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传》看韬晦性格的养成

从《左传》看韬晦性格的养成

史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南京分院

【摘要】《左传》是古典文学领域的一颗明珠,在古代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作者左丘明通过描写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微和诸侯争霸的过程,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们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韬晦性格就是其中之一,它将对今天的人们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从《左传》的事件和人物出发,论述了韬晦性格的养成过程,教导今人如何韬光养晦,以利于更好的为人处事。

【关键词】《左传》人物形象韬晦性格

【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4-0015-03

【Abstract】Zuozhuanisapearlinclassicalliteraturefield,andbrightnessinancienthistory.ZuoQiuMingtheauthorsofZuozhuanwroteaseriesofshapelifelikecharacters,theyallhavedistinctcharacter.Hidethemselvesforbecomestrongerisoneofthischaracter,todayitwillbepositivetothepeople.Fromthispassage,writerdiscussesthecharacter;teachyouhowtodothingswell.

【Keywords】Zuozhuancharacterhidethemselvesforbecomestronger

一《左传》的历史背景和由来

岁月悠悠,当历史的车轮回转到公元前771年,一切就在这里拉开了序幕。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翌年(即BC770年),幽王太子宣臼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东周之后,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他们轰轰烈烈的拉起了争霸的大旗。一时间九州岛大地上烽烟并起,战火连绵,一出出斗智斗勇的剧目开始上演,一个个雄才伟略的人物陆续出现,在这紧锣密鼓之中,春秋争霸的大戏开场了。

郑庄公、曹刿、齐桓公、宫之奇、重耳..一个个在后世如雷贯耳的名字走上了历史舞台。平内乱,谏君王,争霸主,安城邦..他们韬光养晦,深谋远虑,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传说..。

这宏大的历史背景叫做春秋,这引人入胜的剧本叫做《左传》。

二韬光养晦的含义和意义

一幕幕、一场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历史的荧幕上闪光,在《左传》的剧目中活跃。他们有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有的目光短浅、一叶障目。韬光养晦,厚积薄发,他们将这两句古语演绎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老子曾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韬晦,就是隐藏、伪装的意思。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人们的真实面貌和目的常常需要加以一定的掩饰。中国古代的权术家们很早就学会了在政治斗争实践中运用韬晦的手法。从志向、才能、名望、感情、生理等各个角度和侧面进行掩饰和伪装。

三韬晦性格养成的因素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古代的权术家和政治家往往隐藏在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背后。面对这种假象,谁又能知道他会在今后的历史上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后退就是最好的前进,有时候忍耐一时方能成就自己的永恒。为了生存,为了志向,为了今后的众人景仰、高枕无忧,他们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终于成就一番伟业。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凡有所抱负的人,都会羡慕古代的先贤,羡慕他们的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然而这些都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这不外乎自身的内在修养、从小接受的教育、威胁生命的严峻形势和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让我们翻开《左传》,解读那一个个故事,揭开传奇缔造的原因。

四《左传》中韬晦性格的养成过程

1.“时势造英雄”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在那诸侯争霸、战火纷飞的年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式、尔虞我诈的对手,生存真的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了自己的霸权地位,多少人剑拔弩张、锋芒毕露;为了生存,多少人忍辱负重、苟且偷生。面对恶劣的环境、强劲的对手,英雄人物往往展现出他们过人的谋略和胆识。韬光养晦、以退为进、厚积薄发,他们用自己的苦难造就霸业,“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们让嚣张跋扈者自取灭亡,开创出自己的一片碧海蓝天。

(1)家庭条件

家,应该是世界上最温馨的地方,是孩子避难的港湾、休整的天堂。可是就是有的家庭,让人感受到了窒息和压迫,让人学会了韬晦。

《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庄公就是一个从小就不受母亲宠爱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如果他从小就采取种种手段和弟弟争宠,那么他的母亲早就抓住机会向他的父亲(也就是郑武王)进言立其弟为王了。如果在分封其弟的时候,他没有假借制邑有弊端,将公叔段留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那么或许已经被自己的弟弟阴谋发动的战争推翻了。如果在与大臣的对话中,他说出自己的谋略和计划,或许他就无法除去自己政治上的最大妨碍——弟弟公叔段。

