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稻机播低位蘖再生稻研究取得初步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宋云生[1](2017)在《不同类型品种水稻钵苗机插产量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针对水稻钵苗机械化育、插秧发展中主要存在的技术问题,于2011~2013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基地,以及江苏省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进行试验。选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种植的4种不同熟期类型水稻品种(组合),包括常规中粳、常规晚粳、杂交晚粳和杂交中籼,开展了不同类型品种水稻钵苗机插产量形成特征及若干栽培调控技术研究。试验包括不同类型品种水稻钵苗适宜机插秧龄和每穴苗数的定量、机插钵苗产量构成因素特征分析、机插钵苗物质生产和光合特性分析、机插钵苗产量形成优势及主要生理生态特点等。并选用其中有代表性的品种(常规中粳)对机插钵苗秧苗素质的调控、机插钵苗分蘖发生特性及成穗规律进行专题试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4种类型品种在不同秧龄和每穴苗数下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变异,表现为杂交中籼>杂交晚粳>常规晚粳>常规中粳。产量构成方面,4种类型品种千粒重变异最小,常规中粳和常规晚粳以穗数的变异最大,其次为粒数和结实率;杂交晚粳和杂交中籼以粒数的变异最大,其次为结实率和穗数。因此生产上必须合理安排品种秧龄和每穴苗数,构建合理产量结构,发挥较大产量潜力。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4种类型品种均以千粒重对产量的作用和贡献最小,常规中粳以穗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其次为粒数和结实率;常规晚粳则穗数和粒数的作用均较大,穗数略高,其次为结实率。2个杂交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表现一致,以粒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其次为结实率、穗数。在高产栽培上,4种类型品种在兼顾千粒重的同时,常规中粳要进一步提高穗数,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每穗粒数与结实率。常规晚粳仍应把穗数放在第一位,协调穗粒数,并提高结实率。而杂交晚粳和杂交中籼则是在一定的穗数基础上,主攻粒数和结实率。2.钵苗机插条件下,不同类型品种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不同。稻谷产量趋势与抽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大小顺序一致,与播种至拔节期和拔节至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有所不同。与杂交中籼稻相比,干物质生产方面,粳稻群体生长协调质量高,播种至拔节期物质积累量适宜,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物质生产能力强,尤其是杂交晚粳在抽穗后,物质生产能力较强,干物质积累量大,因此其产量也特别高。光合生产方面,杂交晚粳稻的优势主要在抽穗以后,即抽穗后LAI大,光合势高,后期群体透光率和叶绿素含量都较高。3.以常规中粳为代表性品种,分析了钵苗机插水稻分蘖发生特性和成穗规律。在适宜每穴苗数条件下,机插钵苗秧田期已有分蘖发生,栽后缓苗快,属秧田、本田两段高峰型分蘖模式。本田起始分蘖为主茎第4蘖位,主发蘖位为第4~7蘖位和第4蘖位的二级蘖位。分蘖穗主要来源于第5~7中位蘖和少量低位蘖及二级蘖位。中部蘖位为水稻钵苗优势蘖位。生产上应根据钵苗分蘖成穗特点,建立配套水稻钵苗机械化生产的肥水管理等措施,充分发挥主茎中部优势蘖位分蘖成穗以塑造高产群体。4.与水稻毯状小苗机插相比,机插钵苗缓苗期短,早生快发,高峰苗数较小,但成穗率高。钵苗机插水稻生育中、后期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相对较高,抽穗后群体光合势、干物质积累等光合物质生产指标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毯苗机插,其中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增加9.28%;钵苗机插水稻抽穗后根系活力各项指标均较优,乳熟期颖花根活量提高14.36%.钵苗机插水稻具有显着的增产优势,比毯苗机插平均增产10.09%,其产量形成优势的主要特征是“穗大粒多”。5.秧龄对各类型品种产量的影响(极)显着,生育期相对较短的常规中粳和杂交中籼品种分别以秧龄25~30d和25 d产量最高;生育期较长、熟期较迟的晚粳类型品种,常规晚粳以秧龄30~35 d产量最高,杂交晚粳以秧龄30d产量最高。每穴苗数对各类型品种产量的影响极显着,常规稻品种以每穴3苗或4苗条件下产量最高,杂交稻品种的产量以每穴2苗最高,其中杂交粳稻每穴2、3苗,杂交籼稻每穴1、2苗。秧龄X每穴苗数互作效应对常规稻品种产量的影响(极)显着,随着秧龄的延长,取得较高产量的每穴苗数有逐渐增加趋势。互作对杂交稻品种的效应不显着。本试验品种钵苗机插条件下秧龄和每穴苗数的高产最优组合分别为,常规中粳品种秧龄25~30 d,每穴3~4苗;常规晚粳品种秧龄30~35 d,每穴3~4苗;杂交粳稻秧龄30 d,每穴苗数2~3苗;杂交籼稻秧龄25 d,每穴苗数2苗。6.以常规中粳为代表性品种,研究了水稻机插钵苗秧苗素质的调控。播种量试验中,钵苗的秧苗素质随播量的增加而趋劣。高播量处理秧苗素质较差,低播量处理秧苗难以配套插秧机移栽。偏大穗型常规粳稻品种武运粳24号适宜的播量为45~60 g·盘-1 平均每孔成苗3~4株;秧田水分管理下,旱育钵苗群体带蘖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较湿润秧有一定优势。旱育方式推迟水稻群体茎蘖滞增期,叶片叶绿素降解率低、持绿能力较强,该试验条件下适栽秧龄可延长至35 d;二次化学调控中,适量、适时二次组合化控可显着提高秧苗素质,有效控制苗高,增加秧苗整齐度。在具体调控措施上,认为播量45 g·盘-1、旱育方式下,每100 kg底土拌入0.5 kg壮秧剂,2叶期每盘施多效唑0.06 g,钵苗秧苗素质表现最佳。
刘正忠[2](2015)在《杂交稻机割再生稻品种与要点技术初探》文中研究指明为构建杂交稻机割留桩再生稻集成技术,对品种和3项要点技术分别进行单个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要选择基位萌动芽多、再生力强,头季稻与再生稻两季产量高的品种;割前保芽肥和割后促苗肥的比例以1∶2为宜;采用前期够苗烤田,中期干湿交替,后期浅湿交替,晒田至土壤水势-18 k Pa时收割的排灌调控技术;以保存倒3节以下基位芽为适宜的留桩高度,一般品种留20 cm。
周红英[3](2012)在《再生稻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生理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再生稻是在水稻收获第一季后,开发头季腋芽再次种植收获的一季水稻。湖北省种植再生稻,多采用手插秧及手工收割,制约了再生稻的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轻简化是今后再生稻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本试验就再生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技术进行探索。2010年、2011年分别在武穴和鄂州试验基地大田中,采用早稻及中稻品种蓄留再生稻,围绕主季、再生季高产及高效目标展开研究。试验分为:筛选适宜机收的再生稻品种及留茬高度、探索再生稻轻简栽培技术、探索再生稻化控促芽技术等几方面。得到主要试验结论如下:1.适合机收再生稻品种选择上,适宜湖北地区机收蓄留再生稻品种表现为分蘖力强,穗粒数适中,齐穗期叶面积指数适中。结合品种生育期,湖北省两试验地区适宜蓄留再生稻的早稻品种为LP112、鄂早18、两优42、两优287、佳辐占;中稻品种为丰两优香1号、汕优63、珞优8号、黄华占、Ⅱ优航2号、天两优616、广两优476。2.适合机收留茬高度确定上,高留茬较低留茬效果好。从产量构成上看,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是高留茬增产主要原因。品种间再生季产量有显着差异。