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气荚膜梭菌β、ε毒素不同片段的融合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产气荚膜梭菌β、ε毒素不同片段的融合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论文摘要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属梭状芽孢杆菌属,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该病的防控主要依赖于疫苗的免疫接种,现有的疫苗由全菌及类毒素灭活制备,存在注射剂量大、家畜接种局部反应较重等问题。鉴于以上原因,本试验试图融合表达β、ε毒素不同片段,并将表达产物免疫家兔,通过攻毒保护和血清中和试验比较其免疫原性,从而筛选出可提供足够免疫保护的毒素片段,以制备含有两种毒素保护性抗原的融合蛋白,为今后多价基因工程类毒素疫苗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为分析β﹑ε毒素不同截短片段的免疫原性,通过DNAstar软件分析两毒素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根据亲水性基团的分布,截取毒素成熟肽序列上不同片段,通过PCR扩增获得三个不同组合的融合基因并克隆入pET-32a(+)载体中,诱导表达得到三个重组融合蛋白,分别命名为ε1432-β1610、β419927-ε430889、β-ε。分别将融合蛋白以1mg/只的剂量免疫家兔,首免后14天以相同剂量加强免疫一次。分别测定首免后14天,二免后7天家兔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并于二免7天后分别以1MLD的产气荚膜梭菌C型毒素,D型毒素进行攻毒试验,测定攻毒保护结果。结果表明:对C型毒素,ε1432-β1610、β419927-ε430889、β-ε的一免血清均不能中和C型毒素,二免血清中只有β-ε免疫动物可中和1MLD的C型毒素,攻毒保护结果分别为0/4﹑0/4﹑2/4,由此推测β毒素的免疫保护性依赖于毒素全长的完整性。对D型毒素,ε1432-β1610、β419927-ε430889、β-ε的一免血清中和效价分别为4﹑1﹑40,二免血清中和效价分别为80﹑1﹑160,攻毒保护结果为4/4﹑1/4﹑4/4,由此推测ε,ε1432均可提供有效保护,而ε430889免疫原性弱,不能提供有效保护,表明ε毒素的主要保护性抗原位于N端的ε1432区域内。根据以上结果,构建了ε1432-β融合基因并获得表达。将获得的ε1432-β融合蛋白以0.1mg/只剂量免疫家兔,首免后14天加强免疫一次,测定血清中和效价及免疫攻毒结果。结果表明:对C型毒素,ε1432-β0.1mg/只免疫组一免血清中和效价为0,二免血清中和效价为16,攻毒保护结果为3/3。对D型毒素,一免血清中和效价为0,二免血清中和效价为0,攻毒保护结果为3/3。结果表明,ε1432-β融合蛋白可对β毒素提供足够保护,而对ε毒素不能保护,这与ε1432-β1610可对ε毒素提供保护的结果相矛盾。初步推测为毒素片段免疫原性的强弱主要依赖于其表位构象。当毒素表达蛋白越接近于其天然构象时,免疫原性越强,反之越弱。从ε1432-β1610到ε1432-β,ε1432片段的免疫原性于后者大为减低甚至丧失,推测当ε1432与片段较大的β融合时,其表位构象较大受到β毒素影响,故免疫原性变弱。比较β-ε到ε1432-β,β片段的免疫原性也有明显增强,推测是由于ε1432片段较小,对其表位构象的抑制作用也较小。这一推论有待相关实验进一步证实。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及附表清单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产气荚膜梭菌研究进展
  • 1.2.1 产气荚膜梭菌生物学特性
  • 1.2.2 产气荚膜梭菌 β 毒素研究进展
  • 1.2.3 产气荚膜梭菌 ε 毒素研究进展
  • 1.2.4 产气荚膜梭菌疫苗研究进展
  • 第二章 产气荚膜梭菌 β 毒素和 ε 毒素抗原表位分析
  • 2.1 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片段产气荚膜梭菌 ε 毒素与 β 毒素融合基因的构建表达
  • 3.1 材料
  • 3.1.1 菌株及质粒
  • 3.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1.3 溶液的配制
  • 3.2 方法
  • 3.2.1 B型产气荚膜梭菌(C58-2)基因组的提取
  • 3.2.2 融合基因的扩增
  • 3.2.3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3.2.4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及表达产物的鉴定
  • 3.2.5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 3.2.6 重组蛋白毒性测定及毒素中和试验
  • 3.3 结果
  • 1610、β419927、ε、ε1432、ε430889扩增结果'>3.3.1 β、β1610、β419927、ε、ε1432、ε430889扩增结果
  • 1432-β1610,β419927430889, β-ε 扩增结果'>3.3.2 融合基因 ε14321610,β419927430889, β-ε 扩增结果
  • 3.3.3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3.3.4 融合蛋白表达
  • 3.3.5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 3.3.6 重组蛋白毒性测定结果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关于目的基因的选取
  • 3.4.2 关于融合基因的构建
  • 3.4.3 关于表达载体的选择
  • 3.4.4 关于Western blot验证融合蛋白反应原性
  • 3.4.5 关于重组蛋白 β-ε 毒性试验结果
  • 第四章 不同产气荚膜梭菌 β-ε 融合蛋白免疫原性试验
  • 4.1 材料
  • 4.1.1 抗原
  • 4.1.2 佐剂
  • 4.1.3 毒素稀释液
  • 4.1.4 试验动物
