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刊评出2002年中国渔业十大新闻事件(论文文献综述)
王翰晨[1](2021)在《《世界知识》研究(1934-1949)》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知识》的创刊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国际上,受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与剥削;法西斯势力上台并打破了国际局势的稳定;苏联在这一时期积极进行经济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国内,日本侵华加剧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国民政府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加紧从军事上围剿红军;国民党在文化出版上严加审查,限制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苏联之友社”中的国际问题学者通过商讨,决定创办一份站在共产党的立场,向群众介绍国际时事问题的刊物,《世界知识》就此应运而生。《世界知识》在1934年9月创刊于上海,以“帮助读者认识世界”为宗旨,向读者传达国际时情,研讨国际问题,团结了一大批关注国际问题的学人。《世界知识》创刊后历经不同年代的洗礼,全面抗战时期曾先后辗转于汉口、广州、香港等地,虽于1941年12月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及国民党的阻拦而停刊四年,但在抗战胜利后立即酝酿复刊,至1949年3月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世界知识》的内容以介绍和评论国际时事问题为主,《世界知识》在不同的时期均有不同的关注重心。在20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殖民地的侵略,《世界知识》重点关注了意阿战争问题,坚决支持阿比西尼亚的反侵略斗争。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世界知识》重点分析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及日本的侵华行为,介绍中国的积极抗战,传播国际舆论对战争双方的不同态度。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成为世界上的头牌超级大国,《世界知识》对美苏关系及美苏战后的动向跟进报道,介绍了美苏之间的矛盾冲突、美苏关系与世界和平问题、美苏换文事件、美国的扩张主义政策及美国援华问题、苏联的和平对外政策及经济政治建设等内容。除了这些重大国际热点问题,《世界知识》还注意到军备扩张、殖民地、战时中立主义、战后民族解放等问题。在关注和研究国际时事问题之外,《世界知识》还帮助和指导读者学习研究国际问题的相关理论方法,向读者介绍具有文艺性和文学性的内容,传播科普性和通俗性的知识。专业性的学术研究方法与普及性的内容共存,符合其综合性的刊物性质,也深得读者喜爱。《世界知识》在其十余年的办刊生涯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起到了一系列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研究《世界知识》的办刊历程对于当今时代的同类刊物的发展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李佳[2](2020)在《《人民日报》“人民眼”专题报道研究》文中认为《人民日报》的“人民眼”专栏于2015年1月创办,以“顶天立地研究问题”“吃透两头讲好故事”为遵循,以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重磅作品为宗旨,创办短短两年时间,就获得了第27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因此极具学术研究的价值。鉴于此,文章对于“人民眼”2015年至2018年四年刊发的所有专题报道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它的创办背景、版面呈现、报道内容与特色,探讨“人民眼”专题报道的价值以及对于同类报道有何启发。该专栏的产生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密切的关系,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的导引,党报开始由“精英化”走向“平民化”的时代要求,技术革命迫使报纸转向深度报道的传媒格局,都是促使“人民眼”专栏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四年的报道中,“人民眼”的呈现方式形成了一定的规律,从报道时间上看,“人民眼”专栏逐渐稳定在周五出版;从报道数量上看,该专栏的数量在逐年减少;从记者队伍来看,“人民眼”启用《人民日报》的品牌记者,拥有高端的记者群体;从版面看,“人民眼”占据记者调查版整版进行强势报道,通过基本栏的设置以及线条、图像、色彩的精心搭配丰富了版面语言,使得版面风格大气而别致。“人民眼”专题报道拥有丰富的报道题材,以时政类、民生类、社会类以及文化类专题为主。其中,时政类专题凸显党报使命,包括精准扶贫问题、干部作风问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问题三种;民生类专题关切百姓利益,以直面百姓生活难点、观照弱势群体的权益、聚焦广大农村地区为主;社会类专题专注热点话题,以创新领域资讯、城市与乡村的建设问题、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为中心;文化类专题关切传统文化,眷注民间文化的发展现状,建构历史文化与商业化之间的平衡。“人民眼”的专题报道在标题、叙事、传播策略三个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标题制作上,包括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两种结构,此外,还巧妙运用了编者按和插题两种新兴的标题形式;其叙事特色表现为故事化叙事、多视角叙事以及细节化叙事;在报道策略方面,善于挖掘“典型”,采用多元渠道的传播方式,致力于打造“中性”的调查性报道。“人民眼”专题报道的选题关乎国计民生大事件,不仅为人民群众认识了解新情况和新变化提供一双锐眼,而且为领导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决策参谋。同时,对各级党报和同类报道有一些新的启示,如强调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以及学习以小见大,在品质和深度上下功夫等。
钟蕊[3](2019)在《《人民日报》(1949-2019)元旦社论话语的广义修辞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官方主流媒体每年在元旦定点发布的政治理论宣言,《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是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典型政治话语。70年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是记录者、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变革者。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话语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直至2002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才首次进入国外汉学家的学术视野,国内研究起步更晚,成果比较零散,未见1949年至今完整时段元旦社论研究,尤其未见修辞视角的研究。