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以生物法生产低聚葡萄糖,为低聚葡萄糖的工业化提供新的技术依据。首先研究了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发酵产葡聚糖。文中依据肠膜明串珠菌的生长曲线和摇瓶发酵曲线,确定了肠膜明串珠菌对数生长期为2636 h,稳定期为3660 h;26 h之后发酵液中开始产生葡聚糖。通过摇床发酵实验确定了发酵液最佳配方:蔗糖100 g/L、蛋白胨5.0 g/L、CaCO3 0.8 g/L、MgSO4 0.02 g/L、(NH4)2SO4 0.02 g/L;摇床发酵最佳条件:温度25℃、活化液接种量5 %、发酵液装液量100/250 mL、摇床转速150 r/min、发酵液起始pH值7.5。在此条件下,摇瓶和发酵罐发酵的蔗糖转化率分别为62.58 %和70.25 %。第二研究了发酵液的脱蛋白、脱色及葡聚糖的提取和沉淀工艺。研究发现TCA法脱蛋白效果最好,以0.1 %TCA脱蛋白,蛋白的脱除率为81.5 %,葡聚糖的损失率为10.2 %;活性炭对发酵液的脱色效果较好,实验结果表明:10 g/L活性炭用于脱色发酵液时,脱色率为80.19 %,葡聚糖损失率为19.24 %;接着研究了NaCl、KCl、NaOH对葡聚糖提取的效果,结果表明:0.6 mol/L的KCl,60℃提取效果最好,葡聚糖得率为43.57 g/kg;最后考查了乙醇沉淀葡聚糖的效果,结果表明:60℃时,60 %乙醇终浓度沉淀葡聚糖效果较好,葡聚糖得率为41.28 g/kg;第三研究了普鲁兰酶(Optimax EC3.2.1.41)酶解葡聚糖生产低聚葡萄糖。通过酶解实验确定酶解葡聚糖的最优条件为:pH 4.4、温度54℃、反应时间0.5 h、酶活浓度2000 ASPU/g,在此条件下,94.11 %的葡聚糖可以降解为低分子量的糖。最后探讨了低聚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高效液相色谱表明酶解产物中低聚葡萄糖占74.55 %,比市面上销售的低聚异麦芽糖IMO500的活性成分高。红外光谱表明低聚葡萄糖含有α吡喃糖苷键。通过葡聚糖相对粘度的测定,发现低聚葡萄糖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溶液pH的增加而增加,pH在4.08.0的范围内粘度增加速度较快,低聚葡萄糖有着与其它低聚糖相当的热稳定性。通过低聚葡萄糖相对溶解度的测定,发现60℃低聚葡萄糖相对溶解度最大,达到82 %,冷冻干燥的产品溶解性最好,相对溶解度达到7985 %。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肠膜明串珠菌6055合成低聚葡萄糖培养条件的优化[J]. 宁夏农林科技 2019(11)
- [2].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食品中的聚葡萄糖[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10)
- [3].肠膜明串珠菌6055生产低聚葡萄糖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09)
- [4].聚葡萄糖特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J]. 发酵科技通讯 2008(02)
- [5].β-聚葡萄糖酯化与性质表征及其在油脂微胶囊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10(18)
- [6].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的市场现状及发展应用[J]. 发酵科技通讯 2008(03)
- [7].低聚葡萄糖对益生菌的增殖影响[J]. 宁夏农林科技 2019(12)
- [8].聚葡萄糖对酸奶品质的影响[J].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1(01)
- [9].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的功能研究与应用现状[J]. 食品安全导刊 2011(09)
- [10].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的应用与发展[J]. 农产品加工 2008(02)
- [11].聚葡萄糖的市场背景及应用[J]. 山东食品发酵 2008(03)
- [12].聚葡萄糖对焙烤食品食用品质的影响[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3(01)
- [13].聚葡萄糖的应用研究进展[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12(09)
- [14].聚葡萄糖在酸奶中的应用优势及高纤酸奶市场趋势[J]. 食品安全导刊 2012(09)
- [15].聚葡萄糖在酸奶中的应用优势及高纤酸奶市场趋势[J]. 中国食品 2012(19)
- [16].聚葡萄糖特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J]. 中国酿造 2008(09)
- [17].抗性淀粉和聚葡萄糖对馒头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07)
- [18].聚葡萄糖山楂牛轧糖工艺研究[J]. 农产品加工 2019(02)
- [19].聚葡萄糖的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J]. 山东食品发酵 2015(02)
- [20].黑曲霉低聚葡萄糖氧化酶的分子克隆与生化特征[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01)
- [21].浅析聚葡萄糖和魔芋胶对面粉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技 2014(12)
- [22].聚葡萄糖在凝固型酸水牛乳中的稳定性研究[J]. 食品科技 2019(02)
- [23].阳离子聚葡萄糖的制备及对胆汁酸的吸附性能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16)
- [24].聚葡萄糖对冻藏面筋蛋白水合及结构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03)
- [25].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让乳制品的营养更合理[J]. 中国乳业 2008(01)
- [26].聚葡萄糖合成工艺的研究[J]. 食品科技 2011(05)
- [27].添加聚葡萄糖对低钠盐香肠品质特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18)
- [28].聚葡萄糖作为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发展及法规现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9(S1)
- [29].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就聚葡萄糖有关问题答复我会[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5(01)
- [30].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对高脂血症仓鼠降血脂作用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