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基于光视空间概念的光与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建筑学
作者: 常志刚
导师: 詹庆旋
关键词: 建筑设计,照明设计,光视空间,空间意象
文献来源: 清华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在当前照明研究和照明设计的发展中,有几个热点问题值得关注:⑴哲学和艺术作为照明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理论建设,⑵照明设计的心理学研究,⑶照明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结合,⑷照明质量与照明节能的统一性。从建筑学的层面,建筑设计与照明设计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塑造空间的视觉意象。本文以此为着眼点,探讨这些问题的内在联系和本质所在。在哲学层面上,本文运用近现代哲学的观念,结合视觉艺术——印象派绘画,探讨视觉认知的方法论,并把建筑中艺术与科学、设计与技术的结合问题转化为客观媒介(建筑空间)与主观意识相统一的认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光视空间”的概念,把空间的视觉设计归结为光视空间的设计,并进而采取现象学的方法,对光视空间的本质进行还原,探讨光视空间设计的基本观念和源泉,提出了光与空间一体化设计的方法,提倡光与空间的双向的互动的设计模式。在心理学层面上,本文探究了空间环境与视觉认知心理的关系,从而确定光视空间设计的关键问题——空间意象,并且提出:光视空间的设计,不是去构筑孤立的视觉刺激(比如实体造型——无论它自身多么“悦目”),而是要制造出那些指向空间意象的视觉线索——这些视觉线索(直接的或间接的)由于共同的指向而成为整体,并在整体的构成关系中获得自身的意义。以这样的观念,本文对光与空间的拓扑关系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两种图式:昼光图式和夜景图式,并相应的制作了两个实验装置。据此发展出光视空间的设计模型和相应的设计方法。在照明研究的层面上,本文结合心理学原理,对照明研究的现状进行剖析,梳理出照明设计与空间意象的关系,并对空间意象与照明节能的统一性进行了系列主观评价实验,得出若干空间意象与照明节能相结合的设计模式,进而提出,在光视空间的设计中树立一种“亮度极少主义”的观念,使节能成为光视空间的一种内在的、自然的属性和设计动因。本文试图为建筑设计与照明设计营造一个共同的设计语境。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照明设计作为一个学科和专业的定位
1.2 照明研究的趋势
1.3 照明与节能
1.4 建筑设计与照明设计的“单边性”
1.5 研究的切入点
1.6 研究与写作的框架
第2章 印象派绘画与认知方法论
2.1 印象派绘画的悖论
2.1.1 印象派绘画简介
2.1.2 印象派绘画之于现代艺术
2.1.3 印象派绘画之于建筑师
2.1.4 印象派绘画的悖论
2.2 印象派绘画的时代背景
2.2.1 社会背景
2.2.2 哲学背景——实证主义
2.2.3 实证主义的渊源
2.3 印象派绘画与实证主义哲学
2.3.1 印象派绘画与“感觉的复合”
2.3.2 实证主义哲学观念向主观意识的回归
2.4 印象派绘画与现象学
2.4.1 现象学的背景
2.4.2 现象学的基本观念
2.4.3 现象学的方法
2.5 “印象派绘画的悖论”之消解
2.5.1 悬置
2.5.2 本质还原
2.5.3 现象学构造
2.6 小结
2.6.1 两种逆向的认知模式
2.6.2 关于“印象派绘画的悖论”的一点说明
2.6.3 关于建筑的认识论思考
第3章 光视空间的认识论研究
3.1 光视空间的视觉还原
3.1.1 光视空间概念的提出
3.1.2 光视空间的平面特质
3.2 光视空间的历史还原
3.2.1 生活世界
3.2.2 原始艺术与现代艺术
3.2.3 光的原始
3.3 光视空间的设计还原
3.3.1 现代建筑的还原
3.3.2 光视空间的设计语言——光与界面的空间关系
3.3.3 光视空间的设计起始点
3.3.4 光视空间的设计模式——光与空间一体化设计
3.3.5 光视空间中的对应性设计原则与光的建构逻辑
3.3.6 光视空间中的光与实体的再定义
3.4 小结
第4章 光视空间的心理学研究
4.1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4.1.1 两种文化
4.1.2 两种哲学
4.1.3 心理学研究的观念
4.2 相关的认知理论综述
4.2.1 结构主义知觉理论
4.2.2 格式塔视知觉理论
4.2.3 认知研究的生态学范式(ecological approach)
4.3 认知与经验
4.3.1 两种对立的认知过程
4.3.2 对“经验”的不同解读
4.4 经验与表象
4.4.1 视觉认知心理学
4.4.2 经验与表象
4.5 光视空间与空间意象
4.5.1 建筑环境与空间意象
4.5.2 “视觉刺激”(visual stimuli)与“视觉线索”(visual cue)
4.5.3 图像识别与环境认知
4.5.4 光视空间与空间意象——环境认知模式
4.6 小结
第5章 光视空间的模型研究
5.1 视觉表象的拓扑性质
5.1.1 知觉常性
5.1.2 图式理论
5.1.3 理论模型
5.2 光与空间的拓扑关系
5.2.1 光与空间的图式
5.2.2 光箱装置I——昼光图式
5.2.3 光箱装置II——夜景图式
5.3 空间的悬念
5.3.1 痕迹·事件
5.3.2 完形压强·悬念
5.3.3 光作为空间和过程的痕迹
第6章 物理指标与空间意象
6.1 照明研究与心理学
6.1.1 环境心理学概述
6.1.2 Hawthorne 实验
6.1.3 照明质量·视觉质量·照明设计质量
6.1.4 照明设计原则结构的转变
6.2 照明研究现状的解析
6.2.1 照度和亮度
6.2.2 照度的均匀性
6.2.3 亮度分布(Luminance distribution within rooms)
6.2.4 小结
6.3 光环境的意象
6.3.1 环境评价的信息加工模型
6.3.2 光照线索理论
6.4 照明质量与照明能耗
6.4.1 高质量=高能耗?
6.4.2 照明质量与节能
第7章 光视空间的实验研究:空间意象与照明节能
7.1 实验室建设
7.1.1 光与空间设计实验室的建设及工作说明
7.1.2 实验室建设的理念
7.2 实验I:空间意象与节能
7.2.1 先导实验
7.2.2 实验I-1 光照的逻辑性
7.2.3 实验I-2 空间的延伸感
7.2.4 实验I-3 空间意象与照明节能
7.3 实验II:环境视野的平面化研究
7.3.1 实验II-1 立体视觉与平面视觉的验证
7.3.2 实验II-2 平面视觉与格式塔原理的应用
7.4 实验III:塑造空间中的光亮界面
7.4.1 实验观念
7.4.2 实验设计
7.4.3 实验III-1 夜晚系列
7.4.4 实验III-2 白天系列
7.4.5 实验分析
7.5 实验总结
第8章 结论
8.1 建筑的认识论
8.2 认识的两极
8.3 光视空间
8.4 经验与表象
8.5 空间意象
8.6 设计模式
8.7 空间意象与照明节能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 2006-06-29
相关论文
- [1].建造研究批判[D]. 刘彤昊.清华大学2004
- [2].声景研究和声景设计[D]. 李国棋.清华大学2004
- [3].大空间建筑设计研究[D]. 胡仁茂.同济大学2006
- [4].商业街道表层研究[D]. 邹晓霞.清华大学2006
- [5].行为空间论[D]. 徐从淮.天津大学2005
- [6].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研究[D]. 黄献明.清华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