本文运用广义修辞学“两个主体,三个层面”理论对《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话语进行分析,语料来源“《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穷尽1949-201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采用共时分析与历时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语言分析与历史文化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元旦社论的话语主体、语词、语句、政治隐喻和多模态话语的修辞认同,探讨元旦社论话语对社会变迁的修辞功能,观察《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话语世界、文本世界、及其投射的人的精神世界,解码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已有范式和可能范式。广义修辞学把“修辞活动”重新定义为:言语交际双方共同创造优化交际效果的审美活动。《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是加强社会舆论引导、构建社会价值认同的有效话语方式和权威说服手段。对于元旦社论话语而言,言语交际的优化效果,就是政治修辞的优化效果。表达和接受构成修辞活动的两极,元旦社论话语通过政治修辞,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充分交换信息。优化的政治修辞效果是官方舆论既宣传了建设成就,增强了合法性和权威性,又引导公众舆论形成积极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对元旦社论的语词分析,解码“新”与“旧”的时间话语、“破”与“立”的辩证话语、“得”与“失”的评述话语。对元旦社论表达的褒贬色彩、历时变化进行了广义修辞的观察与解释,分析祈使句的社会动员话语、陈述句的价值导向话语和感叹句的语势强化话语以及隐喻话语,探讨其历时演变规律。以元旦社论、领袖肖像、节庆仪式为观察点,分析语言、图像和行为建构的修辞认同,进一步探讨社论话语和社会变迁的内在关系:社会变迁对社论话语的文本内容和修辞形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社论话语又是如何相向而行,营造积极舆论场,凝聚改革发展共识,进而影响当下社会变迁,从中审视党和国家的意志如何投射于严肃政治文本。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历史学的同类研究提供广义修辞视角的观察与解释。
孙昊德[4](2018)在《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文中研究指明建筑摄影,作为最早的摄影题材,为建成环境中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形象”,成为一系列视觉的衍生物,使得建筑的意义得以被理解、传播和具化,进而在特定社会以及文化场域中,建构一个建筑的视觉文化体系。面对这一横亘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端和当下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之间的议题,该研究立足于对建筑摄影本源性的思考:如何理解建筑摄影这一看似概念宽泛而具有明确范式的系统;“中国建筑摄影”如何在一个视觉文化体系中构建自己的历史框架;中国建筑的现代性与视觉如何相互作用。基于这些思考,本文首先为“建筑摄影”这一概念构建更为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即将其视作建筑学意义通过摄影的“视觉装置”,在特定场域内投射的“机制”,而不仅仅是一个图像的结果。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中国”,这一地理边界以及传播场域内的建筑摄影活动,挖掘建筑视觉文化建构主体从西方到本土的过渡。本文以摄影制产为线索,针对制产的特征转变,梳理出相应的历史断代,并深度挖掘特定历史时期,建筑摄影的视觉特征、表达维度、图像风格,以及同建筑学发展的互动机制。中国建筑摄影近代历史阶段,滥觞于1844年摄影术传入的历史原点,呈现从西方主体的经典观看,向科学以及本土现代性视觉建构的转型。随着1927年前后,中国现代建筑学与实践体系的建立、专业传播场域的设立以及中国社会的普遍的现代化,建筑摄影的制产模式呈现了根本的转向,并以此为契机,走入了现代的历史阶段。期间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摄影制产呈现出强烈的集体组织与意志,并发展出了相应的“形象-技术-意涵”的风格表达。以“文革”的结束与改革开放为契机,建筑摄影进入了语义扩张的表现时代,并终止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集体性制产模式的逐渐消解,以及技术与传播模式的更迭。在理论研究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大量一手资料的挖掘、口述的历史归纳、以及多渠道图像和文献整理,建立起建筑学与摄影学的交叉研究体系,进行了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的断代与建构。同时,探索了历史进程中,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议题,也为建筑摄影提出了一种研究方法的理论架构。
刘峻峰[5](2017)在《中国海洋渔业资源时空演化分析 ——基于捕捞产量视角》文中指出伴随着捕捞技术进步,全球捕捞强度增大,海洋污染日益严重,海洋渔业资源呈现衰退趋势。基于中国海洋渔业资源日益衰退现状,在近海渔业主要依靠海水养殖维持背景下,由于自然禀赋、科技水平、政策强度等因素的不同,我国沿海地区的海洋捕捞产量可持续性水平不容乐观。从海洋捕捞产量视角出发,研究中国海洋资源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对中国渔业资源发展和政策制定具有指导意义。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在界定海洋捕捞产量概念基础上,综合现有文献,论述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通过对指标的筛选重组,以定性分析为手段,阐述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的因素主要包括群体突发事件、机构管理矛盾、公地悲剧现象、捕捞强度扩大、捕捞技术进步和海域污染严重等方面。同时确定了海水养殖面积、海水养殖水平、海水鱼苗数量、海洋机动渔船、水产技术推广和海洋渔业人口等定量分析指标。第二,对中国海洋捕捞产量进行时空演化趋势分析。以沿海11省市区为研究对象,从时间角度来表现2000-2014年全国总体水平和沿海省市区的海洋捕捞产量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在时间演化上,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整体和区域衰退趋势明显。空间角度选取2000年、2007年和2014年三个节点测度沿海地区的海洋捕捞产量的演变,结果表明低水平区域省份增多,高水平区域省份减少;海洋渔业资源在空间上呈现出衰退趋势。第三,采用ARIMA构建中国海洋渔业捕捞总产量预测模型,预测分析中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发展状态,静态预测显示海洋捕捞产量缓慢波动上升,动态预测显示未来海洋渔业资源将呈现持续衰退趋势,根据动态估计结果显示2000-2020年,中国海洋渔业捕捞总产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2008年之后的缓慢上升至2020年仍然无法达到止衰返升的目标。运用多阶段DEA测算中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的各投入指标的效率值,结果表明2000-2006年,各投入指标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始终为1,效率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2007年以后,海洋捕捞产量明显降低,投入变量效率低下状况突出;目标产出分析表明,合理优化投入要素资源配置,能够促进海洋渔业资源实现止衰返升。第四,从经济学投入产出角度出发,根据前文确定的定量分析指标,进行影响因素量化研究。通过构建PVAR模型,利用2000-2014年沿海各省市区各解释变量的数据计算对海洋捕捞产量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的放大效应和叠加效应影响海洋捕捞产量的变化趋势,进而导致渔业资源衰退。过度捕捞现象客观存在,人工增殖要素不足成为海洋捕捞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海水养殖面积和海水养殖单产水平对海洋捕捞产量的影响较大,在近海渔业资源几乎衰退殆尽的现实背景下,海水养殖对于恢复海洋渔业资源具有积极作用。第五,以辽宁省为例,结合2000-2014年投入产出指标数值,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海洋捕捞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既印证了PVAR模型所得的结论,又体现了辽宁省本省海洋捕捞产量变化的省情;对于辽宁省而言,人工增殖投入有待继续加强,渔业人口劳动力需要减少,机动渔船的增加导致违捕滥捕的现象在辽宁省比较严重,进而造成辽宁省海洋捕捞产量降低;经费支出并不是捕捞产量变化的原因。
