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市生活寓言——论王安忆《长恨歌》的寓言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珠[1](2022)在《构建通往心灵世界之径——论王安忆的小说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安忆的小说既关注社会物质生活过度膨胀带来的精神危机,又肯定作为精神世界基础的物质生活的必不可少。她对小说创作中的某个概念或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时,常将模棱两可、纷繁复杂的问题作清晰简洁的分析论证。小说创作中始终秉持一个作家应有的怀疑态度,并积极为自己的怀疑寻求一个归宿——相信自然。积极构建个体心灵世界让王安忆的创作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黄鹤[2](2021)在《疏离与渴求 ——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研究》文中认为母爱是自文学诞生以来亘古不变的主题,其中包含了复杂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母性对女性而言究竟是外在的社会制度规约还是内在的生命本能这一命题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广泛传播引起国内众多女性作家的思考。她们通过母亲身份重新发现、母亲形象的塑造、母女关系的梳理、母系谱系的拟建来凸显母亲生存真相,完成母亲角色从伦理价值本位到个体生命价值本位的转变,形成女性写作独有的精神内涵。本文希望通过对新时期以来母性主题小说研究来探寻女性主体性建构之途,让母亲从天上回归现实大地重建人的乐园。本文七个部分,正文共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首先回顾了历史变迁中的母亲书写。在漫长的父权社会中被供奉于孝亲圣坛的母亲书写是传统社会伦理的文化符码。五四时期以张扬人性为旨归的母亲书写,革命战争年代融入民族国家叙事成为大众精神皈依的母亲书写,建国后处于“同一性”暴力中的母亲书写都将母爱内化为集体无意识,是地母原型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的具象化。同时本部分界定了“新时期文学”、“女性文学”、“母性”概念,并说明选题意义、创新处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一章探讨中西传统文化比较视野下母亲身份发现。母亲身份赋予了女性生存体验的丰富性及复杂性。对具有母亲身份的女性而言,女儿性、妻性与母性应该是三性一体的,三者缺一不可,对母亲的全面认识应该涵盖在“三性”的层面上去获得。本章在比较中西性别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儒道互补的性别文化格局中重新发现母亲身份,探讨女儿性、妻性、母性在女性生命长河之中的轮次替更、生命意识的消长。并阐述母职与母权在封建宗法社会人伦秩序网中具体实践形态。第二章阐释母性主题小说的多重意义。从原型理论的视角对母性崇拜进行象征意义诠释,从母亲的生理特征对母性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做辩证的思考,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恋母情结对中国传统母性文化审美特质进行意义探寻。第三章通过新时期以来母亲形象的塑造来直抵生命本质。母亲形象是透视女性生存境遇的一面多棱镜,本章通过女性作家塑造的欲望化母亲、“不合适”母亲、性别僭越母亲三种反传统母性的母亲形象来展现女性生存百态图。女性作家通过对母亲真实生命形态的还原和母性负面特质的审视来拆解母亲神话和重建母性主体性。第四章通过新时期以来母女关系的书写来重返母亲“后花园”。女性对自我的定义是非个体的而是社团的,女性作家通过审视自己和母亲、祖母、姐妹之间的关系来确立自我的社会性别。本章探讨母女纽带断裂的历史原因和从心理学角度解读“私人化写作”中母女关系“孤城之困”。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家族小说的繁荣表征着女性踏上了寻母之途,开始建构女性谱系。九十年代以来女作家创作的家族小说主题具有同一性:女儿的爱情之路被遥远的母系图腾诅咒,最终回归“母亲后花园”。第五章分析母性主题小说的叙事策略和话语重建。女性作家笔下的缺父叙事是女性作家八十年代“寻找男子汉”的文学梦想失落后的性别自觉,塑造出一大批强有力的地母型母亲。缺父叙事策略使母亲处于文本中心,肉身之父虽然缺席,精神之父仍居于家庭主导地位,母亲依然陷于男权话语的包围中。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有意从宏大历史时间叙事疏离出来,将母亲的故事写入参差的空间,建构了子宫、地窖、房间、浴缸等空间意象。这些空间意象都具有特定的文化隐喻,传递着女性隐秘幽晦的心理体验。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通过自传体形式、重建象喻系统、和为母亲重命名等叙事策略来表达女性重建话语权力的欲求。结语部分对新世纪以来母性主题小说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底层写作与母性写作碰撞使得母亲不可见的艰难浮出现实地表,拐卖妇女、代孕母亲、产后抑郁、全职妈妈这些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健全的母性人格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性别自觉与文化自觉的女性作家必将以睿智的思考、细腻的感受和高度的人文情怀将新世纪母亲的故事写入历史的天空,开拓母性书写更广阔的天空。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创作成绩斐然,以优美细腻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母亲的故事。母亲们都曾经真实地活过爱过恨过,都有着不同于任何一个别的女人的不可复制的“生存真相”。女性作家在书写母亲故事的过程中以主体性眼光来审视母性反思母性,这应该是新时期以来母性主题小说最大的价值。同时女性作家母性谱系拟建、空间意象构建、缺父叙事策略都给女性小说带来新的审美空间。
