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商标保护的宗旨在于避免混淆,即相关公众在施以一般注意力情况下不会对争议商标产生混淆。相关公众是判断混淆之虞的基本参考系,在我国商标诉讼中基本都是由法官代替相关公众迳行判断。但法官毕竟不是相关公众,两者的主观认知状态一定会存在差别。这导致在讼争商标权利界限存在较大争议时,不同的法官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为保证法律适用的一致性,提升法院判决的说服力、公信力,有必要引入能够证明相关公众混淆与否的证据。市场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技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相关公众的整体情况,是证明混淆之虞的理想证据。在我国,设计良好的市场调查可以作为具有较高证明力的证据予以应用,从而为法官认定混淆之虞提供有力证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议商标反向混淆的损害赔偿[J]. 法制与社会 2012(10)
- [2].上海地区商标侵权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维权路径之探究[J]. 法制与社会 2012(14)
- [3].商标侵权中的反向混淆[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 [4].从商标侵权看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J]. 湖南农机 2008(07)
- [5].商标售前混淆理论的发展及其适用规则[J]. 公民与法(法学) 2011(04)
- [6].混淆原则下的商标侵权司法判定[J]. 法制与社会 2008(03)
- [7].商标表彰功能的去留之争[J]. 法制与社会 2015(10)
- [8].商标的司法鉴定标准及指标体系建设初探[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6)
- [9].“联系说”视野下的商标侵权例外辨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10].试论网络环境下的商标侵权[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20)
- [11].电子商务环境下驰名商标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6)
- [12].商品改动行为的商标侵权及其认定[J]. 知识产权 2013(09)
- [13].“山寨”老字号商标及不正当竞争纠纷的司法裁判研究[J]. 知识产权 2017(06)
- [14].商标侵权制度的比较研究——以中美比较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 2014(34)
- [15].关键词搜索服务中广告主的侵权责任——对侵害商标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的评析[J]. 天津法学 2015(02)
- [16].试论商标侵权中的反向混淆[J]. 政法学刊 2009(01)
- [17].我国商标反向混淆构成要件研究[J]. 法制博览 2016(34)
- [18].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相似性与混淆可能性之关系[J]. 法学研究 2014(06)
- [19].平行进口商品的商标侵权问题研究[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5(04)
- [20].商标侵权视野下的商标使用[J]. 中国市场 2015(34)
- [21].论商标侵权中销售商具有合法来源的抗辩[J]. 边缘法学论坛 2015(02)
- [22].主观意图在商标混淆侵权判定中的定位与适用[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 [23].商标侵权中“商标性使用”的认定[J]. 知识经济 2015(19)
- [24].浅析山寨手机商标侵权[J]. 法制与社会 2011(01)
- [25].商标侵权纠纷是否适用赔礼道歉[J].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8(03)
- [26].论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中恶意侵权的认定[J].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0(01)
- [27].对商标侵权诉讼中市场调查报告的审查与认定[J]. 人民司法 2015(09)
- [28].从新百伦案看我国商标侵权赔偿原则的司法适用[J]. 知识产权 2015(10)
- [29].“滴滴打车”案背景下在先使用商标的法律保护[J]. 法大研究生 2016(01)
- [30].未经合法授权而销售商品的违法性讨论[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