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1.5ZnNb1.5O7陶瓷的合成与制备

Bi1.5ZnNb1.5O7陶瓷的合成与制备

论文摘要

Bi2O3-ZnO-Nb2O5(BZN)系微波介质陶瓷作为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低温烧结陶瓷,自问世以来,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以往对立方焦绿石结构的Bi1.5ZnNb1.5O7陶瓷的研究中,粉体多由传统的固相法制备。固相法制得的粉体易团聚,容易引入杂质,煅烧温度高(800℃)。陶瓷粉体的性能将影响陶瓷的烧结性能和电性能。为了克服固相法的不足,本论文采用水热法和熔盐法制备Bi1.5ZnNb1.5O7陶瓷粉体,系统的研究不同工艺对合成粉体物相和显微组织的影响,以及对陶瓷烧结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采用水热法,以Bi(NO3)3·5H2O,ZnO和Nb2O5为原料,以KOH作为矿化剂,合成单相Bi1.5ZnNb1.5O7纳米粉体。结果表明:水热条件的变化对水热合成Bi1.5ZnNb1.5O7粉体的物相和晶粒尺寸有很大影响,但对其形貌影响不大。TEM表明,合成的粉体均呈颗粒状,粒径3050nm。当Nb:Bi=2.0(摩尔比)时,随KOH浓度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粉体粒径先变小,后变大,相应的比表面积变化正好与之相反;随温度升高,粉体粒径逐渐减小,比表面积逐渐增大,但在180℃后,其减小的趋势已很不明显。在KOH浓度为1.8mol·L-1,220℃水热反应24h的条件下,合成粉体的比表面积最大,为28.8m2·g-1,相应的粉体粒径最小,为51nm;由Scherrer公式计算得到的粉体晶粒也最小,为43nm。将固相法与水热法合成的粉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烧结的Bi1.5ZnNb1.5O7陶瓷试样,物相并不发生改变。随纳米粉体掺入量X(wt%)的增加和烧结温度的提高,介电常数ε先增大,后减小,介电损耗tanδ变化与之相反。掺入纳米粉体后,晶粒得到细化,但烧结致密度下降。当X=20,30,在晶粒细化的同时,出现了少量晶粒的急剧长大,介电性能相应变差。总体看来,在X=10,1000℃烧结陶瓷样品的ε最大,约148,tanδ最小,约3.365×10-4,表现出更高的频率稳定性。以各组分氧化物为原料,KCl为熔盐,采用熔盐法在800950℃得到(α+β)复相粉体,在9501000℃可以合成单相颗粒状的Bi1.5ZnNb1.5O7粉体。合成温度对粉体形貌和尺寸影响较大,随温度升高,粉体粒径增大,呈明显的颗粒状,且棱角分明;熔盐含量和保温时间对其影响相对较小。当料盐比为1:1(质量比)时,在1000℃保温2h,粉体粒径约25μm。与固相法相比,合成粉体分散性较好,粒度分布比较均匀,无团聚现象,但合成温度较固相法高,粉体粒径也比固相法大。烧结样品最大致密度与固相法相当,但烧结温度略有升高。在1050℃时熔盐法制备的陶瓷样品的ε=155,tanδ=3.1×10-3。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电介质基本概述
  • 1.3 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陶瓷粉体的合成方法
  • 1.4.1 固相法简介
  • 1.4.2 水热法简介
  • 1.4.3 熔盐法简介
  • 1.5 课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1.5.1 铋基焦绿石概述
  • 1.5ZnNb1.5O7 陶瓷粉体合成的现状'>1.5.2 Bi1.5ZnNb1.5O7陶瓷粉体合成的现状
  • 1.5.3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样品的制备与结构性能测试
  • 2.1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 2.2 实验工艺流程
  • 2.2.1 固相法工艺流程
  • 2.2.2 水热法工艺流程
  • 2.2.3 熔盐法工艺流程
  • 2.3 样品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3.1 样品的表征
  • 2.3.2 烧结性能检测
  • 2.3.3 介电性能测试
  • 1.5ZNNB1.5O7陶瓷'>第3章 水热法制备BI1.5ZNNB1.5O7陶瓷
  • 1.5ZnNb1.5O7 粉体'>3.1 固相法合成Bi1.5ZnNb1.5O7粉体
  • 1.5ZnNb1.5O7粉体的水热合成与制备'>3.2 Bi1.5ZnNb1.5O7粉体的水热合成与制备
  • 3.2.1 影响物相因素的研究
  • 3.2.2 合成粉体的显微分析
  • 3.2.3 合成粉体的比表面积和粒径分析
  • 1.5ZnNb1.5O7粉体的水热合成过程和反应机理的探讨'>3.2.4 Bi1.5ZnNb1.5O7粉体的水热合成过程和反应机理的探讨
  • 1.5ZnNb1.5O7陶瓷及性能检测'>3.3 水热法制备Bi1.5ZnNb1.5O7陶瓷及性能检测
  • 3.3.1 烧结特性分析
  • 3.3.2 物相及显微组织
  • 3.3.3 介电性能
  • 3.4 小结
  • 1.5ZnNb1.5O7陶瓷'>第4章 熔盐法制备Bi1.5ZnNb1.5O7陶瓷