再生芽萌发数目及消长动态不尽相同,蓄留再生稻要选择出苗早、整齐度高、再生力好的品种;品种筛选试验基础上,设置留茬高度试验,发现同一品种不同留茬高度间再生季产量也有差异,但高低留茬间产量趋势不完全一致,留茬高度品种间存在差异;对大多数品种而言,高留茬下产量普遍高于低留茬下产量,但高留茬存在操作困难,同时低留茬存在较大潜力。3.生产中4种不同种植模式(早稻+再生稻、中稻+再生稻、一季中稻、早稻+晚稻)下,水稻周年产量上存在很大区别,结合生产实际中稻谷价格差异,稻谷卖得收入上也存在差异,同时种植时投入成本也不同,使得效益不能简单从稻谷产量简单衡量。蓄留再生稻效益上,早稻与中稻蓄留再生稻,都较一季中稻增产。尽管相对常规早+晚双季稻种植模式产量未增加,但蓄留再生稻较双季稻模式节省时间,为下季作物生长争取了时间,在湖北两试验地区蓄留再生稻均较适宜。中稻蓄留再生稻较早稻蓄留再生稻,无论是主季还是再生季产量均较高。早稻蓄留再生稻周年总生育期较中稻蓄留再生稻短,在温光有限种植双季稻紧张的地区,早稻再生稻模式具有一定推广空间。4.主季稻采用轻简化栽培措施与机械化收割技术上,将有利于再生稻在更大区域内的种植和推广。主季采用轻简化栽培措施蓄留再生稻,再生季产量与常规工手插秧栽培下产量相比差距不显着,加上节约生产成本,使得纯收入增多。机械化收割主季稻,省时省力,大大减少劳作强度,再生季产量尽管较手工收割低,但结合成本、考虑效益,机械化收割方式较常规工收割好。直播、抛秧下纯收入要高于常规移栽(最大差距近3倍);机收与人割效果比较,尽管人割再生季产量高于机收,但是机收效益高于人割下的效益(常规移栽下最大相差近90元/667m2)。5.机收下化控促芽效果上,外源喷施化学调节剂对再生芽均具有促进效果。喷施单个生长调剂效果比较,喷施赤霉素类生长调节物质效果明显,再生季群体株高较高且一致,抽穗整齐;喷施其他调节物质效果在品种间存在差异;至于喷施乙烯利使再生芽增多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生长调节剂间复配结果显示,细胞分裂素类与赤霉素类生长调节物质复配效果较好,其他类物质间复配效果不很明显。蓄留再生稻与主季稻生长状况密切相关,主季与再生季均发现边际效应,且这种效应具有边际正效应优势。主季稻边行效应表现为增穗10.2%,增粒(颖花数)39.3%,增粒重7.3%,增产效应为52.5%;再生稻的边行效应表现为增穗59.2%,增粒11%,粒重没有增加,增产效应为89.7%。再生稻边行增穗和增产均比主季稻显着。
陈明[4](2012)在《直播水稻群体生产力的形成特点及其品种类型差异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江苏省直播水稻发展很快,已经成为本省不可忽视的主要稻作方式之一。直播水稻在产量形成和群体建成等群体生长特点上与移栽水稻有很大的差别,但其相对应的专项研究很少。本研究采用不同类型的粳稻品种(扬辐粳8号、淮稻13号和武育粳3号),通过不同播种量和播种方式处理,形成不同类型的直播稻群体,观察其产量表现、群体发育、植株形态以及稻米品质等表现特点,解析各类型品种在直播栽培条件下的适应性及其表现特征,探讨直播稻高产群体的构建和优质栽培的有效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不同播种量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水直播条件下,3.0~3.5kg/亩播种量处理产量最高。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提高播种量,多数情况下并不能显着增加供试品种的有效穗数,适宜播种量条件下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均表现较高。在较高播种量处理,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均呈下降的趋势。表明适宜播种量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是由于各产量构成因素均表现较好,群体的综合素质协调提高的结果。由此可知,在适宜穗数的基础上取得相对较大的穗型应该是直播稻获得高产的主攻方向。2.对不同播种量处理下的群体发育观察显示,较高播种量(A2、A3、A4处理)条件下群体茎蘖增长态势较强,茎蘖发展动态呈现幅度较大的起落趋势,高峰苗数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显着,但高播种量条件下更多增加的是无效分蘖,对有效穗数的增加作用较为有限,成穗率低。供试的三个品种的干物重积累特征具有显着的品种间差异。扬辐粳8号和淮稻13号,不论是个体干物重(单茎)还是群体干物重,随播种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而武育粳3号,在拔节期和抽穗期,群体干物重随播种量增加而显着增加,但在成熟期,则是以中间的播种量处理表现最好。表明适宜播种量下个体和群体生长相对协调,群体物质生产力表现较好,结实期物质生产量较高,经济系数表现较好(0.50左右)。3.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水稻植株有所变高,抗倒性较差。在适宜的播种量处理下,穗下节间长以及其所占秆长的比例合理,基二节间增粗,茎壁厚度较大,大、小维管束数目多,并且大维管束面积增大,节间内部组织的结构改善;成熟期茎秆中可用性糖含量较高,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高。可见在适宜播种量条件下,稻株茎秆中细胞壁机械支撑能力相对较强,抗倒能力增加。4.播种量对直播稻稻米品质有一定的影响。过高的播种量会使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下降,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蛋白质含量下降。适宜的播种量条件下,稻米粒长、粒宽、投影面积变大,胶稠度较长,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及崩解值较高。可见适宜的播种量使得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蒸煮品质、RVA粘滞性谱特征均有较好的表现。条播处理下,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有增加的趋势,垩白粒率、垩白面积以及垩白度均表现为条播低于撒播,稻米粒长、粒宽、投影面积和长宽比均较优。5.撒播和条播对直播稻的群体发育和产量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品种对撒、条播的反应有一定差异。扬辐粳8号和淮稻13号在撒、条播下的产量差异不大,但武育粳3号条播下的产量明显高于撒播。条播下的直播稻成穗率较高,结实后期叶面积指数较大,物质生产能力较好。扬辐粳8号、淮稻13号在条播处理下的结实期干物质积累相对较低。条播方式下的三个供试品种抗倒性均高于撒播,株高变矮,基二节间较粗,茎秆基二节间维管束系统较为发达,成熟期茎秆中的可用性糖等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抗倒伏能力较强。
赵永敢[5](2011)在《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是农作制的发展和延伸。随着资源不断被消耗,农业资源供需矛盾不断被激化,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我国西南地区人地矛盾加剧、工程型缺水突出、季节性干旱严重、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状,从光、温、水、耕地、肥料等农业资源特点出发,通过统计资料数据与文献资料数据,在分析耕地资源、水资源和肥料资源三个方面的利用现状基础上,研究了该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的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探讨了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途径,并提出了适合该区发展的主导模式。主要结论如下:(1)西南地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作制符合农作制度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目前,该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50 hm2,人地矛盾不断加剧;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率低,尤其水利工程不足,季节性干旱多发;肥料施用“重化肥轻有机肥”,肥料利用率较低,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还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危害。