赵晶晶[3](2021)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文中指出纵观中国小说发展历程,叙事表达始终与诗化现象相伴而行。无论史传文学、唐传奇,还是宋元话本、明清小说,诗化现象或隐或现存在。小说诗化书写现象并非简单的表现为文本结构的散文化、语言的诗意化、意象的抒情化等特征。而是指小说叙事表达之外存在诗性气质的诸多层面,具体表现在文本空间、小说世界、作家及个体追求的精神气质等维度。因此,笔者将诗化书写现象定位为三个层面:1.作为一种诗性的文本追求,主要体现在小说诗意话语的呈现、风景书写等。2.作为一种诗性的生存状态,主要体现于个体日常生活世界的诗化存在。3.作为一种诗性的个体精神气质,主要体现在作家及人物个体的生命态度与精神气质层面。本文以此贯穿十七年时期小说文本的研究,意在打破人们对十七年时期相关小说的认知惯性,从文学的当代性与历史性视域来理解新时期以来的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本文将“十七年”时期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探析其中的诗化书写现象。论文将研究的关注点转向人情、人性的角度上,试图在坚硬的叙事话语中找寻柔软的诗意追求,通过诗化书写探知此时作家的艺术人生如何体现在主流的文学导向中。或者从宏大的革命历史叙事中,挖掘诗性日常生活场景及细节,让大众从作品表现中体会到独属“十七年”时期的诗意生活状态。研究“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并非将此时一些小说定位为诗化小说,而是将其置于中国文学的诗化传统之中,分析当代文学的诗化品格之走向。新时期初小说的诗化之风,正是作家直接承续十七年文学中或隐或显的诗化追求之体现。如铁凝、贾平凹在新时期初创作中,深受孙犁的影响。铁凝结合自己的特性形成诗化较强的创作风格,将笔下的女性塑造为如从“荷花淀”中走出的淳朴善良女性。贾平凹继承孙犁“简洁、清新”的语言魅力,以及孙犁的艺术人生般的精神世界,并以此作为自己创作作品的精神支撑。这些作家的创作既体现了新时期以来诗化书写的传承,也呈现了当代文学诗化追求的路径与走向。论文主体部分共六章:第一章对“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源流做大致梳理。此部分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的文化来源与流变发展。诗化书写现象源自国内儒释道的传统文化,以及国外诗学文化的传承。对诗化书写现象发展脉络展开研究,厘清古代文学到近、现代文学、“十七年”文学诗化书写现象这条发展主线。第二章主要论述“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民俗风景。该部分分别从现实原则、快乐原则、道德原则对“十七年”时期小说中民俗风景的诗化表现展开分析。坚持以现实原则的“自我”表现,描绘“十七年”主流政治下的本真的民俗及生态环境。以快乐原则的“本我”突破“自我”,在民间传统中突出民俗的魅力。以道德原则的“超我”实现诗意的栖居,从而构建“十七年”时期的理想世界。第三章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日常生活。此部分分别从革命战争题材、乡村变革题材、城市生活题材等方面研究“十七年”时期小说日常生活的诗化表现。本文以诗化书写的叙述风格展现革命环境中英雄的另一面,探知乡村“生活化民间”的日常空间。通过挖掘“异质性”写作方式,表达在城市知识分子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寻找家国情怀之外的感情归属。第四章主要论述“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情感结构。该部分从情感结构的角度表现“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体征。本文试图从不同的情感角度构建十七年小说的情感模式,排除仅就一种静态的情感论述的可能性。该部分将主流叙事中的“异质类”作品,通过个体情感来呈现独特的情感结构。“十七年”小说中城乡之间情感的流动,成为时代情感的体现。第五章主要分析“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女性形象。此部分主要挖掘“十七年”时期小说中的成长中知识女性、农村传统妇女、“落后”女性等形象并研究其诗化表现。“十七年”时期小说中女性的存在作用如诗化书写那般淡化或缓解激烈的矛盾,或者中和宏大叙事及男性象征的阳刚之气。知识女性自带独特的诗性话语,以及农村妇女常态化的表现,“落后”女性形象独特的存在,不但是源自现实生活的创作,同时也丰富了“十七年”文学的诗意空间。第六章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叙事伦理。该部分从个体伦理、民间伦理、情爱伦理等方面突出“十七年”时期小说叙事的诗化伦理。文学复杂性生成的个体伦理,与人民伦理形成共存的张力现象。“十七年”时期国家伦理的主导下渗离而出的民间伦理,将传统文化的厚重性从主流文化中分离而出。“十七年”小说中的情爱伦理带着时代话语的重负,又潜在地表现出情爱追求的个人气质。论文通过对“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的研究,把握其中一些文本的诗化风格,探究主流话语规约下的诗性生活状态,并深入理解文本中传达出来的作家及人物个体身上的诗性精神与气质。研究的根本就在于将其置于百年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把握新时期以来文学诗化追求的美学走向。