从小就生活在如此恶劣的家庭环境中,少年郑庄公肯定经历过锋芒毕露带来的痛苦,所以小小的他学会了韬光养晦,显得与世无争,最终被父亲选作接班人。即位后,面对强大的母亲和弟弟,他深知如果硬碰硬可能两败俱伤,甚至有可能危及自己的生命。于是他仍采取原有的韬晦政策,表面上按兵不动,答应他们所有的要求,在大臣面前表现的非常无奈。可是他早已成竹在胸,一步步设下圈套,最后歼灭胞弟,幽禁生母,稳坐郑国国君宝座。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面对家庭的争斗、混乱,真正贤能的人总会让家庭变得其乐融融、温馨幸福。然而,首先他们会在恶劣的家庭环境中养精蓄锐、韬光养晦,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2)社会环境

社会是人生最大的舞台,在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经历不同,形成的性格就不同。在社会的影响下,有的人变得沉迷享乐、不思进取,有的人学会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晋国骊姬之乱》和《晋公子重耳之亡》中的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他的前半生经历坎坷。在少年时期他是晋国的公子,生活安逸。但是,为了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晋献公的宠妃骊姬设计陷害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太子申生因为遵循“孝道”,不揭发骊姬的阴谋,而采取自杀的手段证明自己的清白。威胁落到了重耳和夷吾的头上。面对国内严峻的社会环境和强大的敌人,重耳没有选择大胆的反抗,也没有选择向他让步和妥协,而是智慧地躲开险恶——选择了出逃。残酷的社会环境逼着他养成了韬晦性格,这保证了他在国内的政治斗争中得以存活。

继而是他逃亡在外的19年。这19年里,他受到过礼遇,受到过蔑视。然而,他没有因为礼遇而沉迷不前,也没有因为蔑视而消极抵抗,而是继续周游列国、磨练意志、壮大自己,最终成为一代霸主。在此间社会环境让他的韬晦性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重耳由一个贪图享乐、养尊处优的贵族公子哥儿,到后来成为春秋时代显赫一时的霸主,几乎可以说全凭他在国外流亡19年的经历中所遭受的磨难。当初大祸临头时的出逃,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流亡中的屈辱、困苦、安乐的体验,使他明白了身在宫廷、耽于逸乐所不可能明白的人生真谛,在身、心两方面受到陶冶和磨练。

强者不仅仅是善于适应环境,善于保存自己,同时也善于竞争,善于把握进取和退守的时机,该进则进,该退则退,不放过任何一次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这个法则,不仅在春秋诸霸的纷争中得到了证明,恐怕也应当说是由社会本身的发展所决定的,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社会中的人都是如此。

(3)国家环境

“国富则民强,国破则家亡”。国家,是人民生活的根本保证力量。所在的国家环境不同,人们的性格也往往不同。强国的人们多会恃强凌弱、不可一世,而弱国的人们却多数学会了韬光养晦、不畏强暴。

《弦高犒师》说的就是在国家危难之时,有志之士运用韬晦之策,巧妙地吓退强敌,保卫国家安全的一件事。鲁僖公三十三年秦国想偷袭郑国,被郑国商人弦高发现了,弦高就假装成郑国的使者,从半道上截住了秦军,并且假借郑君的名义送了十二头牛对秦军进行犒劳,暗示郑国已经知道秦军的行动,吓退了秦军,免受了国家灭亡的悲惨局面。

然而,弦高为什么这样做呢?先不说弦高是个商人,一旦国家灭亡,商人赖以依靠的政府垮台,必然影响其商业收益。就说在国家被灭之后,就算是君王也免不了沦为奴隶的命运,更何况弦高这种市井小民呢?这为弦高保卫郑国提供了必然条件。但是,他拿什么来保卫国家呢?拿他的牛?那可是一大笔财富啊!这时就需要韬晦性格的影响了。试想如果弦高不交出自己的12头牛,吓退秦师,那么一旦郑国灭亡,他损失的岂止是12头牛,兴许连性命都会丢掉。由此可见,在国家危亡的关头,韬晦性格是极其重要的;在国家危亡的关头,韬晦性格是但凡爱国的人都会养成的。

