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线粒体基因组 ——序列多态性和基因组进化,以及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基因组间的基因迁移

水稻线粒体基因组 ——序列多态性和基因组进化,以及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基因组间的基因迁移

论文摘要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其为主食。因其具有特殊的生理生化特征和作为人类粮食作物的经济学意义,一直以来是基因组计划——高等植物基因组测序计划中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自2000年以来,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采用全基因组霰弹(Shot-Gun)法测序,完成了中国超级杂交水稻亲本(93-11和PA64S)的全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和基因“精细图”。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两种水稻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序列完成图的组装,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序列多态性,基因组的进化,以及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基因组间的基因迁移。 (一)利用水稻全基因组测序序列中高质量的对线粒体基因组有着高覆盖度的线粒体基因组相关序列,我们完成了两种水稻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的组装,其中93-11是籼稻品种,PA64S是具有粳稻母本起源的籼型不育系品种,它们分别为中国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LYP9)的父本和母本;又利用Syngenta公司公布的水稻全基因组测序数据,我们完成了粳稻品种Nipponbare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的组装。在基因组序列分析上,我们把水稻不同亚种水稻间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多态性称为“亚种间差异”(intersubspecific variations);把水稻个体内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多态性称为“种内差异(intravarital variations)”。该研究中,我们在水稻线粒体“亚种间差异”位点上确定了9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25个插入和缺失(insertion and deletion,InDel)突变位点,和3个片段序列差异(segamental sequence variation,SSV)位点。从这些差异中我们选择了一些可以区别籼稻和粳稻的标记性位点,并在不同的水稻品种中做了广泛的实验验证。“亚种间差异”的数据表明线粒体基因组中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平均发生率是0.02%,插入和缺失突变的平均发生率是0.006%,该两类序列多态性的平均发生频率分别为叶绿体基因组的2/5和1/3,为细胞核基因组的1/21和1/38。利用“亚种间差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在基因组中发生的频率,我们估算了籼稻和粳稻线粒体基因组的分化时间大概是在9万到50万年以前。在93-11和PA64S两个个体中,“种内差异”的数据表明它们的线粒体基因组中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平均发生率分别是1.26%和1.38%,插入和缺失平均发生率分别是1.13%和1.09%。对种内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两侧的核苷酸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发生单核苷酸突变的位点两侧的核苷酸有着明显的选择性偏好,特别是5’-端和3’-端紧挨突变位点上的核苷酸,它们存在非常明显的偏好性选择。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线粒体基因组的起源和进化
  • 1.1.1 线粒体的起源假说
  • 1.1.2 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
  • 1.2 高等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和基因组成
  • 1.2.1 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 1.2.2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
  • 1.3 多细胞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和基因组成
  • 1.3.1 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 1.3.2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
  • 1.4 真菌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和基因组成
  • 1.4.1 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 1.4.2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
  • 1.5 原生生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和基因组成
  • 1.5.1 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 1.5.2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
  • 1.6 高等植物中细胞器到细胞核、以及细胞器间的DNA序列迁移
  • 1.6.1 DNA序列迁移机制
  • 1.6.2 DNA序列迁移的流向
  • 1.6.3 迁移DNA序列在新基因组内的分布及序列重排
  • 1.6.4 高等植物线粒体tRNA基因
  • 1.7 全基因组测序策略
  • 1.7.1 全基因组霰弹法测序(WGS)策略
  • 1.7.2 逐个克隆法测序(CBC)策略
  • 1.7.3 线粒体基因组测序
  • 1.7.4 籼稻(93-11)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的组装
  • 1.8 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的现状和将来
  • 1.9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亲本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水稻样本
  • 2.1.2 试剂
  • 2.1.2.1 基因组DNA提取
  • 2.1.2.2 PCR和电泳
  • 2.1.2.3 DNA测序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基因组DNA提取和测序
  • 2.2.1.1 DNA提取
  • 2.2.1.2 测序
  • 2.2.2 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筛选、拼接和分析
  • 2.2.2.1 主要技术路线
  • 2.2.2.2 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筛选和拼接
  • 2.2.2.3 序列多态性分析
  • 2.2.2.3.1 种内序列多态性分析
  • 2.2.2.3.2 亚种间序列多态性分析
  • 2.2.3 基因预测及相关NUMT、NUPT、MTPT的寻找
  • 2.2.4 系统进化分析
  •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