姜婉莹[4](2020)在《论莫言的红色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莫言天马行空的小说语言历来是学界的研究重点。不少研究者注意到其小说中红色书写的特别,但大部分人并没有展开深入的研究,而是将之作为莫言语言的特色之一简要提及。笔者认为,这种看似常态化的色彩选择与莫言反叛性的文化性格相悖,且静态的色彩观照无法透露莫言色彩书写的复杂意识,关于“莫言红”还有可待拓展的研究空间。首先,笔者在对红色相关数据的统计中,勾勒与描绘了莫言笔下的“红”色景观。一方面,莫言对红色的偏爱拥有个性化特征,其笔下的红色物象群违背传统与常理;另一方面,莫言的红色词用量随时间发展而波动下降,相比其他色彩的用色趋势,体现出作者对“红”从亲近到抑制的书写态度。其次,在归纳中西方的“红”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莫言红色运用方面呈现的表层特征。莫言看似积极、常态的红色书写背后呈现出消极的意义取向,而变态的反常规书写则体现出作者反传统的心理倾向。再次,笔者在个别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莫言红”中体现的深层内涵,并发现其经历了从理想化的感性勾勒到现实性的理性揭示的转变,且拥有政治、生存、人性层面的隐喻意味。根据以上三方面的现象呈现,笔者探究了“莫言红”的形成原因。成长环境、身份认同追求与多维色彩体验共同导致了莫言对红的偏爱;而迈向民间文化的写作态度、饱尝冷暖的赤子之心与求新求变的执着精神又使这位作家在后期创作中虽然主观抑制用“红”,但仍无法完全抛弃这种与其个性相贴合的色彩。最后,通过乡土文学、都市文学、红色经典与新时期小说中的“红”色爬梳,笔者交叉对比的基础上总结了“莫言红”的历史地位。“莫言红”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创新,而是共性与个性兼具,总体上是由“多变”趋向于“不变”。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莫言红”确有过人之处,但众多研究者对“莫言”与“红”的捆绑式论说使其走向经典化,这带来的是对莫言真正红色书写状态的历史性屏蔽。
李岩[5](2016)在《浅析《长恨歌》中长脚的人物形象》文中研究指明长脚出现在《长恨歌》第三部的第三章,整篇小说的倒数第三节,笔墨不多,但十分重要,是他结束了女主人公王琦瑶的一生,使整篇小说有了结尾。作者塑造的长脚形象是都市生活中混社会的众多长脚们的代表,这看似不重要的角色,却有他独特的现实意义。尤其在城市飞速发展的时代,更多农村的青年们纷纷来到城市,城市灯红酒绿的生活与青年们对未来的憧憬相冲击,沉沦还是奋进,让他们难以选择。生活际遇的波折,命运的坎坷使他们带上厚重的镣铐在冷漠的城市孤独生活。本文将详细分析长脚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探究其悲剧的根本原因,同时指出作者在设计人物形象时的不妥之处。
刘明丹[6](2015)在《瓦尔特·本雅明的文学经验论》文中研究说明瓦尔特·本雅明作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思想理论多枝繁复。他一生致力于对经验的探究,并将经验概念引入文学艺术领域,形成了系统的文学经验理论。本雅明的文学经验论强调了经验在文学艺术活动中的重要价值,提出文学创作根源于经验,主张文学艺术需要对经验有所传达。本篇论文在细致阅读本雅明的《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柏林童年》、《单行道》,以及《启迪:本雅明文选》等着作的基础上,对其文学经验论进行了梳理、分析与阐释。本雅明的文学经验论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古典文学艺术对传统经验的传达,二是现代文学艺术对现实经验的寓言式表达。这也成为了本论文的主体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首先探究本雅明文学经验论产生的理论渊源。一方面,本雅明在批判与反思康德经验哲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经验概念。另一方面,根深蒂固的弥赛亚宗教经验理念为本雅明经验理论奠定了一层厚实的神学地基。第二章从经验的内涵及其贫乏现状入手,系统梳理了文学经验结构的历史发展,通过分析探讨有光晕的传统文学艺术与震惊体验下的现代文学艺术,深刻揭示了新旧艺术演变中传统经验发生断裂的文学现状。第三章重点研究探讨本雅明的寓言式批评理论,以及这一理论践行下他对现代文学艺术的重新解读。具体通过他对卡夫卡、布莱希特、歌德等人的文艺批评,来肯定现代寓言艺术具有召唤经验回归的现实力量。此外,还从普鲁斯特的无意识写作与本雅明的有意识回忆两个角度来探析经验在现代文学活动中回归的艺术道路。最后,第四章对本雅明文学经验论进行客观地理论评析,阐述其在批判经验在文学活动中的日益贫乏与肯定现代文学艺术探寻经验回归这两个方面,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体现出文学艺术具有启发世俗的审美救赎功能。与此同时,也对文学经验论存在的理论局限进行了剖析,分析反思本雅明理论思想的内在矛盾性与其对文学表达内容丰富性的忽视。本雅明的文学经验论深刻揭示了经验贬值与贫乏的现实状况,同时也成为不懈探求经验回归的一股坚实的理论力量。本文将通过上述所说对本雅明的文学经验论进行系统地梳理,客观地肯定其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与美学意义,并结合具体文学艺术批评实践阐明该理论的现实意义,引发人们进一步深思现代人的生存现状。
刘衍瑞[7](2015)在《记忆与欲望的耦合—新时期上海叙事中的民国想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想象是当下社会兴起的一波新的文化现象,其在文学领域,尤其是在较为独特的上海叙事中,这样的文化现象出现得比社会其他领域更早。伴随着八九十年代的社会转型,一些上海本土作家就开始着力在文学中发掘所谓的“上海特性”,而这些创作所对应的历史语境主体正是解放前的民国时期,它依靠寻找与自己个体经验和记忆有关的“老上海”印记,试图在新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中,重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身份认同。但是,文学所反映的并不是历史的真正镜像,而是一种具有叙事性质的历史虚构,所以上海叙事中的民国想象显然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史实反映,而更应该被视为一种叙事建构,它与历史相联系的是它的叙事策略。