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xcel软件在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统计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满[1](2020)在《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及直接经济损失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与目的:医院感染是影响患者安全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致死率和经济损失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因此对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医院感染的防控中基于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确定的关键风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至少可以预防50%的医院感染。但目前关于ICU患者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多为单一模型,多个风险预测模型联合比较应用的研究较少,且尚未发现有基于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确定的关键风险因素及开发人机交互式医院感染风险计算器的相关研究。医院感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还能通过延长住院时间,给患者、家庭、医院和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找出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关键因素对于控制其过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递归系统模型能科学合理地分析影响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各因素的直接与间接贡献,计算总贡献,并找出费用控制的关键性因素。但目前尚未发现有应用递归系统模型探索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影响因素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贵州省六所医院综合ICU患者为研究对象,联合比较应用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相对准确地预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并分别基于多个风险预测模型联合比较应用确定的关键风险因素开发出能满足不同医务人员使用习惯的人机交互式医院感染风险计算器,为ICU制定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同时通过递归系统模型分析匹配后病例组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直接与间接贡献,计算总贡献,找出控制其费用的关键因素。研究内容与方法:(1)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杏林),收集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贵州省全部六家使用该系统满1年的医院所有ICU患者的相关病历信息,应用Rstudio软件编程,对ICU患者人口学特征和医院感染患者进行统计描述,并应用单变量广义线性模型进行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的分析。(2)将以上所有样本按照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构建包括广义线性模型、决策树模型(ID3、CART、C4.5、C50四种算法)和随机森林模型在内的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用来识别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然后通过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三个指标再验证集验证模型。并分别根据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确定的关键风险因素,开发能满足医务人员不同使用习惯的人机交互式医院感染风险计算器。(3)收集贵州省使用该系统中的四家医院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所有ICU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住院费用,运用SPSS25.0软件,按照医院、性别、年龄组、入院科室、入院病情严重程度、医疗保险方式进行1:1匹配,形成病例组与对照组,计算医院感染患者直接经济损失,并采用配对秩和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ICU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的差异。通过AMOS25.0软件构建的递归系统模型分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各影响因素的直接、间接贡献与总贡献,找出控制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关键性因素。研究结果:(1)(1)本研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共1782例ICU患者,其中医院感染率为23.01%(410/1782),高于文献报道发达地区ICU患者医院感染率(1.62%~7.23%)。其中男性1191例(66.84%),抗生素使用天数≤6天的患者最多1376例(77.22%),住院天数≥37天的患者占比最少236例(13.24%),40.68%的患者有手术史。其中,发生医院感染410例(23.01%),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组为≥60岁(25.56%)、男性(25.10%)、持续发烧天数≥6天(50.70%)、住院天数≥37天(58.90%)、抗生素使用天数≥13天(49.02%)、床位数≥2000张(32.82%)、需要病原菌培养(30.49%),其他还包括手术史、感染史、多器官功能衰竭、癌症史和糖尿病史,以上各项目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医院感染患者更常发生在冬季(43.90%),感染部位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60.00%、泌尿系统11.50%和血液系统9.80%;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43.15%;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是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23.35%。医院感染发生的基础疾病定义为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癌症。无基础疾病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53%,患有1种、2种和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依次为26.92%、40.94%和60.53%;侵入性器械使用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导尿管62.28%(千日感染率为0.96‰),呼吸机34.88%(千日感染率为10.03‰),中心静脉导管32.48%(千日感染率为1.58‰)。抗菌药物使用天数≤6天、7~12天和≥13天对应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依次为6.50%、19.41%和49.02%,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变量广义线性模型发现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入院临床科室、手术史、本次需要病原菌培养、糖尿病史、癌症史、住院天数、持续发热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医院床位数、感染史等。(2)(1)基于多个风险预测模型发现ICU患者医院感染相对全面的风险因素包括:上次住院期间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糖尿病史、本次住院需要病原菌培养、上次住院持续发烧天数、手术史、癌症史、医院床位数和入院科室;(2)前四位相对稳定风险因素依次为:上次住院期间住院天数(6个模型确定)、抗生素使用天数和糖尿病史(5个模型确定)、本次住院需要病原菌培养(4个模型确定);(3)多个风险预测模型比较结果如下:广义线性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四个决策树模型的区分度C统计量分别为0.857、0.849、0.745~0.778,对应的校准度评价P(S:P)统计量:分别为0.877、0.114、0.202~0.666;决策曲线分析的净获益统计量分别为:11%、10.5%、8.3%~9.5%。根据指标越大越好的标准得到广义线性模型相对最优。(4)基于多个风险预测模型关键风险因素开发了多款能满足医务人员不同使用习惯的人机交互式医院感染风险计算器。第一类是基于Rstudio软件的交互式风险计算器,喜欢使用代码的临床医务人员通过点选动态可视化个体患者的风险概率,第二类是基于智能手机/网络交互式风险计算器,喜欢使用手机或者网络的医务人员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登录网址,动态可视化个体患者的风险概率。第三类是Excel风险计算器,通过点选个体患者的不同特点,其对应的风险概率和需要采取的措施能被实时交互展示。(3)(1)2018年其中四家综合医院ICU共收治140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9例,成功配对335对,放弃14对,配对成功率为95.99%。