刘静宜[6](2017)在《2015年《经济学人》“中国专栏”分析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水平和世界地位的逐步提升,世界对中国的关注日渐加深,媒体这一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环节也逐渐展露出了对中国的浓厚兴趣。其中,由于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专业性,西方媒体塑造出的中国国家形象在西方乃至国际中形成了媒体镜像,成为部分世界人民心目中真正的中国。然而基于东西方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以及西方对中国长期以来的偏见,研究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是否与中国的实际形象相符,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学人》是一份英国老牌的政治经济类杂志,创办于1843年。杂志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在纸媒发展遭遇冲击的市场背景下,《经济学人》2015年全球发行量能维持在160万份,在周刊中名列前位。该杂志注重全球视野,其销售杂志中,有销往北美洲、欧洲、亚洲的,其报道也不仅仅局限于英国或欧洲,而在杂志的栏目设置方面,其主要栏目也按地区划分来报道,2012年还开辟了“中国专栏”。因此,《经济学人》无论是报道还是读者所辐射的国家之广,非常适合作为此项研究的样本。因此,本文选取2015年《经济学人》“中国专栏”的一百多篇报道为样本,以内容分析和框架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样本进行统计和研究,分析报道主题分布和基调倾向,并从宏观、中级、微观三个框架层面解析媒体框架的建构,得出结论《经济学人》“中国专栏”对中国的塑造整体仍偏负面,与实际有一定偏差,并借此分析中国应怎样面对这种偏差。
闫美光[7](2017)在《《凤凰周刊》“特别报道”栏目内容研究(2004-2015)》文中认为2004年盛行于各大纸质媒体上的“特别报道”,将纸质媒体具有深度报道、选择性强等优势充分展现了出来。《凤凰周刊》特别报道栏目熟谙内容为王,形式为金的教条,有着自身鲜明的栏目特色和实践经验,该栏目刊发了许多具有深度影响力的稿件,全面深刻的报道、纪录和剖析了重大的新闻事件,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论文主要研究《凤凰周刊》特别报道栏目(2004—2015),重点是研究其内容特色。首先采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对这12年572篇特别报道栏目稿件进行梳理、统计和研究,并对具有典型意义的稿件从内容选择、处理倾向,加工及编排的角度进行了严谨细致的分析,以此窥见《凤凰周刊》特别报道栏目在内容上的特色。该栏目内容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选择倾向上,注重不同地域和领域的新闻事件;二是处理倾向上,对于某一事件,更多的是关注该新闻话题中的三点、三独、三性;三是加工编排上,主要是从文本加工和图文编排两方面创新,力求该栏目内容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境界,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内容选择上的优势帮助其实现差异化竞争,内容处理上的“三点”、“三独”、“三性”,使其表达效力更为直接;文本上突出故事化写新闻、独辟蹊径报道历史、权威解读公共政策、深度挖掘突发事件,形式上理性标题、特写图片加个性图示完美结合,更使得它在同一事件中表现出较高的识别度和认可度。
黄德[8](2017)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反转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使得新闻信息在生产与传播领域中发生重大改变;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信息变得愈发海量、繁冗甚至泛滥,就像“洪水猛兽”般涌入受众。在这种背景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新闻现象:一件关注度极高的热点事件,随着媒体的争相报道和事件的逐步发展,最后通过各种途径被证实的事件真相与当初媒体的相关报道差别很大,有的甚至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最后演变成了人们意料之外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新闻反转”。向公众提供准确信息是大众传媒的天职,新闻记者作为整个传播过程中信息和受众之间的纽带,其作用更加突出。然而近年来,特别是从2013年以来,我国的“新闻反转”现象频发,一次次“浩浩荡荡”地进入大众视野,且有泛滥之势。“新闻反转”本质上就是一种新闻失实,媒体一直将真实性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新闻反转”现象的频发,对于媒体的的公信力具有很强的威胁性,而且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记者作为信息传播的关键一环,应该针对这种现象而产生的各种危害负主要职责,因为新闻记者在这一传播过程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文本分析、话语分析等,进而结合大众传播理论、新闻专业主义理论、“沉默的螺旋”等理论,针对“新闻反转”这一新闻现象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指出“新闻反转”发生的原因、特征、危害以及提出自己的几点合理建议,并对记者的职业素养在“新闻反转”报道中是如何进行话语呈现的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分成六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第二章对“新闻反转”现象的基本了解;第三章介绍成因及基本特征;第四章“新闻反转”带来的危害;第五章记者职业素养在“新闻反转”中的话语呈现;第六章提供应对之策。