在面对这种带着现实参与意图的文学叙事的时候,考察它所建构的叙事伦理及其建构动机也就是研究的意义所在。同时,新时期的民国想象作为百年上海叙事最后的群落现象,也是极具文学史意义的。新时期上海叙事中不同的“上海想象”,即对民国时期“老上海”的怀旧想象与对八九十年代之后当下的“上海想象”,在记忆与欲望的不同层面,实际上构成了上海文化身份认同寻求的一体两面,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作为历史叙事和文化地理景观,正是凭借“想象”的意识形态功能,使得民国想象具备了一种文化诗学性质,在更高层次上参与了上海的文化身份建构;新时期上海叙事以都市现代性为体认,使得都市文学在八九十年代重新崛起,构成了历史同期寻根文学的另一重面向,它以重走上世纪海派都市发现之路的方式,完成了对“上海”的文化身份建构,成为百年上海叙事最后的群落现象。
唐伟[8](2014)在《小说湖南与当代中国 ——湘楚文化视野下的1978-2013湖南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社会主义政治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危机,让劫后余生的中国改革势在必行。莫应丰与古华两位湖南作家分别以《将军吟》、《芙蓉镇》两部长篇小说传递了“改革”中国的早期先声:前者在社会主义政治危机层面回应了政治改革的迫切,政治危机在《将军吟》中主要表征为“由谁指挥枪”。而综合创作时间和发表时间来看,《将军吟》也是第一部揭露否定文革的长篇小说;后者则从社会主义社会危机角度直面中国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社会危机在《芙蓉镇》中主要表征为传统风俗的溃败,因此,我们看到小说后来有一节的标题就叫“新风恶俗”。八十年代中期,在面向世界开放的全球化竞争语境中,“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当代文学首当其冲遭遇了“走向世界”的身份危机与文学话语危机,在此背景下,敢为人先的韩少功以后撤的步调寻根当代文学的中国文化身份,而残雪则以激进的姿态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后尘。两位湖南作家各自以其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试图建立起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精神关联。90年代中后期,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当代文学与当代社会则陷入了深刻的双重“断裂”危机之中,王跃文与阎真两位湖南作家再次当仁不让,率先发难。第三章首先要分析的中国特殊的市场经济,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一个概念的把握。90年代以来的市场经济既然有别于历史的民国时期的市场经济,也有别与当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因为社会主义的政治规定性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前提。即从政治角度或许才是我们讨论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可行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当代中国每次大的社会或文学的“危机”时刻,为湘楚文化精神的凸显提供了恰逢其时的发生机制,秉持经世致用与理想浪漫的湘楚文化精神的湖南作家,每次都是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践履当代文人的责任担当,积极参与中国当代社会与文学的重建。论文最后一章在共时的层面,围绕乡土中国和市井中国来阐释湖南小说的乡土叙事与市井叙事。在乡土中国的湖南景观中,本文以“碾坊”和“集镇”为讨论对象,剥离出乡土中国的湖南地方特色。在市井中国一节中,主要以何顿与何立伟两位长沙作家为例,首先以麻将为考察中心,试图阐明90年代以来中国这样一个市井文化空间的存在,继而以长沙市民的主要日常生活为考察对象,勾勒出市井中国的长沙风情。在本文中,小说湖南与当代中国的逻辑关联表述为,在当代中国的整体问题视域下,湘楚文化的危机感应意识,有效地缝合贯穿国家/社会现代性与美学现代性间的遥相呼应,而与此同时,本文又是以文学/美学言说为支点来完成(小说湖南)对“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形态(当代中国)的反思重构。换言之,区域文学的审美叙事,在当代中国的认知框架中,转化为文化政治意义的“地方性知识”,而“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叙述,则在区域文学文化视角的讨论下,逐渐显明出自身的歧义与复杂,矛盾与裂痕。
黄蕾[9](2012)在《香港银幕上的大陆中国》文中提出从九七年至今,香港回归的十几年内,香港文化走向和港人心理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其基本趋势呈现为与大陆心理距离的逐步拉近。本文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回归前后香港电影个案的分析发现并证实这种转变,剖析这种转变发生的原因和条件,以及其发生的意义,从而一窥香港和大陆中国文化交融发展的新模式。在研究回归后香港文化走向和港人心理转变的原因时,本文主要阐述了九十年代香港电影低迷的环境,这一时期香港电影低迷的原因主要不是自身生命力的衰落,而主要是遭受了外部环境的消极影响,而在这个节点上,中国政府给予了回归后的香港最大的支持,无论是政策上的宽容还是经济上的援助,都使港人从心理上跳出了末日的情绪,同时也成为回归后香港文化归属转变的原始驱动力。本文从分析电影个案出发,对港人心理的转变进行分析,采用了以文化理论为框架,以电影分析为例证的策略。文化理论主要涉及后现代文化理论,后殖民文化理论;电影分析主要是对电影进行景观分析,意象分析和意识形态分析,从而阐释回归后香港文化在大陆中国的影响下产生的转变。