335例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为84073.34元,病例组住院费用中位数为134455.96元、对照组为37749.86元;病例组住院天数中位数25天,对照组为7天。病例组与对照组各项住院费用经配对秩和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中,西药费中位数最高为31981.06元(占44.38%),其次是治疗费中位数13570.86元(占18.77%)。(3)通过传统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影响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风险因素为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和癌症史,进一步通过递归系统模型发现除上述影响因素外,导尿管使用天数对其只存在间接贡献,并且找到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控制的关键因素为抗生素使用天数(既有直接贡献又有间接贡献,总贡献最大)。研究结论:(1)与文献报道发达地区ICU患者医院感染率(1.62%~7.23%)相比较,贵州省六所医院ICU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2)应用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确定的关键风险因素开发的多款人机交互式医院感染风险计算器,能满足医务人员不同使用习惯。它们的开发与应用能使医院感染监测、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临床医院感染防控有机结合,很好地填补医院感染监测、模型构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影响因素研究中,递归系统模型优于传统的线性模型,可以清晰地识别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直接与间接贡献,计算总贡献,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提供重要依据。
徐亮[2](2019)在《2013~2017年南昌市某呼吸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的特点和趋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对南昌市某呼吸专科医院20132017年出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该院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分布特征。并以5年间医院感染月发生率为基础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预测2018年医院感染月发生率,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规律和趋势。方法:利用20132017年南昌市某呼吸专科医院的医院感染资料和出院患者数据,系统地描述医院感染发生率变化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的人群分布、科室分布、部位分布和病原菌分布特征。并以20132017年医院感染月发生率为基础,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对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拟合与预测,将2018年医院感染月发生率数据作为验证样本,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估。结果:(1)20132017年共监测住院患者79281人,5年间共发生医院感染1596例次,平均医院感染发生率2.01%。医院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13年的2.56%下降至2017年的1.63%(趋势?2=43.967,P<0.001)。医院感染月发生率呈现一定的波动规律,1月、2月、11月和12月是医院感染的高发期,39月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2)医院感染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1岁,最大的为97岁,不同年龄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3.688,P<0.001)。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2.55%,1544岁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最低1.28%。5年间男性出院患者共计54536例,发生医院感染1129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7%;女性患者24745例,发生医院感染467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9%,不同性别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888,P=0.089)。(3)科室平均医院感染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重症医学科(27.95%)、胸外一科(4.39%)、神经内科(3.07%)和胸外二科(3.03%),其他科室的发生率较低,均低于2%。5年间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下降最明显(趋势?2=47.488,P<0.001),由2013年的5.21%降至2017年的1.53%,呼吸一科和心血管内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也有显着下降(趋势?2=16.184,P<0.001;趋势?2=10.786,P=0.001)。(4)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76.00%),其次为上呼吸道(7.58%),泌尿道(4.64%),手术部位(3.45%),血流(2.69%),胸膜腔(1.94%)。5年间各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未见明显变化。(5)医院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79.40%,其次为G+菌占14.79%,真菌占5.81%,5年间病原菌构成比变化不大。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占总检出病原菌的29.90%,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5.12%)、铜绿假单胞菌(9.63%)、大肠埃希菌(9.1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6.48%)。(6)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RIMA(0,1,1)(0,1,1)12模型的AIC、SBC值分别为34.008、37.708,为最优模型,其样本内拟合MAPE值为14.12%,能够较好的拟合该院医院感染月发生率。2018年112月医院感染月发生率与预测发生率基本吻合,MAPE值为13.23%,预测效果较好。结论:(1)该院平均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1%,医院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月、2月、11月和12月是医院感染的高发期;(2)60岁以上老年人为医院感染高发人群,医院感染发生率无性别差异;(3)医院感染发生率居前三位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和胸外一科;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上呼吸道、泌尿道、手术部位、血流和胸膜腔;(4)医院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病原菌;(5)ARIMA(0,1,1)(0,1,1)12模型对2018年医院感染月发生率预测效果较好,可以为医院感染防控关口前移提供科学依据。
杜艳玲,于博,夏新,张娜,孔慧,王吉喆,马志晖[3](2019)在《慢性鼻窦炎的编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某三甲医院近3年慢性鼻窦炎相关编码数据,探讨错误编码的主要原因,提高编码员对慢性鼻窦炎编码的准确性。方法利用病案查询系统检索出某院2014年12月-2017年9月住院的714份慢性鼻窦炎并手术治疗的病案,查找包括粗编、漏编、错编等编码质量缺陷,对缺陷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14份病案中发现共312例编码存在缺陷,错误编码率为43. 6%;其中手术编码与术式不对应18例,占5. 8%;病损位置诊断编码遗漏101例,占32. 4%等。结论慢性鼻窦炎分类复杂,临床医师应书写该疾病相关分型,而编码人员则应加强细化编码规则,协同临床医师将病案编码更加专业化,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徐男[4](2019)在《医院感染患者营养现况及营养风险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前瞻性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感染患者的营养现况进行筛查,评估医院感染患者营养现况,探讨医院感染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营养支持效果,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患者营养风险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众智院感监控平台V6.0系统上报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医院感染患者共713例,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诊断医院感染后48h内完成NRS2002、疾病严重程度评价(DRAS)和自编医院感染患者资料量表的调查。