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中国领导人在冷静观察当前国际现实的基础上,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本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又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强调世界各国人民应该和平相处、和睦相待,和谐发展的世界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追求。而全球化作为历史事实由来己久,也是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任何国家要发展都不可能独立于全球化的进程之外。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球化的论述,得出许多关于把握和参与世界全球化的启示:通过综合阐释全球化的动因及其表现,指出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第二章论述和谐中国的含义和特征,对国内和国际现实情况的分析,指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全球化是和谐社会的大背景,并针对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提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第三章阐述“和谐世界”理念内涵及国外专家学者对“和谐世界”理论的评价,从而进一步肯定的论证“和谐世界”的科学性,接着分析“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的辨证关系,从而得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世界和谐的论断。第四章阐述构建和谐世界理念实现的可能性,论述了和谐世界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必须看出构建和谐世界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历史过程,并指出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途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发展思考[J]. 作家天地 2020(01)
- [2].疫情之后,全球化会何去何从?[J]. 记者观察 2020(07)
- [3].《语言与全球化》中文版序言[J]. 话语研究论丛 2019(01)
- [4].《语言与全球化》中文版译者前言[J]. 话语研究论丛 2019(01)
- [5].新冠疫情的暴发远不是让各国变得更加孤立,而是让全球化出现改观[J]. 英语文摘 2020(05)
- [6].“全球化”终结?[J]. 厦门航空 2020(05)
- [7].以美学的视角看日德交涉史——全球化的三个阶段[J]. 中国美学 2020(01)
- [8].中国当代艺术:城市化与全球化的挑战[J]. 中国美学研究 2018(02)
- [9].全球化:从均衡到重构[J]. 理财周刊 2019(03)
- [10].论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黑河教育 2012(11)
- [11].全球化催变思维方式[J]. 教书育人 2010(29)
- [12].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J]. 学周刊 2011(03)
- [13].从文化全球化看中国文化的发展[J]. 成功(教育) 2011(08)
- [14].全球化3.0时代的外语学习:从“独尊英语”走向多语互补[J].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 2017(09)
- [15].全球化的“中国方案”[J]. 大学生 2018(02)
- [16].全球化春节[J]. 世界博览 2018(05)
- [17].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J]. 青春岁月 2018(11)
- [18].解读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读《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J]. 长江丛刊 2017(33)
- [19].浅析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J]. 山西青年 2016(11)
- [20].全球化背景下新型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 考试周刊 2016(45)
- [21].浅析全球化对青少年德育的消极影响及其对策[J]. 祖国 2016(18)
- [22].全球化时代:问题、挑战与对策——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4(02)
- [23].浅谈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利弊[J]. 神州 2014(08)
- [24].全球化进程中风险生存的探究[J]. 黄海学术论坛 2014(01)
- [25].逆全球化的新小农主义[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32)
- [26].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3(01)
- [27].浅析全球化对藏文化的影响[J]. 西部发展评论 2011(00)
- [28].全球化背景下韩国科技政策的转变和启示[J]. 科技与企业 2013(22)
- [29].全球化时代下的创造性教育[J].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3(06)
- [30].中韩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全球化能力和经历的比较研究——基于南京大学与首尔大学的问卷调查[J]. 大学教育科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