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计算机教学翟彦广

浅谈高中计算机教学翟彦广

河北省涉县招生考试办公室:翟彦广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教育的地位日益提高。到今天,有人将计算机比作人的手,指出在将来的工作中如果不会利用计算机,相当于是人没有手。了解和学习计算机的黄金时期是高中,因为这个时期学生正在渐渐地走向心理和生理的成熟期。在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能客观冷静地面对学习计算机这一问题。他们处在智力趋于成熟的时期,接触新事物,学习新东西都很快,所以学习计算机也会很快。

关键词:高中教育计算机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中学计算机教育也在正在蓬勃发展,不断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和科技意识,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虽然这话看起来有点片面,但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也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名师出高徒,反过想,就是如果教师素质不高,那将是误人子弟,所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应该是首要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就高中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来说,他们在计算机上应该是达到一定的级别的,学生都是非常聪明的,他们接触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是非常强的。特别是计算机这种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可能多上几次机就会将一些软件应用的很熟,而且会希望有更加深入的学习和了解。这时,学生的目光就会转向教师,教师也应该拿出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排忧解惑。计算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也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学科,不断会有新的计算机技术出现,教师要在第一时间了解这些动态,然后学会交给学生。因为计算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都是最新的技术,如果与现实脱节了,那么学生现在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在现实中根本就用不上。所以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计算机学习能力,为学生做好引导者。再说,教师的道德素质,一个老师为人师表就应该有他该有的样子。

二、教师大胆放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喜欢把每一个内容讲得细细道道。这种做法是本人认为不妥。其弊有四点:1、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容易形成被动学习。2、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扩展,思想容易被框死。3、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难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科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般可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吸引教学”法、“实例操作”法和“任务驱动”等,坚持“以用为主,培养能力”的原则,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机完成操作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亲身体验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探索、发现、创造与成功的喜悦,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这对于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四、培养信息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所不可忽视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也就是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是信息社会成员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育相当大程度上是让学生记忆各种知识(信息)。这种低效率的教育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式的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需求。可以说,在信息时代,信息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一套新的基本技能体系。除了吸收传统技能的精华外,应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等信息能力,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向学生提供“资料库”,让学生到“资料库”中去获取有用的材料。有的学生利用“资料库”中的各种各样的图片、表格,经过处理,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精致华丽的电子贺卡送给老师,有的学生制作课程表、值日表、通讯录来管理班级。也许有的学生运用笔和纸进行学习的能力不如别的同学强,但他们分析、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却高于其它同学,这正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在。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了信息素质的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能力和意识,学习计算机的动力也就提高了。相信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一定会对增加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顺利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采取多种手段,及时巩固课堂知识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也在速度逐步加快,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多渠道、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掌握千变万化的信息技术,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否则必将为社会所淘汰。课堂教学是学好每一门课程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主体参与,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适当的运用到每一节课中,并不断总结好的模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总之,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对计算机教育进行创新和研究。文中提到了一些针对现有问题的研究方法,但这远远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新手段、新方法来解决计算机在高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标签:;  ;  ;  

浅谈高中计算机教学翟彦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