每周随访一次,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营养支持情况并记录,直至患者出院,完善相关资料的收集。结果:1.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医院感染患者713人,其中男性416人(58.34%),女性297人(41.65%),NRS2002≥3分的医院感染患者有237例(237/713),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3%;<3分有476例(476/713)占67%。2.有237例医院感染患者NRS2002评分≥3分,其中50例进行了肠内营养支持,构成比为21%,46例进行了肠外营养支持,构成比为19%,26例进行了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构成比为11%,115例没有进行营养支持,构成比为49%。3.进行营养支持的医院感染患者住院天数与未进行营养支持的医院感染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8),但有营养支持的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总费用、好转人数、死亡人数与无营养支持的医院感染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单因素分析显示,有营养风险的医院感染患者与无营养风险的医院感染患者在年龄、抗菌药物种类、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抗菌药物使用级别、基础合并症种类、使用呼吸机和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营养风险医院的感染患者与无营养风险医院感染患者在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医院感染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2.对有营养风险的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预后。3.疾病严重程度是医院感染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庄蕊萌[5](2017)在《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院内感染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费用,并导致患者的死亡率升高。我们拟通过统计分析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病史资料,比较了各种血液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并研究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克服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中大医院血液科住院的所有血液病患者。入组的所有患者均经过骨髓涂片、化学染色、病理活检等手段,依照各血液病公认诊断标准进行筛选。根据2001年卫计委制定的相关标准对上述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进行严格界定。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疾病种类、住院时间、是否化疗、有无粒缺及粒缺时间、是否接受侵入性操作等),借助SPSS软件统计分析上述患者中感染的发生率、部位分布、病原学特点等,最终对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及讨论,归纳总结目前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形式并给予适当预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可能的应对措施。结果:2016年全年在我院住院的血液病患者共1376人,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总人数为230例,共计发生医院感染383例次,例次感染率为27.83%。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的感染率更高(24.86%vs.37.14%,P小于0.05);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感染率高于非恶性疾病(30.82%vs.10.13%,P=0.000)。将住院时间分为1-10天,11-20天,21-40天,40天以上四个组,其感染率依次递增(6.32%vs.20.98%vs.51.7%vs.75%,组间两两比较P均小于0.05)。粒缺超过10天的患者中观察到较高的感染率(47.15%vs.74.22%,P 小于 0.05)。感染部位涉及血液、上呼吸道、肺、消化道、泌尿道、口腔、皮肤及软组织等,其中,感染发生率以上呼吸道为最高,占28.46%,其次为肺部感染,占25.59%,消化道感染和血液系统感染也较多。血液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是否化疗、粒缺天数有关,与性别无关。结论: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显示老年患者、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化疗、长时间粒缺等因素是诱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缩短住院时间和粒缺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可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
杨娜[6](2014)在《某三级乙等教学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况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医院的发展、疾病谱的变化、新病原体的不断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严重化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而复杂。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已成为当今医学界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指标。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某三级乙等教学医院2013年度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的调查,了解该院医院感染的重点人群、重点科室、主要感染部位和医院感染病原菌的构成等特征,分析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医院管理者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以达到减少医院感染发生,避免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目的。资料与方法1.采取临床医师主动上报和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查阅住院患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某三级乙等教学医院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信息。2.依据中华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感染病例进行诊断。3.应用Excel和SPSS13.0软件对数据信息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对医院感染的年龄、性别、科室分布,医院感染发病部位,医院感染病原菌进行描述性分析。主要结果1.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11%;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例次率为1.15%。2.医院感染发生率排名前五位的科室依次是:综合ICU、神经外科、血液科、肾内科、肿瘤科,感染率分别为:57.14%、6.61%、3.33%、3.03%、2.33%。3.医院感染率随患者年龄增长呈“U”型分布,0~3岁组患儿医院感染率较40岁以后年龄组感染率低,但高于4~39岁之间各年龄组的医院感染率;成人组医院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经比较,各年龄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不相同或不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268,P=0.000)。4.男性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28%,女性患者为1.00%,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6,P=0.004)。男性患者上呼吸道感染率(0.37%)高于女性(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8,P=0.001)。男性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0.61%)高于女性(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14,P=0.000)。女性患者泌尿系感染率(0.25%)高于男性患者(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73,P=0.001)。女性患者胃肠道感染率(0.09%)高于男性患者(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1,P=0.094)。