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缓释载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钛表面,成膜性,TAT,碱热处理
缓释载体论文文献综述
陈良建,郑景璞,陈代远,易曼菲,张博[1](2019)在《钛表面CKIP-1 siRNA载体系统缓释涂层的制备及生物学效应的体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层层自沉积(Layerbylayer,LBL)方法在钛表面制备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CaPNPs-CKIP-1siRNA载体系统缓释涂层,研究该涂层的特性及生物学效应。材料与方法:(1)用碱热处理法处理致密钛和多孔钛,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形貌差异;用LBL法在致密钛表面制备不同浓度PLL膜层,用SEM检测PLL在钛表面的成膜性能;2)用水热合成(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9)
郑竑,陈学生,林伟[2](2019)在《TiO_2纳米管阵列/介孔羟基磷灰石复合型药物载体的构建及药物缓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一种骨科钛板表面TiO_2纳米管阵列/介孔羟基磷灰石(m-HA)复合型药物载体,考察阿仑膦酸钠(ALN)在其上的缓释性能。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分别表征TiO_2纳米管阵列及TiO_2纳米管阵列/m-HA复合型药物载体的形貌,并测定其上负载ALN的缓释。结果成功构建了稳定的TiO_2纳米管阵列/m-HA复合型药物载体,相对于TiO_2纳米管阵列具有更大的药物担载量。同时负载在TiO_2纳米管阵列中的ALN在第3d时释放量即达(88.06±6.27)%,从第5d开始,药物释放基本完毕,8d后的总释放率为(94.91±8.51)%;负载在TiO_2纳米管阵列/m-HA复合型药物载体中的ALN在第3d时的释放量仅为(66.51±5.37)%,且在后续的几天里保持持续缓慢释放药物,8d后总释放率达到(97.31±8.22)%。结论 TiO_2纳米管阵列/m-HA复合型药物载体比单纯的TiO_2纳米管阵列具有更大的药物担载量,同时缓释性能更好。(本文来源于《福建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董芝宏,凌嘉艳,黄欣颖,罗志刚[3](2019)在《3种多孔淀粉载体性质及吸附精油缓释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分别制备酶解、叁偏磷酸钠(STMP)交联酶解和辛烯基琥珀酸(OSA)改性多孔淀粉载体,通过吸水率和吸油率评价吸附性,扫描电镜(SEM)观察形貌特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精油分布,并测定淀粉载体对精油的缓释效果。结果显示3种多孔淀粉的吸油率较原淀粉都有显着性提高(P<0.05),OSA多孔淀粉吸油率最高。SEM观察到STMP多孔淀粉有较大空腔,CLSM观察到精油充分吸附在了多孔内部;OSA多孔淀粉对精油保留率最佳,其缓释曲线符合动力学一级和二级方程。(本文来源于《粮食与油脂》期刊2019年06期)
聂全义,徐京京,焦危成,杨振哲,朱庆霞[4](2019)在《碳酸根和氟复合取代磷灰石载体的氟缓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氟离子对骨质疏松症及骨缺损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为避免氟突释和外加物的不利影响,以碳酸根和氟复合掺杂取代纳米羟基磷灰石(CFHA)作为氟释载体,研究碳酸根和氟复合取代对磷灰石结构、形貌和离子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根和氟取代影响磷灰石载体的晶体尺寸和结晶度,调控氟离子的释放,具有可控氟疗效果。同时,缓释体系SBF矿化液中的钙磷离子会促进生物矿化过程与磷灰石的再沉积,从而影响氟释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9年06期)
李霞[5](2019)在《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固定化及缓释载体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Buckwheat Trypsin Inhibitor,BTI)是胰蛋白酶的一种竞争性抑制剂,与胰蛋白酶有特异亲和力,可用于制备亲和填料,实现一步层析法纯化胰蛋白酶。