本文从三个方面分别阐释,其一,关于民族性和身份问题。在文化身份历史观的统领下,我们得以对港人文化认同和族裔身份的流变进行观察和分析,九七回归引起的港人所处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激发了其对自身文化身份归属的深层思考,这种思考和寻找的努力在不自觉中成为“九七后”香港电影中的一个主要元素,尤其在港人观望大陆场景时得以凸显。其二,从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的角度,分析回归后港人的历史感以及对自身和内地的空间想象发生的转变。时间和空间是构成电影叙述的两个基本要素,也是电影表意的重要手段。尤其在香港社会经历了“九七”回归这个空前的时间断裂后,香港电影中对时间和历史的体验和认知变得愈发敏感,我们很容易从中体会到港人精神世界及意识的转变。另一方面,香港作为一个全球化本土城市,表现出显着的后现代特征,即使香港电影在经历了“九七”裂缝后无法放松对时间体验的关注,在后现代文化的语境中,香港电影仍会将空间放在同时间相等,甚至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并且将更多的文化理念和现实情感灌注其中。其三,意识形态的重新建构。新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意识形态具有双重性,它是决定的,也是被决定的。从这个层面上讲,香港电影中表现出的社会环境和人格状态,是被意识形态框架所左右的,但在另一个方向上,香港电影的表现倾向也显示出一种重新建构当代港人意识形态的努力。“后97”时代香港影人通过怀旧电影的形式对内地生活方式和人情状态的亲近,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政治倾向上的认同,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重构。在阐述此种转变的意义时,本文试图得出的结论是,回归后香港不可避免的被注入了中国的印记,越来越表现出一种中国身份,这必定催生出香港和内地交流发展的新模式,同根同源的文化在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后最终走向了交融和共进,这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也必将对香港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梁万新[10](2011)在《城与乡:俗世生存的审美建构 ——王安忆后期小说论》文中提出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王安忆一向追求叙事风格的多变。从《长恨歌》开始,王安忆便热衷于对俗世生存的细致书写,也更加自觉地表明自己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感性追求。本论文立足于王安忆继《长恨歌》之后的所有小说,以“俗世生存”为切入点,分别从城市和乡村两个视域,论述了其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丰饶的俗世生存镜像。与此同时,本论文分别从俗世生存的精致、“此岸”的世界与“彼岸”的境界、创作主体的自我超越等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了王安忆笔下的这种俗世生活所隐含的、极为丰富的审美内涵,推演了创作主体内在的艺术观念与审美理想。在叙事策略和形式表达上,王安忆后期小说普遍采用了一种散板式的叙事结构、舒缓的叙事节奏和细密的语言风格。这种形式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也使王安忆笔下俗世生存的审美质感得到了很好的彰显。最后,本论文还对王安忆后期小说创作所表现出来的诸种审美局限,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总结。
二、都市生活寓言——论王安忆《长恨歌》的寓言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都市生活寓言——论王安忆《长恨歌》的寓言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构建通往心灵世界之径——论王安忆的小说观(论文提纲范文)
1 小说内容:围绕辩证看待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 |
1.1 物质生活对精神生活的威胁与冲击 |
1.2 物质生活是精神追求的基础 |
2 小说内在逻辑:由繁到简 |
2.1 时空的维度 |
2.2 辩证的立场 |
3 小说创作态度:由“怀疑”到“相信” |
4 小说创作追求:建构个体的心灵世界 |
5 结束语 |
(2)疏离与渴求 ——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历史变迁中的母亲形象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母性内涵 |
三、选题意义、创新处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一章 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下母亲身份发现 |
一、女儿性——性灵之佳人 |
二、妻性——禁欲之伦理 |
三、母性——职权之分离 |
第二章 母性主题小说的意义阐释 |
一、母性崇拜 |
二、生育之痛 |
三、恋母情结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母亲形象的塑造:直抵生命本质 |
一、欲望化的母亲 |
二、“不合适”的母亲 |
三、性别僭越的母亲 |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母女关系的书写:重返后花园 |
一、母女关系书写的历史钩沉与凸显 |
二、母女关系之心理学解读 |
(一)、从失落处出发:母女纽带断裂的原因 |
(二)孤城之困:母女关系新变的背景 |
(三)镜像之魅:新物化之下女性“另类生存” |