  • 1.5ZnNb1.5O7粉体的表征与分析'>4.1 熔盐法合成Bi1.5ZnNb1.5O7粉体的表征与分析
  • 1.5ZnNb1.5O7在熔盐中的形成过程'>4.1.1 Bi1.5ZnNb1.5O7在熔盐中的形成过程
  • 4.1.2 影响粉体显微结构因素的研究
  • 4.1.3 生长机理的探讨
  • 1.5ZnNb1.5O7陶瓷的性能检测与分析'>4.2 熔盐法制备Bi1.5ZnNb1.5O7陶瓷的性能检测与分析
  • 4.2.1 烧结特性
  • 4.2.2 物相及显微组织
  • 4.2.3 介电性能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未来5年全球氧化镁纳米粉体需求量将大幅增长[J]. 中国粉体工业 2013(03)
    • [2].纳米粉体处理设备[J]. 中国粉体工业 2008(02)
    • [3].陶瓷可饱和吸收体用Co:MgAl_2O_4纳米粉体的制备[J]. 陶瓷学报 2019(06)
    • [4].纳米粉体连续高压分散装置的特性研究[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20(08)
    • [5].Sm:LuAG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光谱性能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6].催化反应制备碳化硅纳米粉体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实验研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09)
    • [7].掺钕钇铝石榴石纳米粉体的合成与表征[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8].介质环境对铜丝电爆炸制备纳米粉体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15(07)
    • [9].以半胱氨酸和锌粉为前驱物大量制备硫化锌纳米粉体[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 [10].Y_2O_3:Eu~(3+)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11].降温型聚氨酯/纳米粉煤灰注浆材料的降温机理分析[J]. 煤炭学报 2019(S1)
    • [12].金属纳米粉体钝化设备和工艺研发[J]. 中国科技信息 2019(Z1)
    • [13].溶胶-沉淀一步法合成钛酸锶纳米粉体[J]. 安徽化工 2017(02)
    • [14].二硫化钨纳米粉体作为锂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研究[J]. 摩擦学学报 2015(06)
    • [15].纳米粉在镁碳砖生产工艺中的应用[J]. 耐火材料 2014(06)
    • [16].共沉淀法制备Tm:YbSAG纳米粉体及其发光性能[J]. 硅酸盐学报 2015(08)
    • [17].煅烧铟锡氢氧化物和氯化钠混合粉末制备铟锡氧化物纳米粉体[J]. 中国科技论文 2013(12)
    • [18].球形Fe2O3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对聚乙烯的增强作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14)
    • [19].碳化铈水解氧化法制备CeO_2纳米粉[J]. 无机材料学报 2012(05)
    • [20].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在纳米粉体中的应用[J]. 山东化工 2012(05)
    • [21].纳米粉体在聚烯烃改性中的研究进展[J]. 上海塑料 2012(02)
    • [22].纳米粉体团聚解决方法及分散技术的研究[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2(05)
    • [23].纳米粉体表面改性研究现状[J]. 稀土 2011(01)
    • [24].纳米粉体表面改性的必要性和应用前景[J]. 船电技术 2011(03)
    • [25].陈化过程中湿度、温度及时间对Nd:YAG纳米粉体的影响[J]. 无机材料学报 2011(12)
    • [26].尖晶石纳米粉体的微晶结构与吸光特性[J].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0(01)
    • [27].新型溶胶-凝胶法制备铌酸锂钠钾纳米粉体[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01)
    • [28].纳米粉体分散技术的研究进展[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02)
    • [29].N掺杂介孔TiO_2纳米粉体的制备[J]. 化工新型材料 2009(04)
    • [30].纳米粉体的溶胶-凝胶法制备技术[J]. 上海有色金属 2009(02)

    标签:;  ;  ;  ;  ;  

    Bi1.5ZnNb1.5O7陶瓷的合成与制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