最新研究表明,BTI在体外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够延缓秀丽隐杆线虫的健康寿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已解析了BTI一级序列及叁维结构基础上,本研究制备了抑制活性提高的mBTI突变体,对其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为BTI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参考及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用体外定点突变技术制备了活性提高的突变体mBTI,并对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采用定点突变试剂盒,通过PCR技术构建了pQE-30-mBTI质粒,经大肠杆菌诱导表达、镍柱亲和层析纯化、葡聚糖G25凝胶柱脱盐后,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mBTI,比较了突变体mBTI与BTI的抑制活性,又探究了叁种有机试剂对mBTI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构建了pQE-30-mBTI质粒,经亲和层析纯化得到了电泳纯的mBTI,突变体mBTI的抑制活性明显增强。甲醇降低了BTI的抑制活性,二甲基乙酰胺和乙腈对mBTI有一定增强作用,当乙腈浓度大于40%时,增强作用会减弱。第二部分: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载体,对mBTI进行固定化,并对其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根据CaCl_2浓度、载体与抑制剂体积比和固定化时间叁个单因素结果,设计Box-Behnken中心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佳固定化条件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响应面优化后得到最佳固定化条件为:CaCl_2浓度为5.5%,载体与抑制剂体积之比为1.6:1(mL/mL),固定化时间为31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固定化BTI抑制率为72.4%,与预测值74.3%相差较小,证明用响应面法优化mBTI固定化工艺条件参数准确可信,为制备mBTI缓释载体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叁部分:用叁种方法制备了含mBTI的壳聚糖-海藻酸盐微球,并对其缓释性能进行研究。方法一将mBTI-海藻酸钠溶液直接滴到壳聚糖与CaCl_2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固定(一步法);方法二是将mBTI-海藻酸钠先滴到CaCl_2溶液中,30 min后再转移到壳聚糖溶液中固定(两步法);方法叁是将两步法制备的微球再转移到海藻酸钠溶液中固定(双重交联)。结果表明,一步法制备mBTI-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的包埋率比两步法、双重交联法包埋率高。制备的微球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都可以缓慢释放mBTI,但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速率要快于模拟胃液。在0-10 min内,冻干微球的mBTI释放速率快于未冻干微球,在10 min以后,两种形态冻干微球都可以实现对mBTI的缓慢释放。(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盛学冬[6](2019)在《基于灵芝菌丝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物缓释是药物活性分子与载体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组合后,药物活性分子在体内通过扩散的方式,连续缓慢释放,从而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药物载体是药物递送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影响药物功效的主要因素。药物缓释载体在改善血药浓度水平,降低给药次数,减少药物毒性和改善药物治疗效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灵芝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同时作为传统的中草药具有药食同补的功效。因此,我们选择具有天然中空结构的灵芝菌丝制备药物缓释载体。本文首先利用灵芝子实体经过研磨粉碎得到微米尺度纤维状灵芝菌丝。然后用盐酸对其进行处理。在实验中研究了加入不同浓度盐酸对灵芝菌丝形貌和结构的影响。通过SEM、FT-IR、XRD对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发现经过盐酸处理的灵芝菌丝呈现海绵状结构,并且通过MTT实验验证处理后的灵芝菌丝不会对细胞产生毒性。其次采用液相移植法,以罗丹明B为模拟药物验证实验的可行性,采用FT-IR、XRD、SEM等方法对灵芝菌丝进行表征,对比不同浓度盐酸处理过后灵芝菌丝的载药量与缓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盐酸浓度为22.2%条件下处理的灵芝菌丝呈现出良好的载药性能。