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执政党选举制度创新:必要性、对策构想与路径

论我国执政党选举制度创新:必要性、对策构想与路径

论文摘要

政党政治时代,政党和执政党成为拥有政治权力的核心主体;尤其是执政党因其兼具政治权力与国家权力,且二者相互交叠,其影响举足轻重。执政党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是中国政治权力和公共政策制定的核心主体;执政党选举制度优化将直接关系到中国政治权力体系的改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事业取得进展的突破口,某种程度更是决定了中国公共政策的质量。“从根本上说,公共管理的实施及其价值的实现主要是通过适时地制定和执行各种符合公共利益最大化价值取向的、效率与效能兼具的公共政策来完成。”①政策主体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及结果,承担了重大责任。然而,公共政策的优化离不开执政党、各级政府、各种利益团体等构成的权力体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个政治过程,既可看做(作为特定政策展开过程的)政策过程,又可看做(特定行为者间的)权力过程。”②执政党在整个权力过程中充当了最重要的主体,在这一权力体系中,权力的结构与运行机制对公共政策议程及其制定有决定性的影响。如何制度化地安排公共政策主体的权力结构、权力运行机制与决策机制因而成为公共政策优化的核心问题。在这个权力体系内引入一种合理的政治制度,规定各种政策主体的权力范围及其相互之间的制衡关系,将会对公共政策质量产生重大影响。这种权力体系的制度安排,应该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定,其最基本内容应当包括:谁拥有决策权力、如何得到决策权力授权,并有资格进行公共决策。换言之,如何产生决策权力主体。对此,现代代议制理论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民主选举毫无疑问是解决如何合理产生公共决策主体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正是因为执政党在中国公共政策制定领域内的决定性作用,使得执政党党内的权力授受问题在各类权力主体和政策主体中最为重要;发现执政党现行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是优化公共政策质量的关键所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政党在党内选举制度的发展历史上较长,发展程度较高。在长期实践中,它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党内选举制度。西方政党党内选举制度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比较研究与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比较分析的视角出发,阐述了执政党在中国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及其重大政治影响力,并在分析了选举制度发展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概述了中西方政党党内选举制度的发展情况,比较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总结了西方政党党内选举制度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制度创新的经验启示。在深入研究执政党当前选举制度所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制度创新的战略构想和改善路径。指出执政党选举制度创新应以完善党员代表候选人制度为重点,选举前充分运用竞争机制,选举后创建监督、弹劾与罢免机制,在不断的选举实践中构建具有初步共识的执政党和整个政治体系的选举制度文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执政党在我国政治生活的核心地位
  • 第一节 执政党是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核心主体
  • 一、公共政策与政府政策
  • 二、公共政策行为主体分析
  • 三、公共政策制定的核心主体——执政党
  • 第二节 执政党选举制度优化的重大意义
  • 一、执政党选举制度优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推进
  • 二、执政党选举制度优化与政治权力体系改善
  • 三、执政党选举制度优化与公共政策质量提升
  • 第三章 我国执政党选举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基于优化公共政策制定的思考
  • 第一节 执政党选举制度与公共政策议程
  • 一、公共政策企业家开启公共政策议程
  • 二、执政党选举制度决定公共政策企业家主体
  • 第二节 执政党选举制度与公共政策制定
  • 一、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系统
  • 二、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的五大关系
  • 三、执政党选举制度创新对公共政策制定系统五大关系的作用
  • 第三节 执政党选举制度创新与执政党制定政策能力提升的关系
  • 一、执政党选举制度创新促进公共政策议程设定科学化
  • 二、执政党选举制度创新利于公共政策制定中民主价值的彰显
  • 三、执政党选举制度创新与公共政策制定冲突缓解
  • 第四章 中西执政党选举制度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执政党选举制度规定与实践
  • 一、执政党选举制度规定
  • 二、执政党选举制度实践
  • 第二节 西方政党选举制度及其启示
  • 一、西方政党选举制度概要
  • 二、西方政党选举制度启示
  • 第三节 我国执政党选举制度的症结与问题
  • 一、我国执政党选举制度与西方政党选举制度之比较
  • 二、我国执政党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我国执政党选举制度创新:对策构想与路径
  • 第一节 对策构想
  • 一、创新动力
  • 二、整体战略
  • 三、基本思路
  • 第二节 执政党选举制度创新路径选择
  • 一、完善党员代表候选人制度设计
  • 二、完善实质性的差额选举制度,运行竞争机制
  • 三、建立组织安排与党员民主选举相结合的现行选任体制
  • 四、创新选举后的党员选民监督、弹劾与罢免机制
  • 五、构建具有共识的选举制度文化
  • 第三节 执政党选举制度创新设计可能存在的问题
  • 一、差额选举制度研究不够成熟
  • 二、候选人提名程序需探索多种方式
  • 三、欠缺多角度、跨学科对执政党选举制度进行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执政党的使命[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列宁执政党文化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J]. 福建茶叶 2020(03)
    • [3].列宁关于执政党文化建设思想的逻辑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4].新时代执政党自我革命的动力来源、风险防控与路径选择[J]. 理论探讨 2020(02)
    • [5].新媒体条件下执政党领导方式的变革[J]. 社会科学文摘 2016(11)
    • [6].执政党的决策逻辑及其调适[J]. 天津社会科学 2017(01)
    • [7].合作治理进程中执政党价值探析[J]. 大连干部学刊 2017(03)
    • [8].服务型执政党的内涵及建设路径研究[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7(02)
    • [9].浅谈建设服务型执政党需要明确的基本原则[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7(03)
    • [10].文化自信视域下执政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J].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7(03)
    • [11].近几年来的执政党认同研究[J].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7(07)
    • [12].执政党认同:主要功能、层次结构及建构逻辑[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7(03)
    • [13].以人为本 讲好中共故事——浅谈主流外宣媒体塑造执政党形象策略[J]. 对外传播 2017(07)
    • [14].执政党社会性功能的调适逻辑——基于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现代化演进的视角[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7(03)
    • [15].牢固树立执政党意识需要认清楚几个关系[J]. 学理论 2017(06)
    • [16].试论执政党的力量之源[J]. 学理论 2017(06)
    • [17].西班牙 执政党饱受腐败困扰,首相被法院传唤[J]. 廉政瞭望(上半月) 2017(06)
    • [18].中国共产党良治之道:习近平执政党治理观初探[J]. 甘肃理论学刊 2017(03)
    • [19].湘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增强少数民族对执政党认同感中的应用[J]. 怀化学院学报 2017(03)
    • [20].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转型[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21].信息化时代执政党网络角色的塑造[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08)
    • [22].“将改革进行到底”笔谈之四 不断革新的执政党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J]. 重庆社会科学 2017(08)
    • [23].理解执政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三个维度[J]. 新西部(理论版) 2015(23)
    • [24].推进执政党治理体系现代化探讨[J]. 新西部(理论版) 2015(24)
    • [25].列宁执政党作风建设思想的时代价值[J]. 观察与思考 2016(01)
    • [26].浅论应对执政党精神懈怠策略研究的重要意义[J]. 科技经济市场 2015(12)
    • [27].中共八大对执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探索与实践[J]. 红广角 2016(02)
    • [28].论执政党尊严[J]. 观察与思考 2016(03)
    • [29].伦理视角下执政党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30].基于软实力视角的执政党权威建设[J]. 实事求是 2016(02)

    标签:;  ;  ;  

    论我国执政党选举制度创新:必要性、对策构想与路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