武兆雨[9](2016)在《《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文中提出文学期刊以组织和选择的方式生成并记录着一个时期主流的文学面貌,当代文学创作格局的形成、当代文学思潮的发生及当代生产机制的运行均与文学期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复杂的关联性中,当代文学期刊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当代文学制度的考察提供了有效性样本,因此从文学期刊角度考察文学史复杂面貌,从文学期刊发展状态来观照文学的发展事实和发展态势是研究当代文学的一种必要性工作。本文以《当代》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当代》创刊至今的发展历程,考察《当代》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构建,通过《当代》文学生产过程透视当代文学生产制度,整体性观照《当代》与中国当代文学深刻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对当代文学的考察。第一章通过史实、史料对《当代》的文化品格作以论述。在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中,《当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全社共建下诞生,其创刊号做出了“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的整体定位,并确立了《当代》杂志“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的基本格局。通过对创刊号的考察,确认《当代》“直面人生、贴近现实”的现实主义立场的话语资源为革命现实主义,杂志意图在未来发展中构建广阔的现实主义风格,其整体性的现实主义追求使之在实践中显示出以深邃的历史意识为指导,清醒地认识和理解现实关系的变化,准确体察和把握社会生活,真实地揭示各种社会矛盾的整体倾向。第二章具体考察了《当代》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的互文性关系,杂志在对思潮的选择与舍弃间形成整体面貌,突显个体风格。《当代》在实践中比较重视的文学思潮包括八十年代的改革文学、九十年代的官场文学和新世纪以来的底层文学,贯穿三个时代和三种潮流的内在线索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显现出《当代》的现实主义精神内涵。杂志对先锋文学、现代派文学、新状态等的忽略源自以上潮流与《当代》宏阔、雄浑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差异。《当代》所构建的不仅仅是各成一派的文学潮流,它也丰富了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脉。第三章通过文本分析辨明《当代》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中的现实主义流变。首先,《当代》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人物塑造上呈现出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的变化,从八十年代初期作品中对典型人物的极度突出并明晰分类,到九十年代弱化类型化的典型并将赋予主要人物以道德和文化意义,再发展到新世纪出现多个人物形象并置,强调人物日常经验的真实性,又注入超越日常经验的宏大精神意义。其次,在结构形式上,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以二元对立的形式为主流,当现实主义文学不断自我更新,新的文学结构模式在摸索中逐渐产生,多元共生的结构在新世纪以后成为最基本的内部形式,这种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生的过渡是《当代》现实主义作品结构的大致流向。最后,在艺术技巧上,由最初借鉴西方创作技巧到日渐融合。第四章论述《当代》的文学生产机制。首先,通过编辑理念、主要编辑、稿件处理等考察《当代》在生产活动中受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以及《当代》在这种“限度”下对文学自身“意义”的最大化追求。其次,通过《当代》与文学奖及《当代》与文学批评甄辨文学评介主体力量的转化。最后,分析《当代》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第五章分析《当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所作出的理性探索。在生产理念上改变以作者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在生产实践上,与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新媒介文学进行互动。探索刊企合作、畅销书等市场化运营机制。《当代》在文学期刊衰退的整体背景下保证自负盈亏,并在市场化的实践中坚守了直面人生、关注现实的主体风格。第六章讨论现实主义对《当代》的启示与反思。一方面,《当代》的编辑实践在现实主义边界中左右彷徨,时而探索广阔丰富的现实主义,时而固守传统的现实主义,杂志受到传统现实主义的固守和困囿大于探索广阔现实主义而产生的失误,传统现实主义追求使《当代》选发的作品显示出一种片面要求宏观覆盖性的倾向,消解了复杂的审美差异,对意识形态话语的倾斜使其受到与之强势共谋的责难。另一方面,现实主义赋予杂志以庄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之在混动纷繁的市场经济大潮和迅速的科技力量革新中葆有生命活力。
陈继华[10](2016)在《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文中提出一个剧种的传播史,就是一部剧种的发展史。纵观黄梅戏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黄梅戏剧种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剧种的发展走向和基本面貌。从舞台传播到大众传播,戏曲传播所采用的媒介都无一例外地为黄梅戏所采用,并且每一种方式都取得了多数地方剧种难以企及的成绩。本文运用传播学的方法,根据黄梅戏早期传播的地理走向和传播方式的不同分别对黄梅戏的水路传播、舞台传播、电影传播和电视传播等方面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力图阐明在不同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作用下黄梅戏艺术形态的变化和发展,以丰富和完善黄梅戏史研究。在封建正统文化的规范之下,黄梅戏常因出身不高、品格低下被官方归为“花鼓淫戏”一类予以禁演,官方文献多不记录;在民间语境中,能及时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和情感状态的“采荼调”却在鄂、皖、赣三省边界地区悄然兴起,并随着传播地域的变化而逐步形成富有各地特色的名称和剧目。通过对黄梅戏早期名称的发展变化和地域差异的对比,我们发现黄梅戏的早期传播主要是沿着鄂、赣、皖的长江水系而展开的,有着鲜明的“水路传播”特点。源自湖北黄梅的采茶小调沿江西向鄂中、南.向赣北、东向皖西,在皖江流域立足之后继续向苏、沪等地传播,发展成为横跨数省的大剧种。在水路传播过程中,黄梅戏完成了从说唱形态向剧种形态的转变,并影响和确立了鄂东打锣腔系和赣北采茶腔系、皖南花鼓腔系等多个剧种的风格和面貌。从地理范围的流布来看,黄梅戏的早期传播印证了“水路即戏路”的观点。任何传播活动都需要一定的传播主体,它是实施传播行为的组织或个人。戏曲演出作为群体传播活动,往往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主流价值、群体意识、伦理规范等信息传播给受众。古代戏曲生存的民俗文化土壤更能体现出相对固定的族群意识、阶层意识和“社”、“会”意识。这也决定着戏曲舞台演出传播主体的群体性和组织性。民间会社组织、商帮团体和班社艺人等自然成为戏曲传播的主体力量。建国后,受时政影响,政府文化机构逐步发展成为戏曲传播的主体之一。本文以此为观照,结合黄梅戏的传播个性,同时也为避免与黄梅戏史研究内容的重合,将论述的重点放在黄梅戏发展过程中舞台传播主体的嬗变和发展上,以历时性的视角梳理出灯会、宗族、班社、商业组织和文化机构等主要的主体类型,兼论各传播主体的演出活动和传播场地。建国初期,黄梅戏凭借《天仙配》、《牛郎织女》、《夫妻观灯》、《女驸马》等经典电影享誉海内外,并直接催生了港台地区黄梅调电影这一独特的华语电影类型。从发展脉络上看,大陆地区建国初期的黄梅戏电影无疑具有开局之功,其后港台地区以香港邵氏电影公司为代表的“黄梅调电影”启而承之;改革开放之后,大陆地区黄梅戏电影再度兴起,并延续至今。通过陆港两地黄梅戏电影在故事主题的采用、经典剧目的改编、经典唱段的传唱、电影传统的分流和电影创作手法的运用等方面的对比,我们发现这两种电影形态遥相呼应,又各成一派,形成了黄梅戏电影传播的同质异构现象。