5.住院一周以内(<8天)的病例感染率最低,为0.59%,住院一个月以上(31天~)的病例感染率最高,为5.26%。10月~12月份感染率最高。医院感染率与季节有关,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而升高。6.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1.58%)高于未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85,P=0.000)。7.医院感染部位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和泌尿道,构成比分别为:40.45%、25.47%、16.10%。8.共分离出372株医院感染病原菌,排名前五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75株占20.16%、肺炎克雷伯菌57株占15.32%、铜绿假单胞菌35株9.41%、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占5.38%、鲍曼不动杆菌15株占4.03%。9.多重耐药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标本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泌尿道、分泌物、血液。结论与建议1.该院医院感染率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的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院内感染发生率应<10%的要求。2.老年患者和婴幼儿是医院感染的重点人群,应特别注意加强这两类人群的感染预防。3.综合ICU、神经外科和血液内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针对不同科室的医院感染特点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4.医院感染的发生可能与季节有关。建议医院在冬季更应加强环境管理,加强空气净化管理,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医院感染发生。5.性别、住院时间和手术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应针对不同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6.下呼吸道、上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是医院感染的重点部位,因此应特别加强对这几个部位的医院感染防控。7.多重耐药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应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控制。
肖雄[7](2014)在《某综合性医院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全球医疗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不仅严重影响住院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构成威胁。如何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学新技术、新手段顺利开展以及医疗工作正常运转,是各级医院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某综合性医院2010-2012年的医院感染监测登记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现状,掌握医院感染的特征和发展变化趋势,明确医院感染工作取得的成效和仍然存在的问题,分析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医院主要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于医院感染的认知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最后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为医院管理者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参考,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避免感染的暴发流行,确保医疗质量不断上升,医疗安全有所保障,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的方法对某医院2010-2012年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查阅病案首页中确诊为医院感染的病案资料,记录住院病人的一般情况、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等)及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分析住院病人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天数、感染时间等,为研究分类、比较分析提供信息;医院感染情况:是否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的部位(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血液感染等部位)、发生感染的科室(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其他科室等)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原体种类和耐药性;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否泌尿道插管、呼吸机使用、放疗、化疗、气管切开等。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临床主要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于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主要包括对医院感染基本概念、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手卫生行为及职业暴露和自我保护的认知。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当前医院感染管理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医院感染率、感染例次率、调查问卷基本情况、构成比等作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假设检验,对于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时间资料则运用非参数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研究结果医院感染一般情况方面,共调查2010-2012年出院患者174211人,男性107954人,女性66257人,住院期间发生感染4302人,4620例次,总体医院感染率2.47%,感染例次率为2.65%,感染漏报率为1.91%,标本送检率为34.7%。医院感染人口学特征方面,不同性别患者医院感染率有差异,男性患者总体医院感染率为2.54%高于女性患者的2.35%(χ2=6.02,P<0.01);不同年龄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之间有差异,60岁及以上年龄组感染人数最多,感染率最高,达到3.85%(χ2=673.69,P<0.001);不同年龄组患者入院后感染的发生时间及持续天数也有差异,15岁及以下年龄组入院后感染发生平均时间最快,为13.54天(χ2=59.74,P<0.001),60岁及以上年龄组持续时间最长,为9.59天(χ2=147.92,P<0.001)。医院感染分布方面,不同住院时间患者的感染率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为30-60天组、60天以上组的感染率分别为9.32%、11.4%,明显高于其他组别(χ2=3845.96,P<0.001);不同季节感染率有差异,二、三季度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54%、2.94%(χ2=81.92,P<0.001);不同科室感染率也有差异,依次是内科系统(3.12%),儿科(3.02%),其他科室(2.18%)(χ2=369.49,P<0.001);内科系统各科室中,感染率高的科室分别是血液内科(16.79%)、老年病科(4.8%)、神经内科(4.78%),外科系统中,感染率高的科室分别是神经外科(8.77%)、小儿外科(3.21%),其他科室中综合ICU感染率最高(21.35%)、康复科为6.83%,肿瘤科为2.65%;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依次是上呼吸道感染(33.16%)、下呼吸道感染(29.31%)、胃肠道感染(7.77%)。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面,2010-2012年检出最多的病原菌是鲍曼不动杆菌(16.46%),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2.55%),第三位的是大肠埃希菌(12.13%),真菌居首位的是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力奈唑烷、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性均为0,但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性均高于65%,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为57.2%,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在所有阴性杆菌中是最严重的,对所有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的耐药性。