  • 4.1.5 溶液配制
  • 4.2 方法
  • 4.2.1 包涵体提取
  • 4.2.2 重组蛋白免疫程序
  • 4.2.3 血清中和
  • 4.2.4 家兔攻毒试验
  • 4.3 结果
  • 4.3.1 重组蛋白免疫后血清中和效价
  • 4.3.2 家兔攻毒结果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包涵体提取
  • 4.4.2 血清中和效价分析
  • 4.4.3 攻毒保护分析
  • 4.4.4 保护性抗原片段选取
  • 1432-β 融合蛋白表达与免疫原性试验'>第五章 产气荚膜梭菌 ε1432-β 融合蛋白表达与免疫原性试验
  • 5.1 材料
  • 5.1.1 菌株及质粒
  • 5.1.2 抗原
  • 5.1.3 佐剂
  • 5.1.4 毒素稀释液
  • 5.1.5 试验动物
  • 5.2 方法
  • 5.2.1 B型产气荚膜梭菌(C58-2)基因组的提取
  • 5.2.2 融合基因的扩增
  • 5.2.3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5.2.4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及表达产物的鉴定
  • 5.2.5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 5.2.6 包涵体提取
  • 5.2.7 重组蛋白毒性测定
  • 5.2.8 重组蛋白免疫程序
  • 5.2.9 血清中和
  • 5.2.10 家兔攻毒试验
  • 5.3 结果
  • 1432、β 片段扩增结果'>5.3.1 ε1432、β 片段扩增结果
  • 1432-β 扩增结果'>5.3.2 融合基因 ε1432-β 扩增结果
  • 5.3.3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5.3.4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鉴定结果
  • 5.3.5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 5.3.6 重组蛋白毒性测定结果
  • 5.3.7 重组蛋白免疫后血清中和效价
  • 5.3.8 家兔攻毒结果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T-2毒素和HT-2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9(08)
    • [2].有条件的回想[J]. 初中生 2012(05)
    • [3].伏马毒素的危害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07)
    • [4].活鱼不能现杀现吃[J]. 现代青年(细节版) 2009(12)
    • [5].活鱼不能现杀现吃[J]. 科普天地(资讯版) 2010(01)
    • [6].伏马毒素对小鼠毒性的研究进展[J]. 湖南畜牧兽医 2017(02)
    • [7].“毒素”的食物克星[J]. 美食 2011(04)
    • [8].鲜鱼现杀现吃不科学[J]. 中国工会财会 2009(12)
    • [9].吃哪些食物可清除人体内的各种毒素[J]. 求医问药 2009(03)
    • [10].毒素Out 肤色立即亮一号[J]. 医学美学美容 2010(12)
    • [11].如何排出身体6大致衰老毒素[J]. 科学大观园 2011(11)
    • [12].蜡样芽孢杆菌致吐毒素的研究现状[J]. 食品科学 2009(09)
    • [13].蛤毒素的研究进展[J]. 渔业科学进展 2009(04)
    • [14].T-2毒素研究进展[J]. 甘肃畜牧兽医 2011(03)
    • [15].如何正确认识伏马毒素的危害[J]. 饲料广角 2010(18)
    • [16].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导致多器官组织损伤[J]. 微生物学通报 2020(06)
    • [17].饲料中的伏马毒素及其危害[J]. 湖南饲料 2016(04)
    • [18].内心那一小点毒素(组诗)[J]. 四川文学 2011(08)
    • [19].马铃薯疮痂病新致病种Streptomyces galilaeus致病毒素组分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18)
    • [20].现代猪场毒素主要来源及对策[J]. 中国畜禽种业 2018(09)
    • [21].女性必清的10种毒素[J]. 婚育与健康 2012(02)
    • [22].蛇三指环毒素家族的研究进展[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23].饲料中T-2毒素的毒性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饲料 2014(18)
    • [24].细菌成孔毒素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15)
    • [25].伏马毒素在食品检测中的研究新进展[J]. 食品安全导刊 2019(30)
    • [26].现代猪场毒素的主要来源及对策[J]. 今日畜牧兽医 2018(06)
    • [27].真菌T-2毒素的降解菌鉴定及降解效果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8)
    • [28].T-2毒素的分析检测方法及代谢研究进展[J]. 军事医学 2012(06)
    • [29].稻曲毒素A的相对含量分析及其与致病力的相关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22)
    • [30].稳定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啤酒中的3种伏马毒素[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6(19)

    标签:;  ;  ;  ;  

    产气荚膜梭菌β、ε毒素不同片段的融合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