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白药联用聚肌胞治疗带状疱疹36例临床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马吉全[1](2016)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云南白药外敷,龙胆泻肝汤内服及西医抗病毒对症治疗。对照组22例单纯抗病毒治疗。结果: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5.8±0.9)天,对照组治愈时间(8.1±1.2)天,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显着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着,可以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邱曙光[2](2013)在《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136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文中认为目的临床分析郑州市中医院皮肤科2010年2月-2013年3月的门诊患者中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病患的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状况,归纳得出带状疱疹的多发季节、诱发因素、发病部位、治疗前后患者的T细胞亚群的分布、联合中西医用药等临床情况,为完善和健全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病例回顾的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136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0例(年龄为21-55岁),女性患者为66例(年龄20-45岁),具备典型的皮损特点、临床表现,疼痛程度各不相同。未使用过任何抗病毒药物在就诊前,同时无明显机能减退、恶病质以及恶性肿瘤的发生。病情较轻的患者留观,病情较重的患者住院。依据患者采取治疗的方法,将患者随机配对分为三组:中医治疗组:选取肝经郁热型45例,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口服,新癀片碾碎外敷;西医治疗组:运用抗病毒药物伐昔洛韦、止痛药物Y-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普瑞巴林、营养神经药物内源性的辅酶B12-甲钴胺片口服,尤靖安外用45例,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组:选取中医证型属于肝经郁热型,同时应用西医治疗的46例。三组均给予15天的治疗。观察三组患者多发季节、诱发因素、发病部位、治疗前后患者的T细胞亚群的分布、联合中西医用药等临床情况,同时比对三组患者在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发现带状疱疹门诊病患人数春秋季最高,人数最少为夏季,夏冬节无明显区别。发病诱因中,情志因素、上呼吸道感染、劳累居多。带状疱疹好发部位所占全身面积的比率:胸背部45%、头面部15%、腰腹部14%、四肢部14%、颈项部12%、全身性1%[81。三组病患中,伴随有自身疾病的有80例,较为常见的伴随疾病有胆囊炎、高血压、胃炎、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等。合并有其他疾病、神经痛先出现者,较易出现误诊的状况,绝大多数误诊者是在疼痛局部皮损发生后才得以纠错。在136例病患中,在总有效率、T细胞亚群恢复、皮损消退、疼痛时间等方面,中西医组显着优于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联合组治疗带状疱疹的总有效率是96%,明显高于单纯用中医治疗组87%、西医治疗组91%。中西医联合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分别是54.45±7.33、30.76±7.96、30.644±7.41、1.00±0.68,治疗后分别为63.77±7.43、38.06±8.83、25.23±6.21、1.51±0.79,较中医及西医治疗组治疗前后变化更显着。三组患者在皮损消退时间上,中西医治疗组平均为6.12±4.97,西医治疗组平均为6.56±5.07,中医治疗组7.13±4.12。三组患者持续疼痛时间的差异,中西医治疗组平均为17.36±5.93,西医治疗组平均为18.52±6.95,中医治疗组19.12±7.17。结论运用免疫调节、中药内服、止痛药、抗病毒药、糖皮质激素、外用药、神经营养药等综合性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疗效好的优点,中西医联合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中西医联合用药的方法将成为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的主要治疗措施,以此来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朱慧婷[3](2011)在《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构建及实施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一种标准化的诊疗方法,作为一种既能贯彻持续质量改进(CQI)又能节约资源的标准化治疗模式,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目前中医临床路径的研究较为缺乏,而将CP应用于皮肤疾病中医诊疗方面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故如何在临床路径中有效发挥皮肤科外治结合内治优势、如何在临床路径实施中有效体现中医治疗的优势、通过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印证中医效宏价廉的优势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累及神经和皮肤的急性疱疹性病毒性皮肤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处置差异较小,但住院费用差别较大,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我们选择带状疱疹制定并实施中医临床路径,以期通过非同期对照研究,完善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并评估其疗效,评价该路径实施的经济学效益,初步建立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体系。为进一步制定皮肤科其他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提供参考和可借鉴的经验。目的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初步探讨该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和经济学效益,为路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研究内容借鉴国内外近年来对临床路径研究和运用所取得的经验,按照路径制订原则及方法,构建并优化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应用该路径对带状疱疹急性期住院患者进行初步观察和评价。