三、母性谱系的建立和“母女同体” |
(一)母女同体:寻母之途的痛与乐 |
(二)主体间性:重续母女纽带之前提 |
(三)家族想象:母系谱系的拟建 |
第五章 母性主题小说的叙事策略 |
一、“缺父”叙事策略 |
(一)地母原型:逼视人生的本真 |
(二)“权力”监控:男权话语的包围 |
(三)缺父书写:失落处重新出发 |
二、空间意象建构 |
(一)子宫——生命之源 |
(二)家宅——精神囚笼 |
(三)房间——亲情之殇 |
三、女性话语重建 |
(一)女性话语权力的生成和运作机制 |
(二)女性话语权力的本土化阐释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 |
(3)“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依据 |
(一)诗性传统的接续及延伸 |
(二)个体诗性的呈现及追求 |
二、选题的研究综述 |
(一)诗化书写现象研究现状 |
(二)“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诗化书写现象作为一种诗性的文本追求 |
(二)诗化书写现象作为一种诗性的生存世界 |
(三)诗化书写现象作为一种诗性的个体精神气质 |
四、选题的意义及创新性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选题的创新性 |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源流概述 |
一、“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探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诗性书写 |
(二)西方文艺思潮影响下的诗意表达 |
二、“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流变 |
(一)小说文体的流变 |
(二)小说诗化现象的流变 |
三、“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的可能性构成 |
(一)国内政策的支持及国外文学的影响 |
(二)对古代及现代诗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
(三)作家个体诗性品格的呈现 |
第二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民俗风景 |
一、现实原则下的诗化图景 |
(一)现实生活汇聚下的风景描画 |
(二)理想世界建构下的风景构图 |
(三)内心世界折射下的风景显现 |
二、快乐原则下的民间传统 |
(一)焕然一新的民俗空间 |
(二)明朗欢快的民俗风格 |
(三)革命诗性的民俗表达 |
三、审美原则下的诗意栖居 |
(一)现实关照下诗意的空间 |
(二)审美感知下诗意的寄托 |
(三)精神追求下诗意的栖居 |
第三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日常生活 |
一、革命战争下的日常生活 |
(一)革命战争下的“自在存在” |
(二)革命生活中的日常交往 |
(三)战争风云中的日常生活诗学 |
二、乡村变革下的日常生活 |
(一)乡村新空间中的日常观念世界 |
(二)乡村变革下的日常生活结构图式 |
(三)乡村世界中的日常生活运行 |
三、城市环境下的日常生活 |
(一)城市体系下的日常生活图式 |
(二)城市空间中的日常生活交往 |
(三)城市环境下的日常消费世界 |
第四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情感结构 |
一、主流规约下的爱情书写 |
(一)革命英雄传奇的浪漫追求 |
(二)乡村现实空间的罗曼蒂克 |
(三)城市建设历程的诗性情爱 |
二、“非主流”叙事的夹缝生存 |
(一)革命叙事环境下的人性情感表现 |
(二)宏大叙事视域下的个体生命追寻 |
(三)主流叙事背景下的社会情感构建 |
三、主流文学渗透的情感流动 |
(一)城乡联结下的相互守望 |
(二)一体多元的“异族情调” |
(三)主流情怀中的情感张力 |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女性形象 |
一、成长中的知识女性形象 |
(一)知识女性笔下的知性女子 |
(二)革命战争中绽放的诗性之花 |
(三)革命事业中成长的率性巾帼 |
二、农村传统妇女形象 |
(一)革命战争催生的“乡间芦苇” |
(二)农村变革过程中滋生的“田野玫瑰” |
(三)异族融合发展萌生的“活力女子” |
三、“落后”女性形象 |
(一)革命战争走出的“异质”女子 |
(二)城市环境培植的“非主流”女性 |
(三)乡村空间孕育的“落后”妇女 |
第六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叙事伦理 |
一、人民伦理标榜下的个体伦理叙事 |
(一)“十七年”时期小说个体伦理叙事的存在 |
(二)个体伦理叙事的双重无奈 |
(三)个体伦理叙事的诗化精神 |
二、国家话语渗透中的民间伦理叙事 |
(一)国家话语建构下民间伦理叙事的显现 |
(二)民间伦理叙事存在意义 |
(三)民间话语情理的“冲突” |
三、革命伦理建构下的情爱伦理叙事 |
(一)“十七年”时期情爱伦理的建构 |
(二)情爱伦理的张力叙述 |
(三)情爱伦理诗意的“碰撞” |
结语 |
一、“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
二、新时期以来作家诗化写作的接受与传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论莫言的红色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莫言笔下的“红” |
第一节 莫言红色书写的整体特征 |
一、红色书写的超然地位 |
二、物象点染与着色的个性化 |
第二节 莫言红色书写的历时变化 |
一、用量与用法之变化 |
二、红色审美趣味之变化 |
第二章 莫言红色书写的常态与变态 |
第一节 红色的文化内涵 |
一、自然原型中的红色本义 |
二、文化差异中的红色引申 |
第二节 常态的红色书写 |
一、红色人物的美与恶 |
二、红色物景的欢与悲 |
第三节 变态的红色书写 |
