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支架用复合材料研究

完全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支架用复合材料研究

论文摘要

心血管支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因其对病人的损伤较少,无需手术等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传统金属裸支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但是由于其永久的存在于血管内会引起血管晚期炎症如再狭窄等问题,完全生物可降解支架因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使用低毒的乳酸锌作催化剂,通过开环聚合合成了不同旋光性的丙交酯(L-LA或DL-LA)与三亚甲基碳酸酯(TMC)的几种单体比例不同的共聚物。以上述共聚物为基体,以聚羟基乙酸聚乳酸共聚物(PLGA)纤维为增强相制备完全可降解复合材料。制备复合材料的目的是弥补聚丙交酯、三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PTMC-LLA)与传统完全生物可降解支架材料—左旋聚乳酸(PLLA)—相比而表现出的力学性能的下降。增强相纤维采用氧气等离子体溅射的方法进行表面处理,与共聚物基体相复合后,再置于100℃真空环境下进行热处理两小时。采用核磁共振法、差示扫描量热法、体积排阻色谱测试法、静力拉伸试验等方法对所得共聚物及其复合材料进行了测试,并在模拟人体环境下进行体外降解实验和动物体内降解实验。经过比较不同组分的共聚物及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通过等离子和热处理的纤维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比未经表面处理的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或基体材料的拉伸性能具有明显改善。最终得到的复合材料与最常用的聚乳酸支架材料具有相近的拉伸强度,且与共聚物比较具有较快的降解速率;这是因为PLGA纤维的降解速度比共聚物快,所以复合材料在体内降解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进行调节,有利于支架在体内的降解和排出。体内降解实验证明PTMC-LLA共聚物比PLLA和PTMC-DLLA共聚物的降解速度慢,这有利于维持其力学性能从而保证了降解初期支架的力学性能。因此,由丙交酯和三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为基体,丙交酯-已交酯共聚物纤维为增强相制备的复合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力学性能、优秀的柔韧、较小的结晶度和降解后较小的酸度,及可调节的降解速率,可望成为新一代的心血管支架材料。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心血管介入治疗法简介
  • 1.2 冠状动脉支架发展历史
  • 1.2.1 金属裸支架(BMS)概况
  • 1.2.2 药物洗脱支架(DES)概况
  • 1.2.3 完全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支架(TBS)概况
  • 1.3 常用生物医用可降解材料概述
  • 1.3.1 聚乳酸简介
  • 1.3.2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简介
  • 1.3.3 可降解聚合物的降解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PLLA均聚物、PTMC-LLA与PTMC-DLLA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 PLLA均聚物、PTMC-LLA与PTMC-DLLA共聚物的合成
  • 2.1.1 试剂和药品
  • 2.1.2 D,L-丙交酯(D,L-LA)和L-丙交酯(L-LA)单体的制备
  • 2.1.3 三亚甲基碳酸酯(TMC)单体的制备
  • 2.1.4 PTMC-LLA与PTMC-DLLA共聚物和PLLA均聚物的合成
  • 2.2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 2.2.1 结构性能测试仪器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TMC-LLA共聚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原料
  • 3.1.2 增强纤维的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 3.1.3 样品制备
  • 3.1.4 材料性能的仪器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LLA和PTMC-LLA共聚物的拉伸性能
  • 3.2.2 未经等离子处理PLGA纤维增强PTMC-LLA共聚物的拉伸性能
  • 3.2.3 等离子体处理PLGA纤维增强PTMC-LLA共聚物的拉伸性能
  • 3.2.4 增强纤维表面的粗糙度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5 增强纤维表面功能基团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LLA均聚物和PTMC-LLA共聚物的体外降解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原料
  • 4.1.2 样品制备
  • 4.1.3 体外降解实验
  • 4.1.4 材料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聚合物吸水率的变化
  • 4.2.2 聚合物失重率的变化
  • 4.2.3 聚合物分子量的变化
  • 4.2.4 聚合物降解过程中组分的变化
  • 4.2.5 聚合物降解过程中热性能的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LLA均聚物和(D)L-LA-TMC聚合物的体内降解行为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5.1.2 测试仪器
  • 5.1.3 动物实验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体内降解实验
  • 5.2.2 聚合物的吸水率、失重率和分子量的变化
  • 5.2.3 聚合物体内降解中热性能的变化
  • 5.2.4 聚合物体内降解中表面形貌的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生产技术及研究进展[J]. 石化技术 2016(03)
    • [2].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开发技术和市场调研[J]. 工程塑料应用 2020(03)
    • [3].降冰片烯与α-烯烃共聚物薄膜的性能研究[J]. 合成纤维 2016(11)
    • [4].衣康酸-天冬氨酸共聚物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的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7(04)
    • [5].含磷阻燃耐高温聚芳醚/聚芳醚酮共聚物合成与表征[J]. 高分子学报 2016(04)
    • [6].氟-硅-醋-丙共聚物制备及其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 中国胶粘剂 2016(07)
    • [7].水溶性AA/AM/AHPSE/DNDA四元共聚物驱油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5(10)
    • [8].共聚物的应用和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 2011(12)
    • [9].Polymer Latex上调SBR法共聚物价格[J]. 上海塑料 2010(01)
    • [10].二氧化碳共聚物研发创三项世界第一[J]. 河南化工 2009(02)
    • [11].二氧化碳共聚物研发创3项世界第一[J].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09(04)
    • [12].我国二氧化碳共聚物产业化开拓获新突破[J]. 深冷技术 2009(03)
    • [13].我国二氧化碳共聚物研究创七项世界第一[J]. 上海化工 2009(08)
    • [14].我国二氧化碳共聚物研究创7项世界第一[J]. 中外能源 2009(08)
    • [15].氨基酸衍生联酚与聚乙二醇两亲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 塑料 2009(04)
    • [16].蓖麻油与乳酸的共聚物合成与表征[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8(08)
    • [17].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能[J].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17(01)
    • [18].羟基聚硅氧烷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 有机硅材料 2016(02)
    • [19].丙烯酸十八酯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材料导报 2016(06)
    • [20].新型四元共聚物的合成及阻垢性能评价[J].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5(01)
    • [21].聚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改性聚乳酸的研究[J]. 工程塑料应用 2015(04)
    • [22].可熔融丙烯腈-N-乙烯基咪唑共聚物及纤维的制备与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10)
    • [23].己内酰胺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24].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 石油化工 2013(12)
    • [25].AM/AA/AMPS/NPAB四元共聚物驱油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 2014(01)
    • [26].丙烯酸丁酯/异戊二烯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4(07)
    • [27].聚丙烯酸-聚氨酯-丁烯醛共聚物的复鞣应用研究[J]. 中国皮革 2013(13)
    • [28].无卤阻燃丙烯腈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3(09)
    • [29].苯胺与吡咯共聚物空心球的自组装制备及性能[J]. 高分子学报 2012(03)
    • [30].新型两性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12(07)

    标签:;  ;  ;  ;  ;  

    完全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支架用复合材料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