自2009年09月至2010年10月连续纳入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的患者55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用药、临床疗效、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变异及处理、满意度调查等指标。同时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既往病案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实验室指标住院前后改善情况。通过纳入临床路径患者资料和回顾性研究资料的比较,初步探讨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和经济学效益。结果1路径组与回顾性研究组一般情况、基础病情、医疗付款方式、中西医结合治疗率无差异。2路径组中医证型较回顾性研究更加集中、更加切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规范。中成药针剂的选用与中医辨证分型基本一致,针灸治疗的方法有所丰富,西医治疗药物的选择基本遵循了廉、效的原则。3住院天数方面:路径组的住院天数与08年、0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与06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施临床路径之前平均住院天数逐年上升,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住院天数较前缩短,少于临床路径的标准住院日。4住院费用:路径组与08年、0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与06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6年的住院费用与08年、07年有显着性差异。提示06年到08年住院费用总体呈上升趋势,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住院费用较08年、07年降低,与06年住院费用无差异。对住院费用明细进行比较,实施路径后西药费、中成药费、化验费有所下降;中草药费、检查费、治疗费、床位费差异不大;放射费逐年上升。5临床疗效:路径组痊愈47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0例。疗效与08年(P<0.05)、07年(P<0.05)、06年(P<0.05)均有显着性差异。提示实施临床路径后,疗效较实施路径前有所提高。6随访:后遗神经痛发生率11.11%。实施临床路径与非路径的治疗方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无影响。7病人满意度评价:纳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对住院治疗效果、服务态度较满意,但对治疗过程中等待检查、等待办理出入院手续满意度略低,应从优化出入院手续办理流程、加强科室协作缩短检查等候时间方面入手,进一步优化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8变异分布和意义:55例病人住院期间共发生了302项变异。8.1由系统因素引起的变异4条,可以通过医院协调、与相关科室沟通,提高效率、避免因等待会诊或检查而延长住院天数。8.2因医护人员因素造成的变异达38条,其中36条与习惯性检查用药有关,考虑到这部分检查主要与目前医疗环境、医疗安全有关,可以考虑对临床路径的方案进行修订,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方案,增加腹B超、凝血、传染病系列为入院常规检查。8.3患者因素产生变异22条,可通过加强对医生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患者的交流改善,患者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不合理的要说服患者尽可能舍弃。8.4疾病因素引起变异238条,可以考虑将外治法的规范操作和适用范围细化,将常见基础疾病和常见临床症状相关变异对应的检查和用药作为路径常见变异的补充,写入路径治疗方案中,为临床提供指导。8.5按照住院日期来算,变异最多出现在入院第一天,且大部分集中在加做的检查以及医生习惯用药上。8.6按照变异管理难易程度来算,56.95%的变异是可以通过加强医护人员业务学习、提高诊疗水平、加强路径管理、科室间沟通解决的变异,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尚需要增加变异分析讨论的频次,及时发现可控变异并找出解决办法。9医疗付款方式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相关性分析9.1医疗付款方式与住院天数的关系不同医疗付款方式患者在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医疗付款方式对带状疱疹住院患者的住院天数无影响。9.2医疗付款方式与住院费用的关系医疗付款方式是带状疱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之一。医疗保险和公费患者的住院费用高于自费患者,可能与医保和公费患者要求住院全面检查、经济方面无支付压力有关。结论本研究采用非同期历史对照的方法,对带状疱疹急性期住院患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和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临床路径应用后带状疱疹急性期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较实施临床路径前缩短,住院费用有所下降。②通过临床路径的规范化管理,将优化的带状疱疹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应用于临床,实施路径后带状疱疹住院患者的疗效优于实施临床路径前。体现了中医多个疗法联合、简便廉效的优势。③应用临床路径可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明确进一步提高临床效率的切入点——整合住院流程、科室间合作。④变异的研究初步提示本院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的下一步改进方面可能在:加强相关科室沟通、缩短检查或会诊时间;适当增加入院常规检查项目保证医疗安全;明确规范常见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的对应检查和用药;带状疱疹神经痛的规范用药,各种外治法的适用皮损特点和切入时间;特殊部位带状疱疹外治法和用药的调整等方面。
王靖[4](2010)在《解毒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型)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对观察解毒止痛汤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解毒止痛汤治疗,对照组以泛昔洛韦治疗。用药3周后判定疗效。结果:80例入组患者,其中4例为脱落病例,对76例合格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治疗第7、14天,VRS积分显示: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两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缓解症状疗效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缓解疼痛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一月后,治疗组有0例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对照组则有4例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结论:解毒止痛汤组显效率为89.47%,是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有效方剂;解毒止痛汤能有效改善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
