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风貌的保护与发展

江西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风貌的保护与发展

论文摘要

江西是风景名胜区大省,而散布在各个风景区内的村落是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村落作为风景区内唯一的人类聚居地,有着独特的人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风貌,同时,它们还是传承、发扬江西传统地域文化的最佳载体。本文即以江西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风貌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为切入点,试图探索一套适合江西民情及风景区特质的、科学合理的村落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从而进一步推动江西风景名胜区建设工作,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最大化。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阐述了进行江西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指出了本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辨析了风景名胜区、旅游区、村落等相应概念。第三章概括论述了国内外研究的动态。第四章归纳总结了江西风景名胜区规划及建设的时空分布特征。第五、六章是全文重点所在,其中第五章概括了影响江西传统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江西传统村落的典型特征及风景区内村落的特质,为指导保护与发展规划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六章提出了建立规划体系的构想并阐述了规划战略和具体操作方法。第七章对全文总结,同时提出仍旧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在如下几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1.根据地理区位、民居建筑、风土民情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提出江西省域范围内风景名胜区研究区划,分别为赣北区、赣中区、赣南区,并针对各个区划进行特征总结;2.提出了建立江西风景区村落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规划体系的构想,填补了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关于这方面的空白;3.提出了江西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原则、战略和具体操作方法,使其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可操作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社会背景层面
  • 1.1.2 国内社会背景层面
  • 1.1.3 江西省社会背景层面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江西风景名胜区内村落现状调查分析
  • 1.3.2 江西风景名胜内村落景观风貌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研究
  • 2 相关概念及风景名胜区、旅游区的异同
  • 2.1 相关概念的阐释
  • 2.1.1 风景名胜区
  • 2.1.2 风景资源
  • 2.1.3 风景名胜区分类
  • 2.1.4 旅游的相关概念
  • 2.1.5 村落的相关概念
  • 2.2 风景名胜区与旅游区的异同
  • 2.2.1 资源属性与性质的不同
  • 2.2.2 规划原则和发展目标的不同
  • 2.3 小结
  • 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践动态
  • 3.1 国际研究情况
  • 3.1.1 法律法规
  • 3.1.2 理论研究
  • 3.2 国内研究情况
  • 3.2.1 法律法规
  • 3.2.2 理论研究
  • 3.3 小结
  • 4 江西省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时空分布特征
  • 4.1 各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的时间分布特征
  • 4.2 江西各级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特征
  • 4.3 小结
  • 5 江西风景区村落景观风貌的特征
  • 5.1 催生江西传统村落形成的影响因素
  • 5.1.1 作用力外因
  • 5.1.2 反作用力内因
  • 5.2 江西传统村落的物质环境风貌
  • 5.2.1 宏观层面——公共开放空间
  • 5.2.2 中观层面——半公共过渡空间
  • 5.2.3 微观层面——私密空间
  • 5.2.4 小结
  • 5.3 江西传统村落的非物质环境风貌
  • 5.4 江西风景名胜区村落的特质
  • 5.4.1 游客对于村落环境的冲击
  • 5.4.2 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变迁的冲击
  • 5.4.3 对经济利益的不正确追逐
  • 5.5 小结
  • 6 江西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风貌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6.1 现行风景名胜区规划及管理中与村落相关的规定
  • 6.1.1 《城乡规划法》中的相关规定
  • 6.1.2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 6.1.3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的相关规定
  • 6.2 构建江西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规划体系的构想
  • 6.2.1 设立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 6.2.2 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 6.3 江西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编制
  • 6.3.1 规划原则
  • 6.3.2 规划层次的构建及相应的规划深度
  • 6.3.3 省域层次规划区划的界定
  • 6.3.4 江西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工作程序
  • 6.3.5 宏观层次——规划战略的制定
  • 6.3.6 微观层次——具体规划方法
  • 6.4 小结
  • 7 理论总结与问题讨论
  • 7.1 理论总结
  • 7.2 问题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浙江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J]. 建筑技术开发 2020(02)
    • [2].浅析南阳市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孤岛化[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9(06)
    • [3].关于辽宁地域文化称谓体系构建的思考[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4].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33)
    • [5].艺术品创作视角下的地域文化符号与特征归集[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6].探究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J]. 农家参谋 2019(06)
    • [7].地域文化如何成为一种软实力——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06)
    • [8].黑龙江冰雪地域特色旅游纪念品现状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19(33)
    • [9].地域文化在特色校园创建中的独特功能与有效路径[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 [10].探析地域文化专刊的“地域书写”[J]. 新闻战线 2017(18)
    • [11].基于地域文化的赣南采茶舞蹈艺术传承[J]. 福建茶叶 2018(05)
    • [12].论吉林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冰雪雕塑教学[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06)
    • [13].注入地域文化的衍生品设计[J]. 西部皮革 2018(10)
    • [14].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 居舍 2018(11)
    • [15].刍议多样的地域文化教学[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14)
    • [16].试论地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J]. 中国民族博览 2016(10)
    • [17].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家发展契合路径探究[J]. 中国民族博览 2016(12)
    • [18].江苏民间舞蹈的地域分布研究[J]. 北方音乐 2017(11)
    • [19].广西地域文化特色元素在装饰壁画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07)
    • [20].地域文化在电视艺术中的特殊作用[J]. 电视指南 2017(15)
    • [21].唐前文学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探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22].地域文化数字化保护和大数据应用方案探讨[J]. 现代信息科技 2018(11)
    • [23].地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彰显路径研究——以天水地域文化为研究视角[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4)
    • [24].地域文化视阈中的杨杨创作解读[J]. 新西部(理论版) 2017(02)
    • [25].庆阳地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甘肃地域文化当代价值研究之二[J]. 陇东学院学报 2016(06)
    • [26].陕西省地域文化与地方美食之互动发展探讨[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04)
    • [27].论关中地域文化对当地旅游产品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13)
    • [28].陕西地域文化的现代设计新模式研究[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15)
    • [29].颍淮地域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以阜阳市为例[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8)
    • [30].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J]. 高教学刊 2016(10)

    标签:;  ;  ;  ;  ;  ;  ;  

    江西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风貌的保护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