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曲霉菌与气道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探讨烟曲霉菌性哮喘和ABPA的发病机制

烟曲霉菌与气道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探讨烟曲霉菌性哮喘和ABPA的发病机制

论文题目: 烟曲霉菌与气道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探讨烟曲霉菌性哮喘和ABPA的发病机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老年医学

作者: 张志红

导师: 刘荣玉

关键词: 烟曲霉菌,酵母菌多聚糖,样受体,白细胞介素,支气管原代上皮细胞

文献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背景 哮喘急性发作及死亡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昼夜节律性。烟曲霉菌孢子是空气中传播最广的霉菌之一,遍布室内外,其孢子直径在2-3μm,能被人吸入并且到达各级支气管和肺泡。孢子被吸入呼吸道后,可能会被清除,也可能会黏附到气道上皮细胞表面,接着芽生,而其芽生后的菌丝成为烟曲霉菌致病的主要形式。研究发现对烟曲霉菌过敏的人很多,表现出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和哮喘样反应,甚至致死。气道上皮组织连接内外环境,除具备生理屏障作用外,在局部炎症反应中亦起重要作用,它可能通过其表面的Toll样受体识别微生物的某些成分从而参与机体先天免疫反应,Toll样受体则是连接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的桥梁。此外,气道上皮还是炎症产物的重要来源,可以产生重要的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IL-6和IL-8。 目的 (1) 研究烟曲霉菌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可能的ABPA和哮喘样反应的机制;(2) 研究呼吸道上皮细胞识别微生物的可能受体机制。 方法 (1) 将A549细胞和原代支气管上皮细胞分别与经不同方法处理的烟曲霉菌菌丝片段和孢子共培养,镜下观察上皮细胞形态学改变;菌丝以及孢子的黏附作用 (2) 同时收取培养悬浮液;(3) 制备cytospin,MGG染色观察气道上皮细胞系A549对于孢子的吞噬作用;(4)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气道上皮细胞系A549上TLR2和TLR4的表达以及(5) 测定培养悬浮液内IL-6和IL-8水平。 结果 (1) A549以及支气管原代细胞形态学改变 在与酵母菌多聚糖、热灭活菌丝片段、射线灭活菌丝片段、灭活孢子、TNF-α共培养24小时后,A549细胞形态和支气管原代细胞形态未发生明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炎性因子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第二节 烟曲霉菌及其导致的相关疾病

第三节 气道上皮细胞识别并清除病原体的机制

第二章 本课题研究范围

第三章 酵母菌多聚糖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系(A549)的作用

第四章 烟曲霉菌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系A549和原代支气管上皮细胞的作用

第五章 TOLL样受体在气道上皮细胞系A549识别烟曲霉菌中的作用机制

第六章 The interaction of Aspergillus fumigatus and airway epithelial cell line A549

第七章 总结

附1 中英文对照表

附2 致谢

附3 个人简历

发布时间: 2005-09-07

参考文献

  • [1].JNK调节支气管哮喘气道上皮细胞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D]. 黄国华.南方医科大学2018
  • [2].人气道上皮细胞抗菌肽hBD-2诱导表达的信号途径及影响[D]. 廖伟.第三军医大学2006
  • [3].铜绿假单胞菌脂多糖上调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MUC5AC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D]. 颜伏归.浙江大学2008
  • [4].淋巴细胞微粒对气道上皮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邱倩.第三军医大学2015
  • [5].SIGIRR对气道上皮TOLL样受体致炎信号通路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椿.第三军医大学2009
  • [6].渗透压对人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5AC分泌的调控研究[D]. 涂静.重庆医科大学2011
  • [7].气道酸性微环境对气道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D]. 许瑞.重庆医科大学2014
  • [8].香烟烟雾暴露诱导的小鼠肺部损伤模型中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研究[D]. 周宏斌.浙江大学2014
  • [9].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及白介素17A在慢阻肺及哮喘中的分子机制研究[D]. 赖天文.浙江大学2017
  • [10].连环素p120在香烟烟雾诱导的气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D]. 秦生辉.华中科技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TLR4及MD2在内毒素激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李永旺.第三军医大学2003
  • [2].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和BALB/c小鼠呼吸道水通道蛋白-5的表达及其与哮喘的相关性研究[D]. 张景熙.第二军医大学2004
  • [3].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磷酸二酯酶4活性和表达的变化及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的影响[D]. 汤慧芳.浙江大学2005
  • [4].新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突变体治疗哮喘作用的实验研究[D]. 周林福.南京医科大学2005
  • [5].Toll样受体2及Toll样受体4与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关系的研究[D]. 刘颖.复旦大学2005
  • [6].CpG-ODN对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气道重塑及ADAM33基因表达的影响[D]. 揭志军.复旦大学2005
  • [7].肺泡巨噬细胞与烟曲霉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D]. 廖军.第三军医大学2005
  • [8].Toll样受体及其信号通路在角膜真菌感染中的作用[D]. 高建鲁.山东大学2006
  • [9].烟曲霉致病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焦立新.吉林大学2007
  • [10].烟曲霉菌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D]. 龙飞.上海交通大学2008

标签:;  ;  ;  ;  ;  

烟曲霉菌与气道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探讨烟曲霉菌性哮喘和ABPA的发病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