贾苑凝[5](2010)在《带状疱疹的中医临床研究及导师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说明带状疱疹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病,具有簇集水疱,急性期疼痛较重,后遗神经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西医治疗多采用抗病毒、止痛、免疫调节剂为主,目的在于缓解症状,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神经痛,但目前的治疗方案并不十分满意,很多患者的疗效依然不明显。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近年来名家辈出,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方法丰富、辨证细致、用药灵活,具有比较显着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复发率较低,中医药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前景广阔。中医对本病发病机理的认识已日趋统一,临床多从肝、脾论治,本病多因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或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或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较公认的辨证分型有肝胆湿热型、脾虚湿蕴型、气滞血瘀型,治疗从整体出发,清热解毒、利湿导滞、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可以加速皮疹愈合和神经恢复的进程,尤其是对于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治疗效果确切,远期疗效好,在这方面充分显示了中医药的优势。本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临床研究及导师经验三部分。文献综述共两篇:第一篇为中医药对带状疱疹的认识、治疗和研究概况。包括古代文献对带状疱疹病因病机的探讨,从古到今名老中医对带状疱疹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用药的特点,以及近十年来中医学对带状疱疹的研究概况。第二篇为近年来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临床研究主要通过对122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调查,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表明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中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受累神经以肋间神经为着,疼痛先于皮损出现占临床资料的较大比例,以及情志因素为主要诱发因素。并从中选取急性期带状疱疹68例,分为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为97.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及痊愈时间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止痛=3.725,P<0.01,t止疱=2.139,t止痂=2.040,t痊愈=2.404,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7、14天红斑、水疱、渗出、疼痛四项统计指标中,两组神经痛评分始终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疼痛未消退的患者进行28天的跟踪随访,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2.63%;对照组发生率为10%。两组比较P=0.03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三部分总结段行武老师的辨证论治经验,进一步通过临床疗效的总结,研究段老师的学术观点和遣方用药特色,为临床辨证论治和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佳[6](2009)在《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综合评价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制定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诊疗和操作标准,促进该法的临床推广应用。并通过该试验的设计和实施,对本次针灸临床试验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讨论。方法:采用中央随机方法,由国家药品临床研究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GCP中心)承担分配隐藏、中央随机和数据管理。成都、广州、武汉三个城市共九个研究中心承担研究任务。本次试验采用了来自成都、武汉共六个研究中心的部分数据。病例收集时间为为2008年1月4日~2008年12月31日。共纳入167例病例,脱落6例,剔除3例,无中止病例。治疗1组采用铺棉灸疗法(n=61),治疗2组采用叩刺拔罐法(n=5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n=51)。采用综合疗效评分、疱疹指标、疼痛指标、安全性指标和耐受性指标等对三组进行疗效评价,以综合评定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应用。结果:基线情况比较:三组基线状况良好,分组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综合疗效比较: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有显着疗效,总有效率91.7%,但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铺棉灸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综合疗效评分有显着改善,但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疱疹指标比较:铺棉灸组结痂时间比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短(P<0.05);止疱时间及脱痂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指标比较:①铺棉灸组治疗前后疼痛明显减轻,组间比较治疗后疼痛程度铺棉灸组低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铺棉灸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②在镇痛即刻效应方面,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铺棉灸组镇痛起效时间随之缩短,而镇痛维持时间随之增长。