总之,该区作物产量提高的同时农业资源成本也不断增加,农业结构高耗低效,经营模式粗放无序,种植模式良莠不齐,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农户种粮积极性也大幅下降,而节约型农作制以其低耗、高效、精细管理等特征,可以从制度上解决这些生产实际问题。(2)西南地区耕地、水和肥料资源节约潜力较大。从资源节约角度入手,通过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单位耕地产值,改造种地产田,以及盘活耕地资源等方面来挖掘耕地资源节约潜力;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提高田间灌溉效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以及完善灌渠输配系统等方面来挖掘水资源节约潜力;通过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单位耕地耗肥量,增施有机肥,充分利用有机肥资源等方面来挖掘肥料资源节约潜力。同时,该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应以节地为主,节肥为副,辅以节水。(3)西南地区节地农作制主要可采用以下四种发展途径:①提高耕地复种指数;②提升粮食单产;③中低产田改良,提升土地质量;④其他措施,主要包括土地修复工程,在沙地、干热河谷进行农业种植,复垦废弃矿山,以及发展立体农业技术等实现节地的目的。目前,适合该区发展的节地模式主要有冬闲田利用模式、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模式、旱地三熟三作或三熟四作种植模式和稻田新三熟模式等。(4)西南地区节肥农作制主要可采用以下四种发展途径:①减少化肥施用量。在某些化肥施用严重过量的区域,可在满足作物需求的基础上,减少每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②提高化肥利用率;③扩大有机肥源,加大有机肥施用力度,实行有机无机配施;④其他措施,包括利用生物梯化措施,大力发展冬季绿肥生产,用地养地结合,合理轮作、间套作,培肥地力等方式来提高土地质量,达到节肥高效的目的。该区适用的节肥模式主要有草田轮作模式、秸秆还田模式、“小麦/玉米/大豆”模式和旱地四熟种植模式等。(5)西南地区节水农作制有以下三种发展途径:①开源节流,充分利用水资源;②提高水分生产效率;③其他措施,主要可通过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和渠道防渗技术来节约水资源。目前,该区适用节水模式主要有集水农业模式、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模式、旱坡耕地集雨节灌抗旱模式和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模式等。(6)西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复杂多样,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因此,其农业发展应根据各地区的特点而因地制宜。各类型区不同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模式主要有:平原地区,应以多种资源节约模式为主,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变“以资源换生产”为“以资金换生产”,发展“水稻-马铃薯/油菜”模式、“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模式、冬闲田利用模式、稻田新三熟模式、马铃薯套种玉米二套二(三套三、四套四)模式和保护性耕作模式等;丘陵区应以多种资源综合管理措施为主,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变“以资源换生产”为“以技术换生产”,发展“小麦-玉米-马铃薯”模式、“小麦/玉米/大豆(甘薯)”模式、早地三熟三作或三熟四作模式和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模式等:山区应以生态保护为主,发挥山区特点,兼顾多种经营,变“以资源换生产”为“以和谐换发展”,可发展立体生态种植模式、旱坡耕地集雨节灌抗旱模式等。
熊晖[6](2010)在《杂交水稻Y两优1号制种母本直播用种量和收获期研究》文中指出为加速超级杂交水稻Y两优1号的推广,必须提高Y两优1号制种产量和种子播种品质。本文对超级杂交水稻Y两优1号开展母本直播制种的用种量试验,以直播相同用种量的育秧移栽为对照,研究了对生育期、抽穗、开花动态以及穗粒结构和单位面积制种产量的影响。在Y两优1号母本直播和移栽用种量均为2.0 kg/亩试验中,收获母本终花后不同天数的杂交种子,研究了母本直播与育秧移栽制种种子质量的差异。获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相同母本的用种量,直播的播始历期较移栽短2-4天,群体抽穗历期和开花历期较移栽短,高峰期的日抽穗率、开花率较移栽高,有利于与父本盛花期相遇。2、相同母本的用种量,直播母本单位面积基本苗、分蘖盛期与幼穗分化Ⅰ至Ⅱ期的苗数、有效穗数高于移栽母本;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低于移栽母本;种子病粒率高于移栽母本。Y两优1号母本直播以2.0kg/亩用种量较为宜。3、Y两优1号制种适宜的收获期是在母本终花后第14-19天,这一时期种子已经成熟完全,种子中的青色米粒和黄色米粒少,种子的千粒重达到最高,种子的发芽特性、POD活性高于之前和之后收获的种子,电导率低于之前和之后收获的种子,种子活力较高。4、根据本试验结果及通过制种技术示范,制订了《Y两优1号母本直播制种技术规范》。
潘文博[7](2009)在《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粮食增产潜力与供求趋势,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问题。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人口增加,使得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并存,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持续加大。粮食增产潜力及其转化,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供求平衡能力和国家粮食安全。东北地区是我国水稻的重要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具有稳定的商品粮供给能力,在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以东北地区水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东北水稻生产发展的现状、水稻生产潜力及开发的技术途径,并对东北水稻竞争力、产业经济及其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和战略对策。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对建国后到2007年共59年的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状况、生产特点、水稻类型及分布和水稻生产发展态势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分析东北地区水稻的生产自然条件好、稻米品质优、产量持续增长、商品率高等优势,明确了东北地区是我国水稻的重要生产基地,也论证了挖掘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是实现我国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运用1949—2007年东北水稻面积、单产和产量数据,长期波动趋势线和短期波动趋势线,结果表明水稻产量提高的可能性较大;平均波峰值小于波谷值,表明促进东北水稻持续、稳定增产难,而减产则较为容易;单产提高或下降的幅度极大,带来相应年份产量波动的幅度加大,表明东北水稻受某些特殊条件的影响程度大,在实际生产中必须重视这些极端因素的影响。