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几丁糖应用前后纤维包膜厚度、毛细血管数量、胶原蛋白含量及成纤维细胞微细结构等的变化规律,阐明几丁糖在扩张器植入术后纤维包膜形成过程中,对成纤维细胞向成肌纤维细胞转化以及胶原纤维的合成与分泌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揭示几丁糖干预纤维包膜形成的作用机理,为临床解决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因纤维包膜挛缩而导致扩张后皮瓣利用率降低这一难题寻求一种新的可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实验动物实验用新西兰大白兔15只雌雄不限,体重近似,称重编号。2分组每只新西兰大白兔背部中段脊柱两侧旁开3cm处,皮下浅筋膜深层剥离足够大腔隙,两侧各埋植2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一枚;均将左侧设为实验组,右侧设为对照组。3扩张器植入及注水方法实验组在腔隙剥离到位后,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将2%医用几丁糖0.5ml注入腔隙内,使其涂布均匀,再植入2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一枚;对照组常规植入2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一枚。待实验动物切口愈合拆线后开始扩张注水,扩张方法采用常规扩张:无麻醉状态下注水,视情况3~5天注水扩张一次,每次注水量根据皮瓣张力大小而定,以皮瓣指压反应4~5秒为限;同一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实验侧与对照侧每次注水量相同。每只2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注水达到40ml后停止注水。4取材于停止注水10天后,以10%水合氯醛(8ml/kg)腹腔注射,在全身麻醉状态下,切取实验组和对照组扩张器表面相同部位纤维包膜及相同部位4cm×4cm大小带纤维包膜皮瓣。切取的带纤维包膜皮瓣标本置于滴有液体石蜡的玻片表面,在其自然回缩的第5min照相,用图像分析法计算各组织块收缩率;在取下的大块纤维包膜标本上切取约0.1cm×0.3cm大小的组织块,以4%中性戊二醛固定,送透射电镜切片观察;剩余部分平铺于无菌纱布上,丝线缝合固定标本四角后,连同无菌纱布一起浸入中性甲醛固定液,用于制作石蜡切片后分别作常规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CD34染色。5观测指标(1)收缩率:带纤维包膜的皮瓣标本收缩前均为4cm×4cm,在其自然回缩过程中的第5min照相,用图像分析法计算各组织块收缩率[1]。对比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扩张后带纤维包膜皮瓣的收缩率变化。(2)光镜下观察常规HE染色切片的组织学变化,并应用纤维标尺测量标本纤维包膜厚度;光镜下观察Masson染色切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中胶原纤维的含量变化,并应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标本进行平均灰度的定量分析,以量化两组中胶原纤维含量对比;光镜下观察CD34染色切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纤维包膜中毛细血管数量的变化。(3)透射电镜下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成纤维细胞内的细胞器和微丝的变化,以对比两组中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的能力及两组中成纤维细胞向成肌纤维细胞转化程度的差异。6统计学处理应用SPASS11.5统计学处理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收缩率实验组收缩率为43.371±7.312%,对照组收缩率为45.637±6.61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光镜观察2.1 HE染色及纤维包膜厚度测定镜下可见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均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并有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散在于视野中;实验组中幼稚期的成纤维细胞数目明显比对照组多,可见幼稚期的成纤维细胞胞体较大,两端常有突起,胞浆因略呈嗜碱性而略显蓝色;而对照组中成熟期的成纤维细胞即纤维细胞数目明显比实验组多,可见成熟期的成纤维细胞因合成分泌前胶原蛋白而在其周围形成胶原纤维,形态呈长梭形,胞浆较少,核较实验组深染。随机选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光镜100倍HE染色切片各15个视野,应用显微标尺测量HE染色切片中纤维包膜的厚度。结果:实验组纤维包膜厚度516.000±128.491μm对照组纤维包膜厚度833.000±227.379μ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2 Masson染色及图像定量分析光镜下观察Masson染色切片,实验组:纤维包膜厚度的4/6~5/6呈灰色,其中可见散在的成纤维细胞,核呈灰黑色,卵圆形,排列疏松;其余1/6~2/6呈绿色,其中成纤维细胞核呈细梭形,灰黑色,排列疏松,内面可见一层内皮细胞样内衬;对照组:纤维包膜全层绿色,成纤维细胞多呈长梭形,松散分布,有散在内皮细胞样梭形细胞。图像定量分析,实验组平均灰度170.383±14.313,对照组平均灰度159.762±10.62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3 CD34染色及毛细血管数量观察光镜下CD34染色切片中可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被标记成黄褐色,散在于视野中,随机选取光镜100倍CD34染色切片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个视野,人工计数毛细血管数量,结果:实验组毛细血管数量平均每视野8.200±2.150个,对照组平均每视野7.900±1.729个,两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成纤维细胞内粗面内质网扩张成池状,数量明显减少,脱颗粒现象明显,线粒体部分或大部分嵴融合或消失,偶见正常高尔基氏体,未见或偶见微丝结构,游离核糖体数量减少;对照组:成纤维细胞内可见扩张的粗面内质网,少见脱颗粒现象,线粒体嵴基本完整,可见许多明显的微丝结构,核糖体数量未见明显减少。