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的现状及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的现状及研究

论文摘要

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有着各自相区别的类型。本文所定义的表演性组合是旨在训练学生表现力,连接民间舞与教学剧目课,最终以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民间舞演员为最终目的的教学组合类型。本文的论述并不是对于现存其他类型的表演性的否定和批判,而是对符合上述需求的表演性组合所展开的一系列论述。在舞蹈教育前辈的多年探索下,从教材建构到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然,在成就的背后也存在着亟待完善的问题。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当前舞蹈教育对于表演能力训练不足的问题,即当前舞蹈训练使学生肢体技能得到充分解放的同时,表演能力却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针对表演能力训练这个问题来说,笔者认为除了剧目教学、戏剧表演、表演理论等课程之外,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中的表演性组合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训练作用。因此本文通过表演性组合的论述,试图从中国民族民间舞教育方面,为学生表演能力训练不足的问题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本文的撰写中,笔者以表演训练理论、舞蹈技能学习理论以及组合编创等理论为依托,以诸多舞蹈教育前辈在访谈和问卷中的教学积累和经验为养料,以各大艺术院校所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影像教材为立足点,以众多教育前辈的理论探讨为阶梯,试图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进行总结和梳理。本文主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当其冲便是表演性组合是否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就此命题,笔者首先从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出发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教育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分析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的教育目的及教学阶段,旨在分析表演能力的训练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其次,笔者从微观上分析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与剧目课程的配合问题,以此来论述表演性组合作为中间过渡环节的存在价值;在解决了上述命题之后,笔者开始对表演性组合的现状—_主要包括其在教材及学时中所占比例、各大艺术院校的教师对表演性组合的认识及理解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分析出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的现存的问题,同时证明表演性组合的待研究空间;本文的最后一个命题就是表演性组合的发展方向,就此问题,笔者从表演性组合在教学时间中所占比例、存在形式、现存类型、各类型表演性组合的采集方法和原则以及表演性组合编创方法和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述,旨在为今后表演性组合的发展提供一些微薄的建议和想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表演性组合的探讨价值
  • 第一节 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对表演性组合的需求
  • 一 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的教育目的
  • 二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的训练目的
  • (一) 存在于课堂的民间舞的性质
  • (二)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的目的
  • 三 民间舞课程的教学阶段
  • (一) 民间舞所必须经历的教学阶段
  • (二) 两个教学阶段的体现
  • (三) 基础训练性组合与表演性组合存在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从剧目课程与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的配合来看表演性组合存在的必要性
  • 一 教学剧目课的训练目的及手段
  • 二 “风格性肢体的训练”到“表演能力的训练提高”
  • 第二章 组合的分类以及表演性组合的现状
  • 第一节 组合的类型
  • 一 现存的组合分类
  • (一) 周萍和黄奕华老师的分类方法
  • (二) 潘志涛老师的分类方法
  • 二 笔者的划分方法
  • (一) 组合划分的标准
  • (二) 中国民族民间舞肢体训练性组合的特点
  • (三) 表演性组合的特点
  • 第二节 表演性组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 表演性组合的现状
  • 二 表演性组合现存的问题
  • (一) 理论探讨上的不足
  • (二) 表演性组合在实践编排中的理解分歧
  • (三) 各教材体系中表演性组合发展的不平衡
  • (四) 表演性组合的编创与剧目编创产生混淆
  • (五) 表演性组合的实施情况不理想
  • 第三章 表演性组合的研究
  • 第一节 表演性组合的实践运用
  • 一 表演性组合在教学中所占比重的合理安排
  • 二 表演性组合的存在方式
  • 第二节 表演性组合的类型
  • 一 情节型表演性组合
  • 二 仿生型表演性组合
  • 三 意境型表演性组合
  • 四 性格类表演性组合
  • 第三节 表演性组合的采集方法及原则
  • 一 表演性组合的采集方法
  • (一) 从剧目中采集表演性组合
  • (二) 从民间表演性舞蹈艺术中进行采集
  • (三) 根据民间生产生活等进行创作
  • 二 表演性组合的采集原则
  • 第四节 表演性组合的编创方法及原则
  • 一 剧目的编创及原则
  • (一) 剧目的目的以及创作过程
  • (二) 剧目的存在形式
  • (三) 剧目的表现手段及遵循原则
  • 二 表演性组合的编创
  • (一) 表演性组合的编创目的、编创过程以及载体形式
  • (二) 表演性组合的编创原则
  • (三) 表演性组合的编排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民族民间舞教学改革与学生创造力培养分析[J]. 中国民族博览 2019(12)
    • [2].从实践视角看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特色与发展——评《中国民族民间舞特色教程》[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01)
    • [3].90后的视角审视中国民族民间舞审美变迁[J]. 艺术评鉴 2020(01)
    • [4].舞蹈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组合编排法》[J]. 高教探索 2020(01)
    • [5].从自然形态走向学院派——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之沿革[J]. 艺术评鉴 2020(05)
    • [6].普通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9(06)
    • [7].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改革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 艺术评鉴 2020(07)
    • [8].中国民族民间舞编导课程建构探析[J]. 齐鲁艺苑 2020(02)
    • [9].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意蕴探析——评《追溯·回顾与探研:中国民族民间舞发展与现状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06)
    • [10].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改革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 黄河之声 2020(10)
    • [11].广西中职学校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初探[J]. 文化产业 2020(09)
    • [12].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中情绪与情感的关系及其运用[J]. 戏剧之家 2020(22)
    • [13].浅谈学院派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形成与主流创作方向[J]. 今古文创 2020(07)
    • [14].传统文化融入儿童民族民间舞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观察 2020(19)
    • [15].新时期下辽宁民族民间舞“双创”路径探索[J]. 音乐生活 2020(09)
    • [16].“杂糅与发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舞台创编与课堂教学[J]. 戏剧之家 2020(27)
    • [17].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者的职业化身体训练探究[J]. 传播力研究 2020(17)
    • [18].论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的审美价值——以汉族舞蹈为例[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0(09)
    • [19].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20(03)
    • [20].实践视角下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探究——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J]. 中国教育学刊 2018(12)
    • [21].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中的“气息运用”——以《说兰花》作品为例[J]. 中国民族博览 2018(12)
    • [22].关于提高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 艺术评鉴 2018(24)
    • [23].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风格性的魅力探讨[J]. 戏剧之家 2018(24)
    • [24].民族民间舞中的旋转技巧探讨[J]. 戏剧之家 2019(11)
    • [25].高校民族民间舞课程现状与改进方法[J]. 四川戏剧 2019(05)
    • [26].基于实践视角下的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探讨[J]. 中国民族博览 2019(07)
    • [27].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代发展际遇的思考[J]. 中国民族博览 2019(07)
    • [28].《湘西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北方音乐 2019(11)
    • [29].民族民间舞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 戏剧之家 2019(27)
    • [30].基于民族民间舞教学中风格性的训练思考[J]. 艺术科技 2019(13)

    标签:;  ;  ;  ;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的现状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