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面,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动静脉插管、气管切开、长期卧床、手术、化疗、泌尿道插管、使用免疫抑制剂、昏迷、肝硬化等9个因素是危险因素,对于医院感染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P<0.05),引入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动静脉插管、长期卧床、手术、免疫抑制剂、昏迷等5个因素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在医院感染基本概念认知方面,对于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和医院感染的管理规范的认知没有差异(P>0.05),其中对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医生5.3%表示清楚,护士为2.1%;而对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的危害、医院感染发生三要素的认知医护人员有差异(P<0.05),医生总体认知度要好于护士;不同学历医护人员除了对于医院感染危害的认知无差异,在其他方面均有差异(P<0.05);不同职称医生对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危害、医院感染易感人群的认知没差异,不同职称护士对医院感染危害、医院感染传播途径认知无差异,其他方面不同职称医护人员认知均有差异(P<0.05)。医护人员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认知方面,对于消毒灭菌方法、医疗废物处理的认知没有差异,医护人员的认知度较高,对于医院感染的报告制度、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基本措施的认知,医护人员有差异(P<0.05),医生认知度高于护士;不同职称医护人员在感染预防控制认知方面有差异(P<0.05)。医护人员在手卫生认知方面,医护人员对于正确的洗手方法表示清楚认知的分别为48.7%、41.7%,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医生对于洗手是预防病原体传播的重要手段清楚认知的人数为30.7%,护士为16.1%,两者有差异(P<0.05);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医护人员在正确洗手方法的认知方面无差异(P>0.05),对于洗手是预防病原体传播的重要手段的认知有差异(P<0.05);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的洗手行为有差异,医生一直洗手的为29%,护士为54.2%(P<0.05),而在接触患者后及接触不同患者间的洗手行为无差异,医生分别为76%和23%,护士分别为68.2%和21.9%;不同职称医护人员在不同接触患者时刻的洗手行为均有差异(P<0.05)。对于职业暴露的认知,医生有50.2%的人表示清楚,5.3%的人不知道,护士则为40.1%的人清楚,13%不知道,两者有差异(P<0.05);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医护人员对于职业暴露的认知有差异(P<0.05);医生有12.7%的人在工作中被刺伤过,护士有27.1%,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84.5%的医生刺伤后选择立刻上报,15.5%自行处理,护士有64.1%选择立刻上报,35.9%会自行处理,无人选择不闻不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6%的医生和78.6%的护士表示愿意参加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活动。医院感染管理SWOT分析,优势:医院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完善,组织体系健全;医院信息化管理成效显着。劣势: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医护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欠缺;抗菌药物的使用不规范。机会:以三甲医院复审为契机,促进医疗质量不断提升;全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增强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实施城乡居民医保并轨,有利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威胁:疑难危重病例增多成为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多重耐药菌成为医院感染的新挑战;医患关系紧张给医院感染控制敲响了警钟。研究结论1.2010-2012年出院患者174211人,住院期间发生感染4302人,4620例次,总体医院感染率2.47%,感染例次率为2.65%,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医院感染的漏报率为1.91%,逐年下降;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为34.70%,不断上升。不同性别患者医院感染率有差异,男性感染率要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感染率也有差异,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低年龄组患者入院后感染发生的时间最快,高年龄组患者感染发生后持续时间最长。不同住院时间的患者感染率不同,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不同季节的感染率有差异,第二、三季度的医院感染率较高;不同科室的医院感染率也有差异,内科系统感染率最高,ICU是全院感染率最高的科室(21.35%);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依次是上呼吸道感染(33.16%)、下呼吸道感染(29.31%)、胃肠道感染(7.77%),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感染部位分布有差异。2010-2012年送检标本检出最多的病原菌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16.46%)、金黄色葡萄球菌(12.55%)、大肠埃希菌(12.13%);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力奈唑烷、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性均为0,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经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动静脉插管、长期卧床、手术、免疫抑制剂、昏迷等5个因素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这就提示我们需要加强对易感人群、高发科室、重点部位的目标性监测,严格操作管理,减少不必要性侵袭性操作,尽可能控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重视并提高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送检率,准确掌握病原菌的耐药性,科学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避免二重感染及多重耐药菌的出现;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三级管理结构及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的长效机制,管理人员要经常下临床科室督促指导,落实感染预防措施、制度,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标准化、规范化的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对患者病情的实时监控,增强感染控制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2.医护人员对于医院感染基本概念以及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总体认知度不高,医生要好于护士;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的洗手率明显高于接触患者前和接触不同患者之间的洗手率;女性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要高于男性;医生对职业暴露的认知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要强于护士,护士面临的职业风险更大,被锐器刺伤的次数要多于医生;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医护人员对于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有差异,高学历、高职称的医护人员明显占优。因此,医院要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知识的规范化培训活动,并纳入考核体系,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普及医院感染基本知识、自我保护及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内容,强化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认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监测及预防工作;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对医护人员进行行为干预,让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洗手的依从性,要将手卫生上升到医院文化的高度。3.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优势开始显现并发挥作用,但自身的劣势仍然明显,机会与威胁并存,今后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使管理人员结构合理化,同时强化医务人员教育培训,提高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严格规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充分把握三甲复审和“品管圈”活动这一机遇,有效控制薄弱环节,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不断完善、利用优势和机遇,监控、消除劣势和威胁,最终实现感控工作的最优局面。