③三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第30、60天随访铺棉灸组低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第90天铺棉灸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连续动态观察比较:①铺棉灸组第8-11天和第22天随访,铺棉灸组疼痛强度低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②三组疼痛缓解程度前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第8-11天及第22、30天随访;铺棉灸组疼痛缓解程度大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第60、90天随访,三组间疼痛缓解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综合疗效评分单项指标的连续观测上,“局部痛”在第8-11天,铺棉灸组优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天,铺棉灸组“烧灼感”大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疱数目”在治疗第8、9天,铺棉灸组优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丘疹”在第7、8、10、11天,铺棉灸组疗效不如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余单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指标比较:三组治疗方法临床安全性均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耐受性指标比较:三组耐受性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棉灸疗法在治疗带状疱疹中具有良好疗效,不差于叩刺拔罐疗法及常规西药疗法(口服伐昔洛韦为主)。在促进带状疱疹结痂时间、降低疼痛强度、减少疼痛持续时间、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方面优于叩刺拔罐组和对照组。铺棉灸疗法临床操作可行性好、安全性高、患者接受度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前景。
梁海莹[7](2009)在《带状疱疹住院病人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2006~2008年的带状疱疹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以往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及为前瞻性的临床路径效果评价提供对比资料。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住院病历的信息采集,并进行年份之间的比较,回顾调查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的主要相关情况。主要评价指标包括:1.一般临床资料;2.住院天数;3.住院费用;4.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相关性;5.治疗用药情况;6.合并症情况;7.疾病转归情况。结果本研究收集2006年63例,2007年66例,2008年46例,共175例。三组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平均住院时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P=0.031),由9.68±4.743天上升至11.65±4.453天。住院总费用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而增加517.966元,平均住院总费用由5467.36±2735.76元上升到6967.46±2656.72元,有明显的上升趋势(P=0.008),其中中成药费、中草药费、西药费、放射费、化验费有所增高,检查费、治疗费有所下降。治疗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中医主要使用中药汤剂和中成药,西医以抗病毒药、消炎镇痛药、营养神经药、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为主,并结合外治法、护理以及特色疗法。住院总体合并症发生率为21.7%,以结膜炎、皮损继发细菌感染为主。住院患者中42.3%以痊愈出院,53.1%以显效出院,4.6%以好转出院。结论2006~2008年带状疱疹住院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有上升的趋势,而临床疗效有所提高,提示有必要对临床路径的治疗用药、检查项目等各个环节进行进一步优化,发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色,完善临床路径的制定与管理,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基础上,临床路径有望能够在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临床疗效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亦为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方案的进一步设计和完善提供必需的依据。
杨瑾[8](2007)在《蛇串疮中西医治疗现状》文中研究说明蛇串疮,西医又名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西医治疗常用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神经营养剂,糖皮质激素和镇静止痛药等;激光,窄谱紫外线局部照射,神经阻滞,微波,脉冲短波加脉冲电磁场与高电位疗法联合等物理治疗对后遗神经痛有一定疗效。但价格相对昂贵,而且糖皮质激素有较严重的副作用,对于一些合并有其他病症的特殊患者(如合并糖尿病)不宜使用。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串疮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尤其在缩短病程、缓解疼痛及减少后遗神经痛等方面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且费用较为便宜,易于被患者接受。对头面部重症带状疱疹和坏疽性带状疱疹的治疗具有显着优势。中医治疗本病有很大优势,疗法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突出了祖国医学的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蛇串疮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但蛇串疮中医内治法的规范化及标准化,中药高效复方的筛选以及益气法和补气药在该病治疗中的运用均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近10年相关治疗文献的回顾和复习,以及对中医基础理论和本病临床治疗的学习,作者对于中医内治法治疗本病提出以下两点设想:一是在辨证治疗中引入三焦辨证的方法;二是有明显归经走向的古方如川芎茶调散,瓜蒌散,柴胡疏肝散和二妙散等用于不同神经节段的蛇串疮,这些思路均有待进一步探讨及完善。
