轻工作负荷,加强人文关怀,为教师创造更多专业发展机会。(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2)

师晓晖[7](2019)在《城镇高中英语教师评价素养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评价领域也发生了很大变革。《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基于英语学科素养的教学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并辅以终结性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目标的多维化。”评价将改变传统教育对学生的选拔功能,由甄选走向诊断提髙。城镇高中英语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扮演着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是评价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评价范式转型的新阶段,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评价素养来承担更多的评价期望和使命。本研究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背景,首先对国内外有关教师评价素养的各类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回顾,并结合搜集整理的学术文献,参考国内外有关教师评价素养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城镇高中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的框架。研究选取商河县叁所高中的全体英语教师及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与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以教师的评价态度、评价知识与评价技能叁个维度为基本研究框架,对城镇高中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现状展开调查。通过对问卷数据、访谈结果以及课堂观察记录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评价的态度方面,城镇高中英语教师评价态度比较积极,能够意识到自身评价知识不足,并且愿意参加有关教学评价的培训。在评价知识方面,大部分教师对相关概念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表层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评价技能方面,评价方式仍过多依赖终结性评价,评价以考试为主,方法单一。研究进一步发现,考试制度的导向作用以及评价自身在其评价目标、主体、内容等方面存在制约因素都影响教师评价素养的发展。为提升英语教师的评价素养,使其得到更好地发展,本研究提出了几条建议:教师应该主动学习有关评价的知识,不断地将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学校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发展教师评价素养的环境,定期开展培训,推动教师评价素养的提升。教育职能部门要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建立多样化的考试评价体系。(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2)

刘璐[8](2019)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女教师生存境遇的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它本质上是人类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当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新型城镇化就是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所衍生出的一个新型概念,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深刻反思,同时也是我国发展的未来趋势,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等社会要素发展进步的重大变革。本文将新型城镇化作为我们思考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作为处在教育中的女教师主体需要产生的社会环境,重点研究女教师的境遇及变化。在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社会里,原有的乡村逐渐转变为城市,其中经历着急剧的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教育领域无疑也受到了影响,深处变迁当中的城市女教师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如何,以往的成长经历、受教育过程和传统的性别观念对其教学发展和在其生存境遇中有何影响,她们又是如何具体感知自身进而发展自我的。在经历城乡大环境的变动和社会性别的双重重压之下,处在新型城镇化中漩涡中心的女教师她们的生存现状是如何,又是如何实现自己的发展的。这一切成为本人的关注重点。因此,本研究旨在对叁位女教师的生活历程作一个整体回顾性的探讨。从女性的视角去倾听她们的心声,体验她们的生活,注重挖掘女教师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的关键事件及重要人物对其生存境遇的影响,从过去自己接受教育中反思如何去进行教育,揭示伴随其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叁位女老师自身也在经历一个城镇化的过程,城市将以特定的方式塑造她们的心智、观念、气质和认同,在这其中体现出一种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调适,这两种文化的交融过程是一个相互妥协、包容、重组的过程,也是一种新的城市文化产生的过程。本研究整体上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将“我”作为研究者,深入到一所应新型城镇化建设而产生的学校中——将军小学(化名)。在这所学校里,通过对叁位女教师的访谈、观察、实地调查等叙事研究方式,从女性存在主义哲学及社会性别学等相关理论出发,通过对叁位女教师的生活场景勾勒,关注其工作场景,从新型城镇化视角分析其对教育、女教师的影响,通过追问叁位女教师为何成为教师、如何成为教师的过程,力求描写刻画出女教师饱满立体的形象。同时跳脱于教育场域外,在更大的社会场域中讨论叁位女教师所面临的爱情与婚姻、现代性迷茫等众多问题,理解叁位女教师是如何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如何适应这不断发展和变迁的社会。研究发现:叁位女教师的叙事表层似乎都是聚焦于感情,深层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女教师更加独立也有了更明显的自主选择权,这种独立体现在爱情、工作等多方面。而由独立演化出来的更多是对自我的肯定与追求。女人不再完全依附于男人而有了自己的生存法则。她们多半乐观开朗,热爱生活并肯定自我。叁位女教师正是通过个人与社会这两大互构主体,在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双重认同中展开身份建构的叙事。(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崔铭香,吴颖[9](2019)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师“短缺”问题及化解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化、现代化背景下,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短板之一。农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核心是教育。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原动力,农村教师短缺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教师存在"质"与"量"的短缺问题。解析造成农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影响因素,通过强化资源配置、加强队伍建设、建好保障体制、增进教师福祉、优化培训服务、增强引领动能,从而建设一支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善于从教的农村教师队伍。(本文来源于《中国成人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耿甜甜[10](2019)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师职业心态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职业心态是特定环境中教师的情绪基调、职业共识和职业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研究教师职业心态可以掌握当下教师群体的工作情绪、职业认同、工作诉求等现实问题,为解决教师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对昆明市呈贡新区A小学教师群体进行分析,得出当前呈贡区快速推进城镇化下农村教师职业心态主要表现为:(1)教师对自身薪酬水平与物质生活现状满意度不高;(2)工作压力增加导致下教师的身心倦怠问题明显;(3)教师职业认同度高但自我效能感不强;(4)教师有在职学历提升意愿但研究意识薄弱;(5)教师对学校管理体制认同感不高,同事关系竞争大于合作,归属感不强。本研究把目前影响呈贡农村教师职业心态的因素归为叁类:(1)社会环境及制度性因素,包括失地农民子女的家庭教育、学生学情、教师工资待遇、社会对教师评价;(2)学校内部因素,包括学校管理制度、考核评价体系、培训机会分配、同事关系;(3)教师个人因素,包括教师职业价值观、教师职业压力体验。论文最后提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从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关注失地农民家庭教育及引导公众对教师进行客观评价等几方个方面改善教师职业心态;学校则应积极调整教师管理、培训、评价体制,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与身心健康诉求,为教师创设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而教师个体则应正确认识职业价值,关注自身健康,以积极心态面对挑战。(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6)

城镇教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对城乡教育和农村教育情况的深度分析,以学校的师资力量资料为依托,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来分析鞍山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从制度体系到保障措施再到监督机制如何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模式,来解决城乡不均衡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镇教师论文参考文献

[1].谢登斌,王昭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一体化机制及其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9

[2].李可心.推进鞍山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问题的研究——城镇教师下乡去[J].智库时代.2019

[3].梁君穷.保亭保城镇中心学校教师覃雪:坚守只因放不下牵挂[N].海南日报.2019

[4].王健,姚远,冯昕烨.“互联网+”时代城镇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

[5].王慧.城镇留守儿童权益保障中的教师角色[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

[6].绳培.城镇初中英语教师职业压力源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7].师晓晖.城镇高中英语教师评价素养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8].刘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女教师生存境遇的叙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9].崔铭香,吴颖.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师“短缺”问题及化解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9

[10].耿甜甜.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师职业心态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标签:;  ;  ;  ;  

城镇教师论文-谢登斌,王昭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