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的,这就是我们韬晦精神的重中之重。当国家需要的时候,真正的英雄总是会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保全国家,因为一旦国家不复存在,自己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韬光养晦为的就是国家兴旺、人民安康。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智慧如同水,水是无形的,看似柔弱,但是它在无形、柔弱之中积聚了看不见的力量,遇到险阻可以绕道而行,聚积起来的力量达到一定程度,便可以汇成冲决一切障碍的潮流。难怪孔子要说:“智者乐水。”它们在外表和特征上十分相似:以无形克服有形,以流转变化回避强敌,以柔弱战胜阳刚。

中国传统中对水的偏爱,铸成了传统智慧在阴、阳的抗衡中注重以柔克刚的阴性特征。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文化现象。传统的智者、谋略家,可能连操刀舞剑的力量都没有,却能运筹帷幄,在几十万大军的交锋之中,扮演着导演的角色,指点沙场,调兵遣将。可以说,一场战争中的灵魂,正是那些文弱雅致的谋略家,是他们彼此间智慧的较量,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如是说。那“上善若水”的智慧就是这样形成的。人生,如果没有学习就不会有最初的胜利;然而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思考,则不会有大的智慧,获得最终的成就。韬晦性格也是如此。

《宫之奇谏假道》中的虞国国君虞公就是“学而不思”的典范。“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多么有道理的劝谏,为什么作为君主的却听不进去?难道晋国的良马美玉比得上自己的国家?如若他有半点韬晦性格就不会因为一点点小的利益置大局于不顾,以致灭国受辱。

这个和宫之奇从小一起长大的君王,你能说他是没有学习过的莽夫吗?当然不能!然而,为什么他却不能看清眼前的形势,导致最后国破家亡呢?这我们可能只能用“学而不思”来形容了。如果他有过思考,他怎么会没有从长远出发,而是在敌人的“假情假意”、“糖衣炮弹”面前丧失了理智?如果他会进行思考,怎么会在宫之奇有理有据的劝谏之下,仍然不考虑国家形势,只单纯相信宗族亲情呢?由此可见,先天的学习固然重要,后天不断的学习、遇事从大局思考才是成就大事的必然因素,也是养成韬晦性格的原因。

在这个“无法无天”凭强力攫取利益的时代之中,弱者应该不断学习,运用智慧的力量,养成韬晦的性格,厚积薄发,才能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这一切是历史使然。

3.“腹有诗书气自华”

品格是我们对理想性格的憧憬与规范,性格要经过内向修炼才能达到品格的境界。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而无意有意中的一个小小习惯,就是他的性格。高尚的品格往往会促使人们通过自身修炼养成好的习惯从而缔造优秀的性格。

子产,春秋时政治家。名侨,郑州新郑县人。公元前554年任郑国卿后,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铸刑书于鼎,为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善于因才任使,采用“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

他的执政措施,无一不体现着韬晦思想。在《子产不毁乡校》中,郑国大夫向子产建议毁了乡校,其目的无疑是更利于政策的执行,不用听从老百姓的意见,更能左右人民。同时也有利于巩固统治,防止人民起义。然而,子产却不以为然。在他眼里,百姓是可以疏导但不可以左右的,政策的好坏老百姓心里最清楚。而且让百姓说出对执政的不满并进一步改进政策,更能获取人民的拥戴和支持,以便维护统治。“乡校”明为百姓对国家的批评,实则是对国家的拥护。在这一点上,子产无疑比郑国那些大夫们多了些韬晦,以退为进,进一步巩固了郑国的统治。

然而,子产为什么能够如此高瞻远瞩呢?其决定因素还是因为他的品质高洁。孔子曾经说过,子产是古代传下来的有仁爱的人。他的韬晦性格实际上也是他仁爱品格的体现,因为仁爱所以愿意接受人民的批评,因为仁爱所以一切从人民出发,因为仁爱所以韬光养晦为人民谋福利。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艰苦的环境检验人的品格和修养。我们需要良好的品格和修养,因为这能养成良好的性格。