  • 3.1 水稻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拼接
  • 3.2 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 3.3 水稻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多态性分析
  • 3.3.1 单核苷酸多态性
  • 3.3.1.1 水稻亚种间线粒体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 3.3.1.2 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的种内单核苷酸多态性
  • 3.3.1.2.1 种内SNP的特征
  • 3.3.1.2.2 侧链核苷酸对种内SNP类型的影响
  • 3.3.2 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插入缺失突变和片段序列变化
  • 3.4 水稻细胞内细胞器到细胞核的基因迁移
  • 3.4.1 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迁移
  • 3.4.1.1 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到细胞核的迁移
  • 3.4.1.2 叶绿体蛋白质编码基因到细胞核的迁移
  • 3.4.1.3 叶绿体蛋白质编码基因到线粒体的迁移
  • 3.4.2 非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迁移
  • 3.4.2.1 叶绿体tRNA基因到线粒体的迁移
  • 3.4.2.2 叶绿体tRNA基因到细胞核的迁移
  • 3.4.2.3 线粒体tRNA基因到细胞核的迁移
  • 3.4.2.4 迁移tRNA基因的系统进化
  • 第四章 讨论和结论
  • 4.1 水稻线粒体基因组在种内和亚种间的序列差异
  • 4.2 线粒体基因组的多元化结构
  • 4.3 从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差异上看水稻93-11和PA64S的分化时间
  • 4.4 开花植物的线粒体tRNA基因
  • 4.5 tRNA基因迁移的机制及其高频率的迁移
  • 4.6 迁移tRNA基因的表达
  • 4.7 后续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一:附表S1
  • 附二:附表S2
  • 附三:附表S3
  • 附四: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作物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18)
    • [2].非洲土著人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表明人类在7万年前险些灭绝[J]. 生物学教学 2008(10)
    • [3].新疆塔城松树沟遗址出土古代马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J]. 边疆考古研究 2019(02)
    • [4].食线虫真菌洛斯里被毛孢线粒体基因组的再分析[J]. 微生物学报 2019(02)
    • [5].肺形侧耳线粒体基因组多态性鉴定[J]. 菌物学报 2018(09)
    • [6].顶复门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4(05)
    • [7].鱼组织线粒体基因组提取方法的改进[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3(02)
    • [8].高等植物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和序列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02)
    • [9].八种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分析与比较[J]. 生物技术通报 2011(10)
    • [10].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变异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研究 2010(02)
    • [11].这种生物不会呼吸[J]. 百科知识 2020(17)
    • [12].首次发现“无氧生物”[J]. 科学24小时 2020(09)
    • [13].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起源、大小和基因排列进化[J]. 生物技术通讯 2010(05)
    • [14].褐斜鲽(Plagiopsetta glossa)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重排机制研究[J]. 热带海洋学报 2018(01)
    • [15].哺乳动物细胞线粒体基因组的转录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 大理学院学报 2014(08)
    • [16].棉铃虫膨胀线粒体基因组的鉴定与分析[J]. 植物保护 2019(01)
    • [17].光滑异装蟹(Heteropanope glabra)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其在系统发生研究中的意义[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18].真菌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变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01)
    • [19].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点和基因含量进化[J]. 生物学杂志 2011(01)
    • [20].蒙古狼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地位[J]. 生态学报 2010(06)
    • [21].双壳贝类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的比较[J]. 遗传 2009(11)
    • [22].基于美洲和中国大鲵转录组序列的线粒体基因组组装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7(04)
    • [23].三种斑野螟全线粒体基因组及螟蛾总科系统发育分析[J]. 应用昆虫学报 2017(01)
    • [24].木通红喀木虱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定与序列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 2018(11)
    • [25].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转录物作图与应用[J]. 生命的化学 2010(03)
    • [26].吸虫类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及系统发生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02)
    • [27].仙湖植物园角苔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奖励[J]. 园林科技 2019(04)
    • [28].巨红蝽和Myrmoplasta mira的线粒体基因组及红蝽总科线粒体基因特有的重排(半翅目:异翅亚目:蝽次目)(英文)[J]. Entomotaxonomia 2019(02)
    • [29].甜瓜属线粒体基因组的父系遗传特性[J]. 园艺学报 2014(11)
    • [30].线粒体基因组4977bp异质性缺失与高原肺水肿易感性无关[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23)

    标签:;  ;  ;  ;  ;  

    水稻线粒体基因组 ——序列多态性和基因组进化,以及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基因组间的基因迁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