同质化传播主要表现在两者以传统民间故事为内核,突出女性题材,对经典剧目和唱段不断地进行文化叠合,形成传统文化传播的共鸣现象;相异的是,两者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形态,大陆黄梅戏电影深受“影戏”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以影就戏”的半纪录片式电影风格,而港台黄梅调电影更过地受到好莱坞初期歌舞类型片的影响蜕变成为“以戏就影”的“港式好莱坞”电影形态。广播电视媒介的普及为黄梅戏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从最初的“黄梅戏戏曲教唱”、“经典唱段放送”发展为黄梅戏竞技类节目、综艺性专题节目、青年人才选拔与选秀,再到黄梅戏广播剧,建国后黄梅戏的广播形式和艺术形态获得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输电技术的发展和电视机的出现大力推动了黄梅戏的电视化进程,出现了黄梅戏舞台艺术(纪录)片、黄梅戏电视剧、黄梅戏电视专题片、黄梅戏电视综艺节目等四种主要的传播形态。尤其是黄梅戏电视剧的传播再一次将黄梅戏推到了高峰,并成为黄梅戏“梅开二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黄梅戏与广播电视的结缘,极大地拓展黄梅戏舞台的大众传播渠道,并衍生出唱片、磁带、录像带、数字光盘等不同固定介质的黄梅戏文化产品,形成了极富特色的黄梅戏传媒产业。
二、本刊评出2002年中国渔业十大新闻事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刊评出2002年中国渔业十大新闻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世界知识》研究(193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 |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来源 |
(二)选题简介 |
二、选题论证 |
(一)理论意义 |
(二)学术价值 |
(三)现实作用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资料的挖掘与整理 |
(二)相关着作的梳理 |
(三)相关论文概述 |
(四)学术史述评 |
四、学术要点 |
(一)选题切入点 |
(二)学理视点 |
(三)学术考量重点 |
(四)学术探讨难点 |
(五)学术创新点 |
五、相关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空间界定 |
(三)内容界定 |
第一章 《世界知识》基本概况 |
一、创刊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二、创刊及宗旨 |
(一)《世界知识》的创办 |
(二)《世界知识》的宗旨 |
三、出版发行与版面状况 |
(一)出版发行 |
(二)版面状况 |
四、学人群体 |
(一)编者群 |
(二)作者群 |
(三)读者群 |
五、经营与停刊 |
(一)经营状况 |
(二)停刊分析 |
小结 |
第二章 《世界知识》与弱小民族的反侵略斗争——以意阿战争为例 |
一、意阿战争的背景 |
(一)意阿问题的由来 |
(二)国联调解的无力 |
(三)战前两国的状况 |
二、意阿战争 |
(一)意阿战争的前景 |
(二)意阿战争的国际反响 |
三、阿国战败与人民的抗争 |
(一)阿国战败的原因 |
(二)阿国人民的抗争 |
小结 |
第三章 《世界知识》中的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
一、侵华的日本 |
(一)日本的军事力量 |
(二)日本的财政困境 |
(三)日本的内部危机 |
(四)日本的侵华行为 |
二、中国的抗战 |
(一)对中国抗战行动的积极宣传 |
(二)对战争的反思 |
(三)对如何取得抗战胜利的探讨 |
三、中日战争的国际反响 |
(一)官方和民间的不同态度 |
(二)反对侵略,斥日暴行 |
(三)抵制日本,援助中国 |
小结 |
第四章 《世界知识》有关战后美苏两国的内容 |
一、对战后美苏关系的关注 |
(一)美苏间的矛盾与冲突 |
(二)美苏关系与世界战争 |
(三)美苏换文与世界和平 |
二、有关战后美国的内容 |
(一)对战后美国外交的关注 |
(二)美国援华问题 |
三、有关战后苏联的内容 |
(一)战后苏联的对外政策 |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复兴 |
(三)苏联的政治制度 |
小结 |
第五章 《世界知识》中的其它重要内容 |
一、《世界知识》中的其它国际热点问题 |
(一)军备扩张问题 |
(二)殖民地问题 |
(三)战时中立问题 |
(四)战后民族解放问题 |
二、《世界知识》对研习国际问题的理论指导 |
(一)国际问题的相关概论 |
(二)研究国际问题的方法要求 |
(三)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方法 |
三、《世界知识》中的文艺文化内容 |
(一)有关苏联的文艺文化内容 |
(二)有关美国的文艺文化内容 |
(三)其它国际文艺文化动态 |
四、《世界知识》中的普及类内容 |
小结 |
第六章 关于《世界知识》的历史思考 |
一、《世界知识》与《时事类编》对比研究 |
(一)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
(二)刊物性质的异同 |
(三)政治立场与倾向的差异 |
二、《世界知识》的宣传效果 |
三、《世界知识》的积极作用及其原因 |
(一)《世界知识》的积极作用 |
(二)取得积极作用的原因 |
四、《世界知识》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世界知识》的不足 |
(二)存在不足的原因 |
五、启示 |
(一)加强学人群体建设 |
(二)注重与读者的交互 |
(三)完善刊物的经营管理 |
(四)正确处理政治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人民日报》“人民眼”专题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人民日报》“人民眼”专栏的诞生与版面呈现 |
第一节 “人民眼”的创办背景 |
一、时代要求:党报由“精英化”走向“平民化” |
二、政策导引: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
三、传媒格局:技术革命对深度报道的影响 |
第二节 “人民眼”专题报道的版面呈现 |
一、报道时间逐步稳定 |
二、报道数量逐年减少 |
三、“高端”的记者队伍 |
四、灵动别致的版面设计 |
第二章 “人民眼”专题报道的主要题材 |
第一节 时政类专题 |
一、精准扶贫问题 |
二、干部作风问题 |
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问题 |
第二节 民生类专题 |
一、直面百姓生活难点 |
二、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 |
三、聚焦广大农村地区 |
第三节 社会类专题 |
一、关注科技文化的创新 |
二、观照城市与乡村的建设问题 |
三、聚焦生态环境治理问题 |
第四节 文化类专题 |
一、关切民间文化的发展现状 |
二、建构历史文化与商业化之间的平衡 |
第三章 “人民眼”专题报道的写作特色 |
第一节 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标题 |
一、标题制作:单一型和复合型“珠联璧合” |
二、标题语言:修辞格推动艺术效果的“增值” |
三、标题形式:编者按和插题的“加盟” |
第二节 灵活多变的叙事技巧 |
一、故事化叙事 |
二、多视角叙事 |
三、细节化叙事 |
第三节 稳中求变的报道策略 |
一、善于挖掘“典型”进行报道 |
二、打造“中性”的调查性报道 |
三、采用多元渠道的传播方式 |
第四章 “人民眼”专题报道的价值与启示 |
第一节 “人民眼”专题报道的价值 |
一、为人民群众认识新情况和新变化提供一双锐眼 |
二、为领导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决策参谋 |
第二节 “人民眼”专题报道的启示 |
一、强调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 |
二、以小见大,在品质和深度上下功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人民日报》(1949-2019)元旦社论话语的广义修辞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三个分期、三种路向、三点不足 |