一、本色“红”的变幻 |
二、另类“红”的描摹 |
第三章 “莫言红”的精神叙说 |
第一节 红色意象的精神内涵 |
一、红鲤鱼与红萝卜 |
二、红高粱与红马驹 |
三、红蝗与红沼泽 |
四、红树林 |
第二节 色彩交融中的红色隐喻 |
一、红与蓝:群体政治与个人历史 |
二、红与绿:生存困境中的游戏精神 |
三、红与黑、白:是非善恶中的人性挣扎 |
第四章 “莫言红”的形成 |
第一节 莫言色彩偏好形成的历史语境 |
一、“成为作家之前”的色彩感知 |
二、身份认同与红色书写的个性追求 |
三、多维影响中的色彩体验 |
第二节 莫言红色书写的内在动因 |
一、迈向民间文化立场 |
二、饱尝冷暖的赤子之心 |
三、求新求变的执着精神 |
第五章 “莫言红”与现当代小说中的红色书写 |
第一节 现当代小说中的红色书写流变 |
一、乡土世界:黑白中点缀的“红” |
二、现代都市:繁复明艳的“红” |
三、革命历史:昂扬亢奋的“红” |
四、新时期小说:“红”的解放 |
第二节 “莫言红”的共性与特性 |
一、大同小异的“红女子”与独具特色的“红孩子” |
二、“民俗红”的新突破与“政治红”的超越性 |
三、密集、多义的红色意象与同质化的红色修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浅析《长恨歌》中长脚的人物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脚们的性格悲剧 |
二、长脚的性格悲剧 |
(一)虚伪,爱慕虚荣 |
(二)死要面子,打肿脸充胖子 |
(三)对大都市贪婪的欲望 |
(四)消费观不正,挥金如土 |
(五)城府深,工于心计 |
三、人物设计的缺陷之处 |
(6)瓦尔特·本雅明的文学经验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基本内容 |
第一章 本雅明文学经验论产生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本雅明的经验理论与康德的经验哲学 |
一、 对康德机械经验论的批判 |
二、 对康德先验概念的反抗 |
三、 对康德主体性经验观的反思 |
第二节 本雅明的经验理论与弥赛亚宗教经验理念 |
一、 弥赛亚救赎意识对神学传统的维护 |
二、 弥赛亚时间观对当下的历史透析 |
三、 弥赛亚神秘语言哲学对内在精神的关注 |
小结 |
第二章 经验在文学艺术中的贫乏及其原因 |
第一节 “经验”的内涵 |
一、 经验的概念 |
二、 经验与体验 |
三、 经验与文学 |
第二节 经验的贫乏及其原因 |
一、 经验贫乏的现状 |
二、 经验贫乏的原因 |
第三节 传统文学艺术的经验 |
一、 “光晕”概念 |
二、 讲故事的艺术 |
三、 传统神话寓言 |
第四节 现代文学艺术的经验 |
一、 震惊体验 |
二、 现代震惊艺术 |
三、 机械复制时代的文学艺术 |
第三章 经验的回归及其可能 |
第一节 寓言式批评理论 |
一、 寓言与象征 |
二、 寓言与巴洛克文学 |
三、 寓言与意象 |
第二节 现代文学的寓言批评实践 |
一、 卡夫卡式寓言对经验的表达 |
二、 布莱希特寓言剧对古旧故事的现实更新 |
三、 歌德作品中神话力量对自然命运的表征 |
第三节 经验在现代文学活动中的回归 |
一、 经验在当下的可生长性 |
二、 无意识写作对经验的追忆 |
三、 有意识碎片化回忆对童年经验的反思 |
第四章 本雅明文学经验论的意义与理论局限 |
第一节 文学经验论的意义 |
一、 反思批判经验在文学艺术活动中的衰微 |
二、 肯定现代文学艺术探寻经验回归的力量 |
第二节 文学经验论的理论局限 |
一、 理论思想具有内在矛盾性 |
二、 忽视了文学表达内容的丰富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记忆与欲望的耦合—新时期上海叙事中的民国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国想象背后骚动的社会欲望 |
第一节 后革命时代归来的张爱玲 |
第二节 作为怀旧表征的颓废与情色 |
第三节 王家花园里的世界主义 |
第二章 民国想象与嬗变的城市记忆 |
第一节 众声喧哗中的城市记忆 |
第二节 中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
第三节 重走海派的都市发现之路 |
第三章 民国想象的历史叙事诗学 |
第一节 历史叙事的双重诗学性质 |
第二节 作为想象的文化地理景观 |
第四章 民国想象的文学史意义 |
第一节 都市文学的再度崛起 |
第二节 寻根文学的另一重面向 |
第三节 上海叙事最后的群落现象 |
结语 |
作品影像期刊年表 |
参考文献 |
一 论着类 |
二 论文期刊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附件 |
(8)小说湖南与当代中国 ——湘楚文化视野下的1978-2013湖南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方法思路 |
(一) 选题缘起 |
(二) “文学”与“文化”的思路:毛泽东作为方法 |
(三)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湘楚文化与湖南精神 |
第三节 小说湖南与现代传统 |
第一章 小说湖南的求是忠诚——“改革”中国的先声表达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政治危机的“同声传译” |
(一) 《将军吟》及莫应丰小说创作简论 |
(二) “同声传译”的“效果”与“机制” |
(三) “同声传译”的语义“复杂性”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危机的风俗演绎 |
(一) 《芙蓉镇》及古华小说创作简论 |
(二) 知识分子的民歌修辞术 |
(三) 风俗的政治及其危机命运 |
第三节 文学“湘军”:命名的缘起、方式及影响 |
(一) 命名的踪迹:从“湘军”到文学“湘军” |
(二) 文学“湘军”的命名影响与 90 年代的文化研究 |
第二章 小说湖南的创新有为——“开放”中国的图式再现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身份危机的“寻根”取向 |
(一) 韩少功小说创作简论 |
(二) 《马桥词典》:“妙会实事”的“亲附人生” |