4.“有志者,事竞成”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这句话是说一个有大志的人的志向应该长远,而那些经常立志但只是口说,没有行动的人是不会成功的。长远的目标和远大的志向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虽然说志向能激励人前进,可是志向对人成就事业的作用关键在于他能促使人养成良好的性格,这些性格有助于人们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远。

《伍员谏许越平》就间接描写了一个为了完成自己的称霸志向而韬光养晦、忍辱负重的人物——勾践。结合历史上勾践的小故事来说,勾践无疑是韬光养晦的高手。在吴国灭越之后,勾践和夫人被夫差下放到其父阖闾坟前的一个小石屋里守坟喂马。夫妻两人就整日蓬头垢面地锄草喂马,在马厩里挑水洗马粪。范蠡就一直跟在勾践夫妇边上,为他们拾柴做饭。吴王不放心,夜间派人悄悄地去偷听,也没有听到任何怨言,甚至连叹息声也没有。吴王有时骑马出门还故意要勾践牵马在国人面前走过。每逢夫差外出,勾践就步行在车的左右,寸步不离,以便时时听从夫差的使唤。有人指着他说:“那个仆人就是越王勾践!”他忍气吞声,虽然内心震怒,但表面上却装出一点也不在乎、恭敬从命的样子,丝毫看不出有任何愠怒之色。勾践忍辱负重,面无恨色,小心伺候着夫差,做到百依百顺,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夫差出去游猎时,勾践要跪伏在马下,让夫差踩着他的脊梁上马。勾践三人受尽嘲笑和羞辱,为图复国大计,勾践顽强地忍耐着吴国对他的精神和肉体折磨,对吴王夫差表现得恭敬驯服,吴王因此也就放松了对勾践的警惕,甚至慢慢地生出了同情之心。

有一天,夫差生病,勾践请求去探视。这天夫差的心情特别沮丧,见勾践进来,就拿他撒气说:“出去出去!不用你假仁假义地来看我,你恨我快点死是不是?我死了你就好回国,你休想!”吓得勾践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夫差要大便,挥着手要勾践出去。勾践却要观察夫差的粪便,并当着夫差的面,掀开马桶用手指蘸着夫差的粪便放到嘴里去品尝之后说:“刚才我尝了大王的大便,又观其颜色,知大王的病气全排泄下来,您的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善于趋利避害,选择最佳路径,实现管理目标,并善于把决策的意图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加快我军院校培养人才步伐而发挥聪明才智。

病很快就会好的。”果然不几天夫差的病便好了。夫差为勾践的忠诚很受感动,时间过去三年了,由于勾践尽心服侍,再加伯嚭不时接受文种派人所送之礼而在夫差面前为勾践说好话,使夫差认为勾践已真心臣服,他决定释放勾践夫妇和范蠡回国。放虎归山,夭折了先王的灭越计划,种下了吴国覆亡的种子!勾践是一个聪明的人,如果在自己力量弱的时候和吴国斗的话,只有死亡的结果,于是他运用韬晦之计,忍受了所有的耻辱,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一举消灭了吴国。在敌对之间的政治斗争中,弱国更需要依赖韬晦之术,更应该学会向对手示弱。通过示弱,表面上向强国一方表示臣服顺从,甚至不惜采取一些“非常”的手段,来换取强国对弱国生存的容忍和许可,并且尽可能地有意夸大本国弱小的程度,使强国一方感到无足轻重而掉以轻心,从而创造出积蓄力量、改变力量对比、以弱克强、以小胜大的可能性。在生活中,总有很多事是我们不能控制的,我们就是生活中的弱者,这时你不要因此而灰心,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五结语

在距今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韬晦的性格就在古人的种种处境中形成了。环境为它提供物质条件;智慧的运用和高尚的品质为其提供精神动力;远大的志向为它提供了基本目标。这为后世人们韬略性格的养成提供了经验,将促进后世人们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左丘明.左传.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标签:;  ;  ;  

从《左传》看韬晦性格的养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