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梦境描写之“虢公梦蓐收”研究

《国语》梦境描写之“虢公梦蓐收”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国语》是先秦时期的重要历史散文,《晋语二》中的“虢公梦蓐收”是一处有代表性的梦境描写,蓐收这一神人在不同文献记载中有着不同的形象和神职,它的身份有四方之神中的西方神、刑戮之神、五行之神中的金正、主管太阳落山的神以及秋天的神明,从中也体现出了不同的文化意义,它既是上古祭祀的对象也是“诛不法”的象征;而《国语》中记载这一梦境的原因与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体现了当时神授天命的思想和梦境预兆凶吉的传统,也体现了当时的史官文化与占卜紧密联系,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的渗入。

【关键字】《国语》;梦境;蓐收;形象探源;文化背景

《国语》中有几处梦境的描写,虽然不如《左传》中的梦境数量之多,但也体现出了先秦文献中梦境描写的典型意义,本文选取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梦境——《晋语二》中的“虢公梦蓐收”来进行分析。

一、《国语》梦境中记载“蓐收”的基本内容及分析

(一)虢公梦蓐收

《国语》中提到“蓐收”的梦境出自《晋语二》:

“虢公梦在庙,有神人面白毛虎爪,执钺立于西阿,公惧而走。神曰:‘无走!帝命曰:使晋袭于尔门。’公拜稽首,觉,召史嚚占之,对曰:‘如君之言,则蓐收也,天之刑神也,天事官成。’公使囚之,且使国人贺梦。舟之侨告诸其族曰:‘众谓虢亡不久,吾乃今知之。君不度而贺大国之袭,于已也何瘳?吾闻之曰:大国道,小国袭焉曰服。小国傲,大国袭焉曰诛。民疾君之侈也,是以遂于逆命。今嘉其梦,侈必展,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民疾其态,天又诳之;大国来诛,出令而逆;宗国既卑,诸侯远己。内外无亲,其谁云救之?吾不忍俟也!’将行,以其族适晋。六年,虢乃亡。”[参考文献:[1]徐元浩.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283页][1]

这个梦境中的做梦人是虢公,他梦见了一个神说上天命令说让晋国进入虢国的国门,但是虢公十分昏聩,不认真考虑神的意思,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向他传达晋国来袭,不仅不知道悔改,把说实话的史嚚打入大牢,还要国人祝贺他这个梦是吉利的,结果过了六年,虢国就灭亡了。这个梦应该算作是象征之梦。“人面、白毛、虎爪,拿着大斧头”,是梦中对蓐收相貌的描述。而且史官史嚣还提到了蓐收是“天之刑神”,另外,王逸在注解《楚辞·大招》中说“魂乎无西,西方流沙,漭洋洋只;豕首纵目,被发鬤只;长爪踞牙,俟笑狂只”的时候也说了这样一句话:“此盖蓐收神之状也”,天帝派掌管刑罚的神明蓐收前来警告虢公,但是还是没有改变虢国灭亡的命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梦境的记载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舟之侨,他看到虢公丝毫没有认识到这个梦的警醒意义,便告诉他同族的人说国君不认真考虑神的意思,反而要国人去祝贺晋国的进入,“大国正义,小国进入叫顺服。小国傲慢,大国进入叫诛伐。”虢国的民众都痛恨国君的奢侈,上天又迷惑他的良知,等到大国来诛伐,国君的命令没有人会服从,公族已经衰败,诸侯又对他疏远,内外都没有人亲近他,所以虢国是注定要灭亡的,于是舟之侨带领他的家族离开虢国到晋国去。我们由此可以看出舟之侨是一个十分有远见的大夫,但是虢公必然没有采纳他的进言,才使得他带领整个家族离开虢国到晋国去,这也从侧面进一步体现了虢公的昏庸,正直有远见的臣子不是像史嚚一样被惩治就是像舟之侨一样被排斥走。

(二)梦境解析

假道伐虢这个故事不仅仅成为历史上一个很大的笑料,还衍生了好几个成语,如“灭虢取虞”、“朝虢暮虞”、“唇亡齿寒”,在春秋时期弱肉强食的背景下,虢国作为一个小国,加之国君的昏聩,它的灭亡是必然的。