方旭[8](2014)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调查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颅内感染发病及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使用自行设计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监测登记表”,以云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2007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入住神经外科并进行手术的35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的病案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及医院感染状况等相关信息,描述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2.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病例组202例,对照组404例,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手术情况及颅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007年至2012年共调查神经外科手术患者3520例:其中男性共计2091例(占59.40%),女性共计1429例(占40.60%);手术患者平均年龄为42.52±19.69岁。在3520例手术患者中,有63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81例次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95%,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为19.34%,医院感染发生密度为7.51‰。从2007年到2012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例次发生率及发病密度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病部位按构成比依次为:手术部位感染259例次(占38.03%),下呼吸道感染243例次(占35.68%),泌尿道感染76例次(占11.16%),胃肠道感染53例次(占7.78%),上呼吸道感染34例次(占4.99%),血液系统感染11例次(占1.62%),口腔感染4例次(占0.59%),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次(占0.15%)。3.3520例调查患者中有259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手术部位感染率为7.36%,其中以器官/腔隙感染(颅内感染)为主,共202例(占77.99%),其次是表浅切口感染(皮下及皮下组织感染)45例(占17.37%),深部切口感染(帽状腱膜下、颅骨膜或脊髓等组织感染)12例(占4.63%)。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时间在术后3-30天,平均在术后8天左右。随着手术危险指数评分的增加,手术患者的SSI感染发生率及发病密度均升高;SSI组住院天数较非SSI组延长14天左右,住院天数与NNIS评分有一定关系,与NNIS0级相比,随着得分的增加,SSI组增加的住院天数分别为1.4天,3.2天和5.8天。4.632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43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18株(占72.99%),居首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其次为鲍氏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95株(占21.74%),居首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酵母样真菌24株(占5.49%)。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在年龄、原发疾病、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再次手术、术前高血糖、输血、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胃酸抑制剂、气管插管/切开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术前白细胞数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与不同危险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4h、术后再次手术、术前高血糖、输血、气管插管/切开、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有:原发疾病、手术入路、手术危险指数、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再次手术、输血和脑脊液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神经系统肿瘤、幕下手术入路、手术时间≥4h、术后再次手术、术后脑脊液漏是影响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1.本研究将发病密度用于医院感染发生强度的测量指标,消除了住院时间对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增强了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也证明了发病密度在医院感染监测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高,但从2007年到2012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例次发生率及发病密度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院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3.手术部位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主要的感染类型,应采取干预组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4.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以器官/腔隙感染(颅内感染)为主;感染发生在术后平均为8天左右;随着手术危险指数评分的增加,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发病密度均升高;SSI组住院天数较非SSI组延长14天左右,住院天数与NNIS评分有一定关系,与NNIS0级相比,随着得分的增加,SSI组增加的住院天数分别为1.4天,3.2天和5.8天。5.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年龄≥60岁、手术时间≥4h、术后再次手术、术前高血糖、输血、气管插管/切开、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疾病显着相关。6.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神经系统肿瘤、幕下手术入路、手术时间≥4h、术后再次手术、术后脑脊液漏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顾红霞[9](2014)在《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探讨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确定高危人群,为临床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1年骨内科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骨内科病房1157例出院病例,其中老年骨科住院患者(≥60岁)1044例,通过逐一查阅病历,收集原始数据资料,进行登记、分类、制表整理、输入计算机并逐项核实记录后进行统计分析。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统计分析时计算发病率,采用卡方(χ2)检验(包括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各暴露因素不同水平的发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044例老年骨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17例、125例次,医院感染率11.21%、例次感染率11.97%;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道、牵引眼,分别占71.20%、13.60%、12.80%。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显着高于其他部位感染(P=0.000<0.05)。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发生季节以第一季度最高,且显着高于其他季度(P=0.000<0.05)。