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均相成膜性能研究

可溶性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均相成膜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采用间接氯甲基化方法,在均相反应体系中实现了线型聚(苯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PSE)的氯甲基化,探索了PSE在氯甲基化过程中交联程度的测定方法。通过对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微球溶胀度的研究,筛选出适于制备可溶性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聚合物的胺化试剂与溶剂。考察了可溶性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聚合物合成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制备出4种完全可溶的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聚合物,即三甲胺型可溶性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聚合物(TMA-AEP)、三乙胺型可溶性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聚合物(TEA-AEP)、二甲基乙醇胺型可溶性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聚合物(DMEA-AEP)、二甲基异丙醇胺型可溶性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聚合物(DMIPA-AEP)。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1H-NMR)、热失重(TGA)和差热扫描(DSC)等手段对合成材料进行组成、结构和耐热性能等表征,研究了不同种类的可溶性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聚合物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在甲醇中的溶解度以及黏度数据,并对其成膜后的吸水率与溶胀度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溶剂抽提称重与氢核磁谱图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可准确测定不同氯甲基化线型聚苯乙烯系聚合物的交联程度;交联反应会使氯甲基化产物的玻璃化温度升高,但会导致氯甲基化产物的取代度降低,并使氯甲基基团更容易发生热分解;强碱性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微球在甲醇中的溶胀度最大,在乙醇中的溶胀度次之,而以三甲胺型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微球在甲醇中的溶胀度最大,可达11.18 mL/g;经过胺化反应4种可溶性阴离子交换聚合物的热稳定性降低,热稳定性依次为:DMEA-AEP> DMIPA-AEP> TMA-AEP> TEA-AEP;4种可溶性阴离子交换聚合物材料在甲醇中均可以完全溶解,TMA-AEP在甲醇中的溶解度先增大后减少,其中离子交换容量为2.53mmol/g时溶解度最大;4种可溶性阴离子交换聚合物材料,取代度越大,吸水率越大,TEA-AEP的吸水性最强,其吸水率最高达到10.0,且吸水溶胀后可达到原膜片面积的4.3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离子交换膜概述
  • 1.1.1 离子交换膜的分类
  • 1.1.2 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 1.1.3 离子交换膜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 1.2 阴离子交换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阴离子交换材料的制备技术
  • 1.2.2 阴离子交换材料的表征手段
  • 1.2.3 阴离子交换材料的应用领域
  • 1.3 选题意义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目标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线型聚(苯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氯甲基化交联特性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线型聚(苯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氯甲基化
  • 2.2.2 溶剂抽提
  • 2.2.3 氯甲基化线型聚(苯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后交联
  • 2.2.4 线型聚苯乙烯系聚合物氯甲基化程度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交联程度研究
  • 2.3.3 热稳定性分析
  • 2.3.4 氯甲基化动力学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溶性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氯甲基聚苯乙烯系交联微球的胺化
  • 3.2.2 线型聚苯乙烯系聚合物的氯甲基化
  • 3.2.3 氯甲基化线型聚苯乙烯系聚合物的胺化
  • 3.2.4 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聚合物的分析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微球的溶胀度研究
  • 3.3.2 红外光谱分析
  • 3.3.3 热失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溶性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聚合物的成膜性能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溶解度测定
  • 4.2.2 溶解性实验
  • 4.2.3 黏度实验
  • 4.2.4 吸水率与溶胀度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可溶性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聚合物的溶解度研究
  • 4.3.2 溶解性分析
  • 4.3.3 黏度行为分析
  • 4.3.4 吸水率分析
  • 4.3.5 溶胀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聚乙烯的阴离子交换隔膜的制备策略[J]. 高分子学报 2020(10)
    • [2].提高柠檬酸连续阴离子交换提取液浓度的研究[J]. 当代化工 2019(09)
    • [3].阴离子交换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钛铁矿中的铀、钍[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20(06)
    • [4].阴离子交换法从镍靶中提取~(64)Cu的初步研究[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0(00)
    • [5].阴离子交换蛋白2与肿瘤[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2010(01)
    • [6].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分离纯化柚皮苷[J]. 食品科学 2011(22)
    • [7].聚丙烯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过程研究[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08(03)
    • [8].季铵型阴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J]. 合成纤维工业 2011(06)
    • [9].新型弱阴离子交换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苯代谢产物的方法[J]. 中药材 2011(05)
    • [10].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06)
    • [11].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含锌物料中镉[J]. 冶金分析 2016(12)
    • [12].大尺寸弱阴离子交换晶胶层析一步法分离ATP的实验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9(05)
    • [13].甲乙酮装置工艺水阴离子交换反应器压差升高的原因分析及改进[J]. 石化技术与应用 2015(03)
    • [14].基于阴离子交换策略的自供能生物传感平台超灵敏检测肝素[J]. 分析化学 2020(09)
    • [15].内嵌纳米粒阴离子交换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复合晶胶分离三磷酸胞苷[J]. 化工学报 2014(10)
    • [16].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关系[J].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10(02)
    • [17].多胺型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Cr(Ⅵ)的热力学[J]. 功能材料 2009(10)
    • [18].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萃取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再生锌中铅和镉[J]. 冶金分析 2019(08)
    • [19].阴离子交换蛋白3结构及其功能的相关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10)
    • [20].弱酸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钼(Ⅵ)的性能研究[J]. 广东化工 2011(06)
    • [21].D302-Ⅱ-3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铼的性能研究及应用[J].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19(02)
    • [22].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猪肌肉中13种喹诺酮类药物[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3(03)
    • [23].人红细胞阴离子交换蛋白1在胃癌靶向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9)
    • [24].阴离子交换蛋白1与P16蛋白在HeLa细胞中共表达[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0(03)
    • [25].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的辐射接枝法制备及对铼(Ⅶ)的吸附[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3(07)
    • [26].新型硅胶基质强阴离子交换填料的制备及表征[J]. 光谱实验室 2012(06)
    • [27].中空型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分离绿原酸的研究[J]. 食品科技 2009(06)
    • [28].钴盐中痕量钙的测定[J]. 有色金属 2008(01)
    • [29].高效阴离子交换-脉冲安培检测色谱法测定人工培养蛹虫草多糖的单糖组成[J]. 中草药 2008(04)
    • [30].阴离子交换晶胶层析分离质粒DNA[J]. 生物工程学报 2012(08)

    标签:;  ;  ;  ;  ;  

    可溶性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均相成膜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