而蓐收作为刑戮之神,在虢国君主梦中显现,昭示天帝对其的惩罚,体现了虢公的昏聩,这里用梦境来预示这一结局正是体现了天命说、鬼神主宰论仍是春秋时期的主流思潮。

与这个梦境故事类似的还有《墨子·明鬼下》中:从前秦穆公,中什在祖庙裏,看见有神进入庙门,向左面走,鸟身,脸是方的。秦穆公吓得逃跑。神说:“不用怕,上帝因你有德行,给你报赏,派我赐你十九年寿命,使你的国家兴盛,多子孙,不会失掉秦国。”秦穆公再拜叩头,说:“敢问大神名字。”答道:“我是句芒。”这两个故事在神职这一方面是很相似的。秦穆公是一位贤德的君主,把秦国治理得很好,我们可以结合历史的记载,秦穆公当政期间,秦国逐渐强大,国家兴盛,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的深厚的基础,他的政绩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史书在记载时便引用了神人句芒来认可秦穆公的贡献,连上帝都要奖赏他。这与虢公因为昏聩梦到蓐收,昭示着上帝对他的惩罚而后来虢国又亡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则记载是属于同一类型的,可以放在一起加以分析,都体现了鬼神主宰论的文化心理。在这里同样要提到的是,蓐收和句芒同属四方神系统,分别担当不同的职能,这在下文中蓐收的形象分析部分中会有详细的说明。

二、“蓐收”形象分析及其文化意义

上一部分对“虢公梦蓐收”这一梦境做了解析,这个梦境中的神人“蓐收”在很多文献记载中都有提到,形象不一神职也不尽相同,也分别象征了不同的文化意义。

(一)各种文献中的“蓐收”形象

1、作为西方之神和掌管太阳落山的“蓐收”

“蓐收”这一神人形象,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郭璞注曰:“人面、虎爪、白毛,执钺。见外传。”《西次三经》:“又西二百九十里,曰泑山,神蓐收居之。其上多婴短之玉,其阳多瑾瑜之玉,其阴多青雄黄。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气员,神红光之所司也。”这是最初的记载了,蓐收作为西方之神,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南方祝融、北方禺强,东方句芒”一起组成了四方神的系统。他还有一个职责就是察看向西沉没去的太阳,看它反射到东边的光辉是不是正常,所以蓐收又叫“红光”。

2、作为刑戮之神的蓐收

蓐收的另一个神职是掌管天上的刑罚,王逸注《楚辞·远游》中的“耀灵晔而西征”时曰:“西方少阴,其神蓐收,主刑罚。”另外描写最为细致的是在西汉刘安编纂的《淮南子·时则训》中提到“西方之极,自昆仑绝流沙、沈羽,西至三危之国,……少皞、蓐收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其令曰:审用法,诛必辜,备盗贼,禁奸邪,饰群牧,谨著聚,修城郭,补决窦,塞蹊径,遏沟渎,止流水,雝溪谷,守门闾,陈兵甲,选百官,诛不法。”这里不仅说蓐收为西方神,也提到了他的职责“诛不法”。

《国语》中记载的这个虢国君主的梦也是最好的例证,这里蓐收的形象是正直无私的,执行天帝对昏聩君主的惩罚。另外在西汉刘向编的《说苑》卷第十八中和东汉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中也引了这处梦境并作出了说明。而上文中提到的《墨子·明鬼下》中记载的神人句芒同样也是执行天帝的命令,但是为了奖赏秦穆公,多赐予他十九年的寿命,句芒和蓐收是兄弟二人,都是少昊的儿子。“蓐收和他的哥哥句芒——那个木神而兼生命之神——所做的工作实在是相反而又相成的。”[[2]袁珂.中国古代神话[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67][2]

3、作为五行之神的蓐收

之后的文献里,神人蓐收的形象和身份一直都发生着变化。由最初主刑罚和掌管太阳落山的四方之神渐渐变为五行之神和秋天的神明,在少数文献中还被归入了四海神中的一员,这些形象之间也都存在着联系。