共分离出病原菌1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6株占67.61%,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分别占19.72%和14.79%;革兰阳性菌31株占21.8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9.15%和4.93%;真菌15株占10.56%,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9.8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感染与老年骨科住院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骨折、手术、骨牵引、留置尿管天数、尿管插管次数、其他置管、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骨质疏松症、低蛋白血症、贫血、脑萎缩)及基础病种数等15种因素有密切关系;留置尿管与总体感染率无直接相关性,但与尿路的单部位感染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是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有8种,包括:性别(OR=0.570,95.0%CI0.332-0.980)、住院天数(OR=2.626,95.0%CI1.795-3.842)、骨牵引(OR=3.255,95.0%CI1.692-6.261)、尿管插管次数(OR=3.573,95.0%CI2.482-5.144)、其他置管(OR=0.461,95.0%CI0.241-0.883)、冠心病(OR=2.917,95.0%CI1.526-5.576)、骨质疏松(OR=2.472,95.0%CI1.401-4.361)、低蛋白血症(OR=7.590,95.0%CI4.132-13.942).结论1.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高于一般的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率(应控制在10%以下),应引起医务人员高度重视,强化业务培训与相关知识的学习,采取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防范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2.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多合并有内科原发基础疾病,由于住院、卧床时间长,加之骨折损伤及手术创伤与侵入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可导致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3.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低蛋白血症、尿管插管次数及骨牵引等8个暴露因素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4.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致。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保护易感染人群,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基础疾病,同时,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防范措施,包括:加强监测与感染环节干预,严格掌握创伤性检查和侵袭性治疗的适应证,加强消毒隔离,强化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及手卫生,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翁月萍,陈夏容,张华平,曾秀玉,邱秀兰,林丽玲[10](2013)在《现患率调查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某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于2010、2011年某日对1931例住院患者进行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结果2010年与201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90%与6.09%,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分别为5.12%与6.39%;社区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1.27%与22.17%,社区例次感染率分别为21.38%与22.94%;医院与社区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感染病原体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两次调查中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分别均为ICU与儿科,抗菌药物日使用率2011年为37.85%低于2010年的44.77%,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2011年为61.86%,高于2010年的33.47%。结论应重点监测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与水平,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以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二、Excel软件在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统计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xcel软件在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统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及直接经济损失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绪论 |
第一章 ICU患者医院感染现况分析 |
1.1 前言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地点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相关指标及其测量 |
1.3.4 相关变量赋值 |
1.3.5 质量控制 |
1.3.6 统计分析 |
1.4 结果 |
1.4.1 现况研究基本情况 |
1.4.2 医院感染风险的单变量广义线性模型 |
1.5 讨论 |
1.5.1 贵州省ICU患者医院感染总体发病率地区分布比较 |
1.5.2 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特点分布分析 |
1.5.3 基础疾病数量与医院感染发病率分析 |
1.5.4 ICU患者侵入性器械使用和感染情况分析 |
1.5.5 ICU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
1.5.6 ICU患者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因素初步确定 |
1.5.7 小结 |
第二章 ICU患者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应用 |
2.1 前言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3.1 研究地点 |
2.3.2 研究对象与纳入排除标准 |
2.3.3 相关定义及其测量 |
2.3.4 相关变量赋值 |
2.3.5 质量控制 |
2.3.6 统计分析 |
2.4 结果 |
2.4.1 训练集和验证集两组医院感染的比较 |
2.4.2 ICU患者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识别的多模型构建 |
2.4.3 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 |
2.4.4 基于多个风险预测模型确定相对全面稳定的风险因素 |
2.4.5 基于相对全面稳定风险因素开发医院感染风险计算器 |
2.5 讨论 |
2.5.1 多个风险预测模型在医院感染研究中的重要性 |
2.5.2 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分析 |
2.5.3 多个风险预测模型识别医院感染相对全面稳定的风险因素分析 |
2.5.4 风险预测模型中风险计算器的临床开发应用分析 |
2.5.5 小结 |
第三章 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评价 |
3.1 引言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匹配条件及原则 |
3.3.3 研究内容 |
3.3.4 相关定义及其测量 |
3.3.5 相关变量赋值 |
3.3.6 质量控制 |
3.3.7 统计分析 |
3.4 研究结果 |
3.4.1 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和住院天数分析 |
3.4.2 基于递归系统模型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影响因素 |
3.5 讨论 |
3.5.1 ICU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研究的重要性分析 |
3.5.2 递归系统模型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影响因素分析 |
3.5.3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
4.1 主要结果 |
4.2 主要结论 |
4.3 政策建议 |
4.4 研究创新点 |
4.5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及直接经济损失评价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质量评价报告 |