孙澍彬,谢伟,吴志华,吴铁[9](2004)在《云南白药辅助卡介苗素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的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观察云南白药联用卡介苗素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 65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 5例 ,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 0 .5g ,静脉滴注 ,Bid。治疗组 3 0例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 ,0 .5 g/次口服 ,qid ,10d为一疗程 ;卡介苗素注射液 ,1mg/次 ,肌肉注射 ,qod。两组治疗 2周 ,随访 3个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 74.3 %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 ,两组比较有显着性意义 (χ2 =6.2 16,P<0 .0 5 )。结论 云南白药联用卡介苗素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疗效明显 ,疗程短 ,使用方便 ,值得推广。
孙澍彬,谢伟,吴志华,吴铁[10](2004)在《云南白药口服联用卡介苗素注射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 :观察云南白药联用卡介苗素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 6 5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n =35 )给予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 0 5g ,每天 2次。治疗组 (n =30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 ,0 5 g/次口服 ,每天 4次 ;卡介苗素注射液 ,1mg/次 ,肌肉注射 ,每天 4次。 10d为一疗程 ,两组均治疗 2 0d ,随访 3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 74 3%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7%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 (Hc=7.0 99,P <0 .0 1) ,且治疗组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与水疱干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云南白药口服联用卡介苗素注射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疗程短 ,使用方便 ,值得推广。
二、云南白药联用聚肌胞治疗带状疱疹36例临床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白药联用聚肌胞治疗带状疱疹36例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治疗方法 |
3疗效判定标准[1]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2)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136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诊断标准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观察内容 |
5 评定疗效标准 |
6 统计处理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带状疱疹中西医研究现状分析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构建及实施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章 带状疱疹西医研究进展 |
1 带状疱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2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诊断及流行病学 |
3 西医治疗 |
第二章 带状疱疹中医研究 |
1 病名认识 |
2 病因病机 |
3 中药内服治疗 |
4 中医外治 |
5 针灸 |
第三章 临床路径国内外开展现状 |
1 临床路径的内涵与发展 |
2 临床路径的特点 |
3 临床路径的优势 |
4 临床路径在国内外的开展情况 |
第四章 建立并实施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的相关探讨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章 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的建立 |
1 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的表单制定 |
2 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的制定 |
第二章 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和评价 |
1 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实施前准备 |
2 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结合临床路径方案的执行情况分析 |
2 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 |
3 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变异对改进路径方案的意义 |
4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 |
附录2 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纳入筛选表 |
附录3 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病人知照流程图 |
附录4 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表 |
附录5 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6 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皮损及疼痛情况评价表 |