3、应用FAO的生态区域法研究了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特别对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的开发程度进行了系统评测;光温生产潜力反映了最高投入水平下特定作物在一个地区的灌溉农田可能达到的产量上限,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水稻的光温生产潜力理论值在14135.13—15978.05公斤/公顷,平均值为15321公斤/公顷;气候生产潜力反映了现阶段某地区水稻最大的生产能力,具有很大的现实生产价值,东北地区水稻的气候生产潜力理论值在7655.76—14792.46公斤/公顷,平均值为11890.55公斤/公顷;黑龙江省水稻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的理论值均最大、吉林均最小、辽宁均居中;根据水稻生产开发难度系数,提出了相应的开发与增进技术途径和措施。4、分析了气象、水资源、耕地资源、经济条件和种植效益,比较准确地测算了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生产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分析了东北水稻增产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评价了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性天气发生频率会更高,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会更大,尤其旱、涝灾害发生将更频繁。5、通过对东北水稻的比较优势、竞争力及产业经济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东北水稻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同时由于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东北水稻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市场竞争潜力。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必须转变增长方式,稳定面积,降低单产波动幅度,最终实现稳定发展。从发展趋势看,开垦湿地、扩张稻田已没有可能性,挖掘现有耕地生产能力,改造中低产田是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6、针对目前东北地区水稻生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东北水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及政策支撑体系。提出了以培育及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为核心,科学的耕作栽培技术为关键的水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研究提出了东北水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技术以及生产和贸易保护的政策建议。
高桐梅[8](2006)在《土壤水分对旱稻分蘖成穗作用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2004~2005年连续两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水稻试验田,采用池栽试验并模拟大田生产管理方式,以早稻区域试验对照品种早稻277为试验材料,在出苗后三叶期进行水分处理,研究了五个水分处理下直播早稻土壤理化及微生物活性变化特性,植株生长发育、水分代谢、氮素及磷、钾的吸收与利用、光合特性、激素含量、干物质生产及分蘖成穗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各性状与分蘖成穗的相关关系等。研究结果如下: 1.土壤水分显着影响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呼吸活性,对于没有水层的W1、W2、W3和W4处理,在土壤温度26~32℃范围内,土壤呼吸表现为随土壤温度升高而呼吸增强的变化趋势,二者间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的二次方程曲线关系,而保持水层的W5处理,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间的关系不密切。细菌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来源,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及细菌活性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放线菌活性逐渐减小,而土壤水分对真菌活性影响较小,但作物根系的发育对真菌活性影响较大,在作物分蘖盛期,土壤真菌活性逐渐减小,到拔节期时真菌活性又显着增加。由此可以把真菌活性的变化作为作物根系发育及土壤肥力变化的判断指标。 2.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供氮主要以铵态氮形式为主,速效磷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而有效钾的含量与磷相反,旱稻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表现为显着增加的趋势。关联度分析表明,在田间最大持水量75%~85%土壤含水量范围内增施氮肥,有利于直播旱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而在田间最大持水量65%~75%土壤含水量范围内增施磷、钾肥,有利于直播旱稻对磷、钾肥的吸收利用。虽然旱稻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表现为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加,但早稻的分蘖生产效率却存在适宜的含水量,在土壤含水量相对于田间最大持水量85%时分蘖生产效率最高。在土壤水分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植株生长发育缓慢,养分富集,各水分处理下植株分蘖的发生主要由上二叶、上三叶和根系中养分供应,W3处理下分蘖生产效率最高,W4处理下分蘖成穗数最多。蛋白氮和铵态氮是旱稻分蘖所需主要氮素形态,而非蛋白氮和硝态氮作为渗透调节物质在植株体内存在,对分蘖的发生起到物质供应与补充的作用,因此在栽培上应注意维持物质吸收合成与转移的畅通,以提高分蘖成穗效率和争取较多的分蘖成穗数。 3.土壤水分含量的不同影响叶片组织水势的变化,叶片组织水势的变化又进而影响叶片束缚水/自由水的变化。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叶片水势升高、束缚水/自由水下降、植株氮素吸收量增加。当土壤水势降低,产生干旱胁迫时,植株叶片组织水势下降,当胁迫达到一定时间后,由于作物自身的渗透调节作用,叶片组织水势下降趋势有所缓和,甚至降至一定阈值时还有上升趋势,当胁迫超过了作物的调节能力后,叶片组织水势又快速下降,于是叶片组织水势的变化就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从而使束缚水/自由水也呈现
周署华,何登骥,伏军[9](2001)在《早稻机播低位蘖再生稻研究取得初步成功》文中认为
二、早稻机播低位蘖再生稻研究取得初步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稻机播低位蘖再生稻研究取得初步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类型品种水稻钵苗机插产量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水稻钵苗机械化种植技术发展概况 |
2.1 国外发展概况 |
2.2 国内发展概况 |
3 研究进展 |
3.1 水稻(超)高产群体产量结构特点 |
3.2 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点 |
3.3 机插水稻移栽秧龄的研究 |
3.4 机插水稻种植密度和每穴苗数的研究 |
3.5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4 研究意义 |
5 研究内容与目的 |
5.1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机插钵苗产量构成因素特征分析 |
5.2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机插钵苗物质生产和光合特性 |
5.3 水稻机插钵苗分蘖发生特性和成穗规律 |