载药量可以达到157.68 mg/g。在37℃的模拟体液(Simulation of body fluids)缓冲体系下进行药物缓释实验,结果表明罗丹明B/灵芝菌丝在12 h时缓释率可以达到51.4%,24 h时缓释率可以达到56.23%。再以卡托普利为模型药物,进行药物的装载与缓释,采用SEM、XRD、FT-IR等方法对组装体卡托普利/灵芝菌丝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卡托普利/灵芝菌丝在SBF中前6 h释放率达60.99%,之后缓释曲线趋于平缓,48 h缓释率可以达到80.34%。最后将布洛芬为模型药物,将其负载于灵芝菌丝中,对组装体进行表征,监测其在模拟体液的释放过程。布洛芬/灵芝菌丝在SBF中释放前2 h释放率42.55%,在7 h释放率达59.6%,48 h缓释率可以达到83.79%。通过大肠杆菌抑菌试验验证了布洛芬/灵芝菌丝缓释液随着释放时间的增加,抑菌效果明显增强。同时验证布洛芬/灵芝菌丝缓释液对发热大鼠的作用效果,表明布洛芬/灵芝菌丝对发热大鼠具有更持久的退热效应。(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梁开然[7](2019)在《基于灵芝孢子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灵芝孢子(GLS)是灵芝的种子,具有天然形成的空腔结构,由于其无毒副作用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药物缓释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将GLS作为载体,研究其在药物缓释方面的应用,探索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可行性及缓释功能。采用物理化学结合的方法处理GLS实现微区破壁,进而形成空腔内外连通状态的灵芝孢子微球(GLS'),以罗丹明B(RhB)为模拟负载目标药物,证明了实验的可行性,以布洛芬(IBU)和枸橼酸他莫昔芬(TAM citrate)为模型药物与GLS'组装,通过紫外光谱、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进行了表征,并监测了药物组装体的释放过程,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将RhB与GLS'进行组装,监测了组装体RhB/GLS'在模拟体液(SBF)中的释放过程,通过在SBF中的释放曲线可知,6 h累计释放量为28.71%,24 h累计释放量为55.27%,48 h累计释放量达到60.96%;然后将处理前后的GLS及GLS'与NRK-52E细胞共同孵育,72 h后细胞的存活率未发生明显变化,证明了GLS及GLS'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处理工艺也未对其生物相容性造成影响,可进一步用于药物缓释的载体研究;(2)将布洛芬(IBU)与GLS'进行组装,组装体IBU/GLS'在SBF中进行了体外释放实验,6 h累计释放量为31.37%,24 h累计释放量为57.95%,48 h累计释放量达到62.56%;利用IBU/GLS'对大肠杆菌进行抑菌性能分析,结果显示IBU/GLS'在48 h释放液的抑菌圈直径远大于12 h释放液的抑菌圈直径;随即利用干酵母建立SD大鼠发热模型,检查组装体IBU/GLS'对高温大鼠模型的退热效应,IBU药物组7 h后,大鼠体温继续升高,IBU/GLS'组在12 h仍有明显退热效应;(3)将TAM citrate与GLS'进行组装,监测了组装体TAM citrate/GLS'在SBF中的释放过程,通过SBF中的释放曲线可知,6 h累计释放量为30.57%,24 h累计释放量为53.29%,48 h累计释放量达到59.37%。并在细胞水平检测组装药物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GLS'作为药物载体的缓释性能。(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吴育藩[8](2019)在《以分子筛为载体的两种缓释型保鲜包装膜的制备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葡萄皮薄肉软、含糖含水高、营养成分丰富,容易遭受病原菌侵染而腐烂,经济损失严重,贮藏保鲜技术对葡萄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SO_2保鲜仍然是现代葡萄保鲜技术中最有效的保鲜方式,但存在释放速率快、释放周期短、不稳定、易造成葡萄漂白伤害等问题。随着人们对果蔬使用保鲜剂引起残留问题的关注,开发安全、无毒的保鲜剂或保鲜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开发了一种性能稳定、持续时间长且残留量低的SO_2缓释保鲜剂,同时,选取天然抑菌物质丁香酚作为可取代SO_2保鲜剂的生物保鲜技术做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旨在为葡萄采后防腐保鲜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现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研究选择13X分子筛为试验材料,采用碱处理方法对其进行改性。