结论:本实验证实几丁糖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延迟成纤维细胞分化为纤维细胞过程、抑制成纤维细胞向成肌纤维细胞转化等作用,使扩张后皮瓣的纤维包膜变薄,胶原纤维含量降低,收缩性下降,从而有效减轻了扩张后皮瓣的收缩率;同时由于其不影响随扩张皮瓣面积增大而出现的毛细血管增生和扩张,所以不影响纤维包膜增加扩张后皮瓣血运的作用。为临床探索一种既保留纤维包膜对扩张后皮瓣的营养作用,又避免因纤维包膜存在而导致扩张后皮瓣回缩率增加,从而提高供区皮肤软组织利用率的有效方法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臃肿皮瓣整复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 微创医学 2019(06)
- [2].游离腓骨皮瓣与髂骨皮瓣在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33)
- [3].静脉外增压对手部皮支链皮瓣的应用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05)
- [4].探讨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对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12)
- [5].探讨削薄型带蒂髂骨皮瓣应用于手指再造的临床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13)
- [6].颈后切口皮瓣紧缩术矫治“火鸡颈”[J]. 中国美容医学 2020(10)
- [7].阿魏酸钠对移植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13(17)
- [8].手部创伤性皮缺损皮瓣再植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 2010(07)
- [9].白藜芦醇促进任意皮瓣成活的实验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09(05)
- [10].舌癌根治性切除同期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后皮瓣温度的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 2009(06)
- [11].扩张皮瓣静脉淤血的防治[J]. 中国伤残医学 2008(01)
- [12].不同的手术切口对皮瓣修薄整形的疗效对比研究[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9(11)
- [13].皮瓣外科的新进展[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8(07)
- [14].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在小腿难治性创面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6(14)
- [15].健侧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桥式交叉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1(04)
- [16].手外伤带蒂腹股沟皮瓣术后感染坏死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 中国美容医学 2015(12)
- [17].皮瓣下简易封闭负压持续冲洗引流促进皮瓣成活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军医杂志 2013(10)
- [18].破溃兔扩张皮瓣的细菌学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12(01)
- [19].额部皮瓣行鼻再造的治疗进展[J].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2(05)
- [20].两种皮瓣分离方法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比较[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23)
- [21].掌背皮瓣在手指外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03)
- [22].脂肪基质血管成分移植促进随意皮瓣成活的实验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1(03)
- [23].皮瓣命名方式探讨[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1(03)
- [24].掌背皮瓣应用于手指外伤修复中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1(22)
- [25].血栓通注射液对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研究[J]. 现代实用医学 2010(11)
- [26].递进减张法在扩张后皮瓣中的使用体会[J]. 医学信息 2009(03)
- [27].筋膜皮瓣移植中皮瓣浅层坏死而筋膜成活的原因及治疗[J]. 广西医学 2020(02)
- [28].耳上部头皮瓣旋转推进修复隐耳畸形18例临床分析[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20(04)
- [29].烧伤科医师应进一步加强对皮瓣的研究[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0(04)
- [30].“交替”皮瓣在手外科中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96)
标签:几丁糖论文; 纤维包膜论文;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论文; 组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