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琳芳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中图分类号:G63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要: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边疆假说”的提出,不仅对美国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制定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边疆假说”也存在其局限性。
关键词:边疆假说西进运动
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是美国近代边疆学派创立人。1893年7月12日,特纳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历史协会年会上宣读了著名的《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一文,提出了“边疆假说”。
一、“边疆假说”提出的背景
特纳“边疆假说”提出的历史背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边疆假说”提出的内部因素是“西进运动”。19世纪中期开始,尤其是美国进入所谓的“镀金时代”后,大批移民从美国东部和欧洲涌入美国西部,“西进运动”达到高潮,美国的西部重心逐渐形成。美国综合实力的变化更是“边疆假说”提出的内部原因。内战后美国进入了重建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使美国综合国力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在经济上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因而西部开发对美国发展的作用具有更加紧迫的现实意义。
2.“边疆假说”提出的外部因素是国际环境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掀起了瓜分殖民地的狂潮,美国杂经济、政治、军事上的膨胀促使美国将眼光放在了海外扩张上,国际环境的变化使美国面临新的机遇。此时美国的大陆扩张基本结束,正处在由大陆扩张转向海外扩张的转折关头,需要一种理论依据来制造舆论,使美国的扩张看起来是正当的和不可避免的。
3.从美国史学发展的角度看,特纳“边疆假说”的提出,需要有很大的“反潮流”的勇气,因为当时在美国史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是“制度史学派”。这个学派以所谓欧洲“生源论”来解释美国制度和文化的起源,以为美国早期的历史只不过是这种“生源”在美洲环境中的发展而已,而对美国史中的美洲因素和特点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与之相反,特纳却认为,“只有把视线从大西洋沿岸转向大西部,才能真正理解美国的历史,并郑重地提出了“把边疆作为经济学和历史学的一个领域来认真研究”的任务。他的《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一文,就是为实现这一任务而作出的重大努力。
二、“边疆假说”的内容及影响
特纳的“边疆假说”最重要的内容是关于西部的拓殖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特纳曾用“西部问题只不过是美国发展的问题”一语给予高度概括,并在提出“边疆假说”时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这一假说就是为了“说明美国的发展”。
特纳认为,美国建国之初的“边疆”,实质上是欧洲的“边疆”。当时的美国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方面无不深深地打上了欧洲的烙印。因而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早期美国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欧洲历史在新大陆的翻版。但是“西进运动”的兴起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边疆”不断的向西移动,产生了一些对美国历史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的变化,美国混合民族逐渐形成、美国减少了对英国的依赖、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美国政治制度开始发生演变、在边疆生活的条件中出现了极其重要的思想。所以特纳在“边疆假说”中写到:“直到现在为止,一部美国史在很大程度上可说是对于大西部的拓殖史。一个自由土地区域的存在,及其不断的收缩,以及美国定居地的向西推进,可以说明美国的发展。”
特纳的“边疆假说”,并不完全否认美国制度和文化中的欧洲根源,因为他说过“边疆”的不断地向西推进,只有“意味着逐渐离开欧洲的影响”,而不是根本否认这种影响。他认为,以前研究美国制度史的学者们“过分注意”了寻找日耳曼根源的问题,而对美国本身的因素注意得“十分不够”。他说虽然欧洲生活方式已经“打进这个大陆”,但美国也“改变和发展了”这种生活方式,并反过来给欧洲以影响。与此同时,特纳也不认为美国的制度和文化完全是由西部产生的,因为他在提出“边疆假说”时就给自己的论点加了两个很重要的限定词:一是“直到现在为止”,即在时间上是指1893年以前的美国史;二是说“在很大程度上”,而不包括全部的美国史。
特纳创立的这一“活动边疆”学说不仅对美国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制定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假说宣扬了一种扩张主义思想,宣告美国之向新领土扩张乃美国历史发展的“天定命论”,从而宣称扩张政策是美国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的基本规律。它不仅为美国的扩张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在制造舆论,似乎美国的扩张是正当的,并借对外扩张来缓和国内矛盾。自从十九世纪末,“边疆假说”的发展演变,对美国对外扩张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边疆假说”的局限性
特纳从地理环境决定论出发提出了“地域论”,在“边疆假说”中,为了“说明美国的发展”,特纳提出了两个范畴:一个是所谓“边疆”概念,另一个就是所谓“地域”概念,并把它们看成是“美国历史中两个最基本因素”。
特纳在论证“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意义时,有时把它看作小于“西部”的区域,把“边疆”当作一个自然地理学的概念在使用;有时又把它划分为“农业边疆”、“商业边疆”或“矿业边疆”,把“边疆”当作一个经济地理学的概念在使用;有时还把它称作是“野蛮与文明的交汇处”,把“边疆”当作一个人文地理学的概念在使用。当他把“边疆”当作一个自然地理或经济地理概念来使用,并企图用它来解释复杂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现象时,就不可避免地使自己陷入“地理决定论”的泥潭中。
对于特纳的“地域”概念,他并没有赋予以多方面的含义,便径直用它来解释各种各样复杂的历史和社会现象。他用他的“地域”理论来解释美国人向西移殖的原因,便把它看作是人们为了“摆脱一些已经确立的阶级的统治”,而西部也就仅仅被看作是“一个避难所”。他用他的“地域”理论来解释美国的两党制及联邦与州权之间的矛盾,认为这种矛盾也是“由规模各不相同的地域而产生的”。特纳提到了区域斗争这一问题但他却未能进一步分析南北西三大区域间的斗争与联合是怎样影响美国社会的走向的。
特纳假说中的西部和边疆是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同义语。他没有将作为政治实体参与美国区域斗争的西部边疆与地理位置不断变化的“移动的边疆”区分开来从而也导致了他的学说中没有具体体现西部作为一个整体在南北两大区域之争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于西部在南北斗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这一时期美国社会的发展的描述,特纳并未进行深入的讨论,这也是其“边疆假说”不完整性的表现。
参考文献:
[1]何顺果.美国边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李强、刘元义.特纳“边疆假说”命题评价[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2).
[4]杨易.从西部在南北区域斗争中的作用试论特纳“边疆”假说中的不完整性.[J].华中人文论丛.2010.(1).
作者简介:
郭琳芳,女,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09级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