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通过静电纺丝-碳化法制备的碳纳米纤维材料以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力学性能、与细胞外基质相似的结构、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等优点,已被列为组织工程的理想材料。然而,为了克服碳纳米纤维自身的生物惰性,使其更好的与创伤部位结合,将其与一种或几种生物材料进行复合制备出新的生物复合材料是目前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组在早期的研究中已将溶胶-凝胶、静电纺丝和原位烧结相结合,制备了含类骨成分(磷酸钙、生物活性玻璃)的杂化碳纳米纤维,不仅提高了材料的生物活性,还通过无机纳米粒子的降解减小了碳纳米纤维的长径比,利于碳纳米纤维从体内排除,发展一种新型的具有高生物活性、高强度的无机纳米粒子掺杂碳纳米纤维材料,用于骨缺损修复。在此基础上,本文继续采用该方法制备不同SiO2含量的Bioglass@CNFs及离子掺杂β-TCP/CNFs杂化材料,系统地评价SiO2含量的不同及离子的引入对材料生物活性的影响。SEM、TEM表征结果证实高温烧结碳化后得到的复合纳米纤维,纤维形貌均匀,表面可见直径为数十纳米的无机粒子均匀分布,生物矿化结果表明68SBioglass@CNFs的生物活性最高,MC3T3-E1成骨细胞体外培养进一步表明Bioglass@CNFs中SiO2的最优含量为68mol%,离子掺杂β-TCP/CNF杂化材料中离子(Mg2+、Zn2+)的引入明显提高了材料的生物活性及生物相容性。本实验制备的新型杂化碳纳米材料可直接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支架成型方法(如相分离法)结合,作为增强纤维引入其他可降解聚合物支架,修复承重部位的骨缺损。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接枝改性方法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9(05)
- [2].聚乳酸/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科技导报 2013(26)
- [3].各向异性无机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2(S1)
- [4].无机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研究进展[J]. 塑料制造 2009(07)
- [5].聚四氟乙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2(09)
- [6].无机纳米粒子协同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9(S1)
- [7].无机纳米粒子改性剂对高聚物增强增韧的研究[J]. 包装工程 2008(10)
- [8].无机纳米粒子在环氧树脂增韧改性中的应用[J]. 热固性树脂 2018(06)
- [9].无机纳米粒子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研究进展[J]. 中国塑料 2018(03)
- [10].通过ATRP法接枝改性无机纳米粒子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15(24)
- [11].手性无机纳米粒子:生物应用的新机遇[J]. 科学通报 2013(24)
- [12].无机纳米粒子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J]. 塑料科技 2008(12)
- [13].弹性体/无机纳米粒子复合体系增强增韧回收ABS树脂[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13(04)
- [14].无机纳米粒子改性聚苯乙烯研究进展[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15].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热老化[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8(10)
- [16].无机纳米颗粒在锂离子电池复合电解质中的应用[J]. 山东化工 2020(08)
- [17].聚己内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塑料科技 2019(05)
- [18].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J]. 热加工工艺 2017(06)
- [19].浅谈纳米塑料的生产方法与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0)
- [20].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制备技术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2(01)
- [21].无机纳米粒子对聚苯乙烯泡孔结构影响的研究[J]. 塑料科技 2011(01)
- [22].聚酰胺1212/层状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研究[J]. 塑料科技 2018(04)
- [23].最新专利[J]. 合成纤维工业 2008(02)
- [24].黑土无机纳米微粒对玉米秸秆腐解水溶性产物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2)
- [25].无机纳米粒子/PA66/POE-g-MAH复合材料研究[J]. 塑料工业 2010(01)
- [26].几种油溶性无机纳米粒子润滑添加剂的减摩性能[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8(09)
- [27].无机纳米粒子改性SMF树脂涂层耐磨性研究[J]. 林产工业 2019(11)
- [28].PE/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8(02)
- [29].聚丙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08(03)
- [30].黑钙土无机纳米粒子对玉米秸秆腐解形成产物的影响[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