附录7 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回顾性调查表 |
附录8 英文缩略语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解毒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中医研究概况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 |
1.3.1 名家治验 |
1.3.2 辨证施治 |
1.3.3 中成药 |
1.3.4 中药外治 |
1.3.5 其他疗法 |
2 西医研究概况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临床表现 |
2.3 治疗概况 |
2.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诊断标准 |
1.1 中医诊断标准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2 一般情况 |
2.1 病例来源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服药方法 |
3.3 观察方法 |
4 观察项目及指标 |
4.1 症状、体征指标 |
4.2 疼痛疗效评价 |
4.3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 |
5 统计学处理 |
6 研究结果 |
6.1 疗前、疗后症状、体征指标综合评分比较 |
6.2 两组疗后综合疗效比较 |
6.3 疼痛指标比较 |
6.4 两组发生后遗神经痛情况比较 |
6.5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组方分析 |
2 现代药理研究 |
3 疗效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5)带状疱疹的中医临床研究及导师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上篇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带状疱疹的中医学研究概况 |
1 传统医学文献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2 近十年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
3 关于带状疱疹的实验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带状疱疹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历史回顾 |
2 流行病学研究 |
3 现代医学发病机理研究 |
4 带状疱疹的神经表现研究进展 |
5 临床用药研究进展 |
6 小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篇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研究一 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 |
临床资料与诊疗标准 |
调查结果 |
讨论 |
临床研究二 带状疱疹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 |
临床资料与诊断标准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下篇导师经验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英文缩略语表 引言 |
1 课题来源 |
2 研究背景 |
3 关于铺棉灸疗法 临床研究 |
1 临床试验设计 |
1.1 研究设计类型 |
1.2 样本量及其计算的依据 |
1.3 随机方法 |
1.4 盲法设计及实施 |
1.5 对照 |
2 研究人群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及脱落处理 |
2.5 研究中止原则 |
3 试验方法 |
3.1 中央随机分组 |
3.2 治疗方案 |
3.3 随访 |
3.4 合并用药 |
3.5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
3.6 研究人员资质情况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观察项目 |
4.2 一般体格检查 |
4.3 安全性观察 |
4.4 疗效观察指标 |
4.5 其他指标 |
5 试验指标评价 |
5.1 可比性评价 |
5.2 疗效评价 |
5.3 安全性评价 |
5.4 其他指标评价 |
6 统计分析 |
6.1 统计分析计划书 |
6.2 数据录入与提取 |
7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7.1 试验方案的优化 |
7.2 研究影响因素的控制 |
7.3 实验室指标的质量控制 |
7.4 研究培训 |
7.5 保障受试者依从性的措施 |
7.6 质量控制体系 |
8 伦理学审查 |
8.1 伦理审查体系 |
8.2 受益与风险 |
8.3 知情同意 |
8.4 受试者的医疗与保护 |
9 临床研究流程图 |
10 试验结果 |
10.1 受试者入选情况 |
10.2 可比性分析 |
10.3 疗效评价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2.1 病名来源 |
2.2 病因病机 |
2.3 辩证论治 |
3 关于治疗方法的讨论 |
3.1 配穴组方的确定 |
3.2 配穴分析 |
4 关于特色疗法—铺棉灸疗法的讨论 |
4.1 概述 |
4.2 铺棉灸治病机制 |
4.3 铺棉灸法的临床应用 |
4.4 选择铺棉灸法的意义 |
4.5 铺棉灸操作的注意事项 |
4.6 关于形成铺棉灸疗法操作标准的讨论 |
5 关于试验结果的讨论 |
5.1 受试者入选情况 |
5.2 可比性分析 |
5.3 疗效分析 |
6 关于本次针灸临床试验设计讨论 |
6.1 循证医学对针灸临床试验的指导意义 |
6.2 临床研究的设计思路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带状疱疹现代研究进展 |
1 带状疱疹流行病学研究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 病因学研究 |
2.2 发病机制 |
2.3 诱发因素 |
2.4 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 |
3 治疗 |
3.1 物理疗法 |
3.2 药物治疗 |
3.3 神经节阻滞疗法 |
3.4 中西医结合疗法 |
3.5 其他疗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2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
2.1 毫针针刺 |
2.2 叩刺拔罐 |
2.3 围刺 |
2.4 火针 |
2.5 穴位注射 |
2.6 电针 |
2.7 耳穴 |
2.8 灸法 |
2.9 综合疗法 |
2.10 铺棉灸疗法 |
2.11 特色疗法 |
3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
3.1 毫针针刺 |
3.2 电针 |
3.3 叩刺拔罐 |
3.4 火针 |
3.5 穴位注射 |
3.6 综合疗法 |
3.7 特色疗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铺棉灸疗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1 皮肤疾病 |
1.1 带状疱疹 |
