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本课题研究动物实验部分属于广东省科技厅支持项目,临床研究属于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鼻鼽诊疗方案临床验证的一部分。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简称AR)即中医所说的鼻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显著,近年大量新的理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但至今仍未能全面掌握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其患病率仍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西医常在发作期使用抗组胺药、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及局部使用类固醇药等对症治疗,疗效较好,但停用药后易复发,被认为是对因治疗的免疫疗法(脱敏疗法)其疗效在60-70%,而且治疗时间较长。变应性鼻炎发病一般分发作期和缓解期,医生和患者常因为缓解期症状很轻或没有而忽略了治疗。中医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在改善体质和减少复发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积累了非常丰富和宝贵的经验,在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发作时症状及减少发作次数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治疗机理仍未阐明。目的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1)利用动物实验观察在肾阳虚状态下的AR小鼠缓解期应用温补肾阳的药物后,动物的各项理化指标及症状的变化,并通过观察细胞因子等的变化探讨中医在AR缓解期“治未病”的可能机理,为中医药对变应性鼻炎治未病奠定理论基础。(2)通过临床具体病例观察,对肺脾气虚型患者运用自拟鼻鼽诊疗方和穴位敷贴等外治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服药前后临床症状及全身体征的变化,验证鼻鼽诊疗方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为变应性鼻炎中医治未病研究提供临床支持。研究方法与结果一、实验研究(一)研究方法:创建肾阳虚AR小鼠病理模型,设立A:肾阳虚+AR组,B:肾阳虚+AR+温补肾阳组(金匮肾气丸组),C:AR组和D:正常对照组。观察记录动物的一般状态,及不同状态下小鼠的鼻部症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鼻腔灌流液中细胞因子,血清中细胞因子、组胺含量;观察小鼠鼻粘膜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分析研究实验前后动物症状的变化及各项理化指标,全部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1.动物一般状态:造模期肾阳虚组和温补肾阳组小鼠均出现精神不振、毛发凌乱枯槁、易脱落,畏寒肢冷,行动迟缓,蜷缩懒动,尿多,体重下降。给予肾气丸物后,温补肾阳组小鼠一般状况较肾阳虚组明显好转。两组小鼠体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鼻部症状:温补肾阳组小鼠叫肾阳虚组症状减轻,两次鼻腔诱发后10分钟内挠鼻次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喷嚏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细胞因子和组胺:血清细胞因子比较A、C和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组分别与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胺比较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肾阳虚组(A组)和AR组(C组)小鼠血清Th,细胞因子IL2、IFNr水平均低于温补肾阳组(B组)及空白组(D组)(P<0.05);而Th:细胞因子IL4水平高于温补肾阳组(B组)及空白组(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温补肾阳组(B组)血清Th1细胞因子IL2、IFNr水平与Th2细胞因子IL4水平均同空白组(D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阳虚组(A组)和AR组(C组)Th1细胞因子IL2、IFNr水平和Th2细胞因子IL4水平比较有差别(P<0.05),肾阳虚组(A组)较AR组(C组)ILIFNr水平低,而IL4水平较高;肾阳虚组(A组)和温补肾阳组(B组)细胞因子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无明显差异性。鼻腔灌流液细胞因子比较:A、B、C、D测出细胞因子(细胞因子2、4、γ干扰素)含量较低,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鼻粘膜浸润细胞:造模期间死亡小鼠鼻中隔粘膜中找到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A、B、C组可找到嗜酸性粒细胞,但嗜酸性粒细胞A组浸润较B、C组深,A、B、C、D组未找到肥大细胞。二、临床研究(一)研究方法:选取门诊62例肺脾气虚型鼻鼽(变应性鼻炎)患者,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采用温肺健脾法合穴位敷贴治疗,方药选用苍耳子散加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穴位敷贴采用大椎穴敷贴合双耳穴贴压,观察周期为四周,验证温肺健脾法合穴位敷贴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给予评分。分别计算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及总积分,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按照自身前后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变应原皮试结果以屋尘、尘螨、海鱼、春季花粉Ⅰ等皮试阳性率为高,提示空气污染和饮食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所起较大作用。治疗后总体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症状积分明显降低,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比较,P<0.05,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病人鼻痒、喷嚏、流清涕症状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畏寒、自汗、乏力、纳呆等全身伴随症状大部分病人亦有不同程度好转,症状积分明显降低,总体治疗前后的症状比较均有较大程度减轻,经治疗62例中显效29例,占46.77%;有效26例,占41.94%;无效7例,占11.29%。总有效率88.71%。结论本研究分别对肾阳虚变应性鼻炎小鼠缓解期运用中医药治疗的动物实验及肺脾气虚型临床病人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我们可以推断(1)金匮肾气丸可能能使肾阳虚变应性鼻炎小鼠血清IL4下调,IFNr、IL2水平上调,即可纠正失衡的Th,/Th2细胞因子网络,使体内T细胞分化发生偏移发生逆转,促进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比值恢复平衡;在变应性炎症的不同阶段诱导Th,细胞分化、成熟及其细胞因子(IL2、IFNr)的产生,抑制Th:细胞分化、成熟及其细胞因子(IL4)的产生,减少IgE的合成,调节免疫机制,进而达到阻止变态反应性炎症的发生,对变态反应性鼻炎产生治疗作用。肾阳虚可能同Th1/Th:失衡是有关系,温肾补阳法是可以改善Th1/Th2失衡。(2)肺脾气虚型病人运用自拟鼻鼽诊疗方取得了良好疗效,是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临床运用的良好体现。(3)中药方剂多是复方组成,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因此中药治疗本病的机理是很复杂的,可能是通过多个环节起作用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变应性鼻炎中医诊疗方案研究[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08(02)
- [2].“治未病”与变应性鼻炎的防治初探[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0(02)
- [3].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因素研究分析[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0(02)
- [4].谢强教授用“治未病”思想防治变应性鼻炎[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08(04)
- [5].温补肾阳治疗变应性鼻炎[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0(01)
- [6].中医对变应性鼻炎真假寒热辨证的体会[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0(01)
- [7].近几年研究变应性鼻炎最常用的几种客观指标[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1(03)
- [8].以和利阳气为主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探讨[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1(03)
- [9].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综述[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1(03)
- [10].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配合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初探[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1(03)
- [11].微波治疗仪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及对症状总积分影响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4)
- [12].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药疗法临床研究进展[J]. 大众科技 2019(11)
- [13].等离子技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远期随访观察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 2020(03)
- [14].微信载体化亲情延续护理在儿童变应性鼻炎者中的应用分析[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03)
- [15].孟鲁斯特钠联合吸入性皮质激素治疗老年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J]. 黑龙江医学 2020(04)
- [16].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03)
- [17].自拟通窍止鼽汤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性、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分析[J]. 当代医学 2020(12)
- [18].“肺鼻同治”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17)
- [19].热敏灸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20(06)
- [20].以浅刺法为对照的感传手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即刻疗效[J]. 上海针灸杂志 2020(05)
- [21].通窍鼻炎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疗效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07)
- [22].蜂房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J]. 中国民间疗法 2020(16)
- [23].扶正祛风汤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20(09)
- [24].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同通窍鼻炎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19)
- [25].四川乐山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及护理启示[J]. 黑龙江医学 2020(10)
- [26].持续性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时间与疗效相关性调查[J]. 东南国防医药 2019(01)
- [27].变应性鼻炎未控制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9(01)
- [28].复方鼻炎汤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05)
- [29].上海某社区部分成年人变应性鼻炎防治现况和应对策略[J]. 上海医药 2019(08)
- [30].不同儿童体重指数和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关系研究[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