通过设计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分子筛的最佳改性工艺:NaOH浓度1.5 mol/L、浸渍温度90℃、时间2 h,并对改性前后分子筛的结构进行了表征。BET的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分子筛其比表面积较原样增大了76%,孔径增大了31%,孔体积是原样的4.5倍,且在N_2吸附/脱附测定中于中压段(0.4<P/P_0<0.8)出现了明显的滞后环,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介孔;FT-IR、XRD的结果显示,碱处理没有破坏分子筛结构,相应特征峰的峰型仍保持完整,且特征吸收峰强度增加,相对结晶度提高;改性后的分子筛在SEM下,表面结构更加规整光滑,絮状不规整物种被脱除,间隙更为整洁、通畅,孔隙率增大。改性后的分子筛吸附容量和吸附能力显着提高,适合作为吸附质的载体物质。2、以LDPE、LLDPE为基体树脂,13X分子筛/丁香酚复合材料为填料,与适量助剂混合均匀后,通过挤出造粒并吹塑成一系列不同分子筛含量的复合保鲜膜。透氧透湿的结果显示:复合薄膜水蒸气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均随着分子筛含量的增加而上升,且氧气透过率上升速度非常快;弯曲和拉伸性能的结果显示:加入分子筛后薄膜刚性略有降低,但柔韧性和延展性增强,总体的综合力学性能提高;复合薄膜FT-IR图谱中既含有PE的特征峰,又含有分子筛的特征峰,且薄膜表面和断面在SEM下均未出现明显团聚现象,说明分子筛可以较好地分散在基体树脂中。将复合薄膜应用于葡萄保鲜实验并对贮藏期间丁香酚含量进行测定,发现低分子筛含量(<5%)的薄膜可以延缓葡萄果实的腐烂,而高分子筛含量(7.5%、10%)的薄膜则可完全抑制链格孢菌的生长,腐烂率为0%,且贮藏期22 d结束后复合薄膜中仍存有5.04%的丁香酚残留量。3、以前期改性的13X分子筛为载体,制备了一种缓释型双组份SO_2-ClO_2复合保鲜膜,选择基本不透氧不透湿的BOPP膜为最外层膜隔绝空气,中间为具有一定透氧透湿能力的PVC膜或PE膜,与葡萄直接接触的最内层为无纺布材料,将亚硫酸盐类、氯酸钠、缓释剂、吸水剂等成分通过胶黏剂均匀分布在两层膜中间,形成快速和慢速两种释放层。通过双组份气体的释放量和释放规律,确定了复合保鲜膜的工艺配方为焦亚硫酸:氯酸钠:分子筛=5:1:0.3。并将制备的复合保鲜膜运用于接种链格孢菌的葡萄活体实验中,发现双组份复合薄膜保鲜效果显着,22 d内的腐烂率均为0%,且葡萄果实内SO_2最大残留量为7.93 mg/kg,符合FDA对葡萄中SO_2残留的限量标准。(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宣民[9](2019)在《二氧化硅基农药缓释载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部分农药因持效期短,需要反复多次喷施及使用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从农药剂型角度出发,开发农药缓释剂,延长药物持效期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以持效期短的阿维菌素为模型药物,使用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作为缓释剂载体,制备不同结构、不同形貌、不同孔道结构、不同粒径的缓释体系,研究缓释性能及缓释过程。(1)不同农药缓释剂载体制备方法:分别制备介孔二氧化硅(介孔二氧化硅MSS、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MSR)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S、蠕虫状孔道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S-W、有序直孔道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S-O及不同粒径的HMSS-O(160-550nm))。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仪、X-射线衍射仪进行结构分析:MSS前躯体适宜的合成条件为:25℃下,搅拌转速为1200rpm;采用先加入氨水,后加入TEOS的加料顺序;TEOS和CTAB的相对浓度为1:0.09-1:0.12。利用前躯体制备的MSS,呈现单分散的球状形貌,粒径550nm,具有高度有序的径向介孔;双模板制备的MSR呈现规整的棒状形貌、良好的单分散性和较大的长径比(>20),具有蠕虫状的介孔;两种载体材料孔径分布较窄,比表面积、孔容较大,为药物活性组分提供优良的吸附和扩散条件。采用水刻蚀法制备HMSS和碱刻蚀法制备HMSS-O、HMSS-W,均具有独特核壳结构的球状材料,孔径分布均较窄,比表面积、孔容较大,为药物活性组分提供有利的吸附和扩散条件。其中HMSS、HMSS-O壳层含有高度有序的径向直介孔孔道,而HMSS-W具有独特的蠕虫状介孔壳层。(2)通过超声浸渍法负载阿维菌素,制备不同的阿维菌素缓释体系。