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优化设计论文-伍友军,赵超,张攀,程远胜

形状优化设计论文-伍友军,赵超,张攀,程远胜

导读:本文包含了形状优化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船舶典型节点,子模型方法,形状优化

形状优化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伍友军,赵超,张攀,程远胜[1](2019)在《船舶典型节点的形状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结构容易在连接构件处产生应力集中。采用子模型方法对应力集中区域进行精细化分析,并提出节点连接构件形状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基于节点子模型,分别以肘板和垂直桁的形状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关注区域结构最大Mises应力极小化为目标函数,采用Optistruct软件进行形状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大幅降低了节点结构的最大Mises应力,同时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为船舶节点结构精细化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9期)

杜玉红,陈一平,周志超,董超群[2](2019)在《棉花异纤剔除喷管流道形状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异纤分拣机剔除系统喷管板不合理设计导致的喷管板气流出口速度分布不均匀和能量损耗大的问题,对剔除系统喷管板的上板进行了喷管流道形状优化设计,采用维托辛斯基(Vitosinski)曲线方法和富尔士(Furs)方法设计一个传统的拉瓦尔喷管,用等长度等截面积方法对其进行矩形截面的转换,运用数值方法验证了转换的最佳起始点为喉部到扩张段20%的位置,出口截面宽高比在1.0~0.7时转换效果最佳,在这2个约束条件下对喷管板上板进行变形。对优化前后的喷管板进行整体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气流出口速度由最大相差10%左右减小到相差0.3%左右,入口压力由0.4 MPa减小到了0.2 MPa,使喷管出口速度变得均匀,并减小能量损耗。(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付世欣,侯秀举,吴辉[3](2019)在《基于形状优化的支撑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支撑板结构高强度和轻量化的设计需求,研究多约束下的形状优化问题。基于形状优化思想,建立支撑板结构的数学计算模型;推导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的灵敏度解析式,并建立结构形状优化的设计流程;对支撑板结构进行形状优化,并对优化结果模型进行有限元校核。设计结果表明:支撑板质量从39.18 g降低至28.56 g;孔附近最大应力由253.71 MPa减小为223.90 MPa;在减小支撑板质量的同时,有效提高结构强度。该方法将对其他带孔板材的结构设计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9年S1期)

李静茹,张焱冰[4](2019)在《二维谐振型吸声覆盖层孔腔形状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下潜器通过在表面敷设由阻尼材料构成的吸声覆盖层来达到降低目标声散射的目的。在阻尼材料中开设孔腔,可以增强对低频声能的吸收。孔腔型式可以为圆柱形、球形、椭圆形甚至组合孔腔型式等。本文针对二维孔腔谐振型吸声覆盖层,以内部开设的孔腔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频率和不同入射方向的入射声波,以最大化吸声性能为目标对孔腔的形状进行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构型能够获得此频点下的最优吸声性能,针对不同的入射声波,阻抗渐变形状并不是最优的选择;除此之外,本文还考虑了800-1600Hz低频频段范围内的吸声优化问题,以平均吸声能力为目标,对孔腔结构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水下吸声覆盖层的频带吸声能力。(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19-08-21)

诸嘉慧,高强,刘齐,范维,潘加玉[5](2019)在《谐振式WPT耦合线圈形状设计与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耦合线圈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影响着电能传输的性能,线圈的最佳形状与参数亟需深入研究。本文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构建了高频电路模型,推导出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功率与效率表达式,随后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对平面圆形、平面方形与螺旋筒形叁种常见形状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不同距离下功率与效率的曲线图。确定了耦合线圈的最佳形状,并在最佳形状下进行不同线圈参数仿真,得出最佳谐振线圈参数变化规律,即线圈直径和线径越大,而且匝间距越小,线圈的品质因数越高。本文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优化与设计提供了依据与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工电能新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顾佳朋,顾明迪[6](2019)在《仿蜥蜴机器人脚掌形状面元法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仿蜥蜴机器人是模拟蛇怪蜥蜴运动方式实现水面行走的机器人,其脚掌形状及其运动特性决定了机器人能否实现水面快速行走。在对蜥蜴原型运动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面元法对不同截面形状的脚掌流体特性进行分析计算,通过对比不同截面形状脚掌表面的速度分布曲线和压力系数分布曲线,对机器人脚掌的截面形状进行优化设计,使机器人脚掌在拍击水面时产生较大的升力。(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11期)