蓐收最早成为五行之神是出自文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从这段引文里我们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已经有了明确的五行观念,而且配之以“五行之官”。在之后的《淮南子·天文训》中也有提到:“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其神为太白,其兽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这里蓐收的四方神之西方神以及五行神之金神的形象合并了。

《孔子家语》中载“季康子曰:吾闻勾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蓐收为金正,玄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这里的蓐收明确为金神。

还有孔颖达《左传正义》中引《国语·晋语二》中“虢公梦在庙”一事,并提到:“由此言之,知句芒、祝融、玄冥、后土之徒,皆是木火水土之神名,非所配人之神名也。虽本非配人之名,而配者与之同食,亦得取彼神名以为配者神名。犹社本土神之名,稷本谷神之名,配者亦得称社稷也。此五行之官,配食五行之神,天子制礼使祀焉,是为王者所尊奉也。”[[3]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宋史》中记载“金神蓐收、西岳于坛第一龛,西镇、海、渎于第二龛。”,在这里蓐收的西方之神与金神的身份都提到了。

4、作为秋天神明的蓐收

蓐收还是主管秋天的神明,《吕氏春秋》中的《孟秋纪》《仲秋纪》《季秋纪》有明确的记载,“孟秋之月:日在翼,昏斗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嶲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秋天的神明即为蓐收。《礼记月令》中也有相似的记载,除此之外,《后汉书》中记载:“是岁,始迎气于五郊。”注引《续汉书》曰:“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服皆白,歌《白藏》,八佾舞《育命》之舞。”这里提到了秋天的时候祭祀白帝蓐收。

《旧唐书》卷二四中记载“立秋,祀白帝于西郊,帝少昊配,蓐收、太白、三辰、七宿从祀。”与《后汉书》记载稍有差异,但是都表明的蓐收为秋天的神明之一。

5、作为四海之神的蓐收

蓐收还被列入了四海神中的其中一位,唐代《初学记》中《太公伏符·阴谋》中记载“武王曰:‘诸神各有名乎?’师尚父曰:‘南海神名祝融,北海神名玄冥,东海神名句芒,西海神名蓐收,河伯名冯修。’”

蓐收作为西海神出现在文献中的情况比较少,这一身份应该是与他西方之神的身份有一定关系的,从与他并列的其他几位海神也可以看出来,这一套四海神体系正是出于四方神以及五行神的体系中。

(二)“蓐收”体现的文化意义

总结来看,蓐收作为上古神话中的神人,他的身份和职能在不同的记载里有不同的说法,他的神职不仅不是单一的,而且十分丰富。蓐收的神职身份有:四方之神中的西方神、刑戮之神、五行之神中的金正、主管太阳落下的神、以及秋天的神明,有多重身份的蓐收也体现了不同的文化意义。

1、上古祭祀的对象之一

蓐收在不同文献中体现的不同形象之间是互相有联系的,它同时作为西方之神中的西方神、五行之神的金正和秋天的神明,这三者之间便是有紧密联系的,最明显能看出联系的是《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的“何谓五星: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其神为岁星,其兽苍龙,其音角,其日甲乙……西方金也,其帝少皞,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其神为太白,其兽为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这里将西方、金、治秋这三种元素都融合在了一起,体现了这三种形象之间的联系。

蓐收作为以上三种形象时所具备的文化意义也比较原始,是与上古时期的祭祀仪式的息息相关的。上古时期十分重视祭祀仪式,“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而对四方神的祭祀又是其中很关键的一部分,并且有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天子每年都要在特定的时间祭祀四方神,诸侯则只能祭其所居之方,《礼记·曲礼下》“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徧。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徧。”郑玄注:“四方,谓祭五官之神於四郊也。句芒在东,祝融后土在南,蓐收在西,玄冥在北。《诗》云:‘来方禋祀。’方祀者,各祭其方之官而已。”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诸侯只祭自己所居之方位,大夫和士以下不能祭方神。蓐收作为四方神的其中之一,在上古时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祭祀对象。