5.4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不同机插方式下产量形成及主要生理生态特点 |
5.5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钵苗适宜机插秧龄和每穴苗数的确定 |
5.6 水稻机插钵苗秧苗素质的调控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机插钵苗产量因素特征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品种与机具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和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品种不同秧龄和每穴苗数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异 |
2.2 各品种不同秧龄和每穴苗数下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 |
3 讨论 |
3.1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钵苗机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变异特点 |
3.2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钵苗机插产量形成特征和栽培途径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机插钵苗物质生产和光合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品种与机具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和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水稻主要生育阶段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其比例的比较 |
2.2 不同类型水稻抽穗至成熟期群体物质生产的比较 |
2.3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的比较 |
2.4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群体透光率的比较 |
2.5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后期剑叶净光合速率的比较 |
3 讨论 |
3.1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机插钵苗干物质生产特征 |
3.2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机插钵苗光合生产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水稻机插钵苗分蘖特性和成穗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每穴苗数下机插钵苗分蘖发生特性 |
2.2 不同每穴苗数下机插钵苗分蘖成穗规律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不同机插方式下产量形成及主要生理生态特点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品种与机具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和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不同机插方式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2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不同机插方式下生理生态特点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钵苗机插秧龄和每穴苗数的高产定量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 |
2.2 移栽秧龄与产量 |
2.3 每穴苗数与产量 |
2.4 秧龄X每穴苗数与产量 |
2.5 高产的最优组合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水稻钵苗机插秧苗素质的调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品种及秧盘规格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种量与钵苗秧苗素质 |
2.2 育秧方式与钵苗秧龄调控 |
2.3 二次化控与钵苗秧苗素质 |
3 讨论 |
3.1 适宜播量是钵苗机插培育壮秧的前提 |
3.2 旱育方式对机插钵苗秧龄的调控 |
3.3 二次化控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机插钵苗产量因素主攻方向 |
1.2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机插钵苗物质生产和光合特性 |
1.3 水稻机插钵苗分蘖特性和成穗规律 |
1.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机插钵苗水稻产量形成优势及主要生理生态特点 |
1.5 不同类型品种水稻钵苗适宜的机插秧龄和每穴苗数 |
1.6 水稻钵苗机插秧苗素质的调控 |
2 讨论 |
2.1 水稻钵苗机插产量形成特征和栽培途径 |
2.2 钵苗机插水稻生长发育的优势及高产特征 |
2.3 水稻钵苗机插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 |
2.4 钵苗机插技术的适应性与推广应用 |
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杂交稻机割再生稻品种与要点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品种试验 |
1.2芽苗肥比例试验 |
1.3排灌时间、时期与程度调控试验 |
1.4留桩高度试验 |
2结果与分析 |
2.1适宜品种的选择 |
2.2芽苗肥比例的调整 |
2.3排灌时间、时期与程度的调控 |
2.4留桩高度的选择 |
3结论与讨论 |
(3)再生稻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再生稻简介 |
1.1.1 再生稻的发展过程 |
1.1.2 国外再生稻种植状况 |
1.2 蓄留再生稻的优势 |
1.2.1 缓解农忙与减轻劳作强度 |
1.2.2 再生稻增产与增效 |
1.2.3 再生季稻米品质变优 |
1.2.4 再生稻实现灾年减灾措施 |
1.2.5 再生稻促进种植结构变革 |
1.3 水稻品种再生力比较 |
1.3.1 再生稻植株生长特点 |
1.3.2 再生稻品种筛选 |
1.3.3 再生季产量相关性强的主季指标 |
1.4 主季稻收割的留茬高度 |
1.4.1 高留茬优势及不足 |
1.4.2 低留茬优势及不足 |
1.5 再生稻栽培及管理技术 |
1.5.1 再生稻常规栽培技术 |
1.5.2 再生稻轻简化栽培技术 |
1.5.3 化控技术在蓄留再生稻中应用 |
1.6 本试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早稻、中稻蓄留再生稻栽培技术研究 |
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2 试验结果 |
2.2.1 蓄留再生稻品种生育期比较 |
2.2.2 主季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比较 |
2.2.3 再生季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比较 |
2.2.4 主季+再生季合计周年产量比较 |
2.2.5 主季、再生季产量及各自对应的产量构成因子相关性分析 |
2.2.6 再生季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与主季相应的相关性分析 |
2.2.7 两留茬高度下品种再生季农艺指标比较 |
2.2.8 主季及再生稻齐穗期相关指标比较 |
2.2.9 两留茬高度下再生芽数目消长动态 |
2.2.10 蓄留再生稻模式效益分析 |
2.2.11 中稻主季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2.2.12 常规栽插模式下中稻蓄留再生稻 |
2.3 试验小结及讨论 |
2.3.1 早稻品种蓄留再生稻 |
