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如今在校大学生均为“80后”,他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殊承担者、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者、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生力军、坚持正确政治道路的特殊较量者。然而,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社会的科技发展、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复杂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思想心态的特殊性,比如:自我中心意识强,集体合作奉献意识弱;要求权利意识强,社会责任意识弱等。无论是从他们自身的特点变化,还是客观世界的需要来看,加强和改进“8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第一部分研究了“80后”大学生特殊的成长环境,分析了其特点;第二部分从社会及自身需要两个方面分析了加强和改进“8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描述了“8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困难,并分析了全球化多元化以及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带来的机遇;第四部分提出了加强与改进“8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与建议,从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方法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强调了以人为本、帮助“80后”大学生成才是根本、关注“80后”大学生利益、解决困难是关键,并提出了若干方法创新的具体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形势下如何培养80后大学生的创业精神[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10)
- [2].高校辅导员应正确认识和引导“80后”大学生[J]. 现代企业教育 2009(12)
- [3].“80后”大学生成名观调查与探析[J]. 文教资料 2009(22)
- [4].青春与成长——“80后”大学生在灾难中重塑自身形象[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 [5].浅析“80后”大学生的情感悖论与教育突破[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2)
- [6].试析“8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J]. 技术与市场 2009(04)
- [7].谈新形势下“80后”大学生的教育培养[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12)
-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刍议——对“8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结与思考[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 [9].“8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长效机制刍议[J]. 党史文苑 2010(04)
- [10].“80后”价值取向的社会评价与自我认知[J]. 思想理论教育 2010(01)
- [11].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分析[J]. 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8(06)
- [12].当代大学生现状的质性分析——高校辅导员眼中的“80后”大学生[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14)
- [13].对“8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J]. 科技信息 2009(32)
- [14].加强针对性探索“8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J]. 中国冶金教育 2011(01)
- [15].“8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09(35)
- [16].浅谈“80后”大学生就业难之原因[J]. 文教资料 2009(02)
- [17].“80后”大学生班级自我管理探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03)
- [18].“80后”大学生思想变化与教育路径——一种后现代主义视角的审视[J]. 思想理论教育 2009(23)
- [19].“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研究——以广西某高校为例[J]. 西安社会科学 2011(05)
- [20].浅谈我国“80后”大学生的婚恋价值观[J]. 法制与社会 2011(32)
- [21].“8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调查与分析[J]. 钦州学院学报 2008(05)
- [22].“80后”与“90后”大学生道德比较研究[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 [23].“80后”大学生科学评价方法论探析[J]. 中国青年研究 2009(08)
- [24].“80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调查与分析——以山东师范大学“80后”大学生为例[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 [25].“8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5)
- [26].“8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问题及其教育对策[J]. 滨州学院学报 2009(04)
- [27].也谈80后的大学生——写给70后教育工作者[J]. 考试周刊 2009(39)
- [28].试析“8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10(02)
- [29].试论“80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弱化及教育培养对策[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1)
- [30].探析“90后”与“8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异同的成因[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