1.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1.3 神经性皮炎 |
1.4 银屑病 |
1.5 其他皮肤疾病 |
2 神经系统疾病 |
3 其它疾病 |
4 名家经验介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附件2:临床评价量表 |
带状疱疹综合疗效评分 附件3:典型病例 |
典型病例1 |
典型病例2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带状疱疹住院病人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1.1 定义 |
1.2 带状疱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疾病的诱发因素 |
1.4 流行病学 |
2 带状疱疹的西医治疗进展 |
2.1 抗病毒类药物 |
2.2 镇痛治疗 |
2.3 糖皮质激素 |
2.4 维生素B_1、维生素B_(12) |
2.5 免疫调节剂 |
2.6 物理治疗 |
3 带状疱疹的中医病因病机 |
4 带状疱疹的中医内治法 |
4.1 辨证论治 |
4.2 专病专方 |
4.3 中成药 |
5 带状疱疹的中医外治法 |
5.1 外洗 |
5.2 外敷 |
5.3 外涂 |
6 针灸治疗 |
6.1 针刺治疗 |
6.2 灸法治疗 |
6.3 综合治疗 |
7 临床路径的研究进展 |
7.1 临床路径的概念和背景 |
7.2 临床路径的实施步骤 |
7.3 临床路径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 |
7.4 临床路径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
7.5 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的提出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疗效判定标准 |
2 采集及评价的内容 |
3 信息采集表的设计 |
4 统计分析 |
4.1 数据管理 |
4.2 统计分析 |
5 技术路线图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一般临床资料 |
1.1 性别 |
1.2 年龄 |
1.3 医疗付款方式 |
1.4 入院情况 |
1.5 治疗类别 |
2 住院时间 |
3 患者住院时间与住院总费用的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
4 住院费用 |
5 中医证型分析 |
6 治疗用药 |
6.1 中成药针剂 |
6.2 中成药口服药 |
6.3 抗病毒药 |
6.4 消炎镇痛药 |
6.5 营养神经药 |
6.6 抗生素 |
6.7 糖皮质激素 |
6.8 免疫调节剂 |
6.9 外治法 |
6.10 皮损护理 |
6.11 特色疗法 |
7 合并症发生情况 |
8 合并内科疾病情况 |
9 疾病转归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临床资料回顾分析 |
2 住院时间 |
3 住院费用 |
4 住院合并症发生率 |
5 中医的辨证分型 |
6 治疗用药情况 |
7 疾病转归 |
8 总结 |
9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0 设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现行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 |
附录2 带状疱疹病案回顾信息采集表 |
致谢 |
(8)蛇串疮中西医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综述一 蛇串疮中医治疗现状 |
1、中医文献论述 |
2、病因病机 |
3、中医诊断依据 |
4、中医内治法 |
5、中医外治法 |
6、针灸治疗 |
7、穴位注射 |
8、综合治疗 |
综述二 蛇串疮西医治疗现状 |
1化学药物治疗 |
2物理治疗 |
3局部治疗 |
4心理治疗 |
综述三 蛇串疮中西医结合治疗 |
1中药口服联合西药治疗 |
2中药口服联合物理治疗 |
3中西药联合物理治疗 |
病案举例 |
病例一 |
病例二 |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云南白药辅助卡介苗素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
1.对象 |
2.方法 |
3.疗效标准 |
4.统计学处理 |
结 果 |
1.两组疗效的比较 |
2.两组症状观察指标的比较 |
3.不良反应 |
讨 论 |
(10)云南白药口服联用卡介苗素注射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疗效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疗效的比较 |
2.2 两组症状观察指标的比较 |
2.3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四、云南白药联用聚肌胞治疗带状疱疹36例临床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0例临床分析[J]. 马吉全. 青海医药杂志, 2016(09)
- [2]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136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D]. 邱曙光. 郑州大学, 2013(04)
- [3]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构建及实施效果评价[D]. 朱慧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9)
- [4]解毒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型)的临床观察[D]. 王靖.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3)
- [5]带状疱疹的中医临床研究及导师经验总结[D]. 贾苑凝.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1)
- [6]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D]. 刘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02)
- [7]带状疱疹住院病人的回顾性研究[D]. 梁海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1)
- [8]蛇串疮中西医治疗现状[D]. 杨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9]云南白药辅助卡介苗素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的体会[J]. 孙澍彬,谢伟,吴志华,吴铁. 右江医学, 2004(01)
- [10]云南白药口服联用卡介苗素注射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 孙澍彬,谢伟,吴志华,吴铁.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4(01)
标签:带状疱疹论文;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论文; 云南白药论文; 面部神经痛论文; 临床路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