2.3.2 中稻品种蓄留再生稻 |
2.3.3 蓄留再生稻时留茬高度 |
第三章 主季轻简化栽培及再生季化控促芽技术 |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2 试验结果 |
3.2.1 轻简栽培下主季、再生季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3.2.2 轻简栽培下再生稻主季+再生季总产量 |
3.2.3 轻简栽培下中稻主季产量 |
3.2.4 主季轻简栽培及机收效益分析 |
3.2.5 再生季苗期喷施单类调节剂对再生芽的影响 |
3.2.6 再生季苗期喷施复配调节剂对再生芽的影响 |
3.2.7 主季轻简化栽培技术下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3.2.8 主季在幼穗分化期淹水条件下割稻与未割效果比较 |
3.2.9 喷施调节剂后再生芽萌发情况 |
3.2.10 主季及再生季边际效应调查 |
3.3 试验小结及讨论 |
3.3.1 参试品种田间性状表现 |
3.3.2 主季采用轻简化栽培模式及机收割效益 |
3.3.3 再生季苗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对再生芽的效果 |
3.3.4 主季采用轻简化栽培措施蓄留再生稻效果 |
3.3.5 黄华占主季幼穗分化期淹水时蓄留再生稻效果 |
3.3.6 主季稻与再生季稻边际效应调查 |
试验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直播水稻群体生产力的形成特点及其品种类型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直播稻生产概况 |
1.1.1 发展历史 |
1.1.2 国外概况 |
1.1.3 国内概况 |
1.2 直播稻研究进展 |
1.2.1 品种选择 |
1.2.2 直播稻栽培技术 |
1.3 直播稻生育特性 |
1.3.1 分蘖特征 |
1.3.2 群体结构与物质生产 |
1.3.3 产量表现 |
1.4 直播稻生产易出现的问题 |
1.4.1 倒伏问题 |
1.4.2 草害问题 |
1.5 直播稻稻米品质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置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茎蘖动态调查 |
2.3.2 关键生育时期干物重 |
2.3.3 叶绿素含量测定 |
2.3.4 株型测定 |
2.3.5 茎鞘维管束数和机械组织的解剖观察 |
2.3.6 抗倒性调查 |
2.3.7 产量性状和计产 |
2.3.8 茎秆中淀粉及可溶性糖的测定 |
2.3.9 茎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测定 |
2.3.10 稻米品质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播种量和撒、条播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1 播种量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2 撒、条播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播种量和撒、条播对直播稻群体建成的影响 |
3.2.1 播种量和撒、条播对群体发育动态的影响 |
3.2.2 播种量和撒、条播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3 播种量和撒、条播对叶片生长的影响 |
3.3 播种量和撒、条播对植株形态及抗倒性的影响 |
3.3.1 播种量和撒、条播对抗倒性及其茎秆内含物的影响 |
3.3.2 播种量和撒、条播对植株形态的影响 |
3.4 播种量和撒、条播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4.1 播种量和撒、条播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
3.4.2 播种量和撒、条播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
3.4.3 播种量和撒、条播对营养和蒸煮品质的影响 |
3.4.4 播种量和撒、条播对稻米RVA谱特征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江苏直播稻的品种选择及其栽培建议 |
4.2 直播稻播种量的控制及其依据 |
4.3 撒播和条播差异的本质 |
4.4 直播稻栽培米质调优的调控途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南地区农业资源特点与农作制演变特征 |
2.1 西南地区农业资源特点 |
2.1.1 光温资源特点 |
2.1.2 水资源特点 |
2.1.3 耕地资源特点 |
2.1.4 肥料资源特点 |
2.2 西南地区农作制演变特征 |
2.2.1 农业生产高产化趋向明显 |
2.2.2 农业生产资源成本向高耗方向演变 |
2.2.3 农业结构由"以农为主"向"农牧结合"方向发展 |
2.2.4 种植业结构由"以粮为主"向"粮经并重、追求效益"方向演变 |
2.2.5 种植模式向多样化方向演变 |
2.2.6 农业总体效益与农民收入向追求"高效益"方向演变 |
2.3 小结 |
第三章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潜力与制约因素 |
3.1 节地农作制发展潜力 |
3.1.1 耕地复种指数挖掘潜力 |
3.1.2 单位耕地产值提高潜力 |
3.1.3 中低产田改造潜力 |
3.1.4 占补耕地盘活潜力 |
3.2 节水农作制发展潜力 |
3.2.1 水资源可利用潜力 |
3.2.2 田间灌溉节水潜力 |
3.2.3 水分生产效率节水潜力 |
3.2.4 灌渠输配系统节水潜力 |
3.3 节肥农作制发展潜力 |
3.3.1 单位耕地耗肥节约潜力 |
3.3.2 肥料高效利用节约潜力 |
3.3.3 有机肥资源利用潜力 |
3.4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1 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
3.4.2 水资源开发难度大,工程型缺水严重,季节性干旱多发 |
3.4.3 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水利条件亟需改善 |
3.4.4 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模式多样,农产品品质不高 |
3.4.5 机械化生产滞后,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
3.4.6 种植业效益低,农户积极性下降,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
3.5 小结 |
第四章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途径 |
4.1 节地农作制发展途径 |
4.1.1 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目的集约高产农业技术 |
4.1.2 以农业资源合理开发为重点的立体农业技术 |
4.1.3 以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为核心的间套轮作模式 |
4.2 节水农作制发展途径 |
4.2.1 以保水保土为重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
4.2.2 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的节灌与集雨补灌技术 |
4.2.3 以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为重点的化学抗旱保水技术 |
4.3 节肥农作制发展途径 |
4.3.1 以作物残茬高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还田技术 |
4.3.2 以肥料均衡施用为重点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 |
4.3.3 以合理间套轮作为核心的生物梯化措施 |
4.3.4 以提升土壤肥力为核心的冬季绿肥生产措施 |
4.4 小结 |
第五章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主导模式 |
5.1 节地农作制主导模式 |
5.1.1 冬闲田利用模式 |
5.1.2 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模式 |
5.1.3 旱地三熟三作或三熟四作种植模式 |