附录二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II)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2013~2017年南昌市某呼吸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的特点和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国外医院感染的流行现状 |
1.2 国内医院感染的流行现状 |
1.3 医院感染的预测预报及常用方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1.1 医院感染病例的收集 |
2.1.2 医院感染漏报病例的收集 |
2.2 信息整理和质量控制 |
2.3 数据分析 |
2.3.1 描述性分析 |
2.3.2 时间序列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 |
3.1.1 各年度及平均医院感染发生率 |
3.1.2 医院感染的月发生率 |
3.2 医院感染的人群分布 |
3.2.1 医院感染的年龄分布 |
3.2.2 医院感染的性别分布 |
3.3 医院感染的科室分布 |
3.4 医院感染的部位分布 |
3.5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 |
3.5.1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构成比及变化趋势 |
3.5.2 主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 |
3.6 ARIMA模型构建及预测 |
3.6.1 医院感染月发生率时间序列图 |
3.6.2 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
3.6.3 差分平稳化 |
3.6.4 对1阶12 步差分序列进行白噪声检验 |
3.6.5 拟合ARIMA模型 |
3.6.6 参数估计与模型诊断 |
3.6.7 不同ARIMA模型拟合优度统计量比较 |
3.6.8 模型预测 |
第4章 讨论 |
4.1 南昌市某呼吸专科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
4.2 南昌市某呼吸专科医院的医院感染特征 |
4.3 医院感染的预测结果 |
4.4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或建议 |
4.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医院感染病例报卡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4)医院感染患者营养现况及营养风险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感染患者营养支持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国外医院感染情况 |
1.2 国内医院感染情况 |
1.3 血液科病患特点及医院感染情况 |
1.4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综述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医院感染患者入组标准及各部位医院感染事件诊断依据及排除标准 |
3.2 资料收集 |
3.3 统计分析方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血液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
4.2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第六章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某三级乙等教学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对象 |
资料来源 |
医院感染病例诊断方法 |
统计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与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某综合性医院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医院感染的相关概念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医院感染现状 |
1.4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医院感染的现况分析 |
2.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2.3 小结 |
第三章 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 |
3.1 研究的资料与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医院感染管理的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2 劣势分析 |
4.3 机会分析 |
4.4 威胁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医院感染的现况分析 |
5.2 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 |
5.3 医院感染管理的SWOT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8)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研究步骤与技术路线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数据整理与统计方法 |
1.5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临床特点 |
2.1.1 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与感染部位 |
2.1.2 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季节关系 |
2.1.3 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
2.2 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
2.2.1 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 |
2.2.2 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多因素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临床特点分析 |
3.1.1 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与感染部位分析 |
3.1.2 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季节关系分析 |
3.1.3 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析 |
3.2 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3.2.1 医院感染的基本因素分析 |
3.2.2 医院感染的医源性因素分析 |
3.2.3 医院感染的宿主方面相关因素分析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现患率调查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4 统计处理 |
2 结果 |
2.1 现患率 |
2.2 感染部位分布 |
2.3 抗菌药物的使用 |
2.4 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病原体及其构成比 |
3 讨论 |
四、Excel软件在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统计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及直接经济损失评价研究[D]. 张满. 东南大学, 2020(01)
- [2]2013~2017年南昌市某呼吸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的特点和趋势分析[D]. 徐亮. 南昌大学, 2019(01)
- [3]慢性鼻窦炎的编码分析[J]. 杜艳玲,于博,夏新,张娜,孔慧,王吉喆,马志晖. 中国病案, 2019(03)
- [4]医院感染患者营养现况及营养风险危险因素分析[D]. 徐男.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5]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庄蕊萌. 东南大学, 2017(12)
- [6]某三级乙等教学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况研究[D]. 杨娜. 山东大学, 2014(04)
- [7]某综合性医院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研究[D]. 肖雄. 南方医科大学, 2014(12)
- [8]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研究[D]. 方旭. 第三军医大学, 2014(02)
- [9]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D]. 顾红霞.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10]现患率调查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 翁月萍,陈夏容,张华平,曾秀玉,邱秀兰,林丽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17)
标签:医院感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