红外光谱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结果表明阿维菌素负载成功;载药量和包封率随载体粒径增大而增大;对于同粒径载体材料,比表面积越大,载药量和包封率越大;中空结构载药量和包封率较单一介孔结构具有优势。碱刻蚀制备的有序直孔道结构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S-O-550)载药量和包封率相对较大,分别为41.40%、70.65%。棒状介孔二氧化硅MSR因其较大的长径比也获得较大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43.29%、76.35%。(3)培养法缓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浸渍法制备的各缓释体系与阿维菌素原药相对比,有不同程度的缓释效果。具有较大粒径、有序径向直孔道、中空介孔结构的球状材料制备的缓释体系缓释时间较长、缓释速度较慢,经160h的释放后,Av@HMSS-O-550的药物活性组分的累计释放率仅为51.12%。制备的缓释体系的药物释放均为扩散过程,采用四参数Weibull数学模型能很好的拟合不同的缓释体系的药物释放过程,拟合度R>0.97。(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杨平,刘青松,石广辉,李华,董宏标[10](2019)在《稻壳作为缓释碳源及载体的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稻壳可作为废水处理的外加碳源,通过适当改性处理可提高其应用性能。为探索稻壳的改性条件,以不同浓度的NaOH、Ca(OH)_2、NaClO为改性试剂对稻壳进行改性处理,并研究了改性后稻壳的表面结构、芽孢杆菌吸附量、静态释碳量、可生化性以及成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6%NaOH、0.9%Ca(OH)_2和3%NaClO处理对稻壳表面糙化、芽孢杆菌吸附性和静态释碳能力有良好的提升效果。在此叁组中, 6%NaOH处理后稻壳可生化效果最佳, CD_(600)增长率为其他处理组的4倍;纤维素含量增加了16.03%,灰分含量显着降低,仅剩4.9%;且结构改性效果最为明显,适用于稻壳改性优化。(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缓释载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构建一种骨科钛板表面TiO_2纳米管阵列/介孔羟基磷灰石(m-HA)复合型药物载体,考察阿仑膦酸钠(ALN)在其上的缓释性能。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分别表征TiO_2纳米管阵列及TiO_2纳米管阵列/m-HA复合型药物载体的形貌,并测定其上负载ALN的缓释。结果成功构建了稳定的TiO_2纳米管阵列/m-HA复合型药物载体,相对于TiO_2纳米管阵列具有更大的药物担载量。同时负载在TiO_2纳米管阵列中的ALN在第3d时释放量即达(88.06±6.27)%,从第5d开始,药物释放基本完毕,8d后的总释放率为(94.91±8.51)%;负载在TiO_2纳米管阵列/m-HA复合型药物载体中的ALN在第3d时的释放量仅为(66.51±5.37)%,且在后续的几天里保持持续缓慢释放药物,8d后总释放率达到(97.31±8.22)%。结论 TiO_2纳米管阵列/m-HA复合型药物载体比单纯的TiO_2纳米管阵列具有更大的药物担载量,同时缓释性能更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缓释载体论文参考文献
[1].陈良建,郑景璞,陈代远,易曼菲,张博.钛表面CKIP-1siRNA载体系统缓释涂层的制备及生物学效应的体外研究[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郑竑,陈学生,林伟.TiO_2纳米管阵列/介孔羟基磷灰石复合型药物载体的构建及药物缓释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2019
[3].董芝宏,凌嘉艳,黄欣颖,罗志刚.3种多孔淀粉载体性质及吸附精油缓释性研究[J].粮食与油脂.2019
[4].聂全义,徐京京,焦危成,杨振哲,朱庆霞.碳酸根和氟复合取代磷灰石载体的氟缓释研究[J].中国陶瓷.2019
[5].李霞.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固定化及缓释载体的制备[D].山西大学.2019
[6].盛学冬.基于灵芝菌丝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7].梁开然.基于灵芝孢子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8].吴育藩.以分子筛为载体的两种缓释型保鲜包装膜的制备与应用[D].湘潭大学.2019
[9].李宣民.二氧化硅基农药缓释载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9
[10].杨平,刘青松,石广辉,李华,董宏标.稻壳作为缓释碳源及载体的改性研究[J].生态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