5.1.4 稻田新三熟制模式 |
5.1.5 其它节地模式 |
5.2 节水农作制主导模式 |
5.2.1 集水农业模式 |
5.2.2 保护性耕作模式 |
5.2.3 两季田固定厢沟双免耕模式 |
5.2.4 现代农业节灌技术模式 |
5.2.5 其它节水模式 |
5.3 节肥农作制主导模式 |
5.3.1 草田轮作模式 |
5.3.2 秸秆还田模式 |
5.3.3 "小麦/玉米/大豆"模式 |
5.3.4 旱地四熟种植模式 |
5.3.5 其它节肥模式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6)杂交水稻Y两优1号制种母本直播用种量和收获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的背景及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世界水稻直播栽培研究进展 |
1.2.2 杂交水稻母本直播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
1.3 杂交水稻制种亲本机械化直播技术研究展望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母本直播单位面积用种量试验 |
2.2.2 杂交种子收获期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直播母本与移栽母本的表现 |
3.1.1 播始历期与苗情动态 |
3.1.2 直播母本与育秧移栽母本的群体抽穗动态 |
3.1.3 直播母本与育秧移栽母本的群体开花动态 |
3.1.4 群体穗粒结构及产量表现 |
3.2 不同收获期种子的特征特性 |
3.2.1 种子千粒重及外观品质 |
3.2.2 种子发芽特性 |
3.2.3 种子电导率的变化 |
3.2.4 不同收获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 |
4 Y两优1号母本直播制种技术规范 |
4.1 亲本特征特性 |
4.1.1 母本Y58S |
4.1.2 父本R9311 |
4.2 母本直播制种技术规范 |
4.2.1 母本种子质量要求 |
4.2.2 制种基地选择与季节安排 |
4.2.3 父母本播种期与播差期安排 |
4.2.4 父本用种量与育秧 |
4.2.5 制种田准备 |
4.2.6 母本用种量与浸种催芽 |
4.2.7 播种及出苗期管理 |
4.2.8 父本移栽 |
4.2.9 大田管理 |
4.2.10 花期预测与调节 |
4.2.11 喷施"九二○" |
4.2.12 病虫防治 |
4.3 母本育性判断和除杂保纯 |
4.3.1 分次除杂 |
4.3.2 育性监控及制种纯度估测 |
4.4 收割与干燥 |
5 结论与讨论 |
5.1 杂交水稻母本直播制种的优势 |
5.2 杂交水稻制种的技术要求 |
5.2.1 直播母本出苗稳定性与全苗保苗 |
5.2.2 直播田杂草防除 |
5.2.3 直播母本倒伏防控 |
5.3 杂交制种收获期与种子质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相关理论研究 |
1.1.1 公共物品理论 |
1.1.2 经济增长理论 |
1.1.3 农业技术进步理论 |
1.1.4 比较优势理论 |
1.1.5 作物生产潜力研究 |
1.2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研究 |
1.2.1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历史回顾 |
1.2.2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 |
1.2.3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条件 |
1.3 水稻生产影响因素研究 |
1.3.1 水稻生产影响因素 |
1.3.2 东北水稻生产影响因素 |
1.3.3 气候变化对东北水稻生产的影响 |
1.4 我国水稻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
1.5 水稻生产发展战略研究 |
1.5.1 水稻产业化发展研究 |
1.5.2 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
1.6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稻生产的重要意义 |
2.1 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
2.1.1 世界水稻生产情况 |
2.1.2 世界水稻增产的主要途径 |
2.1.3 世界水稻消费状况 |
2.1.4 世界水稻贸易状况 |
2.2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
2.2.1 我国水稻区域分布 |
2.2.2 我国水稻优势区域布局 |
2.2.3 建国后我国水稻生产发展概况 |
2.2.4 我国水稻进出口和贸易状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概况 |
3.1 东北地区是我国水稻的重要生产基地 |
3.1.1 自然条件好 |
3.1.2 稻米品质好 |
3.1.3 产量持续增长 |
3.1.4 稻米商品率高 |
3.2 建国以来东北水稻的历史演变 |
3.3 现阶段东北水稻生产发展概况 |
3.3.1 生产在波动中持续增长 |
3.3.2 稻作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
3.3.3 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3.4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格局与变化 |
3.4.1 辽宁省的水稻生产 |
3.4.2 吉林省的水稻生产 |
3.4.3 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 |
3.5 东北水稻生产发展展望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北水稻生产波动性测定 |
4.1 产量长期波动性分析 |
4.2 产量短期波动性分析 |
4.3 面积和单产波动及其对产量波动的影响 |
4.3.1 面积和单产的长期波动分析 |
4.3.2 面积和单产的短期波动分析 |
4.3.3 面积和单产波动对产量波动的影响 |
4.4 结论与启示 |
4.4.1 生产发展很快 |
4.4.2 生产波动幅度较大 |
4.4.3 产量波动是面积和单产波动共同作用的产物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北水稻生产潜力分析与评价 |
5.1 东北水稻增产的可行性分析 |
5.1.1 市场需求分析 |
5.1.2 基本自然条件分析 |
5.1.3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5.2 东北水稻生产潜力系统分析与评价 |
5.2.1 生产潜力测算方法 |
5.2.2 光温生产潜力 |
5.2.3 气候生产潜力 |
5.2.4 东北水稻生产潜力开发 |
5.3 东北水稻增产潜力综合评价与比较 |
5.3.1 东北地区总体水稻增产潜力 |
5.3.2 辽宁省水稻增产潜力 |
5.3.3 吉林省水稻增产潜力 |
5.3.4 黑龙江省水稻增产潜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北水稻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
6.1 东北水稻生产的影响因素 |
6.1.1 气候变化的影响 |
6.1.2 土壤条件变化的影响 |
6.1.3 农业投入及科技发展的影响 |
6.1.4 比较优势及市场前景的影响 |
6.2 东北水稻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 |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2.2 东北水稻增产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 |
6.3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构建与对策 |
7.1 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前景 |
7.2 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构建 |
7.2.1 产前技术 |
7.2.2 产中配套技术 |
7.2.3 产后配套技术 |
7.3 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撑体系构建 |
