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沿溪公路路基砂土液化处理探讨

山区沿溪公路路基砂土液化处理探讨

卿江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17)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山区沿溪公路路基砂土液化的机理,以及影响其液化的因素等。进一步探讨路基砂土液化的评判方法,以及有效的处理措施,以降低砂土液化的发生率。

【关键字】山区沿溪公路;路基砂土液化;处理;评判

近年来我国西南山区发生地震的频率不断增加,对加快灾后重建过程中的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西南地区遭受了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后导致山区部分公路路基开裂、垮塌、不均匀沉降、桥梁墩台滑移、墩柱、支座破坏等,为确保灾后重建工程得以安全保障,为此对因地震引起路基砂土液化破坏路段进行分析与处理。

一、路基砂土液化的机理

还未发生地震时,有砂承担全部的外力,而水只承担其自身的压力。此时的路基砂土保持弹性压缩变形,稳定性较强。但当发生地震时,有地震引起的剪力,导致砂产生改变其排列状态而产生滑移。再加上排水不畅等原因,使得外部应力转移至水中,由水承担超孔隙水压力,并随着振动持续增加,而不断降低有效应力。当达到一定的限度时,路基砂土开始失去稳定性,直到全部应力都转移至水中,此时,而;则路基砂土完全丧失对剪力的抵抗力与承受力,造成对建筑物及地面的破坏,即路基砂土液化。

二、影响路基砂土液化的因素

(一)动荷条件

动荷条件包括地震的强度与地震的持续时间。即:当地震的强度越大,路基砂土更容易发生液化;当地震的持续时间越长,路基砂土更容易发生液化;反之,当地震的强度越小、地震的持续时间越短时,路基砂土发生液化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

(二)埋藏条件

由于不同的埋藏条件下,砂土的原始应力状态不同,也会造成路基砂土液化的差异性。即:上覆压力越小,路基砂土更容易液化。所以,当地震发生时,埋藏深度越浅的路基砂土越容易发生液化。反之,埋藏深度越深的路基砂土,其发生液化的可能性越小,当深度>20m时,其液化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另外,地下水位越高,路基砂土液化的机率也越高;反之,地下水位越低,路基砂土液化的机率也越低。

(三)土性条件

在土的固相成分中,包括有机物、非晶体材料、盐类、结晶质黏土矿物、结晶质非黏土矿物等。因此,对土性条件的分析较为复杂。总的来说,较细的砂土更容易发生液化,因为较细的砂土中,孔隙水在外力的作用下更加难以排出,故而产生路基砂土液化。

三、路基砂土液化的评判方法

目前,对路基砂土液化的评判方法主要有:①动剪应力法;②概率法;③规范法。其中,动剪应力法需要采用原状土样,其采样较难,使得其评价结果存在差异性;而通过使用概率法所得的结果同样具备不准确性;规范法基于SPT(现场实测资料),其操作简单,并且结果准确度较高,因此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但是规范法不能对路基砂土潜在层的空间性质进行反映和判断,不能为风险评价和工程可靠性设计提供数据参考和支持。

规范法的公式为:

四、路基砂土液化的处理

由于地震难以预测,其发生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对于山区沿溪公路路基砂土液化的处理,可根据当地的地质资料以及实验资料,对可液化砂土层的厚度、埋藏深度以及液化程度等进行分析和判断,以此得出其对山区沿溪公路的影响程度。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有效的节省投资,并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进而采取更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以作处理。

(一)地基处理

1、加固处理

对山区沿溪公路路基砂土液化的加固处理,有效的方式包括:砂桩挤密法、振冲碎石桩、袋装砂井等。

①砂桩挤密法:在松散的填土地基或者砂性土上,采用冲击荷载或者振动等施工方式,在路基中间成孔,并将砂挤入土中,进而使路基砂土中形成密实的砂柱体,以此对地基进行加固的作用。其工作原理为:砂土在的成桩过程中,对周围砂层进行的振密和挤密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砂土地基的负荷力与承载力,对砂土液化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

②振冲碎石桩:在软弱的地基上,采用振动、水冲或冲击的方式,使地基成孔,并将砂或者碎石等粗骨料通过挤压填入孔中,进而能够形成密实的柱体,以提高砂土地基的负荷力与承载力,完成对地基的加固处理。

③袋装砂井:在砂土地基的建设过程中,事先设置竖向袋装砂井。并通过路堤的自重,或者直接在地表进行加载预压等手段,以此加大砂土地基的排水量,使得砂土中孔隙水减少,进而使砂土更加密实和坚固。以此降低路基砂土液化的发生率,并提高砂土地基的强度。

2、地基处理效果对比分析

在进行加固处理之后,再对三种不同的加固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首先通过预压的方式,记录并分析采用三种不同加固方式地基的侧向位移量、淤泥夹砂层标准贯入击数、平均沉降量的数据变化,其结果见表1。

表1侧向位移量、淤泥夹砂层标准贯入击数、平均沉降量的数据变化

通过表1可知,袋装砂井处理段的侧向位移量、平均沉降量最大,砂桩挤密法处理段则次之,而振冲碎石桩处理段的变化量最小。可以得出结论,即:袋装砂井的加固效果最好,砂桩挤密法次之,而振冲碎石桩的处理效果则一般。但是在提高软土层的强度方面,砂桩挤密法的效果最好;而在提高可液化砂土层的强度上,振冲碎石桩的效果最好。因此,在采用三种不同加固方式的选择上,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才能有针对性的提高路基的强度。

3、液化消除处理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三种使用不同加固处理方式路基的静力触探结果、标准贯入法,得出三种路基的液压评判结果,以及其最小抗液化安全系数。检测结果如表2。

表1三种采用不同加固处理方式的砂土层抗液化状态

由上表可知,振冲碎石桩对砂土液化的处理效果最好,但振冲碎石桩的工程造价成本较高,而砂桩挤密法也能满足砂土液化的处理要求,并且其工艺较为简单,工程造价成本也较低。在具体的砂土液化处理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更科学合理的加固处理方式,以降低山区沿溪公路路基砂土液化的发生率。

五、结语

当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道路桥梁均会发生相应的影响,比如路面裂缝、路基下陷等。其中主要的原因为路基的砂土液化,只有深入的研究影响其液化的因素,并采取科学合理的评判手段,以及处理方案等。才能有效的提高路基的强度,降低砂土液化的发生率,为地震多发区公路的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武刚.安徽地区饱和粉土路基液化及抗震液化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陈远川.山区沿河公路水毁评估与减灾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

[3]李俊.山区公路水毁路基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D].长安大学,2013.

[4]侯怀亮.路基中砂土液化问题的设计方案选择[J].路基工程,2012,06:141-143+146.

[5]蔡红超.基于中心点法的砂土液化评判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标签:;  ;  ;  

山区沿溪公路路基砂土液化处理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