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与调控研究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与调控研究

论文摘要

从1999年起,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第六课题:黄河流域地下水可再生变化规律(G1999043606)的研究,历时5年。本论文是对黄河悬河段地下水资源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的后续研究。对地下水开发风险的综合评价,实质上是一个多准则、多层次、多指标综合的系统评价问题。本文针对黄河下游地下水环境演化规律,建立了黄河下游地下水系统的开发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突变评价模型,评价了研究范围内13个行政区的地下水开发风险值,并建立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探讨通过地下水资源的调控减少开发风险的途径。通过研究认识到,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为决策者提供了及时准确地信息,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首次提出了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分析研究地下水开发风险的观点;对地下水系统风险评价和调控进行了定量分析,借助可持续理论和系统理论的观点,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突变理论的评价方法;提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由消除风险、承担风险、减少风险和转移风险组成的地下水开发风险管理对策框架。

论文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有待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地下水开发风险理论研究
  • 2.1 地下水开发风险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 2.1.1 风险定义
  • 2.1.2 风险分类
  • 2.1.3 地下水开发风险系统概念
  • 2.1.4 地下水开发风险系统特征
  • 2.2 地下水开发风险系统的演化
  • 2.3 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
  • 2.3.1 地下水开发风险的影响因素
  • 2.3.2 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的概念
  • 2.3.3 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内容
  • 2.4 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2.4.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2.4.2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 2.4.3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2.4.4 指标说明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突变理论的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
  • 3.1 突变理论概述
  • 3.1.1 基本原理
  • 3.1.2 突变理论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3.2 突变理论评价模型
  • 3.3 评价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4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系统环境状况分析
  • 4.1 自然状况
  • 4.1.1 地下水系统特征
  • 4.1.2 浅层地下水系统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
  • 4.1.3 地下水系统水质与分布特征
  • 4.2 地下水环境演化
  • 4.2.1 地下水动力环境演化
  • 4.2.2 地下水化学环境演化
  • 4.3 地下水环境问题
  • 4.3.1 苦咸地下水分布问题
  • 4.3.2 地下水开发导致的环境负效应问题
  • 4.3.3 地下水污染
  • 4.3.4 荒漠化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
  • 5.1 突变模型评价的步骤
  • 5.2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
  • 5.2.1 突变级数转换
  • 5.2.2 计算分析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开发风险调控
  • 6.1 地下水评价模型的建立
  • 6.1.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6.1.2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 6.1.3 数学模型的识别和验证
  • 6.1.4 模型的检验
  • 6.2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系统调控概述
  • 6.3 调控方案的数值分析
  • 6.3.1 现状条件下傍河取水的仿真模拟和预报
  • 6.3.2 黄河断流与恢复流量时傍河取水的仿真模拟和预报
  • 6.4 本章小结
  • 7 地下水开发风险管理对策构想
  • 7.1 地下水开发综合风险管理的对策框架
  • 7.1.1 地下水开发风险效应分析
  • 7.1.2 风险管理的对策框架
  • 7.2 地下水开发风险管理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 7.2.1 工程措施
  • 7.2.2 非工程措施
  • 7.3 地下水开发风险的非传统转移方式
  • 7.4 地下水开发风险管理标准的探讨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摘 要
  • Abstract
  • 相关论文文献

    • [1].辽西建平县地下水开发模式[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01)
    • [2].城市地下水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与阐释[J]. 工程技术研究 2016(08)
    • [3].黑龙江省地下水开发、保护与管理措施建议[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02)
    • [4].基于有限元法计算三江平原地下水开发潜力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11)
    • [5].改进突变模型在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4(01)
    • [6].基于突变评价法的吉林西部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1(12)
    • [7].红层地下水开发的经济技术条件[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0(01)
    • [8].精河县地下水开发凿井工程设计及施工分析[J].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8(02)
    • [9].基于突变理论的广汉市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8(04)
    • [10].基于水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定量评价巴音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J]. 干旱区地理 2018(04)
    • [11].快速城市化条件下地下水开发的环境效应研究[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12].基于GIS的地下水及其环境问题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36)
    • [13].敦煌盆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J]. 甘肃科技 2017(18)
    • [14].晋城市超采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J]. 山西水利 2019(09)
    • [15].疏勒县地下水开发建设工程布局及规模探讨[J]. 地下水 2010(04)
    • [16].贵阳市乌当区北部地下水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研究[J]. 贵州科学 2018(06)
    • [17].贵阳市乌当区南部地下水发育特征与开发利用研究[J]. 贵州科学 2018(01)
    • [18].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J]. 环境与发展 2020(04)
    • [19].浅析地下水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J]. 贵州农机化 2019(03)
    • [20].“PVC-U塑料管在浅层地热能及地下水开发工程中应用与研究”通过部级鉴定[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9(01)
    • [21].原平市地下水开发和可持续性利用规划措施研究及分析[J]. 山西水利科技 2011(02)
    • [22].临江油田傍河水源地开发及对环境的影响[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9(09)
    • [23].泰莱盆地地下水蓄水构造特征及勘查定井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 2019(03)
    • [24].富裕县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02)
    • [25].地下水开发对扎龙湿地环境影响评价[J]. 林业科技情报 2012(03)
    • [26].台兰河山前地下水开发新途径[J]. 水资源保护 2011(06)
    • [27].河北平原地下水开发中的问题及可持续利用[J]. 地下水 2008(04)
    • [28].为控制地下水开采 河北拟设定地下水开发“红线”[J]. 给水排水 2015(01)
    • [29].探讨城市地下水开发引起的污染及环境岩土问题[J]. 能源与环境 2009(01)
    • [30].城市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刍议[J]. 地下水 2009(06)

    标签:;  ;  ;  ;  ;  ;  ;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与调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