一、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研究的三个分期 |
二、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研究的三种路向 |
三、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研究的三点不足 |
第三节 理论资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相关说明 |
一、 理论资源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相关说明 |
第一章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话语主体 |
第一节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话语的表达主体 |
一、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话语的功能定位 |
二、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话语的生产机制 |
三、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话语的版面表达 |
四、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话语的表达主体 |
第二节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话语的接受主体 |
一、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话语的媒体接受 |
二、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话语的组织接受 |
三、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话语的个体接受 |
第三节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话语的主体关系 |
一、 表达预期驱动的主体修辞意识 |
二、 接受效果驱动的主体修辞意识 |
小结 |
第二章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语词分析 |
第一节 关键词解码与话语范式建构 |
一、 “新”与“旧”的时间话语 |
二、 “破”与“立”的辩证话语 |
三、 “得”与“失”的评述话语 |
第二节 褒贬词义的历时变化与修辞建构 |
一、 政治语境更迭下的褒贬语义翻转 |
二、 词义感情色彩转变偏向褒义 |
三、 词义感情色彩转变偏向贬义 |
第三节 新旧表达的语境更迭与修辞建构 |
一、 新表达的修辞策略 |
二、 旧表达的语境淡化 |
小结 |
第三章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句类分析 |
第一节 祈使句:社会动员话语分析 |
一、 祈使句的语法特征 |
二、 祈使句的修辞功能 |
第二节 陈述句:价值导向话语分析 |
一、 引述式陈述句的语法特征和修辞功能 |
二、 判断式陈述句的语法特征和修辞功能 |
第三节 感叹句:语势强化话语分析 |
一、 感叹句的语法特征 |
二、 感叹句的修辞功能 |
小结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政治隐喻 |
第一节 政治隐喻的主题呈现 |
一、 战争主题隐喻 |
二、 征程主题隐喻 |
三、 生命主题隐喻 |
第二节 政治隐喻的建构规律 |
一、 政治隐喻的建构方式 |
二、 政治隐喻的历时变化 |
小结 |
第五章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多模态话语的修辞认同 |
第一节 元旦社论:语言表征与话语认同 |
一、 元旦社论的篇幅变化与话语认同 |
二、 祝福对象的历时变化与话语认同 |
第二节 领袖肖像:图像表征与权威认同 |
一、 图像表征参与权威认同的历史必然 |
二、 图像表征参与权威认同的强势表达 |
第三节 节庆仪式:行为表征与仪式认同 |
一、 新年贺词的仪式认同 |
二、 仪式认同的对比观察 |
小结 |
第六章 社论话语对社会变迁的修辞功能 |
第一节 元旦社论话语对社会变迁的“明镜”式呈现 |
一、 社论话语演变是社会变迁的前奏 |
二、 高频词语变化反映社会变迁的轨迹 |
第二节 元旦社论话语对社会实践的“明灯”式指引 |
一、 时间观照对社会发展共识的指引 |
二、 人称代词对社会主体参与的引导 |
小结 |
结语本文主要观点、创新点、待探讨问题 |
附录1 本文图表索引 |
附录2 《人民日报》(1949-2019)元旦社论标题索引 |
附录3 《人民日报》(1949-2019)元旦社论研究成果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4)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1.1 信息时代的建筑摄影“困局” |
1.1.2 建筑摄影的“中国性” |
1.1.3 本土建筑学研究中系统性的建筑摄影历史理论研究亟待填补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的议题——建筑的视觉性 |
1.2.2 研究的跨度——近现代 |
1.2.3 研究的场域——以“中国”为地理空间和传播上的限定 |
1.3 研究综述 |
1.3.1 以建筑学切入的研究 |
1.3.2 以摄影和图像学切入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建筑摄影的制产、表达与意义 |
2.1 本章引论 |
2.2 以摄影制产为线索 |
2.2.1 意图:提供建成环境的可读 |
2.2.2 技术:前置的建筑摄影方法 |
2.2.3 媒介:摄影视觉的观看结构 |
2.3 以建筑摄影表达维度为切入 |
2.3.1 建筑表现 |
2.3.2 科学采集 |
2.3.3 建筑纪实 |
2.4 建筑的视觉性意义 |
2.4.1 空间和形象的视觉重构 |
2.4.2 建筑信息的文本化 |
2.4.3 建筑文化价值的形成 |
上篇:近代中国建筑摄影的启蒙与探索 |
第3章 建筑临摹:场景的祛魅与返魅(1844-1900) |
3.1 本章引论 |
3.2 建筑摄影的启蒙与影像殖民 |
3.2.1 成为科学性与客观性坐标系的建筑摄影 |
3.2.2 建筑摄影与欧洲城市场景 |
3.2.3 中国场景的初始建构与形象的“攫取” |
3.3 建筑摄影制产主体的雏形 |
3.3.1 固定的耕耘:中国早期照相业的形成 |
3.3.2 流动的纪实:独立及业余摄影师的实践 |
3.4 :中国场景再现的多元维度 |
3.4.1 菲利斯·比托:中国建筑场景的双向性格 |
3.4.2 约翰·汤姆森:社会调查视角下的时代图景 |
3.4.3 涌现的工业场景建筑摄影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写真:建筑学的装置和观念(1900-1927) |
4.1 本章引论 |
4.2 本土摄影理论的滥觞与场景的“真”与“意” |
4.2.1 中国本土摄影理论萌芽与建筑摄影 |
4.2.2 城市场景的新视觉 |
4.3 成为建筑学装置的建筑摄影 |
4.3.1 小川一真:建筑科考摄影与制图的“一致性” |
4.3.2 恩斯特·鲍希曼:中国传统建筑“基因”与画意表现 |
4.3.3 奥斯瓦尔·喜仁龙:北京城墙研究与类型学摄影 |
4.4 科学考察中的建筑摄影制产 |
4.4.1 威廉·埃德加·吉尔:场景的嬗变与清末的新政建筑 |
4.4.2 爱德华·沙畹:人文科考的类型采集 |
4.5 本章小结 |
下篇:现代中国建筑摄影的成熟与更迭 |
第5章 建筑媒介: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斡旋(1927-1949) |
5.1 本章引论 |
5.2 建筑摄影的现代性制产 |
5.2.1 现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以《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为例 |
5.2.2 建筑摄影在商业照相馆的成熟:“定妆照”与工程纪实 |
5.2.3 大众阅读中的建筑形象 |
5.3 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建构 |
