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变换和应变能的网格结构损伤识别与定位研究

基于小波变换和应变能的网格结构损伤识别与定位研究

论文摘要

大跨度空间结构因其结构复杂、杆件繁多的特点,传统的损伤检测与诊断方法并不完全适用,本文提出用小波变换和应变能相结合的方法对空间网格结构的损伤进行识别和定位。本文首先利用大型分析软件ANSYS对简支梁进行数值模拟,当所提方法成功识别出梁式结构的损伤位置后,接着对空间网壳和网架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并以结构损伤前后的应变能作为损伤标识量,分别通过离散和连续小波变换的方法,计算了各种损伤工况下的小波系数,统计了小波系数差与结构损伤的关系,判断了空间网格结构有无损伤并识别出损伤的位置。结果发现,基于小波变换和应变能相结合的损伤识别方法能够很好的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损伤进行识别和定位,充分证明了该方法对此类结构损伤定位具有有效性和适用性。最后,通过一个计算实例对比研究,验证了本文所提的基于小波变换和应变能相结合的损伤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工程结构损伤检测的目的
  • 1.3 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 1.3.1 常用的基于模态参数的损伤识别方法
  • 1.3.2 结构损伤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1.3.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空间网格结构损伤检测的基本思路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2 小波变换理论
  • 2.1 引言
  • 2.2 傅里叶变换和短时傅里叶变换
  • 2.3 连续小波变换及其基本理论
  • 2.3.1 小波函数
  • 2.3.2 连续小波变换
  • 2.3.3 连续小波变换性质
  • 2.4 离散小波变换及其基本理论
  • 2.4.1 尺度和位移的离散化
  • 2.4.2 离散小波变换系数
  • 2.5 本文研究中所涉及的小波理论
  • 3 基于小波变换和应变能的梁式结构损伤数值模拟
  • 3.1 基本原理
  • 3.1.1 小波变换奇异性原理
  • 3.1.2 损伤识别步骤
  • 3.2 尺度函数和小波函数
  • 3.2.1 尺度函数及其空间
  • 3.2.2 尺度函数φ(t) 和小波函数φ(t)的性质
  • 3.3 基于小波-应变能的梁式结构的损伤数值模拟
  • 3.3.1 小波函数的选取
  • 3.3.2 简支梁损伤位置的判断
  • 3.3.3 损伤程度的识别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小波变换和应变能的空间网壳结构的损伤识别与定位
  • 4.1 小波奇异性检测原理
  • 4.2 检测奇异性小波基的选择
  • 4.3 应变能的基本理论
  • 4.4 损伤识别步骤
  • 4.5 基于小波变换和应变能的网壳结构损伤数值模拟
  • 4.5.1 离散小波变换和应变能的网壳结构损伤判断
  • 4.5.2 连续小波变换和应变能的网壳结构损伤判断
  • 4.5.3 本节小结
  • 4.6 损伤程度的识别
  • 4.7 基于小波变换和应变能的柱面网壳结构损伤数值模拟
  • 4.7.1 柱面网壳结构损伤判断
  • 4.7.2 损伤程度的识别
  • 4.7.3 本节小结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小波变换和应变能的空间网架结构的损伤数值模拟
  • 5.1 基于小波变换和应变能的空间网架结构损伤数值模拟
  • 5.1.1 离散小波变换和应变能的四角锥网架结构损伤判断
  • 5.1.2 连续小波变换和应变能的四角锥网架结构损伤判断
  • 5.1.3 本节小结
  • 5.2 损伤程度的识别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小波变换和应变能方法的计算实例对比研究
  • 6.1 基于轴向应变变化率法的损伤识别
  • 6.2 基于小波变换和应变能方法的损伤识别
  • 6.3 两种损伤识别方法的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应变能等效指标的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研究[J]. 固体力学学报 2013(03)
    • [2].基于模态应变能法的结构损伤程度识别研究[J]. 江苏建筑 2017(04)
    • [3].基于模态应变能的不同损伤指标对比[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 [4].基于节点应变能灵敏度的拱轴线形状优化[J]. 山西建筑 2017(04)
    • [5].超长复合材料应变能杆件连续自动化成型技术及应用[J]. 航空制造技术 2013(15)
    • [6].大同窗地震活动频次和应变能特征[J]. 中国地震 2017(02)
    • [7].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的电力构架损伤识别[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06)
    • [8].基于应变能和隶属度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0)
    • [9].基于模态应变能方法的简支梁损伤识别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10].框架结构单元几何应变能的计算与验证[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4(06)
    • [11].模态应变能理论及其在风力机叶片损伤识别中的应用[J]. 可再生能源 2012(03)
    • [12].基于改进模态应变能法的传感器布置分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2(03)
    • [13].基于模态应变能变化率结构损伤定位法的改进[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2(05)
    • [14].基于模态应变能的复合材料板层间损伤定位研究[J]. 工程塑料应用 2014(08)
    • [15].基于应变能及应力的桥梁结构拓扑优化设计[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9(01)
    • [16].基于模态应变能与频率信息修正的结构多损伤识别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8(05)
    • [17].基于模态应变能理论的风机叶片结构损伤辨别仿真[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5(11)
    • [18].基于模态应变能法的钢箱梁桥损伤识别[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9(02)
    • [19].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灵敏度的结构损伤统计识别[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20].结构损伤检测的单元模态应变能方法[J]. 中国科技信息 2010(10)
    • [21].基于可释放应变能的岩石扩容准则[J]. 煤炭学报 2019(07)
    • [22].基于模态应变能相关性的结构损伤定位研究[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5(04)
    • [23].基于高精度模态应变能法检测结构损伤的研究[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0(04)
    • [24].基于模态应变能的拖拉机驾驶室振动噪声抑制[J].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8(02)
    • [25].弹性梁损伤识别模态应变能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4(12)
    • [26].基于应变能法的大跨度钢桁架四吊点选取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 2009(09)
    • [27].基于模态应变能法的弹性薄板损伤识别[J].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6(03)
    • [28].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对框架结构的损伤诊断[J]. 工业建筑 2013(01)
    • [29].结构损伤定位中模态应变能法的改进[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30].基于模态应变能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J]. 低温建筑技术 2012(06)

    标签:;  ;  ;  ;  ;  

    基于小波变换和应变能的网格结构损伤识别与定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