上文中也提到,《后汉书·祭祀志》里有明确的记载:“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

2、“诛不法“的正义象征

其次是刑戮之神的身份,这一身份体现的文化意义比较有代表性,象征着正义。《北齐书》列传第三十七中曾经提到“报应之来,固难得而妄说。但秦穆有道,勾芒锡年,虢公凉德,蓐收降祸。高明在上,定自有知,不可谓神冥昧难信。”这里提到的“秦穆有道,勾芒锡年;虢公凉德,蓐收降祸”就是上文提到的《墨子·明鬼下》中记载的神人勾芒因为秦穆公治国有功而多赐予他十九年寿命,和《国语》中的虢公的梦境,因为虢公昏聩蓐收降祸于虢国。“高明在上,定有自知”,蓐收作为掌管刑罚的神人,他的出现就代表着出现了有悖于天道的人或事,他象征着天神的权威和铁面无私,代表天帝行使权利,诛不法。

我们根据《国语》中的记载“有神人面白毛,虎爪,执钺,立于西阿”来分析,可看出来蓐收的形象是十分威严的,他的武器是“钺”,钺为一种上古的兵器,《说文》曰:“钺,大斧也,一名天戉。”,常作大辟的刑具。“正因为斧钺所显示的威慑力量,从新石器时期起即被视为神秘力量的象征物,其中不但蕴含着以个人生命观为基础的集体生命观念,还包容了人类社会初期的等级观念以及原始宗教思想,致使神权、王权和军权的象征在斧钺中模糊地交织在一起。从奴隶社会起,这种象征逐渐转自‘诛有罪’的杀戮权。”[[4]诸葛铠.斧钺象征刍议[J].东南文化,2003(10):36][4]这与蓐收的形象是吻合的,他的职责便是“诛有罪,诛不法”,象征了至高无上的神权。

三、《国语》记载“虢公梦蓐收”体现的文化背景

(一)神授天命思想的影响

春秋时期天命说仍然是主流思潮,从大量先秦典籍中的有关祭祀、占卜的记载以及史书中人物多称鬼神、天命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明证。“天神崇拜是古代普遍存在的观念,先民相信冥冥之中存在这个超验的神灵,并且往往以入梦的方式与人进行生命的沟通,这种沟通有时以天神直接现身的方式,有时则采用间接的方式进行。”[[5]李炳海.先秦两汉散文的梦境及生命沟通[J].学术论坛,2007(8):95][5]蓐收作为刑神出现在虢公的梦里,是天神直接现身的方式,他向虢公传达了天帝命令让晋国进入虢国,蓐收正是以天帝的使者身份出现,来宣扬的是天命。既然是天帝的命令,那么也就是预示了虢国即将灭亡的必然结局,直接派出了刑神,也体现出了虢公的昏聩已经无可救药,虢国的灭亡也是一定会发生的,所以不是以梦来警醒,而是直接对虢公加以刑罚。而舟之侨告其族的话“众谓虢亡不久,吾乃今知之”也体现了春秋时期人们对天神至上的神灵崇拜观念,他们认为既然这是神的指示,那一定是会实现的。

(二)春秋时期的梦境预兆吉凶

春秋时期,把梦境当做现实吉凶征兆的例子比比皆是,不仅仅是《国语》中,《左传》中就有大量的记载,《左传》可以说是先秦文学中记载梦境最多、成就最高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左传》里的梦几乎全是预见性的,这种预见多数要靠史官或神巫来占断,基本上有关梦的记载都遵循了一个做梦-占梦-梦验的过程,梦中预示的吉和凶都在后来的事实发展中一一实现了。而本文讨论的《国语》中的这处梦境也没有脱离这个模式,先是虢公梦见了蓐收,然后让史嚚来占梦,最后事实果然应验,晋国进入了虢国,并将其灭国。

对于先民来说,梦是带有神秘性的,是在灵魂崇拜观念支配下的,具有真实性,所以会用梦象来预测未来,把梦当做是事实的先兆。所以《国语》的这一处记载就是体现了当时的梦境就是预兆吉凶的一个体现。