5.3.1 梁思成:中国建筑“词汇”与“文法”的可读性 |
5.3.2 孙明经与庄学本: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科考与建筑摄影 |
5.3.3 郎静山:中国建筑场景的画意表达 |
5.4 建筑摄影的“新视觉” |
5.4.1 中国建筑现代性争辩中的建筑摄影 |
5.4.2 黑白影社与金石声:上海的现代都市场景 |
5.4.3 霓虹、夜景与现代 |
5.4.4 室内建筑摄影与日常的现代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建筑纪实:技术理性与集体叙事(1949-1976) |
6.1 本章引论 |
6.2 建筑摄影的集体性制产 |
6.2.1 建筑设计的集体转向与建筑摄影 |
6.2.2 建筑摄影的专业化传播场域 |
6.2.3 建筑摄影读者的强化 |
6.3 科学采集与功能性建筑表达 |
6.3.1 首都建设前期的街景拍摄调查 |
6.3.2 图纸化的摄影表达与工程纪实 |
6.4 建筑摄影的集体叙事 |
6.4.1 ―建筑设计十年”,建筑形象制产的巅峰 |
6.4.2 集体创作的高潮——人民大会堂的建设纪实 |
6.4.3 工业的跃进与技术“革命”的崇拜 |
6.4.4 现代城市的影像纪实与记忆锚点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建筑表现:建筑语义的扩张(1976-1990) |
7.1 本章引论 |
7.2 建筑摄影制产的市场化转向 |
7.2.1 建筑设计的企业化改制与建筑摄影 |
7.2.2 当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的多元化探索 |
7.3 建筑表现与彩色建筑摄影 |
7.3.1 建筑表现:新语境的催化剂 |
7.3.2 建筑摄影媒体的色彩革命 |
7.4 建筑摄影语义的扩张 |
7.4.1 建筑摄影与建筑批评 |
7.4.2 建筑摄影与当代设计思潮 |
7.4.3 建筑摄影与怀古主义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1.1 提出一种建筑摄影的理论研究体系 |
8.1.2 中国建筑摄影近现代历史的断代 |
8.1.3 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的建构 |
8.2 问题与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建筑摄影师访谈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国海洋渔业资源时空演化分析 ——基于捕捞产量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2 相关理论及技术方法 |
2.1 海洋捕捞产量视角的选择依据 |
2.2 影响因素的界定 |
2.2.1 定性分析 |
2.2.2 定量分析 |
2.3 海洋捕捞产量的研究方法 |
2.3.1 时间维度测定—ARIMA |
2.3.2 空间维度测定—分位数分类方法 |
2.3.3 投入产出分析—DEA |
2.3.4 影响因素分析—PVAR |
2.3.5 省际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 |
3 时空演化分析 |
3.1 时间序列趋势分析 |
3.1.1 总体现状 |
3.1.2 沿海各省现状 |
3.2 分位数空间演化分析 |
3.3 ARIMA总体趋势预测 |
3.4 DEA实证分析 |
3.4.1 效率分析 |
3.4.2 目标产出分析 |
4 PVAR因素量化分析 |
4.1 平稳性检验 |
4.2 Granger因果检验 |
4.3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
5 辽宁省案例分析 |
5.1 海洋捕捞现状 |
5.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与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特色 |
6.4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2015年《经济学人》“中国专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动机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现状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现状研究综述 |
第2章 “中国专栏”报道的内容分析 |
2.1 内容分析法 |
2.2 研究设计与《经济学人》 |
2.2.1 研究设计 |
2.2.2 《经济学人》 |
2.3 “中国专栏”的报道题材 |
2.4 “中国专栏”的议题分布 |
2.4.1 经济类 |
2.4.2 政治类 |
2.4.3 社会与文化类 |
2.4.4 军事类 |
2.5 “中国专栏”的基调倾向 |
2.5.1 总体倾向 |
2.5.2 不同题材的倾向 |
第3章 “中国专栏”内中国形象的框架建构 |
3.1 框架和框架分析 |
3.2 “中国专栏”媒体框架的宏观结构 |
3.3 “中国专栏”媒体框架的中级结构 |
3.4 “中国专栏”媒体框架的微观结构 |
第4章 《经济学人》“中国专栏”中的中国形象 |
4.1 “中国专栏”中的中国形象概述 |
4.1.1 正面要素 |
4.1.2 负面要素 |
4.2 “中国专栏”中中国形象的偏差 |
4.3 “中国专栏”中中国形象偏差的产生原因 |
4.3.1 对中国产生误读的原因 |
4.3.2 造成偏差的报道手段 |
4.4 如何看待“中国专栏”中报道的偏差 |
4.5 总结 |
第5章 对我国在国际传播中的启示 |
5.1 当前国际传播概况 |
5.1.1 国际传播格局 |
5.1.2 形成当前格局的原因 |
5.1.3 国际传播格局中中国的处境 |
5.2 如何提升我国在国际传播中的国家形象 |
5.2.1 国家形象的定义 |
5.2.2 为何要注重传播中的国家形象 |
5.2.3 提升我国国家形象的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凤凰周刊》“特别报道”栏目内容研究(2004-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凤凰周刊》与特别报道栏目概述 |
第一节《凤凰周刊》概述 |
一、《凤凰周刊》创办及发展 |
二、《凤凰周刊》竞争优势 |
第二节 关于特别报道 |
一、特别报道概述 |
二、《凤凰周刊》特别报道栏目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特别报道栏目内容的选择倾向 |
第一节 按区域分类 |
第二节 按主题分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别报道栏目内容的处理倾向 |
第一节 三点:焦点、冷点、临界点 |
一、焦点 |
二、冷点 |
三、临界点 |
第二节 三独:独立、独家、独特 |
一、独立客观理性 |
二、独家独创新闻 |
三、独特另类角度 |
第三节 三性:新闻性、监督性、历史性 |
一、新闻性传递信息 |
二、监督性社会责任 |
三、历史性广而不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别报道栏目内容的加工编排倾向 |
第一节 文本加工 |
一、故事化写新闻 |
二、独辟蹊径报道历史 |
三、权威解读公共政策 |
四、深度挖掘突发事件 |
第二节 栏目编排 |
一、理性标题揭示主旨 |
二、图文配置深化主题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反转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现象:“新闻反转”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新旧媒体在“新闻反转”中的表现 |
三、“新闻反转”的成因、特征探析 |
(一)“新闻反转”的成因 |
(二)“新闻反转”的表现特征 |
四、“新闻反转”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事件当事人层面 |
(二)媒体及记者层面 |
(三)受众层面 |
(四)网络环境层面 |
五、“新闻反转”中记者职业素养话语分析 |
(一)提升记者职业素养的意义 |
(二)记者职业素养包含的主要内容 |
(三)记者职业素养在“新闻反转”中的话语呈现 |
六、“新闻反转”应对之策 |
(一)媒体方面 |
(二)记者方面 |
(三)受众层面 |