李鹏鹏,刘晋浩[7](2019)在《应用遗传算法对伐木头打枝刀形状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伐木头时出现的由于打枝刀的形状不合理而产生的木材损坏、进料不畅等问题,分析了打枝刀的工作状态,据此建立了评价刀形力学性能的目标函数。应用遗传算法求得了使目标函数取值最大的刀形曲线,应用Solidworks建立了虚拟实验装置,导入了Ansys Workbench中,通过结构分析的方法确定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实验参数。以优化后的刀形为实验组,以工程设计中常用的两种刀形为对照组,应用有限元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得到了相同压力下3种刀形分别使110、120、130 mm 3种不同直径的木材产生的形变。试验发现3种刀形对较小直径的木材影响差别不明显,但是优化刀对直径较大的木材产生的形变显着小于其他刀形,这种情况下木材受损风险明显降低。结果表明:优化刀形对各种树径的木材的伤害较小,尤其对于树径较大的木材有更加明显的力学性能优势。(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王刚[8](2019)在《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断面形状优化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西铭矿48710工作面矩形巷道变形大、难以维护等问题,结合具体条件,采取UDEC模拟分析了矩形巷道、圆形巷道、直墙半圆拱形巷道的破坏特征、受力情况及围岩变形量,得到了直墙半圆拱形巷道断面为最优断面,并采取了锚杆+锚索+金属网+钢筋梯子梁联合支护进行了数值模拟,为类似条件工作面的巷道断面选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江西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汪超,谢能刚,黄璐璐[9](2019)在《基于扩展等几何分析和混沌离子运动算法的带孔结构形状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带孔结构形状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扩展等几何分析方法和混沌离子运动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求解模式。针对带孔结构的力学计算,采用扩展等几何分析方法,以几何体外轮廓划分背景网格,利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描述带孔边界,其中在劲度矩阵组装过程中,孔内区域不做积分。另外,为获得高精度的积分计算,与孔边界相关的单元采用自适应四叉树细化规则。在优化模型中,以描述结构形状的控制点作为设计变量,以结构质量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利用离子运动优化算法代替传统的敏感性移动渐进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带孔无限平板算例的扩展等几何分析计算结果和转矩臂结构优化算例的计算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9年04期)

何永鹏[10](2019)在《网壳结构多约束截面优化及考虑设计相关荷载的形状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壳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空间建筑,如何设计得到自重轻、力学性能良好的网壳结构一直是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这需要考虑强度、刚度及结构稳定性等约束,对结构布置、杆件截面、几何形状等开展优化研究。已有的网壳结构截面优化研究中,考虑的约束类型以杆件应力、节点位移为主,对结构整体稳定性的考虑较少;而在网壳结构的形状优化研究中,也常忽略荷载的设计相关特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选取网壳结构多约束下的截面优化及考虑设计相关荷载的形状优化作为研究方向,主要创新点及工作如下:(1)推导了设计相关荷载作用下结构体积、节点位移、杆件应力、结构应变能、结构特征值屈曲因子对设计变量的一阶微分的表达式(灵敏度分析),探讨了若干类型的设计相关荷载作用下,灵敏度表达式中荷载向量微分的计算。(2)针对杆件应力、杆件稳定性、节点位移、结构特征值屈曲因子等多种类型约束下的网壳结构截面优化问题,提出了两种求解方法:1采用MMA同时处理所有约束的方法;2分别处理局部约束和全局约束的两级优化设计算法。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两种求解方法的正确性及求解效率。(3)针对设计相关荷载作用下的网壳结构形状优化问题,基于高度调整法,提出了考虑设计相关荷载的形状优化方法,并对设计相关荷载作用下的灵敏度组成部分展开了讨论。研究结果显示在形状优化过程中仅考虑刚度项(忽略荷载项)会导致灵敏度计算结果不够准确,可能影响优化结果。案例分析表明采用本文所提的考虑设计相关荷载的形状优化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结构的强度、刚度及极限承载力。(4)针对网壳结构的形状与截面的组合优化问题,结合多约束下的截面优化方法及考虑设计相关荷载的形状优化方法对形状和截面两类变量交替开展优化设计。案例分析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网壳结构形状与截面组合优化方法,可充分考虑两类设计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能够优化得到较优的几何形状与杆件截面,在使结构体积尽可能小的同时,使结构强度与刚度尽可能大。(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1)

形状优化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异纤分拣机剔除系统喷管板不合理设计导致的喷管板气流出口速度分布不均匀和能量损耗大的问题,对剔除系统喷管板的上板进行了喷管流道形状优化设计,采用维托辛斯基(Vitosinski)曲线方法和富尔士(Furs)方法设计一个传统的拉瓦尔喷管,用等长度等截面积方法对其进行矩形截面的转换,运用数值方法验证了转换的最佳起始点为喉部到扩张段20%的位置,出口截面宽高比在1.0~0.7时转换效果最佳,在这2个约束条件下对喷管板上板进行变形。对优化前后的喷管板进行整体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气流出口速度由最大相差10%左右减小到相差0.3%左右,入口压力由0.4 MPa减小到了0.2 MPa,使喷管出口速度变得均匀,并减小能量损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状优化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伍友军,赵超,张攀,程远胜.船舶典型节点的形状优化设计[J].舰船科学技术.2019

[2].杜玉红,陈一平,周志超,董超群.棉花异纤剔除喷管流道形状优化设计[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9

[3].付世欣,侯秀举,吴辉.基于形状优化的支撑板设计[J].船舶工程.2019

[4].李静茹,张焱冰.二维谐振型吸声覆盖层孔腔形状优化设计[C].第十七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9

[5].诸嘉慧,高强,刘齐,范维,潘加玉.谐振式WPT耦合线圈形状设计与参数优化[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9

[6].顾佳朋,顾明迪.仿蜥蜴机器人脚掌形状面元法优化设计[J].科技与创新.2019

[7].李鹏鹏,刘晋浩.应用遗传算法对伐木头打枝刀形状的优化设计[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8].王刚.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断面形状优化设计探讨[J].江西煤炭科技.2019

[9].汪超,谢能刚,黄璐璐.基于扩展等几何分析和混沌离子运动算法的带孔结构形状优化设计[J].工程力学.2019

[10].何永鹏.网壳结构多约束截面优化及考虑设计相关荷载的形状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标签:;  ;  ;  

形状优化设计论文-伍友军,赵超,张攀,程远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