7.3.1 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社会发展政策 |
7.3.2 资源与环境政策 |
7.3.3 技术政策 |
7.3.4 生产、贸易保护政策 |
7.3.5 市场经济政策 |
7.4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保障水稻生产的良性循环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1.1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评价 |
8.1.2 东北水稻生产潜力概算及开发技术途径 |
8.1.3 东北水稻竞争力及稻米经济分析研究 |
8.1.4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支撑体系与对策 |
8.2 政策建议 |
8.2.1 发展目标 |
8.2.2 建设重点 |
8.2.3 保障措施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发章 |
(8)土壤水分对旱稻分蘖成穗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直播稻发展现状 |
1.1.1 国外直播稻发展历史与现状 |
1.1.2 国内直播稻发展历史与现状 |
1.2 禾本科作物分蘖成穗特性 |
1.3 直播稻分蘖成穗特性 |
1.4 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 |
1.4.1 生态因子 |
1.4.2 矿质元素 |
1.4.3 栽培技术 |
1.4.4 调节剂对分蘖的影响 |
1.4.5 内源激素 |
1.4.6 基因表达 |
1.5 水分对生理特性及分蘖的影响 |
1.6 直播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2.引言 |
3.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概况 |
3.2 试验设计 |
3.3 调查及测定项目 |
3.4 试验统计分析 |
4.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水分处理对植株分蘖的影响 |
4.1.1 对植株分蘖与成穗的影响 |
4.1.2 对不同节位分蘖发生率的影响 |
4.1.3 对各蘖位分蘖叶龄的影响 |
4.1.4 无效分蘖芽停止生长情况比较 |
4.1.5 不同育性分蘖芽发育特征 |
4.2 水分处理对植株长势的影响 |
4.2.1 株高随生育进程的变化 |
4.2.2 叶面积随生育进程的变化 |
4.2.3 干物质生产随生育进程的变化 |
4.3 水分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4.3.1 对土壤总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4.3.2 对土壤细菌活性的影响 |
4.3.3 对土壤放线菌的影响 |
4.3.4.对土壤真菌的影响 |
4.4 不同水分处理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 |
4.4.1 不同水分处理下土壤温度的变化 |
4.4.2 分蘖盛期土壤呼吸的变化 |
4.4.3 不同水分处理下土壤呼吸特性 |
4.4.4 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的相关分析 |
4.5 水分对土壤N、P、K释放的影响 |
4.5.1 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 |
4.5.2 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 |
4.5.3 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 |
4.5.4 土壤有效钾含量变化 |
4.5.5 土壤水分对早稻矿质元素分蘖生产效率的影响 |
4.6 不同水分处理对植株体内矿质元素代谢的影响 |
4.6.1 水分对植株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 |
4.6.1.1 植株氮素含量变化 |
4.6.1.2 植株磷素含量变化 |
4.6.1.3 植株钾素含量变化 |
4.6.2 水分对早稻亩矿质元素吸收量的影响 |
4.6.3 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部位氮素含量的变化 |
4.6.3.1 蛋白氮含量变化 |
4.6.3.2 非蛋白氮含量的变化 |
4.6.3.3 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部位硝态氮含量变化 |
4.6.3.4 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部位铵态氮含量变化 |
4.6.3.5 不同氮素类型的分蘖生产效率比较 |
4.6.4 不同水分处理下植株吸收矿质元素的关联度分析 |
4.7 不同水分处理对植株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4.7.1 对叶片组织水势的影响 |
4.7.2 对叶片自由水的影响 |
4.7.3 对叶片束缚水的影响 |
4.7.4 叶片含水量与氮素吸收的关系 |
4.8 不同水分处理对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 |
4.8.1 不同水分处理下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比较 |
4.8.2 群体光合速率随生育进程的变化 |
4.8.3 群体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
4.8.4 光合特性与分蘖的关系 |
4.9 不同水分处理下植株激素含量差异比较 |
4.9.1 GA3含量差异比较 |
4.9.2 IAA含量差异比较 |
4.9.3 ZR含量差异比较 |
4.9.4 ABA含量差异比较 |
4.9.5 分蘖节激素含量及比例与分蘖的关系 |
5.讨论 |
5.1 水分对早稻矿质元素吸收及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
5.1.1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5.1.2 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
5.1.3 对土壤矿质元素的影响 |
5.1.4 对植株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
5.2 水分对早稻叶片生理机制的影响 |
5.3 水分与分蘖成穗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四、早稻机播低位蘖再生稻研究取得初步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类型品种水稻钵苗机插产量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 宋云生. 扬州大学, 2017(12)
- [2]杂交稻机割再生稻品种与要点技术初探[J]. 刘正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15(09)
- [3]再生稻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 周红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1)
- [4]直播水稻群体生产力的形成特点及其品种类型差异研究[D]. 陈明. 扬州大学, 2012(07)
- [5]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D]. 赵永敢. 西南大学, 2011(09)
- [6]杂交水稻Y两优1号制种母本直播用种量和收获期研究[D]. 熊晖.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2)
- [7]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D]. 潘文博.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8]土壤水分对旱稻分蘖成穗作用机理的研究[D]. 高桐梅. 河南农业大学, 2006(06)
- [9]早稻机播低位蘖再生稻研究取得初步成功[J]. 周署华,何登骥,伏军. 作物研究,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