(四)法律法规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代》的文化品格 |
第一节 《当代》的创刊 |
一、创刊背景: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 |
二、创刊过程:历史推动中的全社共建 |
三、创刊号的定位意义: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 |
四、基本格局的确立: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 |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立场:直面人生,贴近现实 |
一、话语资源:革命现实主义 |
二、理论建设:广阔的现实主义 |
三、现实主义实践的“当代性” |
第二章 《当代》与当代文学思潮 |
第一节 《当代》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
一、伤痕反思文学:阔大叙事空间的开掘 |
二、改革文学:时代整体节奏的把握 |
三、寻根文学:与“改革”粘合的倾向 |
四、现代派文学:浅尝后的离场 |
五、先锋文学:彻底的缺席 |
第二节 《当代》与九十年代文学思潮 |
一、新历史主义文学:潮流式微中的强势爆发 |
二、现实主义冲击波:“艰难”的共同“分享” |
三、官场文学:激浊扬清与洞幽探微的全面登场 |
四、“新写实”和“新生代”:现实主义审美差异下的有效舍弃 |
第三节 《当代》与新世纪文学思潮 |
一、生态文学:自然伦理的即时关怀 |
二、底层文学:强势潮流的热切推动 |
三、非虚构文学:暧昧的到场者 |
第三章 《当代》的现实主义流变 |
第一节 人物塑造: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 |
第二节 结构形式:从对立到共生 |
第三节 艺术技巧:从借鉴到融合 |
第四章 《当代》文学生产机制 |
第一节 编辑话语:文化领导权的隐性表达 |
一、编辑理念:在“限度”内最大化“意义” |
二、主要编辑:薪火相传的现实主义话语 |
三、稿件处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指导 |
四、编作互动:尊重作者群体 |
五、编读互动 :强化读者意识 |
第二节 文学评介:民主化诉求 |
一、《当代》与文学奖 :持久与创新 |
二、《当代》文学批评:渗透与导向 |
三、文学评介主体力量转化 |
第三节 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 |
一、社办期刊 |
二、书刊互动形式 |
三、刊社共生意义 |
第五章 《当代》的生存策略 |
第一节 文学期刊的困局 |
第二节 生产理念转变:以读者为中心 |
第三节 《当代》与新媒介文学互动 |
一、《当代》与影视文学文本 |
二、《当代》与网络文学文本 |
第四节 市场营运机制的探索 |
一、刊企合作 |
二、畅销机制的借鉴 |
三、《当代·长篇小说选刊》的创办 |
第六章 启示与反思 |
第一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困囿 |
一、广阔现实主义的现实限度 |
二、现实主义的内在桎梏 |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价值 |
一、《当代》现实主义的精神价值 |
二、《当代》现实主义的市场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当代》创刊号封面、画页、目录 |
附录二:《当代》历任主编 |
附录三:《当代》部分稿酬单、手稿 |
附录四:《当代》文学奖评选结果 |
附录五:《当代》作品出版成书情况 |
附录六:《当代》(2000-2009)作品影视改编情况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黄梅戏发展概况 |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戏曲传播研究的开拓与发展 |
(二)黄梅戏传播研究的兴起、发展与缺失 第一章 黄梅戏早期名称演变与水路传播 |
第一节“一戏多称”:黄梅戏的名称演变与区域传播 |
一、黄梅戏名称的纵向考察 |
二、黄梅戏早期名称与传播形态 |
三、黄梅戏早期名称的地域差异 |
第二节 早期黄梅戏的水路传播路线与花鼓采茶剧种的生成 |
一、“西向传播”与湖北打锣腔的生成 |
二、“南向传播”与赣北采茶戏的出现 |
三、“东路传播”与黄梅戏剧种的形成 第二章 从灯会传播到节庆展演:黄梅戏舞台传播主体的嬗变和发展 |
第一节 戏曲舞台传播的两点认识 |
一、戏曲舞台传播的基本特征 |
二、戏曲舞台传播主体的界定 |
第二节 黄梅戏舞台传播主体的主要类型 |
一、灯会传播与乡村草台 |
二、宗族传播与祠堂戏台 |
三、职业班社与商业戏园 |
四、时政助推与节庆展演 第三章 坚守与突破:两种黄梅戏电影形态的同质异构 |
第一节 大陆黄梅戏电影与港台黄梅调电影 |
一、大陆黄梅戏电影的兴起与发展 |
二、港台黄梅调电影的盛衰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坚守:黄梅戏电影传播的同质化现象 |
一、民间故事与女性主题的融合 |
二、经典剧目的改编与叠合 |
三、黄梅戏经典唱段的“翻译”与扩散 |
第三节“戏”与“影”的各自诠释 |
一、“以戏观影”:“影戏传统”与大陆半纪录片式黄梅戏电影 |
二、“以戏就影”:“港式好莱坞”与港台黄梅调电影类型 第四章 “声屏移植”与黄梅戏的广播电视形态 |
第一节 黄梅戏与广播电视 |
一、黄梅戏广播的兴起与发展 |
二、黄梅戏电视形态的类型 |
第二节 黄梅戏的音响化、音像化与歌曲化 |
一、黄梅戏的音响化 |
二、黄梅戏的音像化 |
三、黄梅戏的歌曲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一 安徽省黄梅戏传统剧目概览 |
附录二 黄梅戏(调)电影统计表 |
附录三 黄梅戏广播电视大赛统计表 |
附录四 黄梅戏电视剧统计表(不含黄梅戏舞台电视片) |
附录五 1998—2005 年黄梅戏VCD碟片拍摄情况统计表 |
附录六1980年代创作的黄梅歌主要作品统计表 |
附录七 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展演剧目汇总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承担项目及获奖情况 |
四、本刊评出2002年中国渔业十大新闻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知识》研究(1934-1949)[D]. 王翰晨.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人民日报》“人民眼”专题报道研究[D]. 李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人民日报》(1949-2019)元旦社论话语的广义修辞学分析[D]. 钟蕊.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4]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D]. 孙昊德. 清华大学, 2018(04)
- [5]中国海洋渔业资源时空演化分析 ——基于捕捞产量视角[D]. 刘峻峰.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6)
- [6]2015年《经济学人》“中国专栏”分析研究[D]. 刘静宜.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7]《凤凰周刊》“特别报道”栏目内容研究(2004-2015)[D]. 闫美光. 黑龙江大学, 2017(04)
- [8]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反转现象研究[D]. 黄德. 西南政法大学, 2017(10)
- [9]《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D]. 武兆雨.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10]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D]. 陈继华.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