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椎间盘连接相邻两块椎骨,在脊柱的承重和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椎间盘发生退变时就会导致颈椎病和下腰痛。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的进程其发病率越来越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全面的认识椎间盘的退变机制是找到合适治疗措施的前提。椎间盘细胞的培养则是从细胞水平研究椎间盘退变的基础。目前关于人腰椎间盘髓核细胞培养的文献较多。而人颈椎间盘髓核细胞培养的文献报道很少。本研究的第一部分旨在尝试对人颈椎间盘髓核细胞进行培养。磁共振(MRI)在临床上是一种评估椎间盘退变的重要方式。其T2像上的影像特征可以很好的反应椎间盘的退变和老化。Pfirrmann等人根据MRI T2像的信号强度、信号是否均质、髓核与纤维环的分界是否清晰和椎间盘的高度等指标建立了腰椎间盘退变的磁共振分级体系。该体系简单、直观、全面,各级间具有很好的区分性。因此为临床评价和基础研究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评估方式。本研究的第二部分目的是通过对比不同Pfirrmann分级椎间盘内髓核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检验该分级在细胞水平的效果。实验一颈椎间盘髓核细胞的体外培养和鉴定目的:建立人颈椎间盘髓核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并对其细胞表型进行鉴定。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人颈椎间盘髓核细胞,进行单层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和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并行甲苯胺蓝、Ⅱ型胶原及CK8免疫组化染色对其细胞表型进行鉴定。结果:原代髓核细胞凋亡率6.1±1.4%,S期细胞比例7.3±0.5%。贴壁后形态为多角形或短楔形,传代后生长加速。细胞呈甲苯胺蓝异染性;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只有少量椭圆形大细胞CK8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论:成功建立人颈椎间盘髓核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细胞鉴定符合髓核细胞特征。并证实成年后人髓核内仍有少量细胞保持脊索细胞表型。实验二不同Pfirrmann分级椎间盘内髓核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目的:比较腰椎间盘退变的Pfirrmann分级各级间的髓核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按腰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标准将因腰椎退变性疾病而接受手术病人的髓核组织进行分组,A组为II级,B组为III级,C组为IV级。行组织切片甲苯胺蓝观察比较各组髓核细胞密度。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髓核细胞。台盼蓝染色计算各组细胞活性比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状态,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绘制2代细胞的生长曲线。阿利辛蓝法测蛋白聚糖含量,比较各组差异。结果:组织切片染色显示A组细胞密度最高,B组次之,C组细胞密度最低。A组细胞的活性比率为91.6±4.3%;B组细胞活性比率为83.5±6.7%;C组细胞活性比率为74.8±5.9%。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A组细胞呈短梭形或多角形轮廓清晰饱满,C组细胞轮廓不清,胞突较长。电镜下A组细胞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 C组细胞内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稀少,存在很多空泡样结构,并且可见到细胞相互吞噬的现象。B组细胞的超微形态介与两者之间。A组细胞生长速率明显快于B组和C组分别为(T=61.5,P<0.05,T=76.4 , P<0.01))。B组细胞生长速率快于C组(T=64.5,P<0.05)。A、B、C组细胞GAG含量分别为408.23±29.25mg/L、273.05±52.44mg/L、91.73±38.06mg/L,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间盘退变的Pfirrmann分级,能很好的反应髓核组织在细胞水平的退变程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退变分级系统。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Pfirrmann分级对经皮髓核摘除术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04)
- [2].经皮低温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不同Pfirrmann分级腰椎间盘突出症[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24)
- [3].Pfirrmann分级对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择的影响[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5(01)
- [4].年轻患者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椎间盘膨出及突出的相关性研究[J]. 磁共振成像 2016(03)
- [5].髓核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与椎间盘Pfirrmann分级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19(22)
- [6].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的髓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参数值研究[J]. 河北医药 2013(22)
- [7].Pfirrmann分级对髓核成形术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2(05)
- [8].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证侯积分与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 世界中医药 2018(08)
- [9].Pfirrmann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法对胶原蛋白酶介入治疗颈椎间盘源性痛的临床意义[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3(04)
- [10].不同Pfirrmann分级椎间盘内髓核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J]. 脊柱外科杂志 2011(04)
- [11].腰椎骨髓脂肪沉积与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7(12)
- [12].腰椎间盘退变MRI:T1rho值与Pfirrmann分级及T2值的相关性[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4(02)
- [13].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分型与磁共振Pfirrmann分级相关性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