虽然是梦境,但是也具有其合理性,可以说先秦史书中的梦境是现实的反应,为什么刑神蓐收会出现在虢公的梦里,我们可以联系一下当时虢国的现状,从虢国大夫舟之侨的话中就可以看出来,“民疾君之侈也,是以遂于逆命……民疾其态,天又诳之;大国来诛,出令而逆;宗国既卑,诸侯远己。内外无亲,其谁云救之?”短短一段话就勾勒出了当时虢国内忧外患的局面,国君奢侈无度,现又不思悔改,不听劝诫,民众十分痛恨他的所作所为,大国一旦来诛伐的话,没有人会服从他。另外,公族已经衰败,诸侯对他又疏远,内外都没有人愿意亲近国君,所以说没有人能拯救虢国了,虢国的灭亡是注定了的。

(三)史官文化与占卜密切相连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春秋时期的人对梦的记载,完全是以史实的态度来看待,这就使得人们相信梦验的绝对性。

这处梦境记载中的史嚚既是史官也是巫官,即巫史,先秦时期乃至汉代史官文化与占卜息息相关的传统一直存在,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述:“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所以史官的职责不仅仅是掌史,对梦境吉凶进行占卜也是他们的分内之事。所以《国语》作为一部史书,记载诸如此类的梦境、占梦的行为以及梦验的结果都是正常的,这些我们现在看来怪异的事情在当时也被当做史实。

“梦既为上天之预兆与鬼神所驱使,那么,自然可以也必须通过占卜才能知晓其原委。正是由于梦境及阐释在当时社会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梦占、记梦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灾祥变异自然就成为史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先秦史书中梦的记载的根本原因。”[[6]夏继先.《左传》梦境记载的史官文化特色[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212][6]

(四)阴阳五行观念的渗入

先秦时期五神配合五行之说十分普遍,木、火、金、水、土五官之神,分别是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后土,在上文中讨论蓐收是五行之神中的金神时列举了很多例子,《左传》《山海经》《国语》《周礼》等典籍中都有提及,在此不做赘述。之后,五行不仅配合五神,还配合礼五色、五虫。《国语》中的这处记载就是很好的例证,“史嚚还将其与五方(如:西)、五色(如:虎爪)结合在了一起。这似乎为后世所配五行图式的四象等找到了对应的发展痕迹。”[[7]窦福志.先秦文献中的阴阳五行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7]“刑神出现在虢公梦中……这里的蓐收作为天帝的使者出现,它的形象是按照五行说理念塑造出来的:白色、老虎、杀伐、西方,在五行学说中属于同一系统,因此被整合在一起。”[[8]李炳海.先秦两汉散文的梦境及生命沟通[J],学术论坛,2007(8):96][8]我们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史官很倾向于对五行的运用,所以说,这里有关蓐收的记载也是当时阴阳五行观念的体现。

结论

本文从《国语》中的一处梦境描写“虢公梦蓐收”着手,首先对这一处梦境进行分析,蓐收作为刑戮之神,在虢国君主梦中显现,昭示了天帝对其的惩罚,体现了虢公的昏聩,也预示了虢国的灭亡。

蓐收这一神人出现在很多文献中,它在不同文献的记载中有着不同的形象和神职,这些形象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它的身份主要有四方之神中的西方神、主管太阳落山的神、刑戮之神、五行之神中的金正以及秋天的神明,从这五个身份中,大致可以总结出蓐收在古代体现的两重文化意义,它既是上古祭祀的对象也是“诛不法”的象征。

另外,先秦时期的历史散文中多有梦境的描写,都体现了古人对宗教、历史等观念的认知,反应了一定的时代背景,《国语》也不例外,史官记载这一梦境是有一定原因的,体现了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一是体现出了当时神授天命思想被人们普遍所接受,二是梦境可以预兆凶吉也是为大众所认可的,三是反映了当时史官文化与占卜之间的紧密联系,四是体现了阴阳五行学说被春秋时期的史官所运用。

标签:;  ;  ;  

《国语》梦境描写之“虢公梦蓐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