(三) 《暗示》:对外开放的“全球化”时代的小说艺术 |
(四) 《日夜书》:文明的野蛮与野蛮的文明 |
(五) “寻根”的未完成:有信仰的适度虚无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认同危机的“新实验”先锋——残雪小说论 |
(一) 激进孤独的“新实验”先锋 |
(二) “创世纪”的“动物世界” |
(三) 内宇宙的“自我”迷津 |
第三节 湘楚文化精神的“中国当代文学”内涵 |
(一) 湘楚文化精神的矛盾构成及调和解析 |
(二) 一个文学史命题的简要回顾 |
第三章 小说湖南的责任担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文学镜像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90 年代”的再认识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敞开与遮蔽 |
(二) 政治的经济与经济的政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小说艺术 |
(一) 《国画》及王跃文小说创作简论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式主义与《国画》的现实主义 |
(三) 《国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运 |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与精神危机 |
(一) 《沧浪之水》及阎真小说创作简论 |
(二) “圈子”的“围城” |
(三) “世纪末”的“灰烬” |
第四章 “乡土中国”与“市井中国”的湖南景观 |
第一节 山南水北与乡土特色 |
(一) 乡圩集镇叙事 |
(二) 水边碾坊故事 |
第二节 市井趣味与长沙风情 |
(一) “乡土中国”与“市民社会”双重参照下的“市井中国” |
(二) 麻将:“市井中国”的装置缩影 |
(三) 市井趣味的长沙特色 |
结语:危机、现代性或反映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东北以北,湖南以南(代后记) |
(9)香港银幕上的大陆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节 |
研究动机 第2节 |
研究范围和个案选择 第3节 |
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 第4节 |
香港电影研究所适用的后殖民语境和后现代语境 第一章 |
民族景观下的身份和族裔观 第1节 |
文化身份的历史观 第2节 |
香港作为族裔观者 第3节 |
大陆作为一种形象 第二章 |
媒体景观下的时空意识 第1节 |
“时间裂缝”——香港电影中的时间体验和历史观念 第2节 |
观望大陆——后现代城市空间的阐释 第三章 |
意识形态景观下的政治归属 第1节 |
怀旧——边缘政治的表达 第2节 |
香港怀旧电影所表达的政治归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城与乡:俗世生存的审美建构 ——王安忆后期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王安忆小说创作概观 |
第二节 王安忆小说创作研究述略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及其价值 |
第一章 城与乡:丰饶的俗世生存镜像 |
第一节 城市里的俗世生存镜像 |
第二节 乡村里的俗世生存镜像 |
第三节 重塑俗世生活的韵致 |
第二章 俗世生活的审美建构 |
第一节 俗世生活的精致 |
第二节 "此岸"的世界,"彼岸"的境界 |
第三节 创作主体的自我超越 |
第三章 王安忆后期小说的叙事策略:散板与细密 |
第一节 散板式的叙事结构 |
第二节 舒缓的叙事节奏 |
第三节 细密的语言风格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王安忆生平及创作简表(1954-2010) |
附录二:王安忆创作研究论文目录(1981-2010)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四、都市生活寓言——论王安忆《长恨歌》的寓言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通往心灵世界之径——论王安忆的小说观[J]. 陈明珠. 镇江高专学报, 2022(02)
- [2]疏离与渴求 ——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研究[D]. 黄鹤.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3]“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D]. 赵晶晶.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4]论莫言的红色书写[D]. 姜婉莹.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浅析《长恨歌》中长脚的人物形象[J]. 李岩.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9)
- [6]瓦尔特·本雅明的文学经验论[D]. 刘明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7]记忆与欲望的耦合—新时期上海叙事中的民国想象[D]. 刘衍瑞. 海南师范大学, 2015(07)
- [8]小说湖南与当代中国 ——湘楚文化视野下的1978-2013湖南小说研究[D]. 唐伟. 吉林大学, 2014(09)
- [9]香港银幕上的大陆中国[D]. 黄蕾.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2)
- [10]城与乡:俗世生存的